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还来不及问什么,就被赵淩打发了去洗漱。
葛家商队这次长途跋涉带来的商品,最重要的还是一堆琉璃窗和许多蔬菜苗。
赵淩写回家的家书现在只能借由窦荣的名义,通过皇帝转交。
他当然不会浪费这一手,家书里要东西要人,给皇帝的信里一样要很多东西要很多人。
这不,随行的工部匠人一到,就看到了新造好的琉璃作坊,几乎无缝开工。
另外一些熟手再都尉府里搭建了一个小琉璃宫。
都尉府内的高大且晶莹剔透的琉璃宫让所有人惊叹,然后跟随着葛家商队一路装过来的诸多菜苗被被赵淩移栽了进去。
关城是纯军事化建筑,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从事民生生产的单位,所有物资都需要从周边调运。
赵淩缓了两天就开始对饮食和生活各方面挑剔起来,尤其是玉米。
他走失的这一个多月,天天吃玉米,到了铁脊关,发现这里的主食还是以玉米和小麦为主,玉米占比更大。
葛家商队这次给赵淩带来的,还有许多大米和糯米,当然还有赵淩平时喜欢吃的用的东西。
现在朝廷既然借赵淩走失的借口发兵塔尔罕,那么在仗打完之前,赵淩就不能回去。
常禾跟在赵淩身边打下手,看着一群铁脊关的参军等人,小声询问:“四郎,你这样,是不是不太好?”越俎代庖了啊。
赵淩白了他一眼:“我又不会夺权,给他们白干活,还不高兴?”
一座关城刚刚建立,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他本来只打算整点蔬菜,谁能想到里头不仅仅是民生物资的供给有问题,军事方面的物资也是一堆问题。
他跟着太后学习那么多年,真要让他打仗不行,但是后勤这一块算专业。
作为御书房石狮子,他对什么物资在哪里,需要找什么人一清二楚。
接手了这方面的工作,忙了半个月,总算是把事情都捋清楚了。
剩下的事情交给那些拿俸禄的干,才刚算是有时间给自己改善生活。
今天实验琉璃宫内的加热设施,外面太阳还充足,没一会儿里面就温暖如春。
几名官员看到赵淩吃完点心,纷纷上前来,询问手头搞不明白的事情。
赵淩三言两语指点完,就指导一群老兵去种菜。
这些老兵是他从镇国公府要来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伍之后依旧滞留在凉州,靠着退伍的那点补助过日子。
几名军中的文职官员哪怕已经习惯了赵淩什么都懂,但看着他连种菜都头头是道,也不由得震惊。
“赵郎中怎么什么都懂?”
赵淩无语:“怎么可能?我不懂的东西多了去了。”很多东西他都是提出一个大概的方案,具体完善肯定由专业人士来。
像是琉璃作坊,那也是原本就有现成的作坊、现成的匠人,他顶多就是改进了工艺,底下一群匠人配合着才能完成。
在铁脊关造一个琉璃作坊,是本地就有现成的原材料。
而且有了神都成熟的琉璃作坊,在这里重新造一个,也就是复制粘贴。
建造小琉璃宫的匠人也是宫中已经盖了好几个的熟手。
凉州有好几个露天煤矿,采暖便宜,有条件在冬天搞点大棚蔬菜。
官员们还是觉得赵淩什么都懂,背地里赞叹:“赵郎中真乃文曲星下凡。”
窦荣带着自己约莫千人的亲卫营出去就给塔尔罕“削皮”大半个月,回来发现整个铁脊关都大变样了。
离家前还苦哈哈瘦巴巴的赵水灵,这会儿肉都长了回来,吃着嫩嫩的菜苗煮的鸡汤面。
他伸手就把他盘子里的一块馅饼拿起来咬了一口:“韭菜盒子~”
赵淩看他回来,赶紧吩咐人去给他准备吃的和洗澡水:“成果怎么样?”
赵淩吃的韭菜盒子小小一个,窦荣两口就吃完一个,又把手伸向另外一个:“杀了三千多。你上次带回来的信是其中一个部落过来集结的线路,信件丢失后,他们改了线路,好巧不巧被我们堵上,直接收了。”
窦荣说得简单,其实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草原那么大,想要堵住一支军队,得熟知部落的位置、行进的速度、沿途补给等各种情况。
草原地形也不太容易埋伏。
哪怕窦荣的亲卫营兵强马壮,也不可能单方面吊打,其中经历过的凶险不知道多少。
窦荣两个韭菜盒子吃完,小厮端了一盘韭菜盒子上来,看得出不是现做的,个头大,里面不是韭菜鸡蛋,而是韭菜粉丝馅儿。
窦荣这才在另外一个小厮端过来的热水盆里洗了手脸,这回知道拿筷子了。
赵淩看他一盘韭菜盒子吃完,又吃了一碗热汤面,才问他:“伤亡多少?”
“伤了三个,都是小伤。没有死亡。”窦荣说着战绩,忍不住笑出一口大白牙。
赵淩:“你牙上有韭菜叶!”
