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死鱼论文
那武威卫冷冰冰的:“宁世子,请吧。”
宁离也不为难他,施施然的踏进了这寺门,倒看得那武威卫甚是错愕,好似他没有胡搅蛮缠一番,很不寻常似的。
本来嘛,都是出来混口饭吃,要罚他的是宫中的那位陛下,他作甚为难这底下的人?
寺里候着的内侍,倒是很好说话,和善的将他引至了禅房处。
只是一望那廊檐下,却没见得那小池塘。
刚念着“既来之,则安之”,这会子,宁离脚步就顿住了。他左右打量着,目光中现出浅浅的疑惑。
那天夜虽深,可他不会记错。
行之呢?
他还以为,会和行之住在一处呢。
第49章 花雕 东君
49.
宁府,别院。
这消息终于传过去的时候,姚光冶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都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他断断没有想到,他家小世子只是出个门的功夫,就被陛下关到净居寺里去反省了。
这可是怎么一回事儿呀?
虽然说教府中的侍从捎了话去,教宁离切切记得、这些日子不要回来,可他也不是想听到这一桩啊。
姚光冶招呼人过来:“小蓟,你与我说说,到底是怎么着?”
小蓟吭哧吭哧半天,说不出来:“不晓得。那天郎君和杨世子出门去了,后来给宫中上了道摺子,陛下就生气了。”
哦,摺子。
等等,摺子?!
姚光冶如今是消息半点儿不灵通,还以为小蓟是在说笑:“你说什么摺子?世子怎么会写这东西,他从来最不耐这些了……”
“是真的,姚先生。”小蓟点头,煞有介事,“那天大晚上的,郎君写了好久呢!”
“世子写了什么?”
“不知道。”小蓟茫然摇头,他只知道世子房中的灯许久才熄灭,可究竟写了什么,也没告诉过他呀!
太阳还没下山呢,人就被带去净居寺了。
至于侍从侍卫,那是一个也不许带。
小蓟与陵光失了主人,在杨府也是焦虑不已,急急忙忙的就赶回了别院来。
姚光冶眉深深皱起。
小蓟嘀咕道:“姚先生,净居寺是什么地方?”
姚光冶却有一些心不在焉。
建邺城内城外,这一带的寺庙着实是太多。久负盛名的,默默无闻的,平平无奇的,掰着指头都数不过来。
他道:“是皇家寺庙,在宫里边儿。”
小蓟闻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唉呀,那郎君在里边儿,会不会吃苦呀!”
他记得他家的小郎君,是半点儿都不喜欢那等地方的,何况那净居寺还在宫里边儿。小蓟只远远地望过一次宫墙,连绵不尽望不断的,觉得那地方简直是要吃人。
“要不要送些东西去打点一下?那地方,陌生的很,万一里面的和尚为难郎君可怎么办?”
姚光冶终于回过神来,却摇了摇头,叹气道:“送不得。”
旁的地方也就罢了,净居寺在大内禁中,哪里是什么能轻易进去的地方?
小蓟忧心忡忡,生怕自家郎君在那寺庙里受了委屈,走来走去,抓耳挠腮,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而在他的一旁,陵光半垂着头,一如既往的沉默。
见他这样,小蓟心中来气,不由得扯了陵光一把:“你怎么还这么沉得住气!郎君都被带走了。”
陵光迟疑了一下。
姚光冶也看过去,打了个鼻息,却是有些不满。
陵光犹豫片刻,低声道:“郎君被带去净居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话音落下,姚光冶的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瞳中,精光一闪。
小蓟却不明白,听到这话,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大声嚷道:“什么?你竟然觉得还是好事,郎君都被关起来了,你还不慌不忙的,一点也不急……真是白瞎了郎君疼你!”
“好啦,小蓟,你也安静些。不过是去净居寺罢了,别咋咋乎乎跟天塌了一样。”姚光冶低声斥道。
小蓟住了嘴,神情里满是委屈。他不敢反抗姚光冶,于是恨恨的瞪了陵光一眼。
然而姚光冶看着陵光的眼神,终于现出几分满意来。
。
大安宫的内侍前来传人,好茶好饭的上了却迟迟没传来,终于先行一步回去了。
如今却是风云突变,那京中玩耍的小世子,直接触怒了陛下,被关到了净居寺去,责令他即刻反省。
内侍“啧”了一声,不免也觉得可惜。
此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自然也落入了裴€€耳中。乍一听闻,不由得挑眉。
“可知晓发生了什么事?”
