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观
赵庄生说:“还有点,得用完。”
说着就把李宝福翻过去,宽下单衣,露出他瘦削漂亮的背脊。
赵庄生俯身亲在李宝福肩头,取了坨脂膏在掌心化开,随即伸出手臂让李宝福枕着,细密地亲着他耳垂,说:“趴下去些。”
翌日李宝福下床都双腿发颤,赵庄生自知是昨夜过了。无奈尚书村今日不赶集,他是一路半牵半背地才把李宝福带进了城。
今儿虽是个半阴天,但那春风却吹得人暖洋洋的。
尤其是妈祖生辰时那迎热闹的灯笼还未取下,更将街边装饰的异彩光华。红灯点缀着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城池,在碧空长江上横戈出一个神仙世界。
李宝福穿着去年赵庄生买的那件联珠纹天青半臂衫,少年走在春风里,眉眼清秀,唇红齿白。
他食指勾着赵庄生的食指一晃一晃的,说:“还有多久到?”
赵庄生花四文钱买了袋猪油炸香的油豆腐,并向老板打听长水巷口,那老板很是热情,当即指好给赵庄生。
油豆腐内馅塞了鱼肉和蛤蜊肉,猪油酥得豆腐皮筋道十足,内馅鲜嫩咸香。
赵庄生把油豆腐吹凉了才递给李宝福,说:“快了,再过两条街。”
油豆腐五文八个,李宝福早上面吃多了,只吃了四个便吃不下,赵庄生接过剩下的吃完。
长水巷依溪而建,数个石板短桥间隔几里随即落于溪流之上,两人沿着溪流走,终在一石桥边见到蹲在溪边洗衣服的齐山民。
齐山民生得好面相,又气质出尘,纵穿着粗布,蹲在人群里也是显眼。他也老远就瞧见了衣着鲜亮的李宝福,一路小跑过石桥,来到两人面前问:“你们早饭吃了吗?”
“吃了,”李宝福答道:“山民哥你们呢?”
“我和晋生还没,”齐山民端着衣服带两人往巷里走,“他知道你俩要来出门买早饭去了。”
前几日才下了春雨,巷里的泥土很是潮湿,几朵刺桐花混着一家泼出来的水静静躺在污水面上。这长水巷是进城讨生活的百姓最常住地方,租金便宜,离集市和江边又近,以致风里都有股鱼腥味。
“我背你吧。”看李宝福跳来跳去地避水坑,赵庄生说道。
“不要。”李宝福也不知今日自己是犯了什么轴,要穿这布鞋来,这下要是脏了鞋,他可要心疼死了。
但这巷中人多,不比山路清静,他又不好意思。
“清晨下了场雨,这路面有些水,”齐山民笑吟吟道,“宝弟赵哥可别见怪。”
“哪有哪有!”李宝福忙说,“不过是我今日非要爱那美,穿亮衣好鞋来,不想天公作美,要下雨留客。”
齐山民哈哈大笑,揽过李宝福肩走前头干净处,说:“你要是做生意,发家样子肯定比你姐夫好。”他掐了掐李宝福的脸,“说真的,宝弟,你要是做生意,这发家钱我给你出,咱俩做些小生意如何?”
