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212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赵茂小声逼逼:“游哥成亲,娘可算是找着借口买东西了。你瞧瞧我这屋里,乱七八糟的一堆,我都快没地下脚了。”

赵淩看了看一摞摞的箱子盒子:“不是给游哥买的?”

“刚开始是这么说。这不一开始买东西,就收不住手。”赵茂继续小声逼逼自己这几天的遭遇,“先前娘带着我去逛街,说是让我帮忙参详,结果我说什么她都不听。我喜欢的,她都不喜欢;她喜欢的,我觉得太花哨。象州的东西比神都便宜,她是恨不得把家里一整年的东西都给买了。哦,你们房里也都堆满了。一会儿进门的时候小心点。”

“赵淩!过来帮你四伯记账!”

“赵茂!你功课做完了吗?”

“窦……翊儿,刚回来,赶紧去洗个澡。”儿媳有点特殊,不敢支使。

窦荣笑道:“知道了娘,我带水灵一起去澡堂子。”拉着不让赵淩去干活,一场婚礼的账能有多少事情,赵茂都能随手给记了,又叫,“常二哥,一起去澡堂子不?”

“你们先去吧。我把东西整理一下再去。”常禾说着,急匆匆拿了一扎橘子糖葫芦递给赵王氏,“夫人,您尝尝。这儿没山楂,我瞧着橘子不错,做了一些。还做了一些橘子糖,一会儿拿来给您。”

赵王氏接过橘子糖葫芦,瞬间心情明媚:“还是常禾想着我,去忙吧。”

常禾笑着去归置行李了。

小院附近就有一个澡堂子,顾客都是一些读书人,有些个讲究。

澡堂子设计、服务各方面确实都不错,价格也贵一些。

平民一点的大澡堂子也有,就是得走远一点。

赵淩和窦荣去的自然是环境更好的澡堂子,开了个双人包间。

本来想好的多泡泡,结果两人相互搓背差点搓出火星子,赶紧收拾了回家。

在军营七八天时间,那边环境简陋,两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工作忙的时候倒是还好,这会儿闲下来了就有些……饿了。

府城的院子总共就那么点大,赵淩他们屋隔壁就是赵茂的卧室,两人都不敢发出什么声响。

赵淩有一种莫名的羞耻心,早上起床对着镜子照了半天脖子,就担心露出不该露的痕迹。

窦荣好奇地看着赵淩手上的琉璃镜:“这镜子怎么这么亮?”

“琉璃做的。”赵淩解释了一下制作工艺,“对人体伤害太大,自家用用得了。”

“行,我知道了。”窦荣伸手往赵淩衣服里伸。

赵淩斜睨他一眼:“干嘛?”昨天晚上还没吃饱?

“感觉你身上藏着好东西。”窦荣想仔细检查。

赵淩心如止水:“有好东西也不给你看。出去了,明天赵游大婚,今天就会有办席的人过来。”

“今天?”窦荣还不知道具体怎么个婚礼流程,刚想问就听到外面有人自报家门进来了,赶紧给赵淩整理了一下衣服,扶着他站起来,感觉手掌下有些僵硬的肌肉,“要不我还是把早膳端进屋里来吃?”

赵淩摆摆手:“还是出去吃吧。”

结果出去也没得吃。

好几个身形粗壮的男女,搬抬着各种东西进来。

厨房更是重地,已经被全面占领,做一些食材的预处理。

窦荣好奇地看着大木盆里的一盆盆甲鱼、黄鳝、鳗鱼,放青鱼的大盆更是大得能洗澡,还有许多他没见过海鲜。

主要都是活的,他以前只见过躺盘子里的。

象州靠江靠海,附近还有一些丘陵,四季物产都比较丰富,河海鲜更是种类繁多。

赵淩看他走不动道,很担心他被假鱼真鱼咬到:“走,我们先去吃个早饭,回来我教你怎么杀甲鱼。”

窦荣故意做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我还用得着你教怎么杀?”

“抹甲鱼脖子和抹人脖子是一回事吗?”

“甲鱼脖子更难?”

“掌握方法就不难。我告诉你,这是有技巧的……”

窦荣知道他对于吃的,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真动手了未必会,但也由着他说。

等两人随便吃了早点回来,一盆甲鱼已经被抹了脖子。

赵骅已经换了衣服,混入做席面的人群,见两人回来,看他们感兴趣,也让他们去换衣服:“等我偷师学上两手,过几天你们都回去了,我给你们娘做饭吃。”

赵淩用不信任的目光看向他:“务必等我们走了再做。”

赵骅听着觉得怪怪的:“你啥意思?我做饭怎么了?我跟你说我会做饭的!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我也是烧过火煮过菜的。”

“真的?”赵淩不信。

赵骅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觉得要给儿子树立爹爹高大伟岸的形象:“我小时候哪有你现在的条件?我读书的时候,上头几个哥哥姐姐都读书,你大伯考了多少年你也知道,家底都快败光了,能勉强供我读书认字就不错了,哪里有什么仆佣成群。家里压根就没下人,可不得自己做饭?”

赵淩觉得这话有问题:“你读书还做一大家子的饭?”

“那倒不是。”赵骅的声音有些拖长,“我那会儿长身体,家里一天两顿根本吃不饱,可不得自己开小灶嘛。”

想想他小时候,吃的方面还不如儿子养的几只狸奴吃得好。

一提开小灶,赵淩就很能理解。

“确实得开小灶。”赵淩从小就会给自己开小灶,“小时候我的月例差不多都花在小厨房里了。”他很开心地跟窦荣分享,“我以前还在小院里养过奶山羊,是六弟淘汰的奶娘,被我喂得特别好,天天有奶喝。有时候多出来的羊奶,常妈妈还给我做奶香小馒头吃。”

赵骅哼哼:“你这个小灶比我好多了。我读书那会儿,还得靠给人抄书写信赚钱买纸笔。不过抄书费时费力,写信读信,写和读倒是不费事,就是把信的内容给人解释清楚特别费事,还是给人看风水赚钱。”

“啊?看风水?”赵淩和窦荣同时目光诧异地看向赵骅。

赵淩连手上摸到的大黄花鱼都放下了:“爹你还会给人看风水呢?所以元庆坊风水好是真的?”

