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白眼狼 第80章

作者:摩卡滋味 标签: 年下 爽文 近代现代

  说是“等待处理”, 那当然是不能乱跑, 更加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跑去继续出货卖布,幸好家里根本没存一尺布料,所有的“证据”都丢在自家秘密的炼庐里, 就算工商有什么人证,他也找不出一丝倒卖的物证来。

  这么个风口上, 曹富贵也不敢直接跑顾大佬那里去求助,到时候这一点小事反而把人家大好前途的大佬金身给毁了,那可糟糕透顶。有殷三从中传递消息, 顾大妞也不是什么冷情见死不救的,只要顾大佬知道了这件事,不说洗干净, 张嘴帮他说几句, 那可大可小性质不明确的“罪名”应该就不会套到他头上来。

  现在他最怕的,反而是人多口杂,自己的事情传到小乔耳朵里, 万一这小子头脑一热, 闹出点什么事情来, 把学业和前途都砸了可怎么好?!

  “……应年!”

  乔应年咬着馒头正往图书馆走, 听到有人喊, 一抬头, 看到齐振国满头大汗地站在前方的大树下, 扶着树干气喘吁吁, 盯着自己欲言又止。

  他心头咯噔一动, 面沉如水,紧走几步来到齐振国的身边,问:“振国?你今天不是排班夜班吗?怎么没去店里?出什么事了?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齐振国和他老婆秀儿一直在“随园居”打工,一个做全职服务员,一个课余兼职跑堂干杂活,富贵哥手松心善,夫妻俩又都挺勤快能干,两人加起来一个月能赚六七十元,这还没算上时不时发的绩效奖金。“一个半”人的收入,抵得上人家厂子里两三个人的工资了。

  两口子都是很知恩图报的老实人,老齐读的又是管理系科——虽然是行政不是商业的,他也卯足劲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随园居”的经营上头来,帮着富贵哥出了不少管理上头的好主意,自己也学用相长,管理知识得到了提高和实际应用。

  最近,年纪轻轻的“老齐”已经被富贵哥提拔,当了兼职的老板助理,工资都涨一截,天天乐得咧开嘴合不拢,又送孩子去了一家幼儿园的日托小班,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乔应年看他这个眉头紧锁的样子,直觉第一反应就是店里出了事……阿哥!

  齐振国并不是个扭捏的人,他犹豫了几秒钟,还是一咬牙把乔应年拉到角落里,悄声告诉他富贵哥的事。

  听着他陆陆续续、语焉不详的话,乔应年脸色渐渐苍白,双手攥紧。

  “……你千万别着急上火,我是听着殷明和小顾在那里说悄悄话,又听着街坊邻居传来传去的,说得不像话。虽然富贵哥不想让你烦恼,但我觉着,这些事情不该瞒着你,你也不会希望他咬牙独自扛着重担,自己却一无所知。”

  齐振国叹息一声,眼里似有什么过往,他很快收拾情绪,抬手压着乔应年的肩膀沉声道:“我自作主张把消息告诉你,并不是希望你冲动行事,要是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连累了你的前途学业,不但帮不上富贵哥的忙,还要让他着急上火。

  应年,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富贵哥现在住在家里,没被抓起来。听邵公安那边的消息,就是等待工商部门研究定性后再处理。咱们也想想法子,看看能不能跑跑什么路子,千万把这什么‘投机倒把’的帽子给哥戴上,不然这挨上边了,怕是……”

  他吞了口唾沫,没再说下去。

  乔应年咬着牙根,缓缓咽下嘴里泛起的血腥,轻轻点头:“我明白。谢了,老齐。我这就去想想法子。麻烦你……帮我去家里多照看着点哥,别告诉他……我知道这件事了。”

  “行。”

  齐振国忙不迭点头应下,看着这哥俩互相“瞒着”,他心里也是又酸又涩,唉!希望富贵哥能逢凶化吉,趟过这个险滩吧!

  乔应年转身就匆匆跑回宿舍。

  宿舍里只有“蚊子”在,正躺在床上背着广味的英语单词,闻自尧心里埋着个小小的理想,他想去国外看看,看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当然,这种危险的想法只能悄悄埋在心底,他努力学习英语,也是存着“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心思。

  看到乔应年脸色难看地奔进来,一进门就拿出纸笔,坐在书桌前埋头写稿子,闻自尧吃了一惊。

  “乔哥,怎么了这是?”

  “没事,我要写一篇经济方面的文章。”

  乔应年随口答道,脑海里思绪翻腾,富贵哥往日有意无意间向他透露的,种种奇思妙想的经济路线和“猜想”“推论”,让他透过阿哥极为逻辑自洽的话语,仿佛如拨云见日般偷窥到了普通人根本无法看清的“未来”。

  十一届三主全会的召开,更是清除了经济发展路线上岔路迷途,指明了国家这驾大车的方向。

  他要做的,就是将某些符合政策导向,并且有相当前瞻和震撼力的“小观点”抛出去,为阿哥的行为作注解。

  阿哥说错了,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有的只是同气连枝、结发同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笨蛋阿哥难道真的以为,他要是被逮进去了,自己一点没被“连累”的话,还能安心坐在课堂里享用阿哥付出巨大代价赚来的“平安”和钱财?

