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诉__
软件根据人脑的记忆周期,规划了学习安排。如果设定每天200个新单词的话,第二天需要打卡的就是当天的200个加上前一天的200个。
咬牙设定好单词个数,季温瑜回楼上的书房往桌前一坐就开始跟着背。
200个单词,饶是其中大半都认识,他还是在楼上待了整晚。总算背完,他把完成任务的截图发了笔记。打卡活动界面他和X的积分上涨了几分。
季温瑜倒在沙发上,点开和X的聊天记录。
页面停在X的那一条。
“单词打卡200个”,不是随机生成的。
季温瑜长按复制,原封不动的回给了X。
接下来三天,X保持着一天200个单词的速度持续在广场发笔记打卡,并且同步将打卡消息发给他。除了单词外,X还发了种树软件的记录,同样作为青禾活动的打卡。X似乎天天都待在学校的图书馆,一天用种树软件锁定手机屏幕的时间能达到十个小时。季温瑜从家里回学校之后,尽可能的控制自己使用手机,也只是做到了大佬打卡时长的三分之二。
几天下来,和X的对话框简单而质朴。
【X:单词打卡200个】
【鱼仔:单词打卡200个】
【X:今日种树时长10.2小时】
【鱼仔:今日种树时长7.5小时】
和大佬之间的对话像人机。季温瑜好几次想在对话框里打“转人工”三个字甩过去。
回学校后,他认真研究了X之前给他提供的思路,确定了研究生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虽然做科研也很有意思,但季温瑜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是做学术的那块料儿,硕士读完多半是要就业的,应该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到时候也许进大厂,也许回去继承家里的生意。那如果这样的话,就还是选交叉的方向比较好了。他大学生物学得不错,选与生物学交叉,以后可以就业的药企还有医疗企业也有不少选择。
选定了这个方向,那导师基本上就确定了。紫荆大学专攻生物信息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只有一个,刚好是这学期教他们计算机视觉的教授,姓陈,叫陈望。
季温瑜仔细回想了一下,开学一个月,计算机视觉他倒是每周都去了,上上周还代表小组上台做了pre。就算没在陈望那里留下什么太多特别的好印象,应该也不至于有太差的坏印象。上周的小测他也是认真准备过的,题目答得七七八八,八成也能有个不错的成绩。
这样盘算下来,季温瑜感觉自己的套瓷应该能十拿九稳。
套瓷本身不简单,要怪就怪他本人实在优秀。
接下来的努力的方向大致有了眉目,季温瑜开始飘飘然。
手机震动一声,是X发来的消息,又是单词打卡。
大神还真是自律,每天200个单词雷打不动。
季温瑜无奈的笑,也跟着打开单词软件。但也许是因为心情好,也许是因为图书馆窗外的晚霞透进来的光晕太美,只是堪堪背了两组,他就停了下来。
晚霞是掺着金色的红,璀璨又温柔的洒在楼下的花园里。让人只是视线略过,便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
【鱼仔:今天天气真好】
他在对话框里发过去一行字,回应X的打卡。
【鱼仔:我想好之后想研究的方向了,打算冲和生物学交叉的】
顺便分享他的最新决定,毕竟之前X也为他提供了帮助。
大佬这次终于由机器转回了人工。
【X:嗯,挺好的】
天气真好,心情也好,那不如去球场打会儿球。
季温瑜这样想着,合上桌上的笔记本。
左右一会儿还回来,东西他索性留在了图书馆的桌面。
下电梯,跟着零散的人流走出了图书馆,男生骑车到了常去的篮球场。
还是假期期间,连平日里最热闹的球场都闲得很安静。
季温瑜锁好车,脱下外套。在把手机塞进外套口袋前,他又下意识的扫了一眼青禾的界面。
他看到X新发的笔记。
最新发送的一条,不是关于打卡。
那是那人拍的一张胭脂色的晚霞,霞光与洁白的云朵在无声的缠绵。
【X:今天天气真好】
像是被小猫用软绵绵的猫爪挠了一下,有点痒,微妙的情绪在心底缓缓升腾。
X在用他发过去的话发公开笔记。
季温瑜忍不住点进对话框确认。
嗯,是他发给X的原话。
微风拂过,吹乱男生额前的碎发。
今天的天气......好像确实很好呢。
第9章
对X到底是谁,季温瑜忽然产生了一丝好奇。
都是每天互相打卡的学习搭子了,知道对方的学校和姓名,好像也不过分吧?
可是照片里的晚霞只拍到了空中的云,没有任何地面的建筑物,根本无法根据这个来判断X所在的位置。
男生抬头望天。
每一朵云都和X照片里的好看得很相似,但细看似乎也都不同。
京大......应该是在他们学校西边的方向。
季温瑜打开手机里的指南针。
西边......的云,好像也没有更像?
