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 第11章

作者:它似蜜 标签: 近代现代

抬眼眼瞧见那双倦意蒙蒙的眼睛,李白就莫名来了好大的委屈。前天还当成宝贝的吊床,他现在就不想睡了,要和杨剪挤,那人居然也不反感,任由他抱来被子缩在自己旁边。第二天清醒了,也仍然没有反感,除去偶尔睡熟了杨剪会把李白挤到床边让人差点滚下去之外,两人就这么睡在了一起,还算相安无事。

年三十前,杨遇秋去附近早市买了两趟年货,都叫上李白陪自己一块挑萝卜青菜,再看人杀鸡宰鱼。李白依旧保有自知之明,总是找时机拿自己的零钱结账,每次出门,他还会用自己带来的夹板给姐姐做出不同的漂亮发型。他们还去王府井逛了次街,都穿上自己最中意的衣裳,只有杨剪还是卫衣牛仔裤,兴致缺缺。平时待在家里他一天走不了一百步,好像一年的学习和打工已经把精力耗光了,稍微松懈下来就不再提得起精神,被迫陪同逛商场,他主要负责给姐姐拎包,以及请三人吃冰激凌。杨遇秋说冬天买夏装才便宜,大刀阔斧地花半价给自己添了三件名牌新裙子,又挑了件只打九折的米白色羽绒服,硬要送给李白做礼物,杨剪倒是完全无所谓的样子,只在路过西单图书大厦时,给自己买了两本书。

李白发觉,这姐弟俩花钱是完全分开的。三个人在一起在外面吃饭,他们不让他掏钱,也是两人轮流地请。

他还“高山仰止”地看了看杨剪那两本书的封皮,一本有关集成电路设计,另一本则是软件编程,都是大开本,又厚又沉,还附带了两张光盘。

回家之后杨剪还真就自学了起来,先开封的是那本软件,他每天对着卧室里那台旧电脑噼里啪啦,完全心无旁骛,年三十的晚上也是如此,饭后履行完洗碗的职责,杨剪只在客厅待了十多分钟,吃了两瓣橘子,看了一段冯巩的小品。

“没意思。”李白进屋送饺子,问他怎么不看春晚的时候,杨剪这样回答。

“你也太爱学习了,这都坐一天了,”李白把醋碟放在鼠标垫旁,“不是物理专业吗?”

“光学物理找不到工作,以后的十年电脑才是重点,”杨剪勾画着书本,目不斜视,“寒假抓紧学一点,开学就能找软微电系的老师问了。”

李白肃然起敬。

又回沙发看了两三个小品五六支歌舞,等他再去收盘子,杨剪已经把那十几个羊肉饺子干干净净地吃了下去,趴在写字台上睡着了。李白蹑手蹑脚走近,给他披了件外套,端起碗盘,也正在此时,电脑进入休眠,黑屏上闪出Windows的彩窗标志,在屏幕四角移动。

想到自己在小网吧,拿着这样的电脑和系统,只会在网络聊天室潜水,或是在乱七八糟的论坛瞎逛,李白不禁感叹,高材生就是更帅。他挪出卧室,回头又瞧了两眼,刚想跟杨遇秋交流一下感想,却见大门开着,一个衣着光鲜的男人正在脚垫上站着,踩着一双崭新的棉布拖鞋,而杨遇秋立起腰,刚把他的皮鞋整齐地摆好。

“来,介绍一下,”她把碎发别到耳后,落落大方道,“这是我家最小的弟弟,叫小白就好,小白,这是高大哥,我朋友。”

李白有些拘谨地和那人握手,这么正式的打招呼方式,他还没做过几次。

那人手上戴了几枚戒指,有金有玉,皮肤也粗硬,握起来很硌,人倒是十分和善,“小杨老弟呢?”目光在李白身上扫了几遭,尤其看了看脸,他又开始四处地张望。

“睡了,不用管他。”杨遇秋道,接着,两人就进到那间供神的屋子里,关上了门。

李白跑回卧室,只见杨剪已经醒了,直勾勾盯着休眠的电脑,双手交叉起来搭在桌沿。见他进屋,杨剪没有多说什么,也不出去打招呼,只是要李白把电视关上,外面留盏小灯,再回来关门睡觉。

“我还没刷牙,你也没有——”

杨剪长长地呼了口气,出了卧室,和他一块安静又快速地完成了洗漱。临入睡前,李白听着屋外渐渐盛大的烟花爆竹声,以及身侧轻微的呼吸,总觉得这人心情不佳,是从没出现过的那种烦躁。

果然,第二天一早,八点还没到,他是被杨剪凶巴巴地摇醒的,“我今天要出去,”杨剪撑在床头俯身,又顶着那头乱毛蹙眉看着他,“你要跟我一块走就快点。”