  乔应年微眯起眼,草草写下几张潦草的稿子,又聚精会神地理了理提纲和思路,拿起一张洁白的新纸,摒息凝神地写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

  “……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并且它还将会是公有制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一号首长拿着顾青山手中的手稿,笑得慈祥,他的话语带着些口音,说话声并不重,却让人不由自主倾听。他的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眼中似乎闪着能看清前路的光芒神采。

  “……当前政府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大,允许闲散劳动力从事个体劳动,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搞生产搞发展,水深水浅不清楚,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不能忘记自己的主要目标,也不能因噎废食。”

  顾青山侧身坐在椅上,倾听着首长的讲话,一边郑重地点着头。

  他今天汇报完市里的重点经济工作,顺嘴提起了白布变花布,小商贩做成大买卖又解决了几十位待业青年就业问题的小趣闻,偏偏这位小商贩还培养出了一位京大的高材生。对于小商贩这种灰色边缘的经济存在,顾青山认为,堵不如疏。

  目前国营厂企的生产,商业系统的统购统销明显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鼓舞生产者适应市场,进而供给市场的积极性。正如乔应年同学这篇文章所说,个体私营经济应该而且必须纳入国家的规范管理,而且它也必将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与其让它野蛮生长,不如主动规范引导,让它蓬勃有序地健康成长。

  “……曹富贵?这个年轻人倒是有点意思。”

  首长笑着听完顾青山的意见,缓缓点头。

  ……

  “哥!我回来了。”

  周日一大早,乔应年若无其事地飞奔回家,一把抱住了有点憔悴的阿哥。

  他皱着眉头,伸手摸摸哥哥的脸庞:“哥,有什么事别放在心里,天大的事都有高个子顶着,且压不到你。”

  “呸!就你个高啊!”

  曹富贵笑嘻嘻地伸手一拍臭小子的脑袋,也若无其事地瞅瞅他的神色,笑道:“没什么大事,你也别听街坊邻居瞎说。就是前两天工商的人找我了解一下情况,邵公安你认识吧?要是有事,他早就把我逮起来了,还能留你哥在家?”

  他看看乔应年紧抿的唇,有些心虚地打哈哈:“那个,苗儿那丫头我怕她多想,给她布置了点任务,让她在学校画图样呢。你,你那啥,我这不也是怕你担心……”

  正说着,墙头上蹭地又蹿起个脑袋。

  殷三着急地低喊:“贵哥,贵哥!又有人来了,穿制服的,气势汹汹的,一帮子都到巷口了!”

  曹富贵小脸一下子发白,瞬时又绿了。

  娘哎!

  这,这次特娘的跑不了了!

  瞅着眼前还站着堵“墙”,他急得一跺脚,拉起小乔就想让他往屋里躲,一拉没拉动,乔应年黑着脸,眼中仿佛是冰中蕴着暗火。

  “别赌气,乖,阿年,避避!”

  曹富贵冷汗涔涔,苦口婆心地劝着,嘴里口不择言:“我艹,你再不躲,咱一窝子都让人逮了,谁来救你哥啊!谁给你哥送牢饭啊!谁给你哥养老送终啊!”

  乔应年紧紧拉着阿哥的手,脸色铁青,只是盯着他,纹丝不动。

  “你,唉!”

  曹富贵又是感动,又是糟心,想跑都来不及了。

  就听门外嘈杂声喧闹一片,有人敲着门,大声喊道:“曹富贵,曹富贵同志在家吗?!”

第123章 上报

  “哎, 哎哎!在呢,在家呢!”

  拉不动自家的犟驴子, 曹富贵一跺脚, 也只得一抹脸, 在苦瓜脸上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匆匆迎上前开门, 手都哆嗦了。不是他不中用,实在是有点那啥,紧张啊!

  自己是有炼庐在身,随便哪儿一躲就能让人寻不找,抓不到。可是一个大活人有名有姓有根脚的,只要还想正大光明在这个社会上混, 他也没法屁股一扭, 万事不理地当个逃犯啊!

  真要是混成了全国通缉的逃犯,不但连累小乔、苗儿他们, 怕是阿奶听到消息都会撅过去。就算因为“投机倒把”被逮起来关几年,好歹阿奶总能知道他在哪儿,过几年出来照样是一条好汉。

  “哥,我来。”

  乔应年从富贵身后揽住他,坚定地握住他放在门栓上微微发颤的手, 轻轻把他推到自己身后, 缓缓地打开了大门。

  门口是两位穿着工商制服的同志, 有些疑惑地望着迎出门的乔应年:“你, 这位同志你是?曹富贵同志在吗?”

