天官纨绔 第231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赵淩坐在河边的棚子里,只动嘴巴:“鱼拿走,我自己钓。”

王延踩着跳板, 健步如飞的:“你钓到多少了?给我看看。”

一群中老年全都跟着下船,一瞬间把赵淩的钓鱼棚子挤得满满当当。

“哟,这鱼还真不小呢。”

“瑞瑞今天钓到虾了没?”

“上次你的那些小虾特别好吃。”

“是啊。拿着跟老黄瓜一炒,啧啧啧,那叫一个鲜。”

“冬瓜也可以。放汤也好吃。”

“没。现在天气冷,没口。”赵淩心想:能不鲜吗?那些小虾可是他空间出品,上次好不容易偷渡了一波,就被这群老头给一窝端了,他都没吃上。

“小水灵就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没口,你钓那么大鱼?”

赵淩就真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是我钓起来的。其实是我在外面买了,找了个人在水底下给我挂到钩子上,假装钓起来的。”

“这臭小子,嘴里没一句实话。”

“窦翊呢?怎么不陪着你?”

“他去哥哥那儿了。”真是作孽,谁家小儿子教娘和兄嫂管家的?

几个小老头中老头老老头还不等怎么样,突然一左一右把他架到船上。

赵淩还真不敢挣扎,怕把老头们推水里,等上了贼船……上了船才问:“干嘛呢?”

最后一个进来的老头把门关上,船舱里暖融融的,飘着一股羊肉锅子味。

管博澹手上拿着根小黄瓜:“喏,想问问你招的那些人,最后能留下几个?往后是去鸿胪寺还是去户部。”

赵淩的正式任命还没下来,但像管博澹这样的品级,肯定知道他会去什么地方。

王延这样在象州当了几十年官的,也很清楚。

赵淩招收的人员要求那么明显,稍微有点了解的都能看出来,他是要去市舶司。

市舶司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海关,现在隶属于户部。

由于现在对外贸易量很少,并不怎么受重视。

但海上贸易这一块的趋势,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

尤其是赵淩这个人有点特殊,如果市舶司不受重视,顾潥怎么会把赵淩派出去?

总不能是御书房石狮子成精了,能到处跑了。

老头们关心的问题很现实。

现在鸿胪寺这个外交部有点边缘性质,并不怎么受重视。

户部就不一样了。

别看赵骅这个户部侍郎在朝中升迁困难,很多事情也说不上话,其实都是假象。

他不说话,那是不想说。

就看御书房里的小朝会,几乎都少不了赵骅,就知道赵骅的权势。

很多时候户部就叫赵骅一个人,毕竟干什么事情都得要钱,要钱就得过赵骅的手。

他去年过年请了四个月假,朝中耽搁了多少事情,还是抓了好多人代班的情况。

代班的也只是暂时把事情拖延住,大部分事情还是等他销假回来安排的。

户部侍郎自然是大权在握,户部下面的官员也是横着走的。

赵淩现在招收的这些人,将来究竟是去鸿胪寺还是户部,对这些人来说很重要。

这些老头给自家子孙安排个小官当不是问题,如果赵淩的这批人将来往鸿胪寺去,那他们没必要凑这个热闹;反之要是去户部,他们觉得是个不错的起点。

赵淩则是觉得,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这都什么时候了,算上寒假,都得半个月时间了,距离他调任顶多就两个月时间,这会儿才想到过来走后门,是不是想太多了?

这年头能够考上举人的,起码学习能力没什么问题。

尤其是在数学不会就是不会的前提下,后面塞进来的一群人的重点都是外语,还不是传统的陆上邻国类似塔尔罕那边的外语。

还将来进什么地方?

鸿胪寺难道是什么很差的衙门吗?

讲真要是真的算数好,户部会不要?

市舶司算什么?

他赵淩算什么?

真以为他抢人能抢过户部?

他现在选的这些人都是六部挑剩下来的好不好?

真干活的,谁不欢迎算数好的?

瞧他大哥赵辰就被抢去了吏部,他三哥赵缙读书读得稀烂,这次回来也升了一级变成了正八品,当上了小领导,都不用赵骅给走动关系。

田学智还因为算数太好,没回来,也是升了一级,在铁脊县打算再干三年,回来的时候估计七品没跑。

还不屑去鸿胪寺,看人家鸿胪寺要不要吧?

赵淩在内心疯狂吐槽,面上不显:“将来的事情不好说。我现在手下这群人倒是都想着先干起来再说,我也一样。我都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呢,怎么知道以后去哪儿?”

