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102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顾潥就等到赵淩下午到御书房的时候,把人举高高。

赵淩莫名其妙:“怎么了?”

顾潥把人举了一下就放下来,感慨:“感觉昨天还是丁点大的小子,怎么突然就长这么高了?”

“傻吃猛涨。”赵淩呲牙乐,对自己的生长情况很满意。

“哪有这么说自己的?”顾潥没好气,“你开了个澡堂子,怎么就请李伴伴,不请朕?”

那铺子还是他私下赏的呢!

不是因为棉花搅机,是几种香料试种成功。

棉花搅机的事情,说不赏就不赏。

赵淩不理解:“您洗澡的汤池好着呢,干嘛去外面洗啊。”

顾潥一想也是,没再纠结这个事情,问他:“你养鸡养鸭怎么样了?”

“还在试呢。”现在既没有三个月能快速出栏的肉鸡品种,也没有高效的鸡饲料,得一点点试。

至于好不好吃?

就跟养羊一样,现在啥时代,有的吃就不错了,别的不讲究。

他本来以为养鸡会简单点。

毕竟现在鸡肉差不多和羊肉一个价,进步空间显然很大。

他上辈子鸡肉便宜,肯定是有道理的。

什么事情都得亲自上手试过了,才知道困难。

上辈子他没养过鸡鸭,勉强能和农业相关的积累,大概就是花盆里种葱。

景观设计倒是认真学过,就全是理论,没多少实践。

顾潥看过他的养鸡养鸭养鱼的试验资料,一堆一堆的,显然不是没干活。

温侍中到御书房里来禀报事情,见赵淩跟个没事人一样在角落里写写画画,身边还团着一只没见过的黑黢黢的狸奴。

臭小子,犯了那么大的错,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等长大了一定是个佞臣!

赵淩懒得搭理他,到了时间就收拾东西出宫,等他爹一起回家。

米家的事情算是风浪过了。

赵家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节奏。

回去的路上,赵骅有些纠结:“你说这次踏青,我们去哪儿?”

赵淩现在手长脚长,没法在短短窄窄的卡座上躺下,就趴在桌上:“你不是一直去小湖村和魏伯伯一起玩耍的吗?”

不是他说,现在小湖村已经开起了农家乐。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开放,就引来无数的文人过来游玩。

其实主要是魏学海的功劳。

别看魏学海官职不高,在文人圈子里的地位,那是三个赵骅加一起都赶不上。

不少文人雅士慕名而来。

小湖村距离京城近,不仅春日有十里桃花,别的季节还有鲜果鲜鱼,可以泛舟,可以垂钓。

在这样的地方住上两三日,和挚友亲朋一起吟诗作对下棋作画,多是一件美事。

“今年你娘他们肯定是要去福满庄的。”赵骅以前会友还不想让妻子孩子们跟着,现在被跟习惯了,反倒不想落单。

赵淩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木制饭盒,打开是还温热的发糕:“娘去福满庄,跟你去小湖村有什么冲突?庄上果树刚种下,苗子小,开了花也打掉,不好看。你写不了诗。”

赵骅觉着一家人在臭小子的撺掇下排挤他,但他没有证据,只能顺着他的话说:“福满庄上种的什么果树?还是桃和柿子?”

“没。桃和柿子少种了几棵,种的樱桃、苹果和梨。”提起这个,赵淩来劲了,“沿河沿路间隔种了果树。等来年……来年树估计还太小,后年应该就能行,那一树一树粉的白的,都不敢想有多好看!”

赵骅想想也觉得好看:“你种路两边,不怕有人偷摘?”

“摘点就摘点了。路人随手能摘几个?”财大气粗的赵淩表示不在意。

正经果园在山上,沿路的没多少。

“咦?”他发糕才吃了一块,剩下的三块怎么就消失了?“你偷吃我发糕!”

“什么叫偷吃?你爹我吃点就吃点了,能吃几块?”那发糕那么小一点,一口一块的,他吃了三块也没觉得饱。

就因为几块发糕,赵淩坚定地不跟他爹一起去踏青,还撺掇其他人:“娘,我们不要给爹准备东西,早上把他带去师公那儿,让他坐师公的马车去小湖村。不然他一个人就要乘走一辆车,多浪费。”

赵王氏虽然知道他使坏,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赵骅赶紧说道:“我不是一个人!我带上老二和老六一起去。”

这就是三个人,再加上要带的东西和仆从,一辆车还不够。

赵王氏想着这样也行,就安排其他人:“衣服多带点。孩子们的衣服够不够?不够让裁缝赶紧再多裁几身。小孩子不能冻着也不能太捂着,容易生病。”

颜氏和小曹氏都很干练。

“小婶婶您放心,我们知道的。”

“是啊,小舅妈你尽管放心。”

米氏嫁进门之后天天锻炼身体,现在已经是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了,经过了家庭的重大变故之后,她待赵王氏更加亲近:“娘,我想带些糕点给我奶奶。”

