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196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大庄那边原来住着米家的家眷,现在米家人搬走了,房子得重新收拾一下。

赵淩准备开个毛纺作坊,安排学有所成的慈幼院的孩子们过来工作。

庄上的孩子们也可以过来工作。

嗯,也方便他们找对象。

赵淩在庄上这个规划那个清点,又重新主持了教师岗位的选拔,回去还不忘记抓了一堆鸡鸭鹅,到了家还被赵王氏骂。

“庄上天天送过来,你又抓这许多来做什么?你又不吃腌的,还不让家里人吃腌的,怎么吃得过来?”赵王氏看着两牛车的鸡鸭鹅鱼,愁都愁死了。

赵淩:“……我去给二姐、师公、师伯、先生家送点?哦,给聂院使留两只鸭。”

“算了算了,一会儿送店里做,那边的锅灶大,等做完了再送去。”赵王氏去让人叫许娘子过来安排,人家差的又不是鸡鸭鱼肉,是他们家做菜的手艺。

嗯,还有庄子上养鸡养鸭的手艺。

还真别说,他们家庄上的牲畜,就是比别家的好吃,肥嫩。

她对赵淩招招手:“过来跟你说冠礼的事情。你下个月十五成亲,冠礼得赶在成亲前,我挑了几个日子,你爹请司天监那边的人看过了,定在这个月三十,正好休沐。”

“嗯。”赵淩在她身边坐下。

赵王氏指了指书房:“你爹在列宾客,一会儿你去看看。还有主宾……”她顿了顿说道,“你爹、外祖父、师公、还有你裴先生、殷先生都可以。不过我的意思是,你问问陛下。他提醒你冠礼,估计有这个意思。”

皇帝给新科状元赐字不算罕见。

虽然赵淩这个状元现在只剩下七成新。

赵淩“哦”了一声,突然看向赵王氏:“我可以问问太后娘娘吗?”

再怎么算,太后娘娘才是他的亲先生,皇帝陛下得往后捎捎。

赵王氏手上拿茶杯的动作顿了顿:“你问问?”

“那我明天早点进宫问问。”赵淩站起来,“我去书房。”

“去吧。”赵王氏笑了笑。

请女性长辈作为主宾的,一直都是姑娘家的笄礼。

不过谁都知道太后娘娘是巾帼英雄,确实对赵淩付出最多心血,真的让太后娘娘作为主宾来给赵淩赐字,也在情理之中。

哪怕最后太后娘娘拒绝,赵淩有这一份心也是好的。

赵淩蹦跶去了书房。

赵王氏看着他蹦蹦跳跳的背影,感觉还是个小孩子,摇摇头,去找葛姨娘问赵婉蓉的笄礼了。

赵淩踏进赵骅的书房,叫了一声:“爹。”然后感慨,“好像很久没过来这边了。”

“……嗯。”赵骅脑海中的灵光一闪而逝,想了想又想不起来,指了指书桌上的名单,“喏,冠礼的名单,你瞧瞧还要请谁。”

家里前面两个儿子和外甥都已经办过了冠礼,赵骅照着名单抄了一遍,再把师长那部分名单给替换掉就行。

赵淩认真看了一遍,一点问题都没有,就说了自己准备请太后娘娘作为主宾给自己赐字。

赵骅倒是不意外:“应该的。你明天早点进宫去问问太后娘娘。她要是不愿意的话,你再问问陛下。”

他倒是没有赵王氏那种顾家跟他们抢儿子的想法,儿子有靠山不好吗?

顾潥那种猜忌心重的性子,作为靠山确实不牢靠;但是太后娘娘牢靠啊。

就是太后娘娘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还能给赵淩做多久的靠山。

“陛下要是也不愿意呢?”赵淩好奇。

赵骅瞧了他一眼:“他既然问你了,就是愿意的。太后娘娘要是同意,那你就跟陛下说一声。”他好歹也是顾潥手下的老人了,还能猜不出顾潥那点心思?

他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凭什么当天子近臣?

“哦~”赵淩准备写请帖,进突然发现书房里没自己坐的位置。

赵骅看他在书房里转圈:“怎么了?”

“没,想写请帖……我们的桌子都搬去大书房了。”他还一直记着他爹在这里给他们几个辅导功课,保底每晚骂一个。

“不是,你们当时才多大一点?用的桌子都矮。现在摆在大书房里的都是后来重新做的。请帖别急着写,帖子还没做好。”赵骅说着说着,突然想起来了,问赵淩,“你说我们把书房拆了,盖个小琉璃宫怎么样?反正现在这书房基本也不怎么用。”

赵淩惊讶,随即用一种微妙的眼神看向他爹:“你想用来种花?”

