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公是纨绔 第109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古代架空

“都起来吧,把这份奏折看一看。”

户部尚书首先从李生手中把奏折接过去。

几个官员也伸出脑袋凑过去和户部尚书一起看,他们越看脸色越是难看。这澜国掠边已经是寻常的事了。更何况马上就要到了冬季,他们是游牧民族并不务农事,就会在大启的边境掠关,抢一些东西回去过年,抢一些人口回去做奴隶。

这些他们都知道,但他们仍然鼓励百姓去边境居住,为此朝廷对边民们尤为宽厚。他们减少了赋税,比在北方百姓的赋税少了一半有余,对于边境的荒地也无偿赏赐给百姓,只要移居到边境,居住三年那么这块地就会变成百姓自己的地,而四处漂泊的百姓也从浮萍之草变成了有根的人。

这是双赢的对策,移居百姓到边境可以让他们在边境生活,边境的士兵最多他们也要生活,所以需要交易和买卖,城池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肆饭馆需要人来经营,他们也需要有人来边境种粮食。

可是每次澜国掠关的时候,边境守将得了命令只会一味的退缩。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一切都是白搭,这更像是把百姓骗过来让他们变成澜国人掠关的物资。

可就算是这样,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百姓从关内往关外赶,他们经历过饥荒,经历过兵祸,家里的儿子也被朝廷征了去,只余下家中的孤儿寡母艰难的求生。

而关外一半的赋税还有种地三年后会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诱惑了。

属于朝廷的这次政策就像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他们只能紧紧的抓住。

可是朝廷又一次把他们卖了。

这次的政策出自礼部侍郎姚康之手,他是地方官员出身到了内廷就成为了透明人,这是他唯一的一次反抗,他这次奏折经手过内阁。内阁经过明帝时期已经渗入了不少贪官污吏,他的奏折被压下了。

内阁中有人看见了这被压下的奏折,他又把它放上去了,成功的到达了首辅李生的手中,至于其中的过程就不必多说。李生拿着奏折和太子合计递给了明帝。

不曾想最后却变成了这样。

“陛下,冬日已经到了,我军不擅长冬日作战,而澜国的骑兵我们都知道厉害,老百姓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年,就让他们过一个好年吧。”一个官员说道。

“陛下,我们和澜国作战,不仅会损失国力,而且军中也经不住这样的损耗,臣主和。或许澜国只是对大启的礼单不满意,我们只要多送一些东西就能避免一场战争。臣主张黄老之学,清静无为,打仗只会给百姓带来负担。”

凉气从脚底下直冲脑门,太子整个人都有些恍惚,站不住了。

“陛下,臣以为也是,户部已经没钱了,还拖欠了一些官员的钱。”户部尚书买穷。

明帝的心本就是想和不想打仗,只想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好好的过一过,不想去想什么打仗,也不想去反抗,反正苦了谁,他在皇宫的日子也不苦。

“好,那就依众卿所……”

“父皇!”

太子尖锐的喊了一声,整个盘龙殿静了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穿着黄色,有着蟒的太子身上。

明帝有些不悦。

“太子,你干什么在殿内大吼,你的礼仪去哪了?”

“父皇,你果真要和澜国讲和,还要给他们送珍宝?国库早就没钱了,这些珍宝从哪来?!”太子俊美的脸色苍白,他的眼中还含着最后一丝希望。

他是明帝从小就养在身边的皇子,又有皇后嫡次子。太子是他的嫡长兄,最受宠爱的宁安帝卿也是他嫡亲弟弟,他从小肆意妄为,跟着明帝极为亲近,他小时候甚至扯过明帝的胡子。

明帝也屈尊降贵让他骑大马。

现在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明帝想到以后要把江山交给太子,这大启的江山就是一个烂摊子。他心中叹气,想到这一层脸上也缓和了。

“太子你的精神不太好,先回东宫,等哪日想明白了再出东宫。”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太子囚禁在东宫中。

李生已经对明帝失望了,但他还没有对太子失望,他正待要说话,太子朝他摇摇头。

.

