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另一名侍卫阻止道:“别把人给打坏了。赵郎中说了,咱们铁脊关人手不足,这好歹是个壮劳力,回头看发到哪里去干活。”
侍卫把刀重新佩好:“你说得对。满嘴喷粪的玩意儿,也敢污蔑赵郎中?”
赵淩一行人重新回到都尉府,窦凤作为窦荣的上级领导,检查了窦荣的工作。
窦荣过去大半个月在外面打游击,匠作区都是今天跟着父亲一起去的,对关城内的变化不能说一无所知,也只是比他爹知道的多了一点点。
搞后勤和民生这一块,十个自己捆一起都比不上一个赵淩。
窦凤一丝不苟地把铁脊关的文件资料都看了一遍,抬头没看见赵淩,问窦荣:“水灵呢?”
“在外面跟鸟和狗玩吧?”窦荣疑惑地看向他爹,“找水灵什么事?”
窦凤看了看他:“要不让水灵到锦宁关待上两个月?”给他把锦宁关也捋捋顺。
“想什么美事呢?”窦荣绝对不放人。
打仗这种事情,表面看到的都是将士们冲锋陷阵,但背地里各种做后勤的工作非常重要。
身上穿铠甲,手上拿的武器,□□骑的马,甚至于将士们的补给,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赵淩来之前,铁脊关的所有事情都是窦荣一个人在处理。
窦荣要练兵,要搞后勤,甚至还要搞教育,整个人忙得跟陀螺一样。
现在赵淩来了,他只要管打仗就行,剩下的事情赵淩全都给可以给他搞定,还比他搞得好,还给他把管理人员都给培养好,甚至尝试着让铁脊关有自己的小钱钱。
他这才松快几天,他爹就想来抢人?
绝对不行!
“我们俩好不容易能在一起待几天,你好意思把人从我身边抢走?”再说赵淩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出现在锦宁关,总不能让赵淩垂帘吧?
窦凤被儿子这么一说,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但又眼馋赵淩的能力:“那回头我遣几个人来,跟着水灵学学?”
窦荣还是不想答应:“水灵在草原上一个人待了一个多月,你让他好好养养身体。”
他家水灵又不是他爹手底下的兵。
窦凤想着刚才看到的白嫩活跃的少年郎,怎么看都不像是身体不好的样子,但个子确实小了点:“嗯,该好好养养。”
说完正事,想着快到时间晚膳了,窦凤跟窦荣从府衙出去,一抬头就见赵淩在屋顶上抱着只大鸟。
嗯?
窦凤重新抬头看了看,确实是赵淩在屋顶上,那大鸟还用翅膀把赵淩包围住了。
窦荣就没窦凤的诧异,飞快跳上对面的屋顶,把赵淩连人带鸟一起抱了下来:“怎么了?带着大疆上屋顶放?”
“不是。”赵淩稍微扒拉开一点鸟翅膀,别说被这么围着特别挡风,还挺暖和,“大疆自己飞到屋顶了。我就知道大疆一定行,一定会成为特别厉害的天空霸主!”
“啾~”大疆愉悦地鸣叫,表示赞同,低下头用脑袋蹭蹭赵淩的头顶。
窦荣觉得大疆的动作又像狗又像猫的,就是不像金雕。
晚膳很丰盛,常娘子和常禾亲自操刀,整治了一顿家宴。
窦凤要沿着整道防线巡视一遍,明天就得离开铁脊关,早早就回房歇下了,对咔嚓咔嚓吃着虾片的姜氏说道:“你明天也跟着我一起走吧?”
姜氏不想走:“我留在这儿帮帮忙。”帮忙吃。
这虾片说是虾片,怎么就一点看不出虾的模样,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真好吃。
窦凤靠坐在床上,看着他妻子:“回头让家里遣几个厨子过来学,再从琉璃作坊里订一个小琉璃宫,咱们盖在锦宁。”
一盘虾片其实没几块,姜氏几口就给吃完了:“琉璃不是很贵?”