平时溜溜嘴皮子还行,真要做生意,九九如何的顺口溜他李宝福都背不顺还说这个,忙双手合十道:“山民哥,我身子弱做不了生意,要是哪天听到什么身家都打水漂的消息,只怕是要一命呜呼了。我呀还是在村里种地,养养鸡好了。山民哥你这个大善人来买我家鸡就行。”
齐山民笑得发抖,含着泪颔首:“成,以后你的鸡哥哥全买了。”
齐山民住在巷子里头,三面墙围住一口天井。院里蹲着几家住户的孩子,不少讨生活的人跟齐山民打招呼,齐山民一一回应,带着李宝福和赵庄生两人去了后院一静处。
这后院山水好,细细涓流由细竹从外引来落在水池里,池边又长着方竹,三人进去时,身着青袍的晋生正在池边洗手。
竹影随风动,吹得晋生身上的青袍也如那竹影般流转,他笑道:“半月没见,宝弟你气色好多了。”
这晋生温文尔雅,书卷气浓厚,说话也温声细语的,对读书人的尊崇在李宝福心里滋生,他也不由放缓声音,收起那副不羁模样,拱手道:“也是二位兄长的参好。”
晋生笑笑,齐山民引两人进屋。
屋很大,内里书香墨气浓,山水屏风隔开内外两室,桌上还温着油纸包着的油条、猪肝浇头的面线糊,还有温热的豆浆,尽是四人分量。
齐山民分好筷子,眉尾一扬:“多少吃些,否则晚饭我和晋生还要吃它们。”
李宝福笑着说:“那就多谢二位兄长招待了。”
吃过早饭,已是巳正,齐山民要带赵庄生去见自家堂哥。
第29章
齐山民和赵庄生走后, 屋里只剩李宝福和晋生,李宝福稍有些局促,在别人家里多少不好意思。
可晋生真将李宝福当弟弟,给他上了两碟糕点和一壶牛乳茶。
牛乳茶清甜正好解早饭的腻, 李宝福只抿了一小口牛乳茶和一块糕点就乖坐不吃了, 腼腆道:“真是麻烦晋生哥你们了, 又帮我们又让你破费。”
晋生笑道:“这没什么,钱本就是拿来用的,用在适当处高兴的也是两人。”他取来一本书和一叠白纸在桌边坐下, 说:“这透花糍不合口味吗?”
这透花糍是上好糯米捣成糍糕捏成团, 再将软烂的豆沙筛细捏作花状包入其中。远看去可在透明薄匀的糯米中瞧见那花样的红豆沙,时云中看花, 若隐若现, 故得名透花糍。
这糕点一包得十文,李宝福要卖四十个鸡蛋才买得起。可又怕晋生觉得他不喜欢吃糕点去买其他,只笑着又吃了块,说:“好吃, 我以前还不知道这糯米和红豆还能做成这样。”
晋生舀了勺清水磨墨,轻声道:“你要是喜欢,等会儿我在给你买几包带回去慢慢吃。”
李宝福忙道:“不用!我把这盘吃完就行。”
清水在墨锭绽放出的黑云中缓缓成为墨汁,浓稠如漆的墨汁面上倒映着晋生修长分明的手指,他说:“我弟弟也爱吃这些,每次回去我都给他带许多。”
李宝福说:“我大姐也爱给我带吃的。”
晋生笑笑,李宝福瞧他是要写字, 说:“晋生哥,我替你磨吧。”
晋生颔首,李宝福接了墨锭瞧那书上密密麻麻的字, 说:“这是什么书?”
晋生以笔沾墨,比着书上的字誊抄在白纸上,说:“《春秋繁露》。”
李宝福百无聊赖,看着沙沙描字的笔尖,疑惑道:“这是什么书?我只知《春秋》有个《谷羊》。”
晋生耐心道:“《谷羊传》是孔仲尼所作的春秋时期史书,记二百四十二年王朝之事。而这《春秋繁露》说的则是五行阴阳与道德伦理。”
李宝福没读过几本书,但也是知个诸子百家,说:“这也是儒家书吧?”
晋生答道:“是。说的是君臣、父子、夫妻与五行阴阳。”
李宝福记得以前夫子常说的一句话,随口念来:“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晋生眉尾微挑,说道:“正是。”
李宝福一知半解,想再问可看晋生抄书认真,也不打扰,只就认真磨墨。
晋生字迹遒劲有力,气韵从容,运笔流畅,看得李宝福心生羡慕,早知多读几年书了。
“看什么?”晋生抄书时见李宝福凝视着他出神,笑着说。
“你的字真好看,”李宝福说,“州府送西京的科举考试,晋生哥去过吗?”
