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白眼狼 第59章

作者:摩卡滋味 标签: 年下 爽文 近代现代

  见阿哥吃得脸上汁水四溅,乔应年嘴角的笑根本压不住,伸手拿了毛巾轻轻替他擦拭。

  两人正你侬我侬打着花枪,却听得院子大门被拍得“咚咚咚”一阵巨响,曹富贵一楞,望向小乔,彼此眼中都是希望的光芒!

  院外传来大队信差叶长脚的吼声:“阿乔,阿乔!侬高中了!快开开门,来收录取通知书,北平大学的!”

  “啊?长脚啊!是阿乔个大学录取通知?”

  “厉害厉害,这老底子说法,就是中举咧!”

  “喔哟,北平大学,那是考上状元咧!”

  “哎哎,长脚长脚,我家建设的通知书有伐?有伐?!”

  “阿乔,快开门,我去帮你买百子炮放起来啊!这是喜事,大喜事,我们黄林村的喜事啊!”

  “恭喜恭喜!”

  曹富贵一把扯过衣裳,哆哆嗦嗦地,脚怎么也伸不进裤筒,他急得大吼一声:“小乔,帮忙!”

  乔应年拿起他的衣裤,利索地给人穿戴齐整,脸上还擦了把热毛巾。

  “别磨蹭了,通知书到了!”

  曹富贵嗷嗷叫着,连蹦带跑地冲出屋,飞快地打开了大门。门外已经集聚过来的乡亲们顿时涌了进来,七嘴八舌地恭喜着,不知是谁在外头点着了一串百子炮,噼里啪啦炸得好欢喜。

  叶长脚大喊着,一手高举通知书,奋力挤开人群,把通知书递到乔应年面前,擦了把汗水,咧嘴笑道:“恭喜啊!阿乔,大出息咧!”

  乔应年笑了笑,道了声谢,将通知书接过来,看也没看一眼,递给了脖子伸得老长的富贵哥。

  “阿哥,给。”

  曹富贵的手微微发颤,接过了这张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抚着上头“北平大学”的字眼,他嘴里喃喃念着,脑海里忽地闪过无数噩梦中的可怕场景。

  良久之后,曹富贵捏着通知书,突然一把搂过乔应年,在乡亲们羡慕的目光中仰天长笑:“哈哈哈哈哈——我家小乔是大学生了!北平大学的大学生!”

  不同了,与梦里完全不同了。

  他和小乔都彻底摆脱了梦中可怕又悲哀的命运,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

  京城,我富贵阿爷来了!哦哈哈哈哈哈——

第88章 新的开始

  哐且, 哐且——单调的节奏随着绿皮火车的前进, 仿佛永无止境地响着。

  春节刚过, 从沪市北上京城的列车还不太拥挤。

  年轻的女列车员推着装了盒饭和大水壶的小板车慢慢行过两排座位中间的通道。

  “同志, 给我一份盒饭, 麻烦帮我水杯倒倒满——”

  齐振国拦住列车乘务员的小车,递出自己的玻璃杯, 杯子有些年头了,里头茶渍泛黄, 杯子外头的套子是他老婆用劳动手套上拆下来的棉线织的, 既能保护杯子又不会烫手。

  “三毛一份!”

  梳着两条羊角辫的列车员,硬梆梆地丢出一句,有些不耐烦地等齐振国掏钱, 随后抽了一盒饭“啪”地放在小桌板上, 她瞟了眼男人对座的三位年轻人,神色缓和了些, 问:“你们几位同志要买饭吗?”

  坐在靠窗的是个挺秀气的姑娘,她抬眼看了看边上的年轻人。

  那位年轻人长得细皮嫩肉的, 眉眼俊秀, 头发梳得滑溜整齐,虽然长得俊,穿得也挺刮, 看上去却不像是个正经人, 却让人瞧着脸红心跳。

  他笑嘻嘻地摇了摇头。

  靠着走廊坐的那位年轻男人长得十分冷峻, 拿着一本书在看, 连头都没抬起来。

  列车员又看了两眼,见几人都没搭理,悻悻地哼了声,气乎乎地推着小推车往前去了。

  齐振国把盒饭打开,里头是些泛黄的米饭,份量不多,上头浇了勺混着肉沫子的酱,边上两三片蔫黄的青菜。他拿出双筷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坐在边上的女人:“秀,快吃点饭,都饿半天了。”

  “侬吃,勿用管我。”

  女人抱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哪里肯吃这么贵的饭,伸手从包袱里翻出块硬面饼子要吃。

  饼子被齐振国夹手抢去,塞进自己的嘴里,他把饭坚定地推给老婆,嚼着又冷又硬的死面饼子,含糊不清地说:“吃你的,饿坏了不是更费钱!”