“臭水灵!”窦荣赶紧捂住嘴跑去浴室,过了一会儿又跑过来拉人,“帮我洗头。”
“噫~好叭。”臭豆豆。
窦荣洗头特别墨迹,还不肯脱衣服,非得要单独先把头发洗了。
赵淩给他洗了四盆水。
窦荣又给自己洗了四桶洗澡水,才感觉把自己洗干净了,出来没看到赵淩,就把原本上扬的嘴角给拉了下来,问小厮:“水灵人呢?”
“去琉璃宫了。”
窦荣回都尉府的时候,就看到了占地不小的大琉璃房子,刚才回来又饿又脏给忘记了,抬脚跟着小厮往琉璃宫走。
凉州人口少,铁脊关又是一个新筑造的纯军事化城镇,地皮不值钱。
都尉府作为铁脊关几乎唯一的行政机构,占地巨大,有很多空地。
小琉璃宫占地一亩,里面用多层结构的方式种植了许多绿叶菜。
窦荣一进去就看到刚才他吃的韭菜和萝卜苗,一架架的黄瓜豆角也长势喜人。
“……用笔这么刷一下。”赵淩在教怎么人工授粉,突然被阴影笼罩,头也不回,“你别捣乱。”
窦荣看着手上掐掉的小黄瓜,再看看回过头的赵淩:“能不能让我狡辩一下?”
“不能。”赵淩拿着一支破毛笔,把窦荣在小琉璃宫里撵了三圈。
第117章
窦荣休息了一晚, 就被赵淩带着在铁脊关城里城外转了一圈,从养鸡场里出来,喃喃:“我不是才出去大半个月, 怎么菜都能吃了, 鸡都下蛋了?”
“商队把菜苗、鸡苗从神都带过来, 怕路上死掉特意买了大一点的, 加上路上走了那么长时间……”赵淩又想到那根被他掐掉的小黄瓜, 怒气槽开始蓄力,“你丫……”
“停!”窦荣赶紧叫停, “我认错认罚。”
真是的,明明是赵水灵占了他都尉府的地种菜, 竟然还收他菜钱。
一百两银子一根还没指头大的小黄瓜,也太贵了。
真不愧是户部侍郎教出来的儿子。
不对, 他的就是水灵的。
水灵罚他的钱,就是罚自己的钱。
如罚?
赵淩把一篮子鸡蛋塞个他:“想什么呢?”
窦荣接过鸡蛋, 都不敢递给身边的小厮拿着, 快速回答正确答案:“想家里家外都听你的。”
“想?”赵淩觉得这个答案还不够完美,水灵先生只能给批一个乙等。
窦荣:“家里家外都听你的!”
嗯,这才是甲等答案。
窦荣跟个小媳妇似的,在养殖场的各个区域转圈, 提了鸡蛋提牛肉, 提了牛肉……哦,小猪仔还太小了。
“猪什么时候能吃?我想吃红烧肉。”
“起码得等到过年吧?”赵淩看了看黑黢黢的本土小猪猪,“家养猪的品种太小了, 要是能有大一点的猪就好了。”
窦荣问他:“等我有空了,去抓几头大野猪,应该能行吧?”
“可以试试。”赵淩不确定拿野猪和家猪杂交, 能不能得到体型更大的猪种,“大野猪好抓吗?我都没见过很大的野猪。在梁州的时候,有人抓到过野猪上集市卖,我瞧着比家猪还小。”
他们家的猪最多只能养到两百斤,平均能到一百五六十斤。当然,有些猪猪未成年就被吃货嘎了,这没法算进去。
猪要贴膘得吃粮食。
养猪性价比不如养鸡。
现在这年头,人都吃不饱,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养猪。
嗯,朝廷中有些人觉得由于高产玉米的出现,现在已经算是国富民强了,但在赵淩看来,很多底层百姓的生活只能说改善了一点点。
玉米是高产,但种玉米也要收税。
农民一年到头下来,也就是能比以往多吃上几顿饱饭,距离吃饱穿暖还有很大距离。
两人回到都尉府,没想到窦荣的爹娘来了。
窦夫人姜氏,赵淩还算熟悉。
窦荣的爹窦凤,赵淩还是第一次见。
窦凤给赵淩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
窦凤的身量其实比窦荣还要矮一点点,但他身材比较魁梧。
窦荣的体型偏瘦削,换上文士衣服装读书人毫无违和感;窦凤的话,往那儿一站就是一堵墙。
赵淩无意识地用仰视的角度看向窦凤,眼睛一点点亮起来。
这才是他心目中的爹——高大威猛,能把儿子架在脖子上到处跑!
窦荣在边上介绍:“这是我爹。”
赵淩就跟着喊:“爹。”话出口,他立马反应过来,“伯父!”
窦凤一点都不介意,立刻把腰间的一把短刀抛给赵淩:“就叫爹,早几天叫而已。拿着,爹给你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