谢乔玉想要去找太子,结果早上起来就听说了太子被囚禁在东宫中,谢乔玉无法。

朝中的局势万千,明帝带了一位民间的美人回到宫中,接连宠.幸,已经罢朝三日了,沉迷于醉生梦死之中。

这位美人赐封号为文,一路已经升到了宫中的贵君也就是贵妃的位份,还有身孕在身,万千宠爱于一身。

谢乔玉正在家里清点从外面买回来的年货,在京城中定居了,过年了来往的人也多,什么人要备什么礼物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皇帝的事大家都很关注,明帝的事早就飘进谢乔玉的耳边里了,他心想这位贵君就应该是文哥儿了。

从南风馆一跃而上成了贵君。

“少爷,这肉我们先做香肠还是腌制?”

谢乔玉今日跟着李云一起去集市挑肥猪的时候挑花了眼,这猪白白胖胖的,只要看上了,屠户给出一个满意的价格,他们底下还有熟人就帮你把这猪宰杀了,一层一层的做了这样,客人只用付钱就成了。

谢乔玉和李云看上了两只肥猪,都是白白嫩嫩的,看着肉就多。

先买下了两只宰杀了带回府上。

“先腌制吧,肠子还没有洗好,这肠子要多过几遍水,洗得干干净净的。”

李云喜欢炸酥肉,她让厨房的厨娘看着,自己就撸起袖子上前去炸酥肉,先烧开了油。

一个一个的肉团子放下去,炸得香嫩,金灿灿的一片,裹着淀粉,泛着浓浓的香味。

底下的人用盐来腌制肉,把肉保存起来。

“你们把这肉切小上一些。”万修月凑过来说道。

这腌制的肉也好吃,可以把肉切成小块小块的,装进罐子里还能做成零嘴吃。还要加一些辣子和热油淋上一圈。

还能带着下饭,吃着可香了。

他见大哥就这么做过,也嘴馋想要这般吃。

“好的,三少爷。”

谢乔玉还让人把猪血处理了一些,这猪血可以用来做汤。可惜冬日里的新鲜的蔬菜是没有,他们还藏了一些冬日里吃不到的菜放进地窖里,天气冷能保存很长的时间。

万府的人都忙碌起来,京城外面的风雨完全没有动摇这座府上的人。谢乔玉还给小霜照绣了一双虎头鞋,小小的看着就可爱。

还随便给了做了一身老虎的衣裳,帽子上有老虎的耳朵,裤子上就没有老虎的尾巴了,毕竟小孩子很容易把这尾巴送进口中,这对他上茅房也不好。

小霜照还是拿着自己的布老虎,一手一个躺在摇篮里玩。眼睛乌黑黑的,发出咿呀咿呀的叫声。

谢乔玉来婴儿房看他的时候,他一凑过去。

小霜照:“啊!”

他想了想把一只布老虎递给谢乔玉。

第91章 过年

家里买的肉多, 把腊肉和香肠做好了,谢乔玉提了一些肉和香肠打算给谢知送过去。

外面是有卖肉的,但比不上家里用的料子多, 肉也比不上家里的新鲜。

一推开门,外面的风雪就吹进来了, 呼啦啦的乱吹在脸上。自从万明霁走了, 冬日也来了,他就闭门谢客了, 专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京城中有很多鬼魅也没法子凑上来,他是一个哥儿, 也不去混官场, 在丈夫不在的时候,把家里的事情管理好就是顶好的事了。

出了门, 外面还是有不少的人在买年货, 热热闹闹的。

谢乔玉提着肉今日没去坐马车:“整日待在家里, 我已经好久没有出来走动了, 到了冬日了更是犯懒不爱出门, 只喜欢在床上窝着。等万明霁回来我要变成球了。”

姚禾也是带着围巾, 他穿着棉袄,脸上带着笑意:“少爷, 你哪会变成那样, 你吃得不多, 反正我是从未见过少爷胖了。再说夏日炎热,少爷惯来在夏日没胃口, 吃得也少, 冬日吃得多些, 少了走动, 夏日就减下来了。”

一个小雪球不小心从街上扔到了谢乔玉的披风上面,雪球在他的披风上反弹下去,砸在地上碎开了。

一群孩子躲在一个拐角看见了,一哄而散,跑得飞快。

“扔错了!”

“扔到大人的披风上了!”