要不直接问?
还是算了。
只是网友而已,就算他内心对X的身份有所猜测,直接对那人问出来也多少有些冒昧了。
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他把手机扔进外套口袋里,小跑着去篮筐下拿球。
从前对于这些打卡活动,季温瑜向来是不屑的。
但一整个假期下来,他意外的发现,这种看起来很作秀的操作,格外有效果。
尤其是在选好想套瓷的导师之后,事情就变得更加顺利了起来。
X给他推了一些写保研冬令营材料的模板,还亲自上手帮他润色了研究计划。假期回来、上计算机视觉之前,季温瑜已经成功准备好了用来套瓷的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
套瓷这种事情,逃不过见面三分情。反正他一向是社恐——社交恐怖分子,和教授套瓷,也不用担心被拒绝伤自尊,大不了就对方说哪里不好,他改哪里,改完再继续来堵人就是了。
既然想要了以后要做陈望的弟子,那以后的计算机视觉就不能马虎了。周一下午,季温瑜特意提前二十分钟到了教室堵门,教室里上一节课刚结束、同学们往教室外走,他就冲进去,直接占领了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
上课吃东西、玩手机的时候最怕视线无意中和老师对视,但季温瑜都坐在第一排认认真真的听课了,那自然是眼睛追着老师的目光走,生怕老师注意不到自己。
这应该是季温瑜大学三年以来听得最认真的一堂课。下午第二节的专业课,也没有那么令人困倦嘛。
下课铃响,手机屏幕上的种树软件成功记录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长。男生满意的快速将书本塞进背包里,守在教室的门口,等陈教授出来。
季温瑜套瓷的开场白,简单粗暴。
“陈教授,我最近在着手准备荆大的保研冬令营,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想跟您请教一下。”
与其耽误陈望的时间听他东扯西扯,还不如直接开门见山的进入话题。少点套路多点真诚,毕竟他已经用上课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表达了他的诚意。
见过的学生成百上千,他一开口,男人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
戴着细边眼镜的教授温和的点点头:“好,那你跟我来办公室吧。”
套瓷的前半部分,进展得十分顺利。
跟着陈望回了楼上的小办公室,季温瑜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对方,简单介绍了自己大学两年多的成绩和各种比赛获奖经历,陈述了未来的学术研究构想。
陈教授听得很专注,时不时问上几个问题。研究方向他之前发X把过关,大佬顺手点拨了他几句,刚好有好几个便是陈望感兴趣的内容。
季温瑜一边对答如流,一边在心底悄悄感叹X不愧是大佬。等套瓷成功了,怎么也要请X吃个饭才是。不过大家毕竟是网友大神会同意和他线下面基吗?
然而好景不长,季温瑜还在琢磨这把十拿九稳的时候,陈望结束了他的提问。
“你的研究方向准备得还算充分,目前为止有发过什么论文或者跟学校的哪位老师一起做过课题吗?”男人问道。
季温瑜紧张得手心冒汗:“专业期刊的话还没有过,之前参加比赛答题写过论文算吗?”
他手忙脚乱的把简历页从一摞资料里翻出来,递给陈望。
“哦,好。”教授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现在大三是吧?”
“是的,陈教授。”季温瑜点头道。
陈望的伸手点了点他简历上的绩点:“你的成绩保荆大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不过冬令营属于提前批了。”
他没有直接点出来,但季温瑜听出了他的意思。
整个保研流程,先是冬令营,然后夏令营,最后正式走大批量。冬令营相当于提前批中的提前批,是各大院校来掐尖的。如果是X或是许远哲的话,当然是没问题。但他的绩点和履历,可能就差点意思。
出师不利,心凉了半截,季温瑜虽然理解,但还是不服。
大概是看出来了他的不甘心,陈望看着他说道:“你等一下。”
他转过身,在办公桌另一侧的书架上翻找了一会儿,拿了一张A4纸递给季温瑜。
纸上印着四五个问题,与生物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是那种开放式的问题,每个看起来都能延伸写成一篇论文。
“这是我前一阵开学给这届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准备的,算是看看大家的基础和研究思路吧。你回去准备一下,一周时间吧,我看看你能做到大概什么程度。如果符合我的标准,我可以给你出冬令营的推荐信。”他还没来得及直接要推荐信,陈望便主动提了出来。
男生的眼睛重新亮了起来:“好的,谢谢陈教授!”
-
开放式的命题,比考试时一定会有正确答案的考题,明显更有难度。
这大概也是做科研本身的难度所在。
只有大方向,该往哪儿走,该怎么走,像是在寂静无声的黑夜中行走,全靠自己摸索。
陈望给他的题目一共有五道,其中前两道是比较基础的,他可以从前面两年多的专业课课本里找到对方的大致答案。但是从第三道题开始,问题就变得抽象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