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赵淩一看这针对山地作战的准备,感觉这次能“教化”的人数应该相当不少。
巩盛注意到赵淩,驱策着自己的马靠过来,探头朝车里面看,见到一只两眼放光的狸奴,也跟着两眼放光,突然:“咦?殿下不是让你带上抹布和小花?你怎么就带了一只?这是抹布还是小花?”
“……抹布。”赵淩反应过来有哪里不对了,“我大胖呢?我出门的时候明明把大胖背着的,我那么大一个大胖……”他想起来了,“被我娘抱走了。”
这时候再回去接一只猫,显然不可能。
赵淩悲伤地把脸埋在抹布身上:“只剩下我们俩相依为命了。”
巩盛没耐心看他演戏,抢劫:“快,给我点零食。最好是肉脯鱼片干什么的。”
赵淩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巩盛每次见他都像是没吃饱饭,递给他一小包鱼片干。
巩盛还想说什么,这时候队伍停了下来,他赶紧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去。
车队在城门外的空地上短暂停留了一下。
陆续还有一两辆驴车加入队伍。
等规定的集合时间一到,名义上的领队顾朻,吩咐真正的领队太子少保李奉清点人数。
身为太子,顾朻的东宫是有一整套班底的,相当于一个小朝廷。
和太子伴读这种未来可期的职位不同,太子身边的太师、太傅、太保就是未来的权臣,现在也是权臣,是皇帝给太子安排的能够迅速支撑起国家的支柱。
也因为太子太保现在就是重要人物,朝廷不可能放他一走就是一年,护卫太子的任务就交给了太子少保。
李奉快速清点了随行人员,尤其是非东宫成员,核对完名册,确认无误后,就指挥开拔。
前往梁州的路途果然和赵淩所料不差,极其枯燥,基本就是赶路、到驿站、入住三连。
在京畿地界上,驿站的设施还是相对不错的。
当然,驿站的规模都不足以容纳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但赵淩作为太子伴读,洗个澡,在正经房间里睡个觉还可以做到。
等出了京畿之后,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
还算平整的道路变得颠簸起来,就像是赵淩上辈子开车出省之后的高速公路给人的感觉一样一样的。
车队内每天修车的次数变多,不可避免地造成行程的放缓。
驿站的设施也是一个比一个差。
有几个驿站只保留了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住宿的客房不能说没有,但就是大通铺,谁来了都是大通铺,要不就是睡马厩,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屋顶。
顾朻倒是不介意,还遥想起当年:“我们当年从凉州回京的时候被困的驿站也不大,还好我们那时候人不多。”
巩盛想起那时候,觉得还挺有趣:“别说,那时候我们自己磨的炖豆腐是真好吃。”
赵淩瞧了一眼驿站的情况,决定自己还是不凑这个热闹了:“我在车上睡。”
“你那车上能睡?”巩盛觉得赵淩的驴车是真的小,“要不还是跟我们挤挤算了,在外面没那么多讲究。”
“能。”他特意抓紧时间改的小房车。
巩盛不信,顾朻好奇,让赵淩演示怎么睡车上。
赵淩就把他们带去自己的小车。
轿厢已经卸下,除了两个轮子支撑之外,前面还多了两条腿。
轮子的后面用木楔子卡住固定,小车停放好之后还算稳当。
轿厢的座椅安排在一侧,另外一侧是一张台面。
赵淩把座椅下面的板子展开,放下床腿:“喏,这不就成了一张床了嘛。”
小是小了点,但他和抹布两个人(?)睡够了。
台面不仅卡着抹布的猫窝,还卡着一个小小的炭火炉子,可以烧点热水,煮个白煮蛋什么的。
嗯,鉴于路面的颠簸,只能停下来的时候煮。
“咦?你这还挺好的。”巩盛征得赵淩的同意后,上去试着躺了一下,发现自己完全能躺得下。伸手划拉了一下,边上还有富余。
来福梓萱和常威常禾出来的一路就是睡在驴车上。
他们的驴车没有赵淩这边的台面,能够睡下两个人。
太高的床铺下面能放下很多东西。
嗯,常威和常禾兄弟俩睡得比较挤,不过也好过扎营住帐篷。
他们四个半人(赵淩算半个)轮流驾车,中间还能有个人在车上休息。
大锅饭比较粗糙。
来福去把今天的饭食领了过来,从车上搬下两个炉子。
常禾袖子一撸,就快手加了鸡蛋葱花,炒了一大锅蛋炒饭,又煮了一碗菜汤给赵淩。
赵淩把和菜汤一起煮的鸡腿捞出来,撕成小条放进猫碗里,还往里面放了个鸡蛋黄。
他们把三辆车靠墙围了一小块地方,在里面摆了桌子吃饭。
来福说道:“明天路上应该能经过集镇,我们可以进去买点菜,说不定还能买到鱼。抹布这几天都没吃到鱼,肯定不高兴了。”
赵淩心想抹布才不会不高兴,他天天晚上给它煮玉米加餐,比吃鱼还上头。
抹布一听到关键词,立马跑到来福跟前,仰头:“喵~”
来福摸了摸抹布的脑袋:“对,抹布保佑,我们明天能够买到鱼。”
抹布:“喵~”
赵淩吃完饭,准备带着抹布去遛弯:“怎么让抹布保佑?”
