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白眼狼 第33章

作者:摩卡滋味 标签: 年下 爽文 近代现代

  富贵性子光棍,一时想不出来办法,当即裹了被子翻身睡觉,平白虐待自己不是亏得更大?总归会有办法的。

  一大早起床,富贵一双黑眼圈,瞌睡面貌,泡饭差点灌进鼻子里去,呛得他咳了好大一阵。

  “侬个小人,吃饭也神游四海,专心吃!”阿奶皱着眉头,拉过帕子替富贵仔仔细细擦拭干净,轻声念叨。

  “我想点事体,走神了。”富贵嘿嘿一笑,呼噜呼噜扒下一碗泡饭,拿了饼子一边啃,一边振作起精神问古,“阿奶,阿爷,老早辰光,阿拉黄林村发过大水,刮过台风伐?”

  阿奶一楞,摇摇头:“我嫁到黄林村这几十年,台风是年年刮,风雨也不大。好像山溪只发过两次大水,有一趟碎金溪的水都漫到屋沿边,各家都抢着捞鱼,侬阿爹也欢天喜地捡了条大鱼,说是要给我补身子……”

  她提起大儿子声音也低沉下来,伤感地望向自家男人。

  阿爷拍拍阿奶的手背,对孙子说道:“老祖宗避难找到黄林村这处风水宝地,轻易不会发大水,台风有是年年有的,影响不大。不过我小时候,倒经历过一次‘龙唤水’,天上噼里啪啦雨水带着鱼一道下,刚好也是这样的麦收季节,糟蹋了大半的收成。”

  当地人讲的“龙唤水”就是如今说的“龙卷风”,这种稀奇事几十年才遇到一遭,不能当作成例。

  几个小孩听着稀奇,纷纷向阿爷打“龙唤水”是个啥样子,被二婶赶鸭子似的赶下桌,大人们都忙着要上工,哪来的时间讲古?

  曹富贵摸摸下巴,啜着牙花,觉得还是得去县城里走一趟,横竖离麦收还有点时间。钱家姑爹和阿爷都是有见识的人,看看他们那里会不会有什么消息和办法。

  他一转头,正对上小乔的一双熊猫眼,吓了一大跳,问道:“侬这是咋啦?夜里做贼去啦?”

  阿奶啪一记拍上富贵的臭嘴,呸呸两声,呸掉他的童言无忌。

  小乔悄悄瞥一眼富贵哥的嘴,摇头答道:“没事,没睡好。”

  曹富贵点点头,也没放在心上,跟阿奶说了声,当下就起身去县城。

  他赶到大姑家时,正好吃午饭,大姑当即斩了只刚抢购来的红膏咸蟹,又做了道富贵爱吃的红烧肉,炒盘小青菜,把宝贝大侄子喂得喉咙都塞直了。

  “……多吃点,不是托侬个福,家里哪来这么些吃的。”

  曹连秀压低声音,不住往富贵碗里挟菜。

  如今大形势不好,城里供应紧张,农村日子也好不哪里去,住在院子里的人家都有好几户被精简“动员”到乡下去了。要不是富贵时时记挂着她这大姑,时不时送来肉菜粮食,青柱青石连吃饱都难,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肚腩都长了层薄膘。

  听人带信说富贵来了家里,曹姑爹下班匆匆赶回屋里头,和钱家阿爷陪着富贵一道说话。原本两家就亲近,如今有了古玩玉石交易这条线,他早就不把富贵当个普通少年、平常亲眷,而是个有门路能“对话”的灵醒人。

  “……麦收前的天气?”

  钱姑爹眨眨眼,神情略有些古怪,富贵居然会操心这些事情,这不是生产队里队长该忙的事情吗?

  “这个可以看天气预报吧?我们县里也有气象站,报告虽则不是很准,多少也能有点比照。”钱老爷子想了想,说道。

  气象报告是老早就有的,近两年中央才取消加密,在报纸和电台公告,用来指导和帮助各个行业的生产,服务人民生活。因为科技水平有限,这报告不能提早较长时间预报,也不是特别准,如果有什么特大的自然灾害,政府一定会尽早通知。

  只是乡村里面老农能识天时天象,对这些新事物多半不太了解,各个生产队还是看天吃饭居多。

  “天气预报?”

