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侯府嫡子 第264章

作者:弓翎 标签: 宫廷侯爵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正剧 古代架空

“平远镇,没什么值得异族人围城的。”元州揉了揉太阳穴,缓缓道。

“王妃就……”高行想反驳,但话说一半,就反应过来。

王妃是皇后命之事,异族那边知道的也就几个王族,还都死了,普通的异族士兵是不了解这些的,自然也不会因为这个打王妃的主意。

当然,如果王爷封地富裕,拥有家财万贯,后院三千,异族人或许还会对他的家眷和家底感些兴趣,但他封地又小又穷,生活还极尽节俭,又只有王妃一个,派几千人打些芝麻粒的主意属于是得不偿失。

“所以……”高行顿了一下,明白了元州的意思:“是粮草?”

只是……

“那平远镇岂不是被围攻至少七日了?”高行皱眉。

说完,他当即起身,大步就要往外走:“我去安排兵马突围,时间要来不及了,需得立即支援平远镇、搜救王妃。”

“慢着。”元州出声制止。

高行这人日常吊儿郎当,行起事来却风风火火。

元州道:“王妃应该还在平远镇……”

“不可能。”高行虽停了脚步,却摇头:“平远镇守军只有千人,大多是禁军,未对战过异族人,他们哪怕对阵同样人数的异族人都没有优势,更何况是更多异族人。他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王爷之前交代过,一旦遇到危机,不计代价也要保住王妃。王衍那人实诚,再加上之前没护住王妃,现在还属于戴罪之身,他不会不听王爷命令。我猜前晚上明目张胆逃到山上那人可能不是王妃,但情况危急之下,王衍很可能会抓住机会,趁乱将王妃送出去……”

王衍最开始就是元州提拔的,元州自是了解他,虽然王衍因为之前的事对他有隔阂,但他是相信王衍人品和能力的,不然也不会放心把家人放平远镇,独自一人来绥远镇经历九死一生的险境。

元州相信,有褚源的命令,若平远镇遭遇危机,王衍肯定会想办法把小弟送出来,但是……

“平远镇如若没有绥远镇的粮草,王妃或许会听从王衍安排离开。”元州语气有些无奈,他道:“但平远镇有粮草,把控着绥远镇的命脉,王妃必然不会让平远镇因为送自己离开而折损兵力。他会想办法帮平远镇抵抗异族人,实在撑不住了,也会烧掉粮草,是不会让粮草落入异族人手中的。”

而异族人现在还围着平远镇,显然粮草还在。

高行讶异:“当真?”

“自然是真的。他是我亲弟弟,还能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元州虽然担忧,但话语里却有些忍不住的得意与骄傲。

小弟脑子里有一根绳,元州现在已经模糊触摸到了,知道以小弟的脾气,只会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会老实听话。

毕竟小弟那死倔脾气,谁见识过谁知道,那真是天不怕地不怕,胆子比熊大,认定的事,拼上命也要坚持。再者,他还有一把好口才,常常能说的别人哑口无言、无力反驳,最终顺着他的想法行事。

元州想起小弟,是既骄傲又有点儿郁闷。

不过想起小弟身边的小鬼头,以及离开平远镇前一晚发生的事,却忍不住有些出神,见高行还在看着自己,元州收敛心绪,扶着床帐慢慢下地:“你守着绥远镇,突围支援平远镇之事就交于我吧。”

…………

永康十九年的六月初,平远镇取得了与异族人连日对战以来的首次大胜。

“此战异族人死亡四千余人,伤者不计其数。”景璟给夏枢报告从外面探听来的消息,他感叹道:“王将军平常老实低调,在安县的时候还有点妻管严,看不出来他如此深谙打仗之道,还把异族人打的落花流水,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从五月下旬开战以来,王衍三不五时就兵行险招,趁着异族人不注意,安排小队抽冷子给异族人一下,让异族人不大不小的出一出血。虽然守城战未有什么成绩,但三不五时主动出击的小胜利积少成多,还是以极小的代价,折损了异族人不下一千的战力,极大的鼓舞了平远镇守城将士的士气。

前日晚上王衍假装安排几波人掩护,送夏枢出城逃往山里避难,最后不仅把异族人引到山上,还成功分散了他们。平远镇这边大多守城将士在安县时经常被元州带着进山剿匪,熟悉山地作战,趁着黑夜中敌明我暗,好好的收割了一波异族人。后来异族人大怒放火烧山,大部队撤退不及,又被烧死了不少。整一场仗下来,异族人惨败,平远镇这边大获全胜。

“二……”夏枢想说二哥挑的人,怎么会不好,但想到元州现在生死未卜,景璟也好不容易压下心绪振作起来,便转了口,问道:“平远镇这阵子伤亡了多少人?”

