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回来啦 第133章

作者:长乐思央 标签: 近代现代

不成,摄政王想的这个法子肯定不行。燕秦这边,想着摄政王这法子的种种不可行之处,那一边,燕于歌却在认真地思索他心血来潮时这个法子的可行性程度。

他设想了许多种情况,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个法子最好不过。

首先,皇帝先前娶那些妃子,没有一个是真正拜堂过了的,毕竟皇后只有一个,只有帝后大婚,才能够有皇帝同游,一同受苦一日的殊荣。

其他的妃子,即便是身份再高贵,但实际上来说,那也是妾,大户人家家里,贵妾也是妾,不可能享受和当家主母一样的身份。

也正因如此,那些宫妃,小皇帝,朝臣,包括燕于歌自己,才如此看重皇后之位。

就像小皇帝说的那样,他并没有什么真的妹妹。但是妹妹这种东西,还不是他说有就有的,他要说,自己有个妹妹因为身体娇弱,云游道士算过命,便在小的时候带着她离开,这些年来,家中未曾提过,现在她养好了病,归了家,那便是摄政王府身份仅次于他这个摄政王的娇客。

凭着他这个摄政王的身份,那些个朝臣就算是心里泛着嘀咕,难道还能去调查质疑他说的真假不成。

大婚这种事情,他肯定是不可能让别人代替自己来替小皇帝完成的,既然没有别人的话,那肯定是自己上比较好。而且他是不是女人,皇帝又不是没看过,难道心里还没有点数。

不过就像是燕秦说的,现在也不是大婚的好时机,他算了一笔,如果顺利的话,山溪都郡的赈灾,大概需半个月就能完成,现在时间还早了些,他得安排所谓的妹妹回府,闹大一点阵仗,然后还要让这妹妹接见一些其他府上的娇客,把摄政王的亲妹妹的身份抖落出去,等到尘埃落定,便是他同小皇帝大婚的日子。

横竖“妹妹”只是要占个皇后的名分而已,也不会浪费他和小皇帝相处的太多时间。等婚一成,他就立马塑造一个皇后平时久居深宫,不问宫事的形象。

至于小皇帝会担心的,他和“妹妹”不能同时出现的问题,那就更好解决了,薄如蝉翼的一张人皮面具,可以为他们解决大部分的烦恼。

反正当初他为了住在小皇帝宫里,每晚上几乎都要这么麻烦一次,也就不在意多麻烦的这么几次。

摄政王觉得,他被自己的机智给感动了。

第107章

大燕, 山溪都郡。

穿着粗布短打的青年专心致志地糊着砖墙,偶尔抬起手肘,用卷起的衣袖擦拭掉额间的汗水, 以免汗珠落到眼睛里。

一匹骏马在堆着各种砖石材料的大路上疾驰, 看到青年的面容之后,骑在骏马上的信使急拉缰绳, 让马蹄在堆砌了一半的砖墙面前停了下来, 那信使翻身下了马, 喊到:“独孤大人。”

那青年放下手里糊墙的工具, 看到信使衣袖中明黄卷轴, 下意识就要跪下来行礼接旨,不等他弯下来的膝盖挨到地面,那信使手肘一托一扶,便把这位皇帝跟前的大红人给扶了起来:“独孤大人免礼, 陛下吩咐,有密旨要给您。”

既然是密旨,肯定就不能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接了。

“哦好,还请大人随我到这边来。”

独孤柳擦了擦手, 引导着信使往官府的位置走。地动持续了大概一日半便彻底平息下来,虽然还有余震, 但是, 是那种只有轻微摇晃, 连树都吹不倒的震动。

在地动过后, 就是官府组织人手救灾, 这大半个月以来,绝大部分灾民都有了暂时的安置的地方。

当然,都是几十人挤在一处,只能说是暂时的安身之所,想要把都郡恢复成原先的样子,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如今已经是仲夏,今年秋收肯定是来不及了。这些时日,他和当地的官府,组织了所有能够做劳动力的百姓,来修葺那些没有完全倒塌的屋子,还搭建了许多新的房屋。

