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先生的窗 第9章

作者:战略审批后 标签: ABO 年下 先婚后爱 近代现代

“联盟可能再有两个月就正式解体了,是必然要走的路但……唉……这种噩梦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你说对吧……

晏中戊抬头,看向月亮。

但这会儿月亮被云遮住了。

随行从路边上前,小声提醒晏中戊尽快回到专列上。

“俞部长的电话接通了吗?”晏中戊低头绕过地上的石子,收起了和方醒有关的思绪。

“还没有,说是还在和林部长开会。需要挂紧急线路吗?”

晏中戊摆摆手:“来得及,晚点儿再拨一次。”

距离专列还有百米时,月亮终于露出来了,晏中戊回头,已经看不到小路尽头的墓碑了。

风忽然变急从耳边卷过,晏中戊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扑过来的随行压在了身下。

空中传来清脆的爆炸声。

简聿至侧头,从车窗看到湖对岸很远的地方炸开一道烟花。

俞静澜也侧头看过去,刚好看烟花连成了一片。

“快到光缚节了啊。”俞静澜低声感叹,“简上尉是光缚节前后的生日吧?”

简聿至一愣,第一反应是忍不住看了一眼还没结束的烟花,之后才扭头垂下眼帘俞静澜回答问题:“应该是的,部长先生。”

“应该?”俞静澜不解,“档案上就是这个月啊。”

简聿至笑笑:“我们一起进保育院的几个孩子都登记了同一天生日,但应该是冬天没错。”说完简聿至歪了歪头,去看俞静澜表情。

俞静澜没有像简聿至猜测的那样流露出可怜或惋惜,反而笑得更明显了,连说了两声冬天很好。

说完他低下头,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了响铃的电话。

来电很短,俞静澜连着问了什么时候以及在哪里,语气不算好,简聿至听了也跟着紧张起来。

电话挂断后,俞静澜果然直接对司机下了改路去观山路1号的命令。

简聿至心下确定是出了事,他没权利问,只能打起精神很紧了俞静澜。

等到了观山路1号看到内阁部长全部连夜赶来,总统府邸的走廊上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简聿至才意识到可能出了更不同寻常的事情。

但即便这样,简聿至也没有往最坏的方面想,总统府邸的走廊也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节日的烟火几乎亮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简聿至先是发现走廊里的特勤人员忽然增多了,接着他从耳机中得知了晏中戊的专列遭到炸弹袭击的消息。

临时会议结束后,所有内阁部长的安保等级都提升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俞静澜是最后一个从总统办公室出来的,简聿至跟上去,抬手打开了联络器上面在会议期间被关闭的信息素探测功能。

出人意料,虽步伐急促,但俞静澜的腺体异常稳定。

上车后俞静澜立刻开始同部里的常务秘书通话,指示对面让今天的新闻发言人在办公室等,之后会先同塔西大使见面,如果塔西的人没到,也先不见其他国家大使。

挂掉电话后,后座陷入了长达半分钟的静默。

平日俞静澜在车上也很安静,今天却好像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简聿至不合规矩地抬头看向了后视镜,俞静澜脸上没有表情,没拿手机的那只手伸进大衣内里口袋,摸出了一张抑制贴,拆开包装后低下头,快速盖住了腺体。

腺体是俞静澜的耳朵,眼睛和鼻子,他曾经以此窥探到晏中戊和方醒无声的爱意。

此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第16章

在俞静澜的办公室内,年过半百的塔西大使度山惊慌、焦虑、小心翼翼地观察俞静澜的脸色,丝毫顾不上自己作为联盟国使臣的颜面。

“塔西绝不可能对玄州做出如此丧失人道的袭击,俞部长请别忘了,这两次袭击事件中,我国也是遭受了损失的。”

俞静澜低着头,态度冷淡。

“Lawrence,联盟解体一事,我国自始至终都是反对的,在这几个月的协商中,我们也一直坚持着以塔西同玄州的共同利益为优先的原则。这种时候对玄州发起攻击,无论如何也不合逻辑,这点你与总统应当能理解才对?”

“但据我所知,塔西已接受了安萨尔的延长驻兵协议。”俞静澜不动声色地提醒。

度山并不意外俞静澜提及此事,反而重重地叹气。

俞静澜其实从度山进门开始的反应就已经能确定,袭击事件塔西若有责任也大概率是被利用而非主动参与,上次在车站几个军官不知道上层决议是可能的,但对晏中戊这一次,他们没有理由连度山这个级别的官员都不知会。

度山为何叹气不语俞静澜也十分清楚。

除传统部队外,玄州近年已经训练出了以信息素武器为核心的精锐部队,对希伯斯等外战中屡战屡胜,联盟解体后,塔西作为接壤国对此一定是忌惮的。

所以塔西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推动联盟解体。

施堂庭上任后态度强硬,塔西见局势无法扭转,寻求稳妥退路也是合情合理的。内阁对塔西和安萨尔频繁的私下联络一直持观望但不阻挠的态度,这是晏中戊的想法,他担心过于紧逼会让塔西和安萨尔结成新的同盟。

现在又让施堂庭料准了,虽然明面上没有联合,但两国的密切接触已经对玄州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哪怕塔西是被利用的那一方。

度山离开俞静澜的办公室后,常务秘书立刻进了办公室,站在门口看着俞静澜。

“说。”俞静澜低头回复着信息。

“特勤抵达了事故现场,确认了昨晚的情报无误,专列上无人生还。”

俞静澜划着屏幕的手顿了一下:“怎么确认的?”

