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公是纨绔 第18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古代架空

汉子也知道万明霁自己在院子倒腾农家肥之前那动静挺大的,现在见他们真拿自己做的农家肥来到田地上,摇摇头:“你虽然在读书,但这种地的事还是不懂。”

万明霁笑道:“总要先试一试,有个结果才好。”

临水村的人都在看笑话,一个读书人懂什么种地,这不是糟蹋了好田!万明霁不仅自己的田用农家肥,还把租出去的地也必须用农家肥。

这不是逼着人吗?

老猎户家的拿到地了,他儿子虽然心里有些感激,但也实在是担忧。不过那五亩地什么也没种,要是万明霁的农家肥没有效果下一年也不好让他们用上。

“蠢货,这万明霁是一个有本事的,多学,多看,不要在事情没有定论的时候就暗自揣测。”老猎户一巴掌拍在儿子的后脑勺上。

临水村的人对万明霁的农家肥窃窃私语,还有的是在谢家周边的田地干活,时不时要说上几句,谢乔玉在庄子上也知道了这事。

“三少爷,大家都不看好万公子。”小云说道。

万明霁的农家肥做多了一些,还知乎临水村的人可以找他,他会免费给他们,临水村的人纷纷摇头,等着万明霁栽跟头。

“你去把张天叫来。”

张天是田地的管事,听见小祖宗叫他立马走过来了:“三少爷有何吩咐?”

“你去万家要些农家肥,用来浇灌在地里。”谢乔玉觉得万明霁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他当然是支持了。

张天心里苦叫连连:“三少爷,万明霁这农家肥还没有成效,等有成效了,我立马去。”

谢乔玉怒道:“等有成效了,还有你什么事,你先去要过来,要是有成效了再用在地里。”

张天一听谢乔玉这般说,顿时恍然大悟,心中敬佩不已:“还是三少爷高瞻远瞩。”

谢乔玉轻咳一声颇为心虚:“知道还不快去。”

张天大摇大摆去万家把农家肥全要走了,着实有点丧心病狂。谢家要走了万明霁的农家肥的消息不胫而走。

万明霁心中一动,这就是好兄弟的支持吗?

他定然会让自己的好兄弟不亏本,还要翻一翻。

农家肥的事情做完了,万明霁又开始看书了,他坐着看,躺着看,站着看,大笔一挥,写出了没有感情,全是技巧的策论。

他对这次回到书院得到谭夫子的评价有些期待。

*

天气渐凉,经常下雨。谢乔玉在厨房看着火,煮姜汤喝。

有人从宁江县奔向谢家庄子上,来人是谢远身边的亲信顺子,还有姚禾。

顺子来到庄子上首先就拜了拜谢老夫人,整个人喜气洋洋的:“老夫人,大少爷考上举人了,在谷郡排名五十六。”

谢老夫人心中大安:“谢知就是一个好孩子,他人现在在哪?”

“老爷托了在京城中的关系,把大少爷先安置在京城熟悉环境,静待会试。”

“该是如此。”谢老夫人心中妥帖,谢祖父在世时在京城中是有同窗,关系不错,但这人情用一点少一点,再加上谢家还没有对应的回报,不过为了谢知也是好的。

也难怪最爱面子谢远会托京城的关系。

“还有一位魏公子向二少爷提亲了,也要同大少爷一起去京城。”顺子说道:“这位魏公子也中了举人,九十五名。”

“也是个好孩子。”谢老夫人连声说好。

至于跟来的姚禾是求了冯苏磨了谢远过来的,一看在厨房的谢乔玉就飞奔过去:“少爷你受苦了!”

“快给我说说外面的消息。”谢乔玉灵活的躲开了姚禾的抱抱。

“大少爷中举了,魏公子……”

谢乔玉心中一跳,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也中举了,还向二少爷提亲了,老爷已经同意了,会在两个月后成亲。”

谢乔玉咬牙切齿:“这个狗东西,怎么突然就决定娶谢微暇了?”

姚禾悄悄说道:“据说是爱慕二少爷良久。”

谢乔玉:“……”

傻子才信。

第18章 谈亲

施用农家肥已经有半月有余,临水村的人们看见万家的秧苗长得比别人家的更高更壮,而且万家在田地的时辰还没有他们在田地伺候的时辰多,这真是怪事连连。

村民们盯着田地上的秧苗,有的老农用手摸了一下,这还真是上等的秧苗,怕是将整个临水村的秧苗都比下去了,这样的田地产的粮食也多。

“听说万家还有农家肥?”

“想啥啊,全被谢家的管事要走了,都怪我们没把握住机会。”

“只是秧苗长得好,万一是外强中干呢,还是要看以后产的粮食多不多!”有人不服气的说。

心里有成算的老农不再去听乡亲们的谈话,他中午就带着好酒和家中种的蔬菜去了万家,待到晚上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家中。

乡亲们一见林老这般精明,但还是在观望中,只能等产量出来了才好下定决心,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不过一时之间村子里的妇人和夫郎们都爱去找李云套近乎。李云不常去田地间,绣工是县城中的名师所教,会的花样也多,对于妇人和夫郎的请教,她也是把这些花样传给他们,一点也不吝啬。

“娘,你为何同他们往来?”万修月一边扒饭一边问道。今日还是粗茶淡饭,万修月嘴里没滋没味的紧。

“你大哥是要科举的人,名声好一点稳妥。而且我们在临水村总要和这些人来往,你也可以和村子的姑娘,哥儿多玩玩。”

万修月不放在心上:“我跟他们聊不到一块去。”

