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回来啦 第176章

作者:长乐思央 标签: 近代现代

他仗着自己作为摄政王,作为长辈,从一开始,便逼迫小皇帝做了选择,绝了有后嗣的希望。

他不知道小皇帝是不是心有不甘,可有一点他自己很明确,尽管做的是雌伏的这一方,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个女人,他也不会想要做女人,为小皇帝生儿育女,操持后宫。

自己真的是个糟糕又霸道的人,小皇帝和自己在一起,也该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吧。燕于歌再一次的对自己和小皇帝的这段孽缘下了个这样的结论。不过事已至此,就算是小皇帝想后悔,那也没什么后悔药可吃。

他作为这段孽缘的罪魁祸首,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好做的,只能尽力地减轻小皇帝对先皇,对皇室那些先祖的负罪感。

等人接到了京城,一确定了,他就去找小皇帝。摄政王这样对自己说,但事总是不如人愿,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顺利。

第134章

那次秋猎因为意外临时截止, 燕秦一行人率先回了京城,剩下的那些人也在三日之后回了京,但结果就是没有能够抓到刺客, 反倒是带回来了先前那个叫做林素的人的尸体。

林素确实不对劲,但真正的林素并不是刺客,他只是在上山之前, 就被人杀了, 被人顶替了身份, 混入了队伍中。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燕秦勃然大怒,直接把所有的羽林军统统押入大牢审问, 再再按照他们的过错,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流放的流放, 换了一批新人。

不怪燕秦责罚的重, 相较他的父亲,他的祖父, 还有那些先祖,燕秦已经是个脾气顶好的皇帝了, 从来不乱发火,随意草菅人命。

但这一次, 卢成毅和那些个羽林军, 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些, 上次刺客出在皇帝的近卫军——羽林军里头,还是靠皇帝和摄政王再三指出,才揪出来的。

一支负责保护皇帝的队伍,连自己的兄弟中混进了刺客都没有察觉,甚至还在不该包庇的时候瞎包庇,燕秦不拿他们动手拿谁动手。

到底是要保护自己的人,羽林军的新军,都是燕秦钦点的,他去了一趟军中,看着哪个顺眼,便选谁,多凑了些人,剔出掉实在不大行的,又让剩下的那些比武,剩下的,便编制成一支新的羽林军。

他挑的都是些看着年轻,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些人因为入伍不久,大多数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缺点不算少,但胜在都是燕秦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他有时间慢慢调教,自己亲自选的人,忠诚度相对来说也高一些。

先前的羽林军是先皇的人,都是群老油条,脑子太活泛了,对燕秦这个皇帝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好不容易解决了羽林军的事情,刺客的阴云仍然笼罩在燕秦的脑袋上,清净舒服的日子没过上几日,京城里便去悄悄地开始流传摄政王的绯闻。

摄政王从民间寻了个美人,还是个女人,还安置到了摄政王名下的一处宅子里。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是谁先传出来的,但有关摄政王的绯色秘闻总是在京城这些士大夫中间传的很快。

虽然摄政王做的很隐秘,但从外头接个人,和摄政王府上发生的事情到底有所不同,总有那么一两家人的看见了,私底下一传十,十传百,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当然了,茶楼酒馆里不敢私下里议论摄政王的私事,燕都的普通百姓对此一无所知的时候,只有整个燕都上层的圈子里全部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个上层圈子,自然也包括了位于这个圈子最顶层的小皇帝。流言传到燕秦耳朵里的,已经是经过人添油加醋的版本:摄政王私下里接了个女人过来,是个年轻的女人,比摄政王小了三岁,据说摄政王对人一见钟情,特地安置在自己的宅子里,等待不日迎娶这女子,而且几个月前摄政王还差绣娘做了婚服。

因为府上的管家自作主张剪坏了摄政王的婚服,一大家子都被摄政王赶到了离燕都远的不得了的乡下。

摄政王把一个女子接到自己名下的宅子是真的,换了个管家也是真的。因为替燕家做了许多年的事情,文武百官中不少都认识这位老管家。一个伺候自己多年忠仆被赶出府去,肯定是犯了什么事情。