  这东西好啊!曹富贵精神一振。

  他平时东游西逛,也不怎么看报纸,听广播都是捡着有趣的听,偶尔听过一耳朵天气生产什么的,哪里会留心这些玩意。现在听钱阿爷这么一说,这可是政府指导农业生产用的,台风这么大的事,多少都会有个预告吧?就是算是提上一两句,拿回生产队去,那也是政府白纸黑字的公告,多少有、有那个“权威性”!

  只要关注报章,到时再去县气象站里弄个说法,哪怕再含糊其词,有他富贵哥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唬着三阿爷让队里稍作点准备,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49章 雨至

  “……三阿爷,要相信政府, 相信科技, 紧跟时代晓得伐?你看看报上的预报,‘超强热带气旋’近期将在我省沿海登陆, ……要求各级基层提高警惕, 做好灾害预防。”

  曹富贵手里拿了张今日的省城日报,指着一小块豆腐干文章, 唾沫四溅, 向三阿爷宣扬新时代的气象预报。

  “富贵啊, 你这是长大了,都晓得关心天时农事了。”

  曹书记戴上他的老花镜,仔细地念了一遍报上的文章, 点点头, 很是欣慰。

  大队里也有报纸, 不过一般是邮差三五日一送,山坳路难行, 哪里能像城里日日有最新消息。报纸他倒是时常读的, 不但读,还要聚拢群众一道学习中央的最新精神。可对于报上的天气预报版块, 还真是不太注意。

  一来拿到报纸太迟, 预报都过期了;二来山间天气与平地不同, 倒像是孩儿脸一日三变, 老农有时都看不准天气, 城里的报纸上更不会特地播报他们一个小小山沟的天象, 看了也白看。

  至于台风,这东西不是年年都要来几次么?也没见哪次有大动静。

  “三阿爷,你不知道,我在城里头看到这张报纸,心里也是一咯噔。看看,‘超强’!我特地去县气象站问了专家,人家说了,这次台风有点特别,风力特别强,路线特别怪,我看了专家在草稿上画的线,据说是很有可能刚好要从笔架山上刮过。 ”

  曹富贵一脸担忧,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张带了县气象站红头的便签纸,上头细致地画了一幅风行路线示意图。虽是寥寥几笔,那一团风向示意,正正从海滨经过笔架山,整个林坎大队都在风圈之内。尤其是黄林村,首当其冲!

  曹书记看到县气象站的红头纸,这才真正重视起来,拿起图纸细细端详,看了一会儿才皱着眉头问道:“要是台风真会经过林坎大队,照道理上级会下紧急避险通知啊?”

  “人家专家讲了,‘可能’,很有‘可能’!”

  曹富贵指着图纸吹得天花乱坠,把专家的种种推测都讲了一遍,“……总之,天气预报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专业也不能打包票,哪里可能下发正式通知。早早预备总是万无一失,麦收就在眼前,要是被台风暴雨一浇,半年的收成都泡汤了!”

  曹富贵能见到这位气象专家,还是多亏了钱老爷子介绍,私底下认识的,这位也是老物件换粮食的收益者。要不然公家单位的门哪里这么好进,公事来往都是要开单位和地方的介绍信的,哪里有随便来个少年就能咨询专家的好事。

  专家画出来的当然也不是什么准确的台风行经路线,而是几种可能之一,既然有老钱介绍基层群众咨询,他也是尽力解说,解释种种可能,当然也不可能下定论说一定会经过笔架山黄林村。

  曹富贵要的就是专家的名头,扯了气象站的虎皮,红头纸上描述的“可能”,就会引起大队的重视。

  “这事体我会通知下去,让各生产队多注意天时,万一有台风来,也能尽力抢收……”

  曹伟岩眉头紧蹙,把这台风的消息放到了心头。

  不管怎么说,富贵有一句话不会错,有备无患。只是提早收割对收成影响太大,不可能只凭这点“可能”的消息就决断,这种责任谁也背不起,只能是多作预防。

  “三阿爷,你看看这东西!”