“水灵不是说造价不贵吗?”他们家好歹是将军府,盖个小琉璃宫应该是盖得起的。
夫妻俩顿时觉得问题不大,然后第二天窦凤照例按照原定计划出发,姜氏留了下来,跟赵淩谈小琉璃宫的事情。
赵淩就拿出算盘给她算起了账:“琉璃窗咱们本地产的,肯定不能和神都的比,咱们又是自家人,价格咱打个对折。不过琉璃这东西是易碎品,运输不容易,运费会贵一点。”
“嗯。”这个能理解。
赵淩又算了搭建琉璃宫的其它需要的材料,譬如水泥、钢筋等等,还有需要配套的匠人:“小琉璃宫的需求太少了,神都来的匠人师傅们带了一批学徒,还没出师呢,到时候还得神都的大师傅出马。这样,我给您一个一揽子方案,包括把小琉璃宫里的采暖设备一起搞定,再额外送您一年保修三年保养,您只要出个地皮,其它什么都不用管,师傅们的伙食和住宿都由我这边来解决,您只等着验收就行。这样您也省事,我给您一个打包价,三千两,怎么样?”
第119章
姜氏下了订单, 成为了琉璃作坊的第一位客户。
都尉府的不是。
都尉府的小琉璃宫叫样板房。
三千两很贵,哪怕对镇国公府也不是一笔小钱,可不是拿不出来。
小琉璃宫这个东西又漂亮, 又能切实改善生活, 比起一些华而不实的珠宝首饰, 无论从哪方面来考虑, 都性价比高得多。
窦荣在都尉府的办公地点肯定是在正房, 赵淩就在他隔壁屋。
赵淩看着人从窦荣屋里面出去,就拿出一份舆图去找窦荣。
他把舆图往他桌上摊开, 指着几条虚线:“等明年开春,先把路给修了。”
凉州这里就是这点不好, 冬天太冷了,适合施工的时间太短。
窦荣看了一眼赵淩画的路, 其实就两条,一条是从铁脊关通往锦宁的, 另外一条是从锦宁通往凉州府城的。
窦荣看了一眼赵淩:“为了卖货?”
赵淩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为了往返人力物力方便。”
锦宁关是凉州规模最大的关城, 驻扎了的军队和长期生活的人数超过十万人。
凉州府城更加不用说了,生活的有钱人多……不是,是各方面资源在凉州都是最好的。
凉州军中的粮草等物资,都是通过府城运输过来。
他卖菜卖琉璃卖水泥的, 都只是附加功能, 毕竟一条路平时空着也是空着,总得运点什么。
琉璃这种易碎品,真要通过车马在官道上运输, 一路得损耗多少?
这次他的小琉璃宫能盖起来,葛家商队用了不知道多少减震措施,过来还是碎了不少。
平时一车的琉璃, 在长途运输的时候,不是分成两车,而是分成了五车,运费比琉璃还贵。
窦荣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就不用质疑赵淩了,直接在赵淩给的文件上盖了印:“我印章就放在这儿,以后要是我不在,你自己拿了盖就完了,回头跟我说一声就行。”
赵淩觉得自己妥妥的佞臣节奏,得亏窦荣不是皇帝,不然他分分钟九千岁。
他没应下:“我又不能待太久,规矩得立起来。”
“我懂你的意思,可你又不是别人。”窦荣站起来把赵淩抱住,“等我这一仗打完,把塔尔罕打残,接下来就陪你去象州造船。”
反正太子表哥不可能在象州待多久,最后肯定还得赵淩去。
“真的?”赵淩觉得不太可能,“我去造船,你去干嘛?”
窦荣很理所当然:“给你当赵夫人。”
“哈哈哈。”赵淩听得笑起来,“你能闲得下来,我是无所谓。”
窦荣低头跟他碰了碰脑门,这动作让赵淩觉得窦荣是只大猫猫。
谁能拒绝猫猫的碰脑门呢?