“去考过,”晋生道,“但才学泛泛,未得成功。”
“不急,这谁说的?”李宝福蹙眉想了想,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我夫子说那时候这人二十七了还在一群人里最年轻,可想这考中功名的人实在多,年纪也实在大。”
“这是白乐天的诗,”晋生说,随即摇头笑笑,“我没有他那样的运势,三十岁前过州县试得个举人,我也就满足了,然后安心回村里教书。”
这读书费钱,一本书就得要不少钱财,更莫说笔墨纸砚等。且读书人不能常下地干活,家里又少壮力,为此这读书都是富裕人家才做的事。
只有些许百姓愿将孩子送去私塾夫子那里读两年不做睁眼瞎就罢了,一路读书是穷苦人家供不起的。
为此晋生都是一边给人抄书一边读书,不时还要回家做农,实在没钱再读。
且这科举考试,先得过州县考试,中得举人后由刺史推举去西京赴考。然这推举名额哪怕是上州一年也才三个,这三人还可来自天南海北,为此每年刺史家中都挤满了赴考举子。
科举难,读书更难。
所以李宝福没啥读书考进士的念头,每天种种地,晚上抱着赵庄生睡觉他也就满足了。
李宝福出生时,两个哥哥都不在了,这脾性温和的晋生与他而言就像大哥一样,让李宝福心生好意。
屋外方竹影动,自成一片天地。
晋生抄得几篇文后,齐山民与赵庄生终于回来。
齐山民笑道:“事说成了,后日巳时三刻我送庄生兄弟过去就行。”
李宝福高兴得不行,嘴里念着齐大善人真好随即往善人身上扑。
齐山民格手一挡,说:“别闹啊,你手上要是有墨弄脏了我衣服小心把你沉晋江里去。”
李宝福嘿嘿一笑,给齐山民锤着肩说:“我研墨最是小心,不会的,晋生哥的字像……王羲之!”
齐山民揽过李宝福肩,忍俊不禁道:“晋生字习的是柳公权,不是王羲之。”
李宝福不解:“不都是书法大家吗?”
这时晋生已收拾完书籍到得院里,齐山民便招呼着四人往外走。路上还得给李宝福解释这柳公权与王羲之的不同,然李宝福听得一知半解脑袋大,满脑子楷、行。
最后齐山民傲然道:“以前我俩在书塾念书时,晋生的字可是夫子赞过的有大家之风,”
说话间,四人已在食肆落座。
晋生唤来博士让李宝福点菜,李宝福尚未来过这家离晋江一步之遥的食肆,赶忙推给齐山民。齐山民品茶继而推给赵庄生,赵庄生话少得可怜,于是又推回给了晋生。
晋生无奈问了李宝福和赵庄生忌口食材,点了姜母鸭、葱醋鸡、石斑鱼葱油浇蛏子、松茸乌鸡羹四盅、逡巡快炒、一壶金蒲五月春。
李宝福见晋生还想给赵庄生点盘鱼头炖豆腐,忙制止道:“够了,晋生哥,咱们四个人吃不了多少。”
晋生无奈应下,他点好菜,再让博士上两桶米饭,说:“我们请客自要让你们尽兴才行。”
博士先上了酒,赵庄生斟上一杯,擎着酒杯朝桌对面的齐山民和晋生诚挚道:“今日实在是太感谢二位了,日后若有用得到的地方,赵某在所不辞。”
晋生和齐山民齐道小事。
晋生说:“有缘才聚,且宝福兄弟率真,谁不喜欢?”
齐山民也道:“多交朋友多开路,庄生也是为我和堂哥解了一个难才是。”
朗空碧江,船舫来去,四人倚窗而坐,欢声笑语的用完午饭。
用完午饭,李宝福和赵庄生回家,晋生得回去继续抄书。
齐山民便想雇辆车送他们回去,李宝福说不用,此处临江边,想着才吃完饭有些撑就说跟赵庄生散会儿步。
齐山民不好勉强,跟赵庄生约好时辰就跟晋生回去了。
午后,阳光探出乌云,金光倾洒江面,李宝福和赵庄生牵着手沿江散步。
三月烟柳,春风暖意。
李宝福牵着赵庄生的手,说:“那活累吗?”
赵庄生温热的掌心包住李宝福的手,笑道:“不累,别担心。”
“二十天呢,”李宝福说,“收稻和油菜也要不了连着二十天,怕你累着。”
“很快就过去了,”赵庄生语气柔和,“有了这笔钱,咱们交完夏税就还能有剩的。”
春蚕已养上,油菜和小麦还有两月成熟,诸多事情日日年年重复着,但他和赵庄生的日子却平淡又温馨。
上一篇: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