“死亡三百多,受伤七八百。”景璟声音低沉了下去。

夏枢沉默了一下,问道:“账上还有多少银钱?”

褚源离开前留了那么多禁军保护他,自然也留下了足够的银钱来养那些人。

现在禁军全部收编进入军队,日常开销由军队负责,军饷也转由平远镇统一发放,他们账上的钱倒是暂时省下了。

“活钱还有六万两。”景璟道。

夏枢点了点头:“拿出一半作为赏钱,分发给这些日子以来辛苦作战的兵士们。再从库房里看看,吃的喝的有的话,都拿出来给他们加个餐。剩余的钱,拿出一万两分给阵亡将士的家属,说不算军中抚恤,只是王府的一点儿心意。私下里再拿一万两给王衍,就说如此大胜没有大办酒席为他们庆祝已经是一桩遗憾,不能连为他和兄弟们庆祝的酒钱都省了。让他把钱收下,等哪一日异族人被赶走,平远镇安定下来,他和兄弟们拿着钱喝酒去。”

原本大胜之后论功行赏,再开办一场盛大的酒席宴会,最能让大家松一松紧绷的神经,舒缓压力,鼓舞下一步的士气。但夏枢没有给守城将士晋升官阶的权力,且异族人惨败后依旧还有几千战力,平远镇算上护卫他的禁军,不带伤的战力估计不超过三百,仅剩的战力太过薄弱,不能掉以轻心,开办酒席是不可能了。思来想去,他这边出点钱和物奖励安抚一下大家,是最简单、实在且有效的鼓舞士气方式。

景璟倒是没提异议,毕竟钱不花出去,平远镇陷落后,他们也没命花,但他有个疑问:“用得着这么多么?一下子把活钱快花没了,下次再庆祝怎么办?”

“再有一次这样的胜利,异族人就不敢留了,庆祝怎么来都成。”夏枢道:“现在最要担心的是,异族人势力依旧占优,此次大败不会甘心,他们势必要进行疯狂的反扑,以报之前大败之辱。而平远镇已经快没什么可战之人了。”

事实上,情况也确实如夏枢所担忧的那样。

异族人没给平远镇休整的时间,当天晚上就发动了偷袭。

第301章

早饭过后, 王衍来找,夏枢才知道异族人昨晚偷袭后就没停战休息,一直在安排人前赴后继地攻城。

王衍一夜未睡, 眼底青黑, 神色憔悴,丝毫不见昨日的意气风发,他道:“王妃, 异族人不攻下平远镇不会罢休。将士们除了躺在病床上起不来的,剩下的只要能站起来, 全部安排了轮岗。”

他顿了一下, 低声道:“王妃,异族人来势汹汹,如果持续用车轮战, 平远镇撑不到晚上, 末将恐怕有负所托……不若趁着现在还有人, 末将安排人护你突围吧。”

夏枢没说话,良久, 他轻叹一口气,问道:“突围后,到处都是异族人和冯家的部下, 又能往哪里逃?”

王衍一愣,说道:“绥远……”

但想到元州至今未回,生死未卜, 绥远镇情势不明, 就算成功逃去了,也不一定有命活,他张了张嘴巴, 又把话咽了回去。

夏枢道:“其实本宫猜得到王将军的打算,不过并不赞同。”

王衍顿时一脸为难。

“按理说,本宫不懂打仗,不该干涉你的安排。”夏枢看着他,慢慢说道:“但是,本宫要提醒一下,别说是你了,就算是全体将士自杀谢罪,异族人都不会放弃屠城的。”

前些天的大战,灭掉了异族人四五千战力,平远镇才多少人,哪怕屠了全城,都不够异族人泄愤的。

王衍抹了把脸,颓然道:“万一呢?”