“快跑!快跑了!”

谢乔玉有些好笑了抖了抖披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提着腊肉进了谢府,门子认识谢乔玉,根本就不用去通报就进去了。

穿过长廊,谢府周边的的树都是银装素裹的,到了正堂就挡住了风雪,一个小丫鬟在门帘的前面等着,见了谢乔玉就见礼:“万夫郎,我家夫郎请你进里面去。”

谢乔玉提着肉就进去了,这才一进去热意就涌上来了。在正堂虽说挡住了风雪,但到底还是漏风要把房门打开,这间小的隔间却是不碍事。有两盆炭火在,于意正坐在椅子上烤火,在桌子上也是各色的绣品样式。

“乔玉,你可来了,我整日在谢府可也没什么耍的。”于意见了这位小舅子心中一喜。

谢知公务繁忙,这又到了年底更是忙上添忙了,于意置办完年货就在家里躺平了。

“嫂子,这是我们家自己做的腊肉和香肠,我知道你的口味偏辣,这些是辣的,还有的是不辣的给大哥吃。”

“我还琢磨着去集市上买呢,没想到就有了,我可要好好尝一尝。”于意笑眯眯的点点头:“你哥他不爱吃辣,我把你哥绑……咳,我和你哥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是墨迹得很,说他在家里边不吃辣,吃了就会肚子疼。”

“我想哪有这边娇气的人,硬是让你哥吃,当晚就肚子疼还惊动了大夫。你哥这人看着坚韧,也是个娇气的。”

于意还想说,自己以前做山匪的时候,连树皮都吃过。要是带上谢知这么个压寨相公,那可多愁人啊。

他还是顾忌着谢乔玉,没当着他的面说出口,他知道谢知在两个弟弟面前一直都很有威严,他这么一说,谢知可就变成娇滴滴的人,他也显得过于彪悍。

“嫂子,大哥他从来就不喜欢吃辣,他小时候就是一副沉稳的样子。”谢乔玉听了于意的话,想起来和谢知小时候的趣事。

“小时候我和二哥就不对付了,二哥欺负我,我也会暗暗的报复过去。我二哥沉不住气就会生气,我也不服气就会和他吵起来。”

“大哥要是见了,就急忙忙的赶过来学着学究的口吻教训我们,我们听得不耐烦了就嗯嗯两声以做敷衍,结果他以为我们两个悔过了,就十分欣慰的点点头。然后提出让我和二哥握手言和,我们不情不愿的握手言和,大哥一走,就狠狠的把对方的手甩开了。”

于意哈哈大笑。

谢乔玉没有留在谢府用膳,家里还有一个小霜照,他还是要回去照看他才放心,家里有了牵挂,自然也是念着的。

另一边在边境,现在正是大启准备年货的日子,他们在边境打仗却是闻不到年味。至于澜国更不必说,他们就是想抢了边境百姓的东西,再抢些奴隶带回去过年。双方打了一场仗,现在正在僵持中,澜国骂人的话很多,天天就是上来叫阵。

关外丢了雁门关,这座叫做东城的城池又是一道重要战略防御城池,万明霁趁着澜国的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派了一支奇兵偷袭他们,现在就龟缩在东城里。

任由外面的澜国士兵骂爹叫娘的,愣是没动。不出来那澜国的人攻城就好了,结果万明霁这个孙子又每日让士兵在城池上淋水。

让城墙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万明霁知道冰太厚,会破坏城池内部的坚韧,他只是适度让城墙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现在可穷了,没钱也没时间来修城墙,要省着点用。

结冰之后,让士兵在城墙上守着。

万明霁站在城墙上又看见底下的澜国士兵在跳脚,嘴里叽里咕噜也不知道说着什么。

“你们先守着,我先回去了。”

万明霁在边境混得如鱼得水,有驸马爷谢九陵在这里,东城的主将还是掌握着指挥权,只是他会听取万明霁的意见,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这天真冷啊。”一个在城墙上的士兵有些发抖。

他们在衣服里面塞了不少稻草用来保暖,他们的军备还很落后,棉衣什么的也不求了,但求军饷被拖延就成了。

“城中来了三个从京城来的大官,看在大官的面子上也要给我们发一些像样的军饷和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