“没,种菜。你娘前两天在说,等你们把婚事都办完了,就把演武场盖上小琉璃宫,用来种菜。我想着大壮和你兄弟的孩子们很快就要长大,得有个活动的地方,还是把演武场留着。你娘她们平时练练也方便。”

嘶,他想象了一下家里小萝卜头满地滚的样子,头疼。

算了,不去想。

“种菜盖在正屋这一块?厨房天天过来这边摘菜啊?还是看看厨房边上有没有什么空地吧。”

赵骅想想也是。

父子两人从书房出来,去叫了赵王氏,一起走到厨房去看。

家里除了赵淩之外,赵骅和赵王氏基本都不会到厨房去。

厨房这里的空地是不少,但都用来杀鸡宰鸭择菜洗菜劈柴,甚至是洗衣服,没什么空闲的地方。

三个人又去新宅那边,发现新宅那边的厨房边上倒是能挤出一间屋的空地。

主要是新宅这边厨房基本就是赵淩的小灶,哪怕是给下人加个餐,也都是做一些简单的饭食,主要的地盘还是常娘子用来研究菜谱的,不像老宅那边的大厨房需要那么大地方,旁边常娘子种了一点葱蒜。

常大力过来,直接拿了尺子量好尺寸。

赵淩拿了本子把用工用料快速算了出来。

赵王氏就拿着单子,想让人去联系匠人,一想又把单子递还给赵淩:“喏,你拿去弄。”

琉璃现在确实不太紧俏,可要是去东市那边的琉璃铺子正经排队等,得排到来年夏秋。

赵淩接过单子:“好。”

赵淩感觉事情越来越多,见常禾在身边,让常禾自己当秘书。

常禾这次考中了秀才已经拼尽全力,完全不想再努力了,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待在厨房里,专心研究菜谱,或者跟随赵淩行走各地,尝试各种不同的美食和食材,创造新的菜谱。

他是一点都没有自己独立出去的想法。

常家其他人也不反对,还觉得常禾作为赵淩的奶兄,就该这么跟着赵淩。

常禾从小就被赵淩指挥着干这干那,对给赵淩打下手适应良好,还搞不明白为啥自己不读书了,还长了月例。

赵淩是按照师爷的月例给的,好歹一个秀才,也是有家室的人了,手头总得攒点钱,置办点家业。

赵淩第二天要提早进宫见太后,自己一早就骑着大毛走了。

赵婉蓉起不了那么早,还是跟赵骅和赵辰一起。

太后岁数大了,起的早。

赵淩到的时候,太后都已经起了有一会儿了,早膳都用完了。

赵淩陪着她一起遛弯消食,一边把事情说了。

太后有些意外,又不太意外,笑着看他:“可从来没有过读书人让妇人赐字的,你可想到后果?”

赵淩歪头想了想:“后果是指那群言官?他们本来就会鸡蛋里挑骨头,随他们去。”

他一个七岁就遭弹劾的人,怎么也是弹劾界资深人士,完全不虚。

至于文人相轻什么的,他不在乎。

一群怂货也只敢在背后逼逼,有种舞到他跟前来,怕不是要被顾潥打死。

敢质疑皇帝的亲妈,想啥呢?

“哈哈哈。”太后颇有些豪迈地大笑,“好!”

既然太后娘娘答应了下来,赵淩就赶紧去上班。

从长乐宫到翰林院,哪怕骑驴子都要好长一段路。

这段路大毛没走过,对赵淩不太信任,走得有些犹豫。

他到御书房的时候,田公公已经到了,等候着开小朝会的大臣们正鱼贯而入。

赵淩赶紧跟在后面,混入其中。

最近正值秋收,朝中基本就是在统计各地的粮食产量,各种税收,以及接下来的徭役等等的问题。

赵淩看着这些数据,琢磨着做成表格更加直观一点,只是想想全国上下的这些数据得多少,就脑壳疼。

等他忙完一上午的工作,想着要抓紧时间回去,路上还得去东市的书肆看看预定的空白帖子做好了多少,要是有一部分做好的话,他可以先拿回去写好。

脑子里想着事情,他就跟着上午御书房接待的最后一位大臣大理寺卿一起出门。

“水灵,你留下。”

赵淩赶紧回头,想起来自己还得跟顾潥说冠礼的事情。

顾潥把他留下,说的也是这个事情,结果让皇帝很不开心,又不好不开心。

“你让母后给你赐字?”

“是。”

顾潥看着赵淩,在心里面一边运气一边泄气,突然摆摆手:“走走走。”

赵淩笑嘻嘻道:“先生您到时候要来啊。”

“知道了,嬉皮笑脸的。”顾潥看着赵淩离开御书房,对田公公说道,“母后没白疼这小子。”

田公公说道:“水灵纯善。”

赵淩这么做是拍马屁还是出自真心,两个人都是一目了然,正因为如此,他们都说不出什么来。

冠礼的主宾得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

在赵淩的成长过程中,太后对赵淩的教养付出最多,由太后来赐字合情合理。

只是太后是妇人,哪怕敬重母亲的顾潥,也没有想过将太后列入人选。

他都已经想好了给赵淩的字。

他这儿还在感慨,赵淩已经去而复返,递过来一个大食盒:“先生试试八宝布袋鸭,学生先回去翰林院了。”

食盒肯定不能直接递给顾潥,交到了田公公手上。

田公公拿着手一沉:“这是多大的鸭子?”食盒大,且沉。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