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第1020章

作者:浮云素 标签: 近代现代

燕国与魏国,二选一。

“燕虽弱而善附大国,当先为山东剪除羽翼!”

这句话,作为小会议的终结,也让秦国定下了接下来的灭国方略。

先灭燕国。

魏国与燕国不用在惴惴不安中等待了。

秦国四十万大军北上燕国,商旅纷纷离燕,在国内颇有些积蓄的富户也拖家带口,逃离这个必将灭亡的国家。

秦国的国书已经传到了燕国,他们还是很明礼的,在开战之前都会像秦国的敌人递交国书,不降即战。

别说秦国没有诚信,之前说给献城的郭开封侯拜相结果却把人杀了,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面上正儿八经谈话的。

甚至没有留下国书,就算是对郭开的许诺,都仅仅是口头答应罢了。

但凡郭开有理智一点就会知道,这种口头答应的要求,是很容易翻脸的。

但谁叫他当时已经狂喜到了极致,连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秦国的要求,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

连个给他作证的人都没有,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怜了。

除了郭开本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与秦国之间还有这样一出公案。

燕国则不一样,秦国同燕本就没有大仇,又因为燕国疲软,国力衰弱,燕王喜在被赵国打怕之后就一直萎靡不振,他们直接答应投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可以白捡一个国家,就算是秦国也不想额外耗费国力啊,毕竟他们接下来还有三个国家要打。

但是燕国现在,却并不是他们信奉无为而治,日日就在行宫附近打猎的燕王坐镇。

而是已经二十多岁的燕太子丹。

看他的模样,说是三十多都有人信。

燕太子丹的经历,比起历史上又有了很大变化。

在原本的历史之后,燕太子丹一直就是赵国的质子,在战国局势变化,秦国日益强大之后,他又变成了燕国在秦国的质子。

但是嬴政并不信质子这一套,或者说,他对维持各个国家之间微妙的平衡没有兴趣,再加上当年从赵国逃出来时被燕太子丹坑了一把,两人之间塑料花瓣虚假的兄弟情谊就此破碎。

让燕太子丹来秦国,嬴政也不可能将他放归,肯定落个软禁的结局,恐怕太子丹自己也清楚,他已经把嬴政得罪了,在秦国表现出他们不需要质子时就顺水推舟,没有去。

他在燕国经营多年,虽然还顶着个太子的名头,但他父亲燕王喜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雄心,燕国的大政早就落在了他的手上。

可以说是燕丹有太子之名,行的却是君王之事。

秦国的国书落在了燕丹的手上。

燕丹此人,报复心还是有的,且不说些冠冕堂皇的大话,最恨秦国欺压周围弱国之类,但就个人出发,他非常非常想报复秦国。

为何会偏激至此的心路历程不谈,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他非常想报复秦国。

然而,燕国国力贫弱也是事实,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情况或许真的是降了秦国,在与赵国的几场战争后,燕国可以说是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且别说秦国是这些年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就算是山东仅存的三国之中哪个国家出手都可以灭了燕国。

没人动手,只不过是看不上燕国的小地方,这些年各个国家又都政治混乱,根本无人有灭燕的野心。

某种意义上,国家积贫积弱至此,还能存在,可以说是运气很好了。

而燕丹,就死守着这样一个国家,寻求报复秦国的方法。

他先找了自己老师鞠武。

鞠武是燕国的太子傅,同叶孤城在秦国的职位相当,但不同的是年龄,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

因为德高望重,他在燕国内很有威信,如果取得了鞠武的支持,想来燕国的世家大族应该也会同意燕丹疯狂的举动,报复秦国。

与其说是找鞠武商讨报复秦国的方法,不如说是他尽力说服对方,因为鞠武本人并不同意他对秦国复仇。

千万别说他没有骨气,因为燕国朝廷上的大臣,都与他想法差不多。

大部分人都认为,以燕国现在的国力,甚至都没有当年一直在割地的韩国强,国家都这样了,何必挣扎,他们没有个十五年二十年是无法繁荣起来的,如果贸贸然报复秦国,触怒了他们,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不如就直接降了吧。

这可以说是对燕国,对燕国的百姓最好的方法了。

鞠武沉默地听燕太子丹说完,他话中的重点在于秦人残暴,不可依附,若归于秦国,不知有什么严刑峻罚,而燕国早年得罪与秦国,两国定然不可共存。

对他的话,鞠武不置可否。

沉默了一会儿他道:“你既然说两者不可共存,难道不知秦国兵力强盛,地广人众,又兼之农业大兴,并非我等可以对付的?

燕丹却神秘兮兮道:“我既说要报复秦国,自然是有妙计。”

鞠武不置可否道:“你且先说来听听。”

燕丹道:“刺秦王。”

短短三个字,让鞠武睁大了有眼睛,他上上下下打量燕丹,如果不是他面容沉静,一双眼中闪烁着光芒,鞠武几乎要以为他疯了。

下意识看看周围,没有人。

怪不得在谈话开始之前燕丹让他屏退身边之人,原来是这缘故!

他压低声音道:“你疯了?”

燕丹道:“我没疯。”

上一篇:婶婶活了两千年

下一篇:灵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