这是承认了想要在送走他之后,一力承担异族人的怒火,求异族人放过其他人。

夏枢摇了摇头:“本宫听说异族人连同族人被火烧熟的身体都吃,你能指望他们对李朝人仁慈?只怕他们会连带着将平远镇的人与粮草一并吞进肚子里,尸骨无存。”

李朝人讲究死了也要全须全尾,入土为安。

王衍想象那个画面,不由得心底发寒,再想想异族人的凶残,一时间起了犹豫。

夏枢接着道:“还有粮草……是一定不能落入异族人手中的。”

“异族人缺粮严重,再拖延一段时间,他们就会不战而败,自己灰溜溜的逃走。把粮食给他们,等他们恢复元气,战事不知道又要持续多久,李朝也不知道又有多少城池沦陷、百姓家破人亡了。”

“再者,还有绥远镇……”夏枢道:“如果元将军与高将军现在平安,他们没有按时收到本宫寄出的信,必然已经知道平远镇出事,只要再坚持一下,他们就会来救。粮草是绥远镇的命脉,无论如何都得帮绥远镇保住。倘若不幸发生,两位将军已经出事,无法带人对平远镇施以援手,那绥远镇现在冯家独霸,我们更得保住粮草,只有这样才能后续与绥远镇继续斡旋,为平远镇谋求生路。”

王衍没想到他一个双儿思路会那么清晰,他被说服了,不会再按之前的打算求死。

只是……

王衍都想说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了,实在头疼的厉害:“末将也想守住城,护住粮草,但实在是力有不逮,平远镇与异族人的实力相比太过悬殊。现在异族人使用车轮战术,我们全部人都上,也只能撑上一个白天,恐怕刚到晚上,人就要全倒下了……”

“确定全部人都上了?”夏枢看他眉头紧锁,玩笑了一句。

“自然……”

“王妃……”景璟出现在门口,正好打断了王衍的话:“人来了,现在就在军营门口。”

“走吧……”夏枢神态轻松地瞥他一眼,站起身:“去看看‘全部人’。”

…………

等王衍跟着夏枢到了军营门口,看见黑压压一片拎着镰刀,身旁放着扁担,扁担两头挂着箩筐,箩筐里装满石头的人群,才明白什么意思。

“虽然暂时没说服运粮队伍,但城中普通百姓、还有之前收留的流民们倒是有不少愿意来帮忙守城。”夏枢道。

王衍看着眼前年龄大小不一,有八/九岁稚子,也有五六十岁老人,但明显大部分是女人和双儿的人群,一时无语:“靠他们……怎么杀得了敌?”

“本宫听说红雪在战场上勇猛无敌,斩杀异族人的数量军中几乎无人能及。”

“这不一样。”王衍皱眉道:“她受过专门培养,之前做过刺客……眼前的这些人恐怕连见血都怕。”

“性命都不保的时候,谁还会在意血,别把他们看的太柔弱。”夏枢道:“他们既然决定来了,就有足够的血性与魄力,为平远镇贡献一份力量,王将军大可先收下,安排上任务试一试。”

“实在不行。”夏枢顿了一下,看向他,目光严肃,丝毫没有玩笑的意思:“就由本宫带着他们去迎战异族人。本宫虽然胆小过,但手刃异族人的时候从未手软过。”

王妃是个狠人,王衍知道。

毕竟对方是踩着异族王族的尸体,淌着异族精锐兵马的血,一路从异族王都血雨腥风地杀回平远镇的。

私底下,之前的同僚们没有不感慨的,昔日王妃见个死人都吓的脸色苍白,需要王爷安慰,王爷杀个叛徒,还要精心安排避过王妃,哪料经过异族一行,王妃会变化那么大。同僚们提起王妃,都是忌惮中夹杂着佩服。当然,在得知对方是皇后命后,那种佩服悄悄转化为敬畏,忌惮则压到了更深的心底。