  张口一说话,饼子一不小心就噎到了喉咙里,顿时卡得他直翻白眼,吓得女人一边喊,一边抚着他的背,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么一折腾,怀里的孩子也被闹醒了,哇哇大哭起来。

  一时兵荒马乱,人仰马翻。

  周围的乘客都转头瞩目,看到这男人噎的模样大家都有些慌,有人叫乘务员,有人拿了杯子递过来,喊着“灌口水顺顺”,齐振国的老婆手忙脚乱,身子直发颤,抱着孩子呜咽着,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坐在对面一排位置中间,那个长得油头粉面的年轻人突然猛地站起一声吼:“别慌!苗儿,哄哄孩子!阿乔,上,救人!”

  他身边的姑娘立即听话地站了起来,从兜里摸出件糖,拨开花花绿绿的糖纸,隔着桌子递到孩子的眼前:“乖宝宝,别哭别哭,糖糖吃不吃?”

  孩子闻到难以抗拒的香甜味道,眼眶里的泪都没干,嘴角已经口水直流,停下了哭叫,伸出手啊啊叫着,想拿糖吃。

  此时坐在走廊外侧,那个被称作阿乔的年轻人,已经快速从侧边靠近齐振国,伸手轻轻一拨,把慌乱哭喊的女人连着她怀里抱着的孩子一起拨到了边上,正好被另一位青年扶住。

  齐振国捂着喉咙眼前一阵发黑,用力哽着脖子想把卡住的硬饼粒咽下,额上的青筋都绽起了,可怎么也用不上劲。听到老婆孩子的哭喊,他心里也有些发慌,一边佝偻着身子拼命呛咳,脑袋里晕乎乎地想着,这去上大学的火车上,让块硬面饼子给噎死,可当真是乐极生悲,可笑至极了!

  突然间,有一双力气极大的手从身后怀抱过来,勒在了他的腹间,似乎还有一块硬指节抵在上头,然后用力一合!一股急而有力的气流随着这双手的劲道,猛然上冲。

  齐振国只觉得那双手就像是只老虎钳子,差点把他的胃都给从喉咙里挤出来。突如其来的气流一冲,顿时把卡在喉咙里的异物给喷了出来,掉在地面上。

  “咳咳咳——”

  齐振国咳得满脸通红,腰都弯了,但一口大气总算是喘上来了。

  娘哎!可算活过来了。

  老婆抱着他喜极而泣,刚满两周岁的孩子懵懵懂懂看了他一眼,手舞足蹈地使劲扭身,还想着去拿小姐姐手上的糖,丝毫都不知道她差点没爹了。

  周围的群众还没回过神来,年轻人已经出手把人给救了,大伙楞了楞,齐声喝彩鼓起掌来。

  “啪啪啪——”

  好奇的围观群众都七嘴八舌地问年轻人,这是武功吧?还是什么道法?太厉害了!能不能学两招啊?

  “大伙让让,让让,给这位刚刚死里逃生喘过气的大哥一点空间,让他再多喘两口气啊!”

  油滑的年轻人挥挥手,扬着眉毛神气活现,“我兄弟阿乔虽然练过武,但这招呢,可不是什么武功,而是正宗的医疗急救法子,叫,叫那个海,海——”

  “海姆立克急救法。”冷峻的年轻人护卫在他身旁,环手挡开过于热情的围观群众,轻轻提示道。

  “对对,大家也可以跟着学学,这可是人家美国医生发明的急救法子,治噎呛特别管用——”

  等到乘警和工作人员赶过来,这位热心又懂外国急救法子的出色年轻人,已经把周围群众给唬得一楞一楞的,人人都学会了这招。

  见没什么伤害事故发生,乘警也松了口气,随口问了几句,又表扬了下见义勇为的年轻同志们,就让群众散开了。

  “谢谢谢谢!实在是太感谢你了,这位同志,贵姓?怎么称呼几位?要是没有你们,我这条小命可要丢在这硬面饼子上头了!你们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齐振国恢复过来,好容易找到了机会感谢对方,看看对方三人,他略一犹豫,使劲握住了那位似乎是带头的年轻人的手。

  “哈哈哈,老哥,免贵姓曹,我叫曹富贵。什么恩人不恩人的,你这位同志太客气了。”

  齐振国握着这位曹富贵的手,感谢地拼命上下摇,没摇两下,他那一双满是老茧的粗糙大手,不知怎么地就被人抽了过去,稀里糊涂握了一下。

  那位动手救人的正宗恩人,握着齐振国的手,面色冷冷的说名字——乔应年,飞快地松开了他的手。

  “你好你好,乔同志,感谢感谢!”