万修白也跟他们聊不到一块去,他低头吃饭,他有一个好友藏在心上还未告诉家里的人,怕李云说他孟.浪。单单是刚认识就送了水壶,可谢乔玉也送给他好吃的糕点,他不好把自己的事情给万修月和李云说。

至于大哥最近一直窝在家里读书上进,他更不会去打扰了。

只把和谢乔玉来往的事藏在心里。

另一边的谢乔玉得知了魏博文考上举人的事狠狠的生了一场气,家里的奴仆捡了板栗,今晚做板栗鸡,他看着厨娘做的板栗鸡,伸出了自己的筷子。

他在庄子上待不了多久了,谢微暇要出嫁,他和谢老夫人都要回县城去,一想着回去要面对谢微暇的耀武扬威,谢乔玉就把口中的鸡肉咬得更深。

“管账你觉得有何难度?”谢老夫人问道。

谢乔玉立马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管事的我不清楚跟脚,不知道他们的品性如何,还有账本,我的算术太差了,有的糊涂账根本算不明白。”

家中请来的夫子教的是女红和闺阁的事情,哪会教你管账的事,这一般是由当家主母来教。

“让刘嬷嬷指点你。”

“谢祖母。”谢乔玉眼睛一亮。刘嬷嬷是谢老夫人的陪嫁丫鬟,跟着谢老夫人多年是一个极有本事的人。有了刘嬷嬷的教导,他一定能学会算术。

谢老夫人看这傻哥儿还在香喷喷的吃板栗鸡,一张漂亮的脸上还不知道愁是何滋味。谢微暇嫁出去,谢乔玉估摸着也不远了,谢乔玉年后满十六岁,该是找人先定下亲事,在家中待嫁几个月看好日子就要嫁到别人家去了。

她认识几个恰到年龄的少年郎,家中有些薄产,只是并非官身,最高的一个身份也是一个商户。这个商户家中有钱,府上有两名侍妾,正室之位还空着,家里的老夫人同她交好,也极为重规矩。

谢乔玉嫁过去就是当家夫郎,比起做什么劳子的妾好多了。

“你可有喜欢的人?”谢老夫人冷不丁的问。

“咳咳咳咳……”谢乔玉被卡住了,急忙喝了一杯茶才缓过来。

“祖母为何这么问?”

“微暇嫁出去了,你也不远了,我看你那嫡母不会给你嫁个好人家,想先探探你的口风。你要记得,不管是多大的富贵,要当了正室才是好的。”

这个是自然,谢乔玉才不去给人当妾。他见谢老夫人对他有真切的维护之情,心里也很感动:“祖母,我是不会去做妾的。”

“我挑了几个人选,你可以去看看。”

谢乔玉心里早已打定了注意,不过心里还是好奇,想听听谢老夫人给他找了什么亲事。

谢老夫人说道:“一个是谢家的远亲,家里开私塾的,考中了秀才但野心很大,连着几次考举人都没中,家中亲戚很多,薄产几许。”

“长相呢?”

谢老夫人沉吟:“怕是有些壮,毕竟他是读书人,在家中也是娇养的儿郎,只需要读书就好,家中的事情一概不问。”

谢乔玉瘪瘪嘴。

“另外一个是商户之子,家中有两位侍妾,长相尚可,性子很温和,家中有他母亲坐镇,他十分孝顺,不会忤逆他的母亲。”

这个不是什么只会听他娘的,性子还软,要是婆媳关系处不好那这个男人一点用也没有,而且还有两个侍妾了。

谢乔玉垂眼不说话。

“还有一个是药铺老板的儿子,家中富有,长相俊美,有不少的哥儿姑娘喜欢他,他也懂医术,后院干净。”

按理说这个人是最好的,谢老夫人也颇为看好这一位,谢乔玉疑声问道:“为何他如此受姑娘,哥儿的喜欢?”

“……该是自身的魅力所在。”

“这些姑娘,哥儿是不是都去他药铺救治过?”哪有无缘无故的受欢迎,大启朝对哥儿的管束不严,但不会在出嫁前就把自己的心意表露得如此明白,更何况还被聊做是谈资,用来彰显自己的魅力。

万明霁懂他的心意,却并没有逾矩,守礼的很。长相俊美非凡,从来不自傲。从富贵人家落入乡村也不改其志向,反而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家中还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他又爱护弟弟,一看就是一个良善之辈。

谢知又常说万明霁的想法比他们高多了。

“祖母,有这么一个人,就是他家以前富贵遭遇大难变成了穷人,但他一直读书很努力,深得同窗的好誉,爱护幼弟,撑起整个家。对待刻薄他的人也能及时反击过去,你认为这样的人如何?”

谢老夫人叹息:“该是可惜了这般好儿郎,只有给他一个机会,怕是要狠狠抓住,一鸣惊人。”

谢乔玉激动起来:“就该是一鸣惊人!”

“这和你嫁人有什么关系?”谢老夫人说道。

“祖母,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强,此人没有夫郎,要是……”

谢老夫人骤然起身:“胡闹!”

“祖母乏了,你先退下。”

谢乔玉委屈巴巴的应了一声,欲言又止分明还想说道说道。

他想说,他现在嫁给那人就是糟糠之夫,他住在村子里,都是一个夫郎,都没有其他的,以后富贵了,要是负了他这个糟糠之夫,他的名声要坏。

瞧见谢老夫人的样子,谢乔玉小心翼翼的退下去。

整个庄子的人都是谢老夫人的,她还不知道穿了她丈夫衣服的人是万明霁,再结合谢乔玉所说的话,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从富贵之家落魄,这一点符合那个万明霁,其余的哪点和谢乔玉所说的对应上了。真是鬼迷心窍!

“老夫人别气,三少爷还年幼,分不清好坏。”刘嬷嬷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