“去哪儿?”李白揉揉眼睛,还有些惺忪。

杨剪不回答,撩起T恤就开始换衣裳,李白蓦地警觉起来,也爬起来开始套裤子。当他踩上拖鞋跟着杨剪身后走出卧室时,看见过道对面主卧的门。

平时杨遇秋会留一条缝,说是怕闷,关紧晚上会做噩梦。

而今这道紧闭的门里传来震耳欲聋的鼾声。

李白下意识转头看,大门口的玄关处,那双皮鞋也依旧整齐地摆在那里。

第8章 你有点少白头

出门之前还是碰上了。

当时李白正在系鞋带,杨剪已经把防盗门推开,叼了支烟侧着脸,看着下行的楼梯。楼道里热热闹闹的,是楼下的邻居大清早的要去放开年炮,东西搬来搬去,有小孩在笑在叫,说的好像是“爸爸妈妈你们快点”,也有女人的声音,招呼着“妈,你先带她下去”,老人就笑呵呵地应,蹦蹦跳跳的脚步声掺着沉缓的,应该是她拉着孩子,或是孩子扯着她。

而楼下的空气跟着声响飘到楼上,仍是冷冰冰的,杨剪咬着烟嘴愣神,没有去点。

或许也就是这串热闹招来了正在主卧酣睡的人,门一推开,出来的是昨晚那个男人,穿了身尺码正合适的格纹睡衣,上衣敞着,白背心掖进裤腰,挠着头发往厕所去,自然得就好像这是他在每个平淡无奇的早晨都做的事,而这房子就是他的家。

“这么早哪儿去啊?”他在茶几边停步,看了看李白身后的杨剪。

“海淀公园,找同学去。”杨剪摘下烟杆,说。

“女朋友啊。”男的打了个哈欠,待他表情恢复正常,李白也终于折腾好了自己的鞋带,站直了看,他发觉这人长得其实还行,身材高挑,五官端正,并不是方才自己凭昨晚模糊印象胡乱琢磨的啤酒肚中年男,身上总是带股不堪的肉味儿。

公正来说就是年纪大了,二十年前应该还是个帅哥。

只听他又跟杨剪调侃:“还是上回短头发娃娃脸那个吗?上大学几个月换几个啦?”

“早分了。”杨剪把烟咬了回去,也跟他笑,在兜里摸打火机。

“行,好好玩去,别把弟弟带坏。”男人撇着嘴巴投身厕所,李白也已经站到杨剪身边,心里有点抱歉,他觉得自己要是动作快点,就能在那人冒出来之前系好鞋带,从而避免这遭尴尬的会面。

杨剪倒还是神色如常,不紧不慢地,又在门口站了几秒,因为找火机费了番功夫。等他终于找到,把火苗搁在烟尾旁边,主卧门口又有了动静,杨遇秋趿拉着拖鞋从里面出来,身上只穿了件玫红色的丝绸短裙。

这么艳的颜色,还有蕾丝袖,放在她身上显得很俗,但不难看。

“大过年的别往乱七八糟的地方跑。”她说道,同时目光相对,杨剪的烟还没点着,手臂就越过李白的肩膀,把门咣当摁上了。

这支烟抽得实在不顺利,最终被丢进楼下的垃圾桶,除了燎黑的一小块,还算留了全尸。李白其实早发现了,杨剪一周也抽不了半包,他的烟瘾根本不大。

可是刚才连早饭都没吃就急着碰。

李白自觉水平较低,对着一个喜欢抱着《呼啸山庄》和《白夜行》等等他根本看不下去的长篇小说阅读的名牌大学生,他没什么人生道理要讲。但他总想让杨剪心情好点,于是请人在早点铺吃了两笼面皮被水汽泡湿的肉包子,一些小菜,而杨剪骑自行车带他,飞快地滑行在冰冻空旷的北京城,好像真的要带他去公园溜达。

在中关村推着自行车过天桥的时候,李白发现每级台阶边缘都结了条冰,冻得很酥,一踩就咔嚓陷下去小小一块。他乐此不疲地踩,杨剪看着他,说起刚才的男人。

“叫高杰,今年五十岁了吧,”他仰头看着大厦反射的蓝天,“房子是他的,供的那个神也是他的。”

“很有钱?”李白问。

“做生意的,不是人民企业家,是有很多小弟手里也出过人命的那种,具体卖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天桥开始下坡了,杨剪双手放开车把,看自行车在坡道上滑了一段,在翻倒前扶住了它,鼻尖映着一点阳光,也像一块碎雪,“在火车上遇到的,他说要帮我们,我姐到北京就一直跟着他,从一开始的吃住,到后来的户口,他还帮我姐开了家美容院,虽然生意也不怎么样,”杨剪顿了顿,又说,“总的来说就是我们欠他很多钱。”

李白吸了口凉风,他无疑是惊讶的,在想“原来如此”,他终于明白了当年两个身无分文的小孩怎么在这座城市立足,是他无法效仿的。但他难过却不是为此,心脏是片叶子,好像被蛀了个眼儿,围绕这个蛀口,也蔫了一圈。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杨剪宁可打很多份工,晚上不睡觉也要拿奖学金,不是为了让杨遇秋在饭桌上和人夸口,是不想花杨遇秋的钱。

“姐姐喜欢他吗?”李白等了两分钟,又小心地问。

“她?不喜欢,”杨剪的表情就像听到了什么猎奇新闻,“喜欢我一同学,有一次骑摩托出了事故,她正打电话给高杰,正好我那同学碰上,当时还不认识,就骑车给她送上了往医院去的地铁,然后她就开始死心塌地了,很神奇吧。但也没什么,高杰对我姐不赖,她自己心甘情愿就行了。”

上一篇:我想要你的信息素

下一篇:乔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