  齐振国忙不迭地感谢,乡下出身的老婆虽然不太会讲话,也是满脸感激地掏出兜里的干果请他们吃。

  几个人坐在一道热闹地聊起来,齐振国说起自己是幸运考上了大学,带着老婆孩子上学去。曹富贵一拍大腿,介绍他身边的姑娘是他亲妹子曹苗,他坐这趟火车正是为了送家里这两个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去京都上学。

  “……哎呀!校友啊!我也是北平大学,哈哈哈!太巧了。”

  齐振国一脸赞叹地感慨,又夸曹苗这小姑娘有出息,京师大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

  曹富贵得意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咧着大嘴谦虚,哪里哪里,还行吧!倒是大叔你拖家带口的,能考上北平大学,还把老婆孩子带在身边,当真是有良心咧!

  齐振国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把脸上的糙胡子,说是当年插队在农村,全靠老婆帮衬着才熬过来,人呢,咋能丧良心是不?另外呢,这个他今年才二十二,也还称不上大叔。

  都高龄三十五的曹富贵摸摸自己嫩溜的下巴,深沉地拍了拍齐振国的肩膀:“小齐,看来你这些年过得很辛苦啊!但是你能不忘本分良心,哥也是打心底佩服你。”

  这一句贴心的话,差点没把齐振国激得眼泪都流出来。

  曹富贵点点头,这年轻人长得虽然着急,可人品不错,可交啊!瞅瞅小乔,给他使了个眼色,难得遇到个同届校友,那也是缘分啊!

  在他们启程踏上北行的列车之前,林坎学堂已经收到了63封本期学员的报喜信,加上公社里19个考上的,这一批171个由林坎出来参加考试的,居然有82个考上了大学,录取率近半!这要不是各人的报考都是按着户籍分散开来的,这录取率能把别人吓死!

  就是这样,浙东地区这一片的录取率都被硬生生拉高了一截,要不是总数绝对值不算太多,又没任何“舞弊”迹象,怕是周围都要闹起来了。

  没考上的那些学生们拿着林坎提供的一堆参考书,经过这一年的训练和考试,对高考也有了信心,相信再好好复习一年,明年机会也不会小。

  最先来到黄林生产队的五位知青,非常幸运地都过了分数线。

  但是各自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心态,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宓采苓虽然三十挂零,却仍是单身,非常潇洒利索地整理行装回家,等到开学前直接就去学校报道。她也考到了京城,成为了北平外国语学院的77级新生。

  于胜男又哭又笑地接到了沪市大学的通知书,坚决要去上学,曹爱党抽了一夜的烟,第二天就辞了生产队长的职务,抱着孩子准备跟着老婆去陪读。

  周衡与陆咏楠这一对考到了周衡的家乡,东省X市。

  而郑晓北虽然考上了京城工学院,家里的老婆却坚决不放行,两人打了几架,又哄又吵,也不知他许了什么诺,老婆居然同意带着孩子在家乡等,放他去京城上学了。

  公社里剩下的知青们,都想方设法回城,无数散在五湖四海许多年的漂萍终于形成一股洪流,滚滚向着繁华拥挤的城市涌去,要追回他们失去的那些年华。只有少数人,最终扎根在农村,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第89章 京城

  漫长的旅程中说说笑笑, 时间过得飞快, 齐振国兴致勃勃地说着,他一个北方大汉在江南乡下六七年的生活, 有辛酸苦楚,也有甜在心头的点点滴滴。说着话就柔了腔调, 两眼弯弯地看向妻女。

  他老婆阿秀调了碗米粉, 正低头拿着勺子给女儿喂, 察觉到老齐的目光,她抬头羞涩地一笑,平凡到略显土气的面孔都瞬间柔美起来。

  “齐大哥, 你人挺好。”苗儿看着他俩,肯定地说道。

  “啊?哈哈哈,苗儿妹子你过奖了。”

  齐振国咧着嘴哈哈笑起来, 扯痛了刚才有点蹭伤的喉咙, 他哎呦一声, 咽了口唾沫,肚子突然咕噜咕噜地响了起来。

  老齐有点尴尬地看看对面一排正看着他的三个年轻恩人,不好意思地摸摸肚子, 说:“让你们见笑了。”

  阿秀把吃饱昏昏沉沉睡着的女儿放在座位上睡下, 自己默默站起, 地拿过女儿吃干净的碗,把那块惹祸的饼子掰碎, 又倒了半杯温水进去, 推到了自家男人的面前, 眼角很是可惜地扫了一眼地上。

  刚才那盒三毛钱买来的饭,没吃一口就撒了一地,刚刚她急得慌,没来得及顾上,早已让乘务员打扫干净了。

上一篇:终点站

下一篇:从命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