  “我叫乔应年, 是曹富贵同志的兄弟,他……”

  乔应年的名字刚一出口,那位中年的工商同志眉毛轻轻一抖,眼里多了一丝郑重。

  曹富贵亮晶晶的贼眼一溜,立马认出了这两位前次上门“调查”,还让他老实等候处理的工商工作人员。

  富贵哥他是什么人?苍蝇飞过都能一眼瞄出这公苍蝇是个失恋的,还是家有母大蝇的。两位公务人员脸上神情虽然一如既往的严肃平静,可暗藏的尴尬、揣测与羡慕掩都掩不住啊!他还能分辨不出一点味道来?

  再看看后头跟着的邵公安笑眯眯的,几位街道干部也笑容满面,哪里还不清楚事情有了转机?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顾大腿给力,还是老殷他们托了什么人,看这架势实在不像是上门来抓人的。

  曹富贵立马精神抖擞,哈哈笑着一把拽开还挡在他前头的自家小男人,热情如春风扑面一般,道:“在,在!哎呀,我今早就听着喜鹊在门前喳喳叫,还想着有什么喜事呢!原来是几位同志上门啊!请请请,快进屋喝杯水。有什么事要我配合的,您尽管吩咐。”

  “曹同志您客气了。”

  那位姓李的中年工商人员脸上笑容有点僵硬,推拒了曹同志热情洋溢的招呼,干咳两下,匆匆说明了来意。

  “……统购统销政策取消,明确定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商品经济’。”

  那位李工商和他的助手一道进了院子,拿出一份红头文件对着小商贩曹富贵同志作了一番详尽的解读,并且认为像曹富贵同志这样发现群众需求,从正规厂家购买大批布料,然后通过再加工后批发、零售出售的个体经济行为,虽然有不尽规范之处,但是也并不能以单纯的低买高卖,攥取非法高额利润的“投机倒把罪”来论。

  曹富贵瞪大眼睛和小乔一道竖起耳朵听得仔细,不住嗯嗯点头。

  娘哎,幸亏老子机灵,不是直接贩布,而是买来后用自己的劳动做一番辛苦的加工,要不然真的被当作“投机倒把”,就算是顾大腿再给力,怕不也得进局子蹲上几年。

  富贵哥悄悄擦了把冷汗,知道自己这趟算是侥幸过关,以后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琢磨透政策,用“劳动”来赚取自己该得的利益。

  李工商讲了半天口干舌燥,也没见这似乎长着聪明面孔的曹富贵给端杯水来喝,只得暗自撇撇嘴,继续道:“现在国家政策放开,允许私人销售货品,你……有没有考虑过,来我们工商局登记领证,合法经营?”

  “现在我们这样的小商贩也能‘办证’?”曹富贵相当意外,惊喜地问道。

  没想到这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么早就吹到了他富贵哥的头上,哈哈哈!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么!”

  李同志一字一顿地说着,眼神不经意地溜向那位才刚读大学,文章却能上内参甚至“上达天听”的北平大学高材生,转眼再看看这位喜不自禁,牙花都要咧到耳朵根的哥哥。

  他情不自禁地自嘲一笑,得,这位小贩子如今也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做个小商贩倒卖几块布,能把自己给弄到一号首长眼里,这位的际遇也算是开国以来一个手都数得出来的。

  “哈哈哈!李同志,你这话有水平,太有水平了,我就喜欢你这种讲政策又接地气的政府官员,这才叫,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咳咳,这个,我可不是说你李同志不为民作主,我是说……哎呀!党的好政策,首长们英明,知道咱们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

  曹富贵眉飞色舞,这一张嘴皮子跟着京城人民学了这些日子,那叫一个上下翻飞的贫啊!

  邵公安等几位随同而来的同志们都听得忍俊不禁,李同志抽抽着嘴角,好声好气地打断了曹富贵同志的演讲。

  “曹同志,像你这样敢为人先的弄潮儿,我相信你申请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也不会落于人后。好了,今天冒昧拜访,如果有需要,请来我们西城区工商所申请,到时找我就行,我们一定会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尽快帮你办理好相关的手续。”

  李工商若有所指地又强调了一句,用力握了握兄弟两个的手,又带着一帮人呼拉拉地走了。

  曹富贵忙不迭地送出一里地去,热情地和李同志他们再三挥别,看着人影都望不到了,这才拉着小乔回家。

  “富贵啊!这么多制服同志找你啥事啊?”

  “哟!富贵你这是要发达了,苟富贵,勿相忘啊!”

  “呸!富贵同志多好的人啊,你还骂人家狗!富贵啊!有啥好事可别忘记你赵婶。”

上一篇:终点站

下一篇:从命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