“并不知。”
沈从询匆匆赶来,擦了一把头顶的汗水,正要躬身行礼,被裴€€急急扶起。沈从询道:“殿下,据说是宁王世子今日上了一道摺子,将陛下给触怒了。”
看来关键就在那一道摺子上。可究竟写了些什么,却不是他们可以探知的。两仪殿外守的滴水不漏,极难打听消息,连是因为上摺触怒了皇帝那回事,都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
裴€€原本想请上皇出面与两人说和,却没想着突然出现这样一桩事情。
沈从询叹道:“殿下,这可是天助我也了。”
他们多少也打听了这位世子的脾性,上一次在建初寺里遇见时,更是亲身体验了一番。这位小世子,对于佛经佛理佛法,那是一窍不通,一概不听。
可偏偏皇帝下的旨意竟是将他关去了净居寺,这可不正是相看两相厌吗?!
沈从询叹道:“从前瞧着陛下的心思,彷佛有些矛盾的,现在大概终于忍不住了。”
裴€€笑道:“时二不是一直都等着看他倒霉吗?派个人去,把这消息说给他知道。”
沈从询听着也笑道:“想必时家二郎心中,应当是欣喜的很。”
裴€€颔首,却是生出另一般疑惑。他缓缓道:“时老侯爷会不会改了主意?”
当初时宴暮被连夜送走,乃是因为他与宁离之间起了冲突。如今宁离也被皇帝责罚,那是否意味着,时宴暮也可悄悄地回京?
。
别院之中。
听闻宁离也被罚了的消息,时宴暮顿时神清气爽,高呼道:“拿酒来!”
斟花雕酒痛饮三杯,醇厚甘香,真是老怀舒畅。
“啪啪啪”三声,抚掌大笑了,又寻着那侍从问道:“你可知道他做了什么事?”
那侍从说:”据说是上书触怒了陛下。“
时宴暮闻言,目光微闪,冷笑了一声:“咱们这位陛下呀……”其实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得紧呢!
这话他也知道大逆不道,是以只含在喉咙里,并不曾说出来。
上京之后,他不过是说了一声“表兄”,就引来了一场雷霆大怒。如今躲躲藏藏、活得不见光,全拜那一日所赐。时宴暮自忖并无错处,他本是世家子弟,心高气傲,又如何吞的下这口气?
纵使心知君威难测,也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怨怼。
可如今,知晓了宁离将皇帝给触怒、关进宫墙冷寺里,他又不得不为皇帝这般狭隘的性情叫一声好了。
。
自然也要去问那净居寺是什么地方,好知晓宁离如今究竟有几分落魄。
听闻在建康宫中,忍不住稍稍失望了一番。那等地方,他进不去,也探不着,却是没有办法去看宁离的热闹了。
时宴暮击掌道:“来人,备车。”
侍从不敢拦他,只得准备好车架。时宴暮出城上山,又前往了翠灵寺。
他原本是想给家中捎一个口信的,然而至于半途,又改变了想法。
何必急在一时呢?
如今修为,一日千里,等到他突破境界,进入通幽。到时候,更能给阿翁阿兄一个惊喜才是。
。
他这些日子去翠灵寺去的颇为频繁。如今距离上次去,也不过三日不到。来的多了,也近乎于轻车熟路。
巴掌大的小兰若,人也没有几个。
绕过了大殿去,到得后方院落,微微一惊。原来今日树下的胡僧却是一身褐衣,并非常见的那位。
莫不是要追究丹抄残卷外泄一事……
但如今他已修习这功法,生米煮成熟饭,难道这胡僧还能再追究他不成?
这般想着,时宴暮心下稍定,问道:“大师为何头上没有戒疤?”
那胡僧并不隐瞒,十分坦荡说:“我本是番邦人,一应习俗,都与中原不同。”
时宴暮只不过随口问一句罢了,听到这番回答,倒也并不意外。番邦之人,本是蛮夷,教化不通,粗蛮愚钝,也是时常有的。
却有一道目光垂在他身上,是那胡僧将他盯着。铅灰色的眼瞳如覆着翳,时宴暮不知为何,心中有种微悚的感觉。只听那胡僧开口:“你不该胁迫他,学这残卷。”
时宴暮心跳如鼓,旋即定住。他也知前番是趁着这褐衣胡僧不在,否则断不会这般顺利。如今找来,本在他意料之中。
“多一个人替大师推行功法,阐扬光大,奋发出一番名声,难道不是好事吗?大师不谢我也就罢了,怎还来责难于我?”
褐衣胡僧不知是听了还是不曾,胸腔中蓦地发出了一声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