“也就那样吧。主要是当时只买得起那边。当时买房的时候没怎么看风水,倒是认真看了看周围邻居,人都还不错。千金买房万金买邻,有这样的邻居少是非。”赵骅解释,看着赵淩把黄花鱼放下,手摸上了大青鱼,还没怎么看清,三尺多长的大青鱼就被拍晕剖腹取腮,动作无比利落。

赵淩还等着他爹讲故事呢,没见他吱声,一边刮鳞一边催促:“那你给人看的什么风水?不看阳宅,难道看阴宅?”

“对。我还可以给人写墓志铭,一趟没几天就能赚三五两银子。主家要是大方点,能有个十两八两。”赵骅想起少年时光,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赚钱的天才,“其实给人造园子更赚钱。设计是一笔,建造的时候又是一笔。可惜造园子工期太长,耽误我读书,不划算。我只能赚最后一笔。”

窦荣也好奇:“最后一笔?”

“嘿。”赵骅得意极了,“你们当那些人造园子是做什么的?真当是给自己享受的?自己享受为什么不住在那儿,还得和自己家隔上一点路?”

一说起这个,赵淩和窦荣就全都明白了。

那必然是为了交际啊。

就如同神都明明不适合种竹子,却还是有人非得种上一丛半死不活的细竹子一样,那都是为人际交往服务的。

达官显贵斥巨资造园子,享受肯定是目的之一,另外一方面是借着园子邀请一些客人,谈话做事都更具有私密性。

那么在这个信息传递相对闭塞的时代,怎么把“我有一个园子,特别特别好,欢迎大家来玩,和我交朋友”这样的消息传递出去呢?

这时候文人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好的诗词歌赋,就是最好的广告宣传。

赵骅作诗很行。

“我给人写一首诗,少则三四两,最多的一次赚了五十两。”赵骅比划出五根手指。

“嚯!”赵淩和窦荣都很给面子的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么多!”

“厉害吧?”赵骅把手收回来,又摇摇头,“其实我知道,那些人是借口给我送钱呢。我那会儿刚考上举人,解元。十七岁的解元有多稀罕知道不?”

十三岁的解元看着他:“不知道。”

“啧。你爹我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比的?我当初还是会元呢。要不是殿试……哼,不说了。”赵骅斜睨杀鱼郎儿子,别说,这手起刀落的怎么就这么利落,难道真的是钓鱼钓多了?

窦荣想到十三岁的赵淩,表示不赞同:“水灵十三岁的时候也是……很水灵的。”

赵骅疑惑:“淩儿十三岁的时候,你不是在凉州?”

窦荣小声:“出了米家那档子事,我在凉州听到了水灵替米家出头,担心就跑回来了。”

赵骅认真琢磨了一下这句话里的重点,目光渐渐犀利:“你那会儿就惦记上我家淩儿了?”

“嗯?”赵淩表示疑惑,“这么早吗?”

他那会儿才是一个十三岁的小朋友啊。

不过窦荣那会儿也才十六。

噫~黄豆。

窦荣干脆也撸起袖子,去帮人抹各种鸡鸭鹅的脖子,菜刀玩得比大厨还溜。

赵淩见窦荣跑了,横着挪了两步到赵骅身边:“爹,你教我堪舆。”

赵骅拒绝:“你连作诗都教不会,还教你堪舆?你当堪舆那么简单?”

“你不教,怎么知道我学不会呢?”赵淩不服气。

赵骅鄙夷地瞥了他一眼:“堪舆是要有天分的,你什么天分自己不清楚?同一条路,白天走过晚上就能不认识的,你跟我说你学堪舆?往山里头一钻,还能出来不?”

“我还学了点观星……”

“我知道。跟张监丞学的对吧?然后就跟着星星一路向北,从梁州走到了凉州。”

赵淩顿时不吱声了。

赵骅倒是把自己给说生气了,决定回房写诗骂儿子!

先去看看小儿子功课做得怎么样了,要是做不好,连着小儿子一起骂。

赵骅走了没多久,赵王氏从徐家帮忙回来了,把家里不靠谱的男人们一起打包送到澡堂子里,回来试了低调一些的礼服,确定没什么问题,又交代了明天的婚礼流程,特意叮嘱窦荣:“翊儿,你多看着点淩儿,别让他碰酒。吃菜的时候也多注意,这次你们四伯娘请的大厨是武州那边的,做菜爱放酒。”

“我又不傻。”酒香XX,醉XX的菜他都不碰。

第二天大婚正日,赵游一身大红骑着租来的马,从小院出发,带着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到徐家。

徐家就在隔壁坊,住着的大多数也是书院的先生学子。

徐家的院子比曹家的还小一些,只是因为徐家人口少,住着倒是还算宽敞。

当然徐家的地方不够摆下酒席。

所以赵家人热热闹闹把新娘子迎上花轿后,徐家人也和亲朋一起跟着队伍走到小院这里,喝酒开席。

下午玩玩各种游戏,晚上再吃一顿,接着再把新郎新娘一起送到徐家就算结束。

第二天来不及休息,一大早两家人就重新返回赵家村。

在赵家村里,差不多的流程再来一遍。

只不过这一次全村吃席,还有赵家在别处的亲戚一同过来,比在府城的时候要热闹得多。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