  曹富贵招招手,让小乔把他做的收割利器拿了过来。

  “甚东西?”曹书记眯起眼,上下打量小乔手里的古怪竹制器具。

  “掠子!这可是抢收利器,关键就是一个‘快’字。只是要找一批人高马大有力气的队员好好练一练,万一台风真的来,这东西一个就可以顶得上四五个人工。”

  曹富贵拎起掠子作示范,以他的身高和力气用这玩意还有些勉强,像二傻这样的壮汉来用,真正是一个顶十个,好用,而且省时省力。

  三阿爷眼光毒,也是个能决断的人,看了“掠子”的示范,一眼就看出这是个收割的好东西,当即拍板,让各个生产队都赶制,拉上民兵们统一训练,哪怕就是台风不来,用这东西抢收也是好处多多。

  这些事务自然由曹书记分派下去,不必富贵哥一个群众百姓多担心了。把小乔亲手做的那只“掠子”丢给三阿爷,他便放下一半的心,带着小乔回家转。

  剩下的另一半,那只能紧盯天时,看老天爷的发落了。只要再撑过六七天,麦子就全熟了,到时整个大队的人员都会出动,全力抢收,确保大半年的辛勤成果颗粒归仓。

  小乔紧跟在富贵哥身后,很沉默,他望了眼骄阳似火,突然问道:“哥,你说台风真的会来吗?”

  曹富贵也抬头望望天,叹了口气,有些迷惘,低声道:“我也不晓得啊!总归还是但愿老天爷不要让它来。”

  梦里的场景太凄惨,惨到他根本不希望那些事情会发生,可这些像是预兆般的“噩梦”却总是真真切切地在现实里发生——幸好,他还有扭转“噩梦”走向的机会。

  尽人事,听天命。

  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没有真凭实据想要让队里提前收割,肯定要造成粮食损失,曹书记也顶不住“破坏生产”的罪名。

  既然有报上的天气预报和专家的可能性分析,又是自家人特地从城里带来的消息,曹伟岩书记也不敢轻慢,当即去大队部摇了一通电话,又派副大队长开了介绍信到城里相关部门咨询,想再探听探听台风的准确信息,可问来问去也都是模棱两可的答复。

  看看天上的猛日头,曹书记一拍大腿,紧急备战,让训练过“掠子”收割的民兵们轮流值勤,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干,可不敢轻忽麦收大事。

  离着曹富贵通风报信的时间,一天两天三天过去,天上仍是烈日炎炎,没有半点起风的动静,备战抢收的队员都开始嘀咕,大好天气劳命伤财防台风,曹书记是不是昏头了。

  曹书记两眼一瞪把几个生产队长的牢骚瞪了回去,麦收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别说多巡逻几趟守麦田,只要能保证麦收,个个睡在地头都是应当应份的!

  黄林生产队的石河生倒是没想那么多,听书记透露这消息是曹富贵从县城里带来的,不管真假,他都花足十二分力气召集队员防范。如今虽然不讲封建迷信,这特娘的曹富贵就是有那狗屎运,这半年来,曹家二流子鸿运当头,当真是不服气不行啊!

  曹富贵把这桩事情甩给三阿爷他们去担心忙碌后,肩膀顿时轻了一大半,果然天塌地漏还是要这帮高个子去顶啊!连纠缠不休的噩梦都时有时无,不再骚扰,让他好好睡了一觉。

  反倒是家里的大大小小,听说强台风要来的消息后都紧张不已,连宝锋都跟着英子她们一帮儿童团成员,积极去麦田站岗守卫,小乔更是好几天都挂着黑眼圈,神情严肃,时不时就抬头观天象,好似诸葛之亮。

  曹富贵和大伙一道忐忑地等了四天,眼见着麦子再过三五天就能收了,天气突然变了。

  那天下午,漫天的阴云忽然从东边吹来,狂风开始肆虐,虽然没有一点雨落下,天上的乌云却像是沸腾一般滚滚而至,和往年台风时节的流云大不一样。

  曹富贵死死盯着天边黑压压摧城压寨般推挤过来的乌云,嘴里发出了一声尖利得快变调的高喊:“……台风来了,来了!”