“人数以及生物信息,都确认过了。”秘书停顿片刻,“总理的遗体会在今晚回到玄京。”

“知道了。”俞静澜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声音变弱了许多。

“总统办公室十分钟前来电,请您下午三点去观山路1号圆桌办公室开会,一并讨论葬礼事宜。”

俞静澜闭了闭眼,彻底说不出话来。

“安萨尔大使Gareth先生想与您尽快会面……”

“最近几日没有时间,内务繁多,请他宽心不必多想。”

秘书微微点头,自行从办公室退了出去。

俞静澜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打开自己的日程表,未来三天他原本还有几个外访的行程,现在看已经全部取消了。

“部长先生。”门口传来小心翼翼的声音。

俞静澜抬起头,在看到简聿至的瞬间,原本刚整理好的呼吸忽然又乱了。他原本侥幸想着,遇袭不代表人就一定有事,万一呢?

现在事情好像已经没有了幻想的余地,所以看到简聿至,俞静澜就不自觉地想起那天最后一次同晏中戊说话,他和晏中戊不止一次从那条路上走过,总也没想到那会是最后一面,回过头去想,他们最后聊的话题竟然是爱情,实在不可思议。

“出去。”

简聿至轻轻握拳,固执片刻,还是低头退了出去。

人与人何时会道别本就是无法预估的,俞静澜还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

哪怕不习惯,俞静澜也已练就了掩饰。

只是没想到,拿到事故现场简报时,俞静澜一再劝自己冷静的意志还是摇摇欲坠。

专列上一共42人,只有晏中戊和两名随行留下了可以辨认的躯体,因为他们是在距离专列几十米的山路间被发现的,现场留有抵抗痕迹,三人均死于近距离的射击。

所以他确实下车了,他去看方醒了。

俞静澜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想起晏中戊此次替自己出访谈判的理由,他怕俞静澜冲动行事。可他自己呢?

“专列在事故发生地点停留了十五分钟左右,根据修复的行程记载,是Rafael下的命令,之后带着两名随行下车。”

“原因呢?”

“没有记载。”

“会不会是发现车外有异常?但外围没有任何记录……他总不至于这么不警惕。”

在诸多猜测声中,林啸一言不发地隔着圆桌看着俞静澜,他是为数不多知道十几年前往事细节的人,同俞静澜一样,刚看到简报时他就知道了晏中戊为什么会下车,他在愤怒于晏中戊放不下儿女情长的同时,又不得不担心俞静澜的心情。

在林啸的记忆里,俞静澜和晏中戊有时还是十几岁甚至几岁的样子,还有方醒,三个晏其修教养大的孩子,从联盟建立初始时就跟着晏家穿梭于战火纷飞中,那时候大家都想着,等这一代孩子长大,日子肯定就好起来了。

怎么二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吃苦呢?

“我想尽快去现场一趟。”俞静澜忽然开口,惊了众人。

施堂庭看向他,好一会儿才开口:“我理解你的心情Lawrence......”

“您不理解,总统先生。”俞静澜毫不客气地反驳了施堂庭。

施堂庭的表情变幻莫测,他已经算是少有地有耐心了,沉默半晌看向了林啸,示意他劝说俞静澜放弃这种想法。

林啸却清了清嗓子:“理由是什么?你觉得有什么容易遗漏的疑点吗?”

“中戊在车上时曾经想和我通话,但是当时我在其他会议上。我猜测他此行去塔西可能得到了一些敏感情报,既然遇袭时他没在车上,那我觉得他有时间并且会想办法把情报通过其他方法留下。”俞静澜垂眼看着桌面,语调低沉像是个机器人。

“那我们让观湖3号那边派人去。”林啸建议道。

俞静澜立刻想要反驳,却在对上林啸的眼神后猛地顿住,闭上眼睛硬生生把顶在了喉咙的话,连带着愤怒和暴躁的情绪一同咽回了肚子。

“Lawrence,你要不要休息几天?”施堂庭小心翼翼地建议,生怕俞静澜误会他的意思。

“如果一定要去,我来安排安保。”林啸忽然改了口,在施堂庭看向他的时候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无人察觉到林啸释放了与会议氛围格格不入的信息素,他用抽离了职位的身份关心着俞静澜。

“我理解你的心情,静澜。”林啸敲敲桌子,示意俞静澜抬头看他,“你是否理解在座各位的担忧?”

俞静澜的肩膀下沉,他环视圆桌边的每一位同僚,果然每一位都被忧虑笼罩,就连一向强硬的施堂庭,也第一次对他坚持的政策产生了微弱的怀疑。

“请观湖3号重新排查现场吧,尤其......方醒的墓碑附近,林部长应该知道位置。”俞静澜开了口,表示了退让,“葬礼事宜也请各位费心,我就不参与讨论了。”

说完俞静澜撑着桌面站了起来,他止不住地晃了晃,好一会儿才找回点力气走出会议室。

同每一次会议一样,站在门口的简聿至立刻迎了上来,待俞静澜走近后放慢一步,沉默地跟在俞静澜身后。

方醒离开的时候,晏其修对晏中戊说,活着的人要克己。

晏中戊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到了,如今,俞静澜认为自己应当用更短的时间。

“部长先生。”

四个字让俞静澜怒火中烧,他转过身,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看着简聿至,他没有理由地对简聿至一直以来对于这份任务的责任心产生反感。

晏中戊实在天真,人怎么可能只凭着信息素就与另一个人建立情感呢?

信息素带来的只有欲望,那是人最糟糕的弱点,简聿至便是如此,时刻关心着俞静澜的欲望。

上一篇:看到你了

下一篇: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