王衍丝毫不怀疑王妃说话的真实性,他知道自己一旦不同意,王妃真有可能会挺着大肚子带着人亲自迎敌。

想了想,他没有再说拒绝的话,朝站岗的兵士下令:“放他们进来。”

虽然多数看起来是没什么用的女人和双儿,但一千多人,一人一块石头往城楼下砸,也至少能砸死几个异族人。

不过虽然缺人,王衍也没立刻把人带城楼上,边城百姓大多只看过猪跑,没吃过猪肉,让人参与守城前,起码得教一下如何躲避流矢,保住性命。教完后,再分分工,之后就走一步是一步。既然城破后大家都是死,不若现在就拼死一搏,努力多活一会儿吧。

“怎么样?”回到营帐后,夏枢没有像往常一样忙事,而是把景璟拉到一边,问起了最关心的事。

“那张舟昨天晚上带了几个运粮管事在酒馆包房喝酒,听小二说,他们声音压的很低,神情很警惕,像是在商量什么要紧事。小二说他悄悄靠近门,只模糊听到有人说了一句“没有人了,明晚就可以去城门下……”后来声音低了下去,他就没听清楚。”景璟道。

“还有翠乐坊的柳儿姑娘说,张舟前些日子宿在她那里时说过几句梦话。她原本觉得太过亵渎王妃,就没和我提。但昨晚张舟喝醉了和她说,再过一天,天命皇后就要到了他手里,到时候他就是自己不用,把人送出去,也能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了。”景璟神情愤怒:“这狗皮癞/□□还妄想过小枢哥哥,也不撒泡尿照照,他自己配不配!”

张舟是绥远镇守将张莫的本家侄子,此次押运粮草的任务由他负责。粮草提前运到了平远镇,却正好遇上异族人围城,被困在这里。

原本运粮队伍三千多壮劳力,只要参与守城,平远镇就不用太忌惮异族人,但问题就出在队伍的首领张舟以粮草为重,他们只负责粮草安全为由拒绝让运粮队伍参与守城。

王衍好说歹说,费尽口舌都没说通对方,又怕行事太过惹了对方,得罪绥远镇不说,还腹背受敌,只得装作没这些人,带着那点守城将士和异族人耗。

夏枢这些年形成的习惯,一接触新的人,就会先捋人脉关系,所以张舟出现在平远镇时,他就知道了对方和冯家那点九曲十八弯的关系。

原本异族人刚攻城时张舟不帮忙守城,夏枢也只是让人稍微盯一下他,没怎么怀疑,毕竟对方身上是真有重任,且人人都怕死,异族人又兵马强悍,平远镇眼看着没有胜算,没必要让自己失职且为不是自己职责的事送上一条命。但是仗打了那么久,经历几天前的大胜后,异族人的战力只剩两三千,比平远镇的残兵强的多,但比之运粮队伍却要弱上几分,张舟还冷眼旁观,不仅不急着赶走异族人带粮草回绥远镇复命,见他安排人宣扬异族人残暴屠城事迹、到处招揽普通百姓守城,也无动于衷,似乎根本不怕城破后异族人的报复以及粮草有失,夏枢就不得不怀疑了。

更何况元州是去绥远镇后再没消息,绥远镇也似乎没担心过这批粮草,至今没安排个人过来探看以及解救粮草,夏枢就不得不怀疑其中有什么猫腻,比如粮草在异族人围城前一天提前运达平远镇,是否就是绥远镇和异族人的一个局?

夏枢既然有了怀疑,就不会放过蛛丝马迹,让盯着的人深入探一探,果然探到了点东西。

听到景璟的话,夏枢倒没怎么生气,说出批命之事,他就预料到了之后会有数不尽的觊觎与窥视。当时那情况,他不得不说,现在遇到觊觎,他也不会有什么心态起伏。

拍了拍景璟的肩膀,权作安抚,夏枢继续问道:“运粮队伍那边呢,有什么消息吗?”

第302章

半个上午夏枢都没出营帐, 军营里也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

在纸上写写画画半晌,捋清思路, 夏枢便停了笔。

他扭了扭僵硬的脖颈, 招呼旁边埋头算账的景璟:“走,去城楼那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