  石队长鼓腮咬着牙根,恶狠狠地瞪着天际,看看被风吹得直不起腰、快要完全成熟的麦穗,又盯了一眼曹富贵,猛然发出一声怒吼:“开镰,收割!”

  他青筋虬结的粗壮胳膊用力一挥,身后整个生产队男男女女二百来号能动的劳力齐声大喊,应声奔入麦田,当先就是几十个训练过的“掠子”手。

  连放暑假的孩子们都帮着捡穗子,运麦草,二傻更是挥舞着他早就用惯的“掠子”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曹富贵也不好意思再躲懒,只得和阿爷二叔一道下地,参加生平第一次的抢收。

  镰刀他是不会用的,让他割麦,都怕他割断自己的脚,石队长就把这四体不勤的家伙踢到了半劳力堆里,跟着老弱病残一道捆麦子,捡麦穗。

  这活也不好干,弯腰又直起,直起再弯下,没捆几束,腰都酸得不像是自己的了,汗流浃背,麦芒扎得浑身刺痒,曹富贵累得欲哭无泪,真恨不得在能像是炼庐里那样,一动念就用精神力来干。

  再看看边上,栓子、宝锋他们几个小屁孩子都干得比他快,老早冲到前头去了。

  周晓岚那臭丫头背着比她人都高的一捆麦穗经过,居然还冲他撇嘴,鄙夷地翻了个白眼,惹得曹富贵勃然大怒,有种停下来跟阿爷一决雌雄!

  小乔掏出块帕子,递给富贵哥,自己默默把地上漏得乱七八糟的麦穗,快手快脚拾得干干净净,利索地拿麦杆一搓,双手一绕,立时把一捆麦子绑得整整齐齐。

  曹富贵看着这孩子眼花缭乱的一通动作,扛起麦子就走,一看就是干熟了地里活的,顿时大为感动。会干活不说,还能体贴阿哥帮着干活,这小崽子当真没白养啊!

  “哎,哎!小乔,走慢些,阿哥帮你一道扛。”

  他大呼小叫地赶上前,七手八脚地帮忙,虽是越帮越忙,多少也是片心么!

  风越刮越急,地里抢收的人们心头也是越来越紧,渐渐的,豆大的雨点开始稀疏打下,地里还剩下三成麦子没收起。

  “快,快!雨要落了,都特娘给我拼出性命来收啊!”

  石河生眼睛通红,声音都喊破了,队员们根本不必他再催促,哪怕是再没力气的老弱也豁出吃奶的力气,拼命抢收。

  “掠子”手冲在前,在狂风中拼力挥舞,麦穗一片片倒下,身后的老弱立时蹿上前捆麦,捡穗,运走……

  最后一捆麦子被运到临时棚里后,暴雨终于瓢泼而下,瞬息之间地里一片泥泞。

  冲锋的“掠子”手队员们筋疲力尽地倒在田边,掠子丢在一旁,累得手指都动弹不了,任雨水浇在身上。

  “起来,都特娘的起来!要睡回去睡,不要命了!”

  石河生歪歪倒倒地踹了一脚躺倒在地上的壮劳力们,满脸是水,带着哭腔心有余悸地笑骂,贼老天,这可算是逃过一劫啊!地里零零散散的麦穗还洒着,可绝大多数的麦子收回来了,这收上来的是队员们口粮,下半年的命啊!

  曹富贵老早就拉着小乔,和孩子们一道躲在晒场角落的麦棚下头,一边用身体挡着斜刮的风雨免得浇湿好不容易收上来的麦子,一边看着老天爷的威势啧啧感叹,教育小乔:“这就是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啊!”

  小乔望着天际狂暴的骤雨,紧紧拉着富贵哥的手,沉默不语。

第50章 悲剧

  外面狂风骤雨, 乌云滚滚, 黄林生产队的小队部里却是热火朝天, 人人忙得四脚朝天,眼珠通红。

  “仓库里的油毛毡拖出来, 盖到麦棚里去, 快!”

  “队长,仓库要漏雨呢?”

  “侬憨大啊?!现在特娘库里有个屁!麦子淋湿就白收了!”

上一篇:终点站

下一篇:从命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