赵王氏没好气地轻轻拍她一下:“这么点事情还用特意跟我说?你也别准备太多,这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东西放不住。你多准备些材料,到了庄上……你看看亲家母她们有没有兴趣,可以自己学来做做,打发时间。”

庄上本来就没城里热闹。

米家这十多个女人也不能随意出门,可不得找些事情做做嘛。

一家人各自为了踏青做准备,赵淩准备了许多纸鸢,最后没摸到纸鸢,只摸到了钓鱼竿。

赵淩在庄上,又有赵王氏他们在,米家女眷们才终于可以出来走远些,放个纸鸢透口气,只是衣着朴素,冷不丁一看倒像是乡野村妇。

赵王氏嫌她们穿得太素了:“怎么回事?我上次不是给你们送来了衣裳?是不合身?”

春日里踏青,就该换上一身春装,桃红柳绿的穿着才应景。

有句话她不好说,家里又没死人,穿这么素做什么?

“亲家母说的什么话,我们可没亏待自己。”米夫人笑着撸起自己的袖子给她看,“喏,里头穿着丝,外头裹个小袄暖和。家里现在也不好穿得太打眼。”

她们刚来的第一天,是迫于无奈才穿了很朴素的衣服,之后就觉出好来了。

她们现在的处境肯定是越低调越好,再说现在又不需要她们摆什么夫人小姐的谱儿,平时待在庄上压根没什么交际。

穿衣吃饭都是以实用方便为主。

米家二婶也笑道:“以前在家里每天不是这个来,就是那个来。现在倒是好,有空能看看书,还能教庄上的老老少少们识两个字。”

“教识字?”赵王氏不解。

米夫人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蹲坐在河边摆了一溜钓鱼竿的赵淩:“喏,淩儿给我们找的活,说是让我们高低教会庄上的人认得几个字,会一点算术。正好我们也没什么事情做,每天就教上一个时辰。”

米二婶还挺高兴的:“亏的淩儿能想出这么个法子,倒是能给我们解解闷。我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妇人,还能有一天被人称一声先生。”

赵王氏状似随意道:“淩儿开蒙就是我在家胡乱教的,后头又跟着太后娘娘学到现在。在做学问上,他从来没有过男女之别。”

赵淩没有乡试完后马上参加会试,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不想让人说他“长于妇人之手”,憋着一口气非得要考个好成绩,就跟他嚷嚷的起码得考个探花。

赵淩自己是不在意名声的,不然不会大咧咧在教坊司说包了米家所有女眷这样的话,会让他在意成绩,只是因为不想让人诋毁她和太后。

这心思,赵淩一个字都没提过,但她哪里会不明白?

她自己倒是不太在意,也就是赵淩说她能考状元。

至于她两个亲儿子,生他们不如生两块叉烧,能考上进士就不错了,不指望他们!

赵王氏看着在河边坐在小板凳上,身边并排坐着一溜猫和狗的少年。

嗯,不气人的时候确实是个乖儿子。

刚这么想,乖儿子就被鱼一下给钓走了,摔进河里一下就冒了起来,还拽着钓鱼竿不放:“娘,大鱼!”

第71章

赵淩是没留神岸边缺了一个小口子, 加上鱼大劲大,脚下一滑被拽进河里的。

春寒料峭的,他自己还奋斗在和巨物斗争的第一线你来我往, 在岸上遛弯的赵王氏和米家女眷们全都变了脸色。

“淩儿!”

“四郎!”

“快上岸!”

“抹布, 别跳河。”

“半蝉, 你也别下去!”

“宇树, 冷静!”

赵王氏更是大声吼道:“赵淩!赶紧上来, 鱼和鱼竿都不要了!”

一群人一边叫赵淩赶紧上岸,一边还得拦着不让猫猫狗狗跳河, 愣是忙得后背冒汗。

巨物在前,钓鱼佬勇于直面狂风, 顶住母亲连名带姓的叫声。

还是常禾跑过来,一把扯住钓鱼竿, 一边把捞网递给赵淩,让赵淩网住鱼, 这才舍得上岸。

甩在岸上得有半人多高的大白鱼, 甩动着尾巴,一双死鱼眼望天。

赵淩泡澡还不忘叮嘱:“白鱼不好吃,拿盐腌了,过几天再吃。”

常禾都服了:“你消停点, 我看夫人都生气了。”

赵淩不理解:“娘气什么?哎呀, 亏大了,早知道是白鱼就不那么拼了。一会儿我得再钓两条像点样的草鱼、青鱼、花鲢什么的。”

常禾难得摆出奶兄的威严,抬手轻轻拍了一下赵淩的脑门:“夫人肯定是担心你掉河里受风寒。”

“哦。”赵淩觉得这是个有点道理又没什么道理的话, “我壮实着呢,就去河里过一下水,还没常妈妈给猪肉焯水的时间长, 哪里会受寒了?”

常禾一听,顿时也气着了,口不择言:“那你是猪吗?”

很气,但手上给赵淩洗头的手还是轻轻的。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