赵淩抱住了就亲豆豆猫。
豆豆猫进行了很不认真的反抗,亲完缓了半天,才找回原来的正经话题:“我去象州练水军。夷人已经能够通过海上来到大虞,我们大虞对他们却知之甚少。现在他们人数少,但将来呢?我们要造海船,提前建立自己的海军,并且要训练出一套适合海上作战的方法,以及武器。”
现在海洋运输还是一桩极度危险的生意,但有利可图。
既然有足够的利益,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亡命之徒。
这群人无疑是潜在的威胁。
窦荣通过这一次的“游击战”,感觉其中有很大的隐患。
“我能仗着马跑得快,弓箭射得远,跟塔尔罕进行游击……”
赵淩想说这叫放风筝,但这不是重点,就没打断窦荣的话,听他继续说下去。
“……那么海上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船只和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对我们大虞的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如果敌人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武人,有优良的武器,哪怕不能攻打象州这样的大城,但是一些沿海的渔村和小城镇呢?我们不能千日防贼,能做的是强大自身,让敌人畏惧。”
窦荣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正经学过水军,现在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还得到了地方再看。海上风浪和江河湖泊不一样,我估计现在水军的经验不能套上去。船只应该也不一样。”
判断很准。
但赵淩要说:“你这败家爷们,眼前的一千骑兵我都担心你喝西北风,搞海军你知道要多少钱吗?”
“没有一千,只有八百。”窦荣纠正赵淩的四舍五入。
“‘只有’?”赵淩突然觉得豆豆猫这个吞金兽太费钱了,京城阔少也养不起。
窦荣的判断很对,但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就摆在这儿。
哪怕赵淩把水泥和玻璃都搞了出来,难道大虞就能把官道都铺成水泥路吗?不能。
水泥依旧是相当紧缺的物资,现有的几个水泥作坊,想要用其中的水泥,都得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给批条。
在神都,甚至找京兆尹都没用,得找工部和户部两位直接分管的侍郎一起盖上官印才行。
这甚至都不是钱的问题,毕竟钱只是钱,不能往地里面砸两枚铜板就长出一棵稻子,同样不能直接变成水泥路,也不能直接变成小琉璃宫。
窦荣这种从来没为了钱犯过愁的真·京城阔少,突然脑子灵光了一下:“我们可以先造几艘船,也做点香料生意。要是合适的话,我们可以在海外修城来种植香料。你那个夷人朋友雷奥那多不是一直想当大虞人吗?让他把知道的都拿出来,我跟姨父说去。”
赵淩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窦荣继续说道:“到时候我们的海船得往南走,梁州、海州、儋州位处南方,粮食一年三熟四熟。我们要是能够找到合适的土地,应该能用来种地?人员的话,可以让一些战俘、犯人什么的过去。像这次塔尔罕的战俘,离了马和草原,他们能在南方干什么呢?”
赵淩:什么大虞版本土澳?
窦荣见赵淩不说话,问:“是不是太理想了?”
赵淩想造船南下,脑子里想的只有橡胶树,没想到窦荣连海外领土和流放地都想到了:“你先把塔尔罕打残了再说。”
不把塔尔罕打残,窦荣只能坐镇在铁脊关。
窦荣既然说了,肯定有一定的把握:“塔尔罕王今年五十五岁,长子是他的一个女奴生的,长得和他很像,很得塔尔罕王的喜爱。次子是他的王后生下的,人很聪明,但是打仗不太行。三子最能打,母族势力不弱,是个大部落……”
赵淩听窦荣从塔尔罕的大王子一路数到最小的十七王子,不是个人能力强就是背景强,各有各的长处,有竞争力的王子起码有十个:“你要把塔尔罕王杀了?”
一旦塔尔罕王去世,剩下的这些王子必然为了夺权乱成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