但因为官府的库银和粮食有限,他们现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钱去买那么多的材料,不管是官府,还是百姓,都眼巴巴地等着朝廷的救济粮和灾银。

独孤柳也是盼了许久的,盼啊盼的,他总算是等来了救济粮和皇帝的密信。粮食是暂时够用了,但是钱还是不够,他当即就给了回信,让信使帮他送到京城中去。

算着时间,离他寄信给皇帝也有好些时日,也该是拿到第二封回信的时候,千盼万盼的,可算是盼来了这信使。

等到他和信使独处之后,信使便说:“独孤柳接旨。”

皇帝写信,当然不会特地嘱咐一句,独孤柳接旨的时候无需行礼,所以青年跪在那信使面前,举着双手,打算从信使手中接过密旨。

既然是密旨,信使也是不能看内容的,那信使从衣袖中掏了掏,没有掏出那露出一角的明黄卷轴,反倒掏出来一把极其锋利的匕首,银光一闪,那刀子便要没入独孤柳的胸膛。

好在独孤柳意识到了不对劲,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在屋内乱蹿躲避。

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去开门,可是方才的门已经叫他给栓住,就是避免接旨的时候,有人突然闯进来。

那信使的匕首刺过来的速度太快,他根本就没有开门的时间,手还没有来得及抽出门栓,锋利的匕首就扎在了他的脖子边上,好在扎歪了。

好在这些时日以来,他天天跟着百姓们一起劳作,力气和速度的锻炼出来了,努力躲闪下,倒也没有让这人得手。

那人还高声说:“这就是陛下的密旨,罪臣独孤柳,你还不束手就擒!”

独孤柳愣了一下,差点没被对方刺中,好在他的身体比脑袋反应更快,抄起手边的凳子,对着刺过来的匕首就是一挡,凳子瞬间被匕首劈成两半。

他一边慌乱地逃,一边喘着气喊:“你胡说什么!”燕秦那么信任自己,怎么可能突然就下个密旨让自己去死,而且他什么也没有做错,又如何变成了所谓的罪臣。

“这还不懂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谁让你这些时日,功高盖主,让都郡百姓只知独孤柳,不知陛下。你把功劳悉数占为己有,自然该死!你既然自诩忠臣,就乖乖地不要乱动。”

闪着银光的匕首在纸糊的门窗上扎出几个洞来,惊动的外头的人。

听到独孤柳的声音,有人高喊着独孤先生冲了进来。那信使见大事不妙,匕首往前一掷,直直地插入独孤柳的小腹,然后破开窗户冲了出去。

村民破门而入,便看到捂着肚子鲜血直流的独孤柳。他们惊慌的叫着独孤大人,就看到房间里的窗户破了一个大洞,窗户边上还落了一卷明黄的卷轴。

“独孤大人,您没事吧。”闯进来的人忙蹲下来查看独孤柳的情况。

独孤柳刚要说什么,眼前一黑,直接昏了过去。那村民这才发现,青年捂住小腹的地方,流出来的血已经从鲜红变成了黑色。

他立马大吼大叫道:“来人啊,快来人啊,独孤大人被人用毒匕首刺伤啦!”

刺伤独孤柳的匕首没有插在关键的位置,伤口并不严重,严重的是,那匕首上抹了剧毒。

等大夫来的时候,独孤柳已经被毒成了昏迷状态,这山溪都郡没有大夫,被皇帝安排来共同救灾的御医们还在路上,根本就没有到。

大夫顶着压力,想了个笨办法,放掉了大量的毒血,用弄了许多解毒的药草敷上,总算看着流出来血的颜色,一点点地从黑色变成鲜红的颜色。

毒性是解了,可是后遗症还在。可能是因为中毒,也可能是因为失血过多的缘故,独孤柳根本没有醒过来,相反,气息还变得十分的微弱。

没有人敢去动独孤柳,但有人听到了先前刺杀独孤柳的人说的话。有百姓捡到了一块明黄的破布,交给镇上的读书人。

“那是贼人掉下来的东西,上面好像写着字,俺不识字,有没有人能帮我看看。”

上一篇:朕的史官每天都在作死

下一篇: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