老管家自己嘴巴是严实,但他那一大家子人又不都是闷嘴葫芦,还有当初为摄政王做事的那些绣娘,虽然畏惧于摄政王的权威,不敢把什么事情都透露出来,但她们也同样畏惧其他身在高位的大人,隐隐约约地说那么两句,这些人便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了所谓的事实。

有些和事实并不相符的流言之所以让人相信,就是因为其中几分真,几分假,越琢磨越觉得事实如此。

燕秦咋一听到这流言的时候,很没有把这个当回事,毕竟他很清楚,摄政王那方面很有些毛病,要找女子的话,肯定会早就找了,哪里会拖到现在,还立什么王妃。

再说了,一个男人,有不能说的隐疾,找了女人,秘密不就一下子被揭穿了么。他想着找御医给摄政王诊治,对方都不乐意,真要找个女人,那就等同于在羞辱自己。

燕于歌没有什么受虐的爱好,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当时一个人说了,又一个人说了,他难免就有些好奇,查了一下,结果查了出来,嘿,摄政王还当真在外头找了女人。

而且按照流言来说,还确实是个年轻的美貌女子。

燕秦很生气,他皇后之位也许给摄政王了,还答应给这个醋精散尽后宫,结果呢,摄政王居然在外头给他弄个女人。

他仔细回忆了这些时日以来摄政王的表情和一些动作,越想越觉得可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以前吧,摄政王就爱缠着他做那档子事,一有空闲就黏黏糊糊的,特别是大婚之后的那段日子,这种黏糊劲简直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结果呢,这几日摄政王倒成了个正人君子,完全不像之前那么黏人了,每日做完政事,便往自己的府邸跑,有的时候,吃个饭吧,对方还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甚至还有的时候,摄政王的唇角还露出隐秘的微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东西。每个人心里头都有秘密,他自己也不例外,像自己重生了三次的事情,就算是情到浓时,他也不可能同摄政王说的。

将心比心,他其实也不会要求摄政王真的什么都同他说,所以这些个小细节,他虽然注意到了,但当时也没有多想。

现在想来,这不就是摄政王心里惦记着那个养在庄子里的女人吗?燕秦这人,是不大爱呷醋的,他觉得那样不好,十分的没有男子风度。但如果摄政王真的做出这种事情,还想背着他寻个女人做王妃,他是绝对不肯的。

这已经不是呷醋不呷醋的问题了,这是他的皇后在公然给他戴绿帽子,如此有损男子尊严,有损皇家尊严的事情,他怎么能够忍受。

摄政王虽然有隐疾,但这么多日,他们都没有做过那种事情了,万一摄政王已经把隐疾给治好了,又想给燕老将军留个后呢。

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摄政王是独苗苗,这继承香火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头,摄政王想要这么做,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他自己还是一国的君主,更要为大燕江山绵延后嗣。摄政王如此区别对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着实是让人不爽。

胡思乱想也不是燕秦的风格,晚上用膳的时候,他就试探了摄政王两句,结果摄政王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相当的心不在。

燕秦又喊了句:“王叔,你有在听吗?”

“啊,陛下方才在说什么?”摄政王在小皇帝面前一向诚实的很,走神就走神,一般都不会糊弄过去,免得显得太敷衍,惹得小皇帝更加不高兴。

这份城市让燕秦更生气了,他啪地一下放下自己手里的筷子:“没什么,我只是说我吃饱了。”

燕于歌“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晓了。

小皇帝心里头已经气得冒烟了,他就知道摄政王有猫腻,这要是搁在往日,对方哪里会对自己这么不尽心,他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对方却还是完全没有发觉,甚至都不知道多说两句。

这要是搁在以往,对方肯定发现了他根本就没有吃什么东西,绝对会劝着他多吃两口……燕秦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对方如此心不在焉。

国事?今儿个一大早,对方就把该处理的折子都处理完了,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值得摄政王惦记的。

无风不起浪,那流言传得这么厉害,肯定是因为是真的,摄政王这会如此的心不在焉,肯定是惦记着外头的那个狐狸精了。

燕秦面上不显,手里却恨恨地把筷子重重地戳进猪肘子里,猪肘子的酱汁吧唧一下飞溅到他的衣袖上,浅色的袍子顿时出现点点深棕色酱汁,显得刺眼极了。

上一篇:朕的史官每天都在作死

下一篇: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