来福又摸了抹布一把:“抹布已经快十二岁了,我瞧着好多人家养的狸奴也就四五年光景。抹布一定是狸奴仙儿。”
“咦?”赵淩都没意识到抹布的年纪。
也对。
抹布是他三岁不到点的时候养的,今年他虚岁都十五了。
他看着溜光水滑的滚地锦,完全看不出一丁点老态,突然把抹布抱起来举高高:“抹布是狸奴仙儿,能长命百岁!”
抹布扭了扭:“喵!”
“嘻嘻!MUA!”赵淩抱住抹布亲了一口,“走,我们去遛弯。”
抹布扭了两下,被赵淩放到地上,跟在赵淩身边走。
梓萱立马跟上:“四郎,等等,我陪你一起去。”
赵淩没阻止,却说道:“我就在边上转转,总共就那么点地方,不会乱走的。”
梓萱笑道:“我也是吃太饱了,出来转转,消消食。”
驿站地方太小了,队伍中大部分人都在驿站外扎营休息。
这时候他们也都吃完了饭,正在活动身体,准备休息。
他们可不像赵淩这样能够坐得还算舒适,无论是骑马还坐车,一天下来都很累。
最近驻扎的驿站都在城外,前面已经能够看到淡墨一样起伏的山脉轮廓。
第二天队伍经过一个集镇的时候,李奉让人采买了大量的食物:“明天开始就要进山了,赵四郎也可以多做一些准备。”
他们这一行比不上真正的行军,但人也是有数的。
军中伙夫会准备赵淩和他随从们的饭食,但不会准备那只顿顿吃肉的狸奴的饭食。
“多谢李少保提醒,我这就去准备。”赵淩说完,背着猫就去逛街了,身后当然带着自己的一溜人。
没一会儿,巩盛也跟了过来。
赵淩奇怪:“你要买什么?”
巩盛呲呲牙:“伙夫舍不得放油放盐,吃得寡淡,出来买点油盐。”
实在不行,他就只能学赵淩这样开小灶了。
其实顾朻也吃一样的东西,伙夫做的饭食算不上精细,但已经相当不错了。
只是巩盛本来就口味重,所以才会嫌大锅饭清淡。
赵淩开小灶,纯粹是他挑食。
他不喜欢吃乱乱的一锅乱炖,或者一锅乱炒。
再说现在也没个猫粮什么的,抹布的饭每天都得做。他们还得自己烧水洗漱。
反正现在有条件,他也不需要通过同吃同住来表达对待军士的关爱,顾好自己就行。
经过这一路,来福已经很熟练了,到了地方就开始采买必须要的物资。
主要是看车上能不能装得下。
哪怕驴车经过改装,能够装的东西不少,驴子的体力也得算着来,不可能真的把驴子给累坏了。
嗯,驴子走了一路,好像是越来越精神了。
尤其是两头新买的驴子,毛都亮了。
应该是他们的驴吃得好吧?
瞧瞧每天都鸡蛋黄豆糖块盐的,吃得比人都好。
因为要算计着下一个宿营地,能够给他们停留在集镇上的时间有限,队伍很快就继续前进。
这一次,赵淩能够很明显感觉到上坡。
这种坡,和他回老家泸阳县时候的坡完全不一样。
从泸阳县到象州那一路的小山坡,马车一天就能走完。
而这里的坡,他们走了整整半个月,才感觉到地势变得略微平缓。
顾朻的马车已经安置在最近的一个驿站里,山路太窄了,马车的宽度没法过去。
山路最窄的地方,赵淩的驴车都不得不压扁了走。
队伍的前后注意到,都感到非常惊奇。
只是这会儿他们在队伍中间,前后都有人在有序前进,山路也太过狭窄,不好停下来细看。
赵淩背着抹布走在自家小队的前面,见前面的人频频好奇回头,笑道:“本来就是两块板子拼起来的,中间装了个合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