老头们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合理。

管博澹到底是亲师公,一听赵淩这话就知道他的意思。

其实同样的话他也说过,只是这群老伙伴也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装听不懂。

管博澹不想让赵淩跟这些人继续掰扯,把赵淩赶下船:“钓你的鱼去。我们回去了。”

赵淩就重新回到自己的棚子里,看着船家收起跳板,把画舫撑走。

船上几个老头对着管博澹笑骂:“我们跟瑞瑞多说几句怎么了?”

“就是,我们又不会吃了他。”

“你这个师公不能只想着把好徒孙藏起来。”

管博澹摆摆手:“去去去。你们这群老货心里面想什么,我还能不知道?现在市舶司是个什么情况,你们问王老哥就知道。就你们家那些个公子少爷,能受得了一个破衙门?”

“赵瑞都能在凉州生造出来一个铁脊县,更何况是在象州?”象州那可是出了名的富庶。

今年大考,免不了各种官员的升迁调任。

象州的几个职缺,哪怕一个□□品的小官,都有不少人争抢。

王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眼皮子一抬:“当官的事情,问我是问错人了。不过太子殿下把夷人的船拦在外岛,估计市舶司也是要搬去岛上的。三星岛那边就几座石头山,土都能被吹掉,草都长不出几根。”

他差不多当了一辈子的六品官,只是这群老货还看不起鸿胪寺?

啧啧啧,真当外语那么好学呢?

嗯,他小儿子能够趁着这股东风进市舶司,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嘿,他不说。

他闷声发大财。

再说,他小儿子的外语只比他差一点,去了市舶司能给赵淩帮忙。哪里像这些老东西,一个个屁本事没有,还想着拿市舶司当跳板。

几个老头一听,虽说知道王延的话里面有水分,但想着自家孩子的德行,别说是去海上的石头山了,就是去凉州都不愿意。

画舫走了之后没过多久,窦荣就回来了,把赵淩提溜回屋:“就算是搭了棚子,你也不能下雪都不知道回屋。不冷吗?”

赵淩一下跳到他背上:“嘿嘿。你是看到下雪就回来了?”

窦荣赶紧伸手托住他的膝弯,往家里一路跑:“没,算着时间。再不回来,你西北风都快吃饱了。”

两个小厮在后面收拾赵淩的渔具和渔获。

那一大桶的鱼,他们两一下还搬不动,得分两次。

两人还没进门,就看到几辆马车,看样子应该不是一家的。

人显然已经被请进了屋,现在下人们正在把卸轿厢、安顿马匹。

赵淩趴在窦荣耳朵边絮絮叨叨:“我们都躲这么远了,怎么还天天有客人?不会是真的让我给补习的吧?他们怎么不去找我爹补习?看我好欺负吗?”

他今天要是接下那群老头的子侄当手下,免不了给他们开小灶。

老师也是要过寒假的好不好!

窦荣也没有把他放下来的意思。

今年的冬天刚开始很冷,这几天又开始转暖,雪虽然下着,地上却积不起来,一会儿就变成了冰,滑的很。

庄上没有家里那种游廊,屋檐比较窄,窦荣一直把他背到堂屋才放下来。

屋里的客人们看到他们回来,纷纷站起来。

“赵瑞兄,窦翊兄。”

赵淩才刚给窦荣把大氅解下来,听到声音回头看去,发现是戴凤,放轻松地笑了笑:“戴凤兄来了啊。戴伯父也来了。来得正好,这天气是要把你们留在我们这儿不让走了。”

窦荣也跟着赵淩一起招呼,拍了拍赵淩头上落下的雪花,把大氅递给过来伺候的下人。

比戴家父子慢一拍的也是两对中青年组合。

中年人都眼熟,都是工部的,算得上赵淩的同僚。

窦荣看是赵淩的客人,就先带着单纯来拜年的戴家父子去了别处。

赵淩把他们带到采暖更好一些的偏厅:“坐这边暖和一些。”

两位同僚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儿子跟着赵淩干活。

其中一个姓卫的,是被赵淩开除了的。

这人倒也不是态度有问题,而是:“令郎的长处不在算学方面,来我手下怕是耽误了,不如再等等更好的机会。”

卫家“孩子”真的不是不努力,而是不会就是不会。

就他短暂的相处,了解下来,感觉这位其实很适合去做个教书先生,像他表姐夫那样去做个教谕就很好。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