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生存日记 第46章

作者:Llosa 标签: HE 甜宠 近代现代

齐椋心里忽然一空。

“这份午餐,就像我当年送出去的高达吗?”他说,“如果是这样,我向你道歉。”

齐椋望着他,刚想说什么,手机上跳出了通知。

“看来你有新单子了,”孟寄宁说,“那我不打扰了。”

他把吃剩的包装盒装进袋子里,开门出去。齐椋望着他越走越远,忽然打开车门,喊了一句:“等等。”

孟寄宁回过头。

“我还欠你一顿饭,”齐椋问,“你明天晚上有空吗?吃完我们可以一起去酒吧上班。”

孟寄宁怔了怔,低头望了眼脚下打旋的叶子。

“好啊。”

作者有话说:

薪水几十倍的那个,确实伤到我了。我想起有次跟投行的同学一起吃饭,然后发现她交的税比我的工资高()

第41章 附录四

敲门声响起时,孟寄宁正趴在桌上写歌。

椅子和桌板的高度不太协调,坐久了腰酸背痛,加上灯光昏暗,过一会儿他就要站起来,歇一歇他突出的腰椎间盘。

他望了眼手机,还没到和齐椋约定的时间。

他揉着后颈打开门,眉毛惊讶地要跳出额头:“哥?你怎么来了?”

孟初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给你这个。”

孟寄宁关上门,把椅子让给他,疑惑地拆开包装,拿出一个台灯。

“这儿的灯管太老了,”孟初说,“你写歌伤眼睛。”

孟寄宁提着台灯的脖子,好像手里提着一个异形生物。

他将荒谬的人生选择告诉兄长后,对方,居然,在关心,他那虚无缥缈的梦想。

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支持他的人,最没有帮助他的理由的人,竟然站在他这边。

他迅速把灯插上电,打开,屋里亮了三倍。

“谢谢哥!”他受宠若惊之余,有些不安,“怎么想起来送我礼物了?”

孟初把手放进口袋里,捏着内壁丝滑的布料,犹豫着说:“近几天在逛家具城,碰巧看到这个台灯,想到你可能缺一个,就买了,从家具城来这里也顺路。”

付关山对家里的陈设多有不满,鉴于那房子是共有财产,孟初觉得他有更换家具的权力,所以最近两人在研究室内装潢。

他用了“碰巧”和“顺路”,但孟寄宁还是很甜地笑了。

“我刚写好一支曲子,”孟寄宁拿起床上的吉他,“我弹给哥听听吧。”

孟初刚想说不必,孟寄宁已经开始拨弦,演奏途中离场不礼貌,孟初就坐下了。

他看着孟寄宁,对方站在衣柜和灶台之间的小小空隙里,依然有着聚光灯下的风范,正如当初演讲比赛和歌手大赛时那样。

唱完,孟初附和着气氛拍手。

“中间一段的编曲太扁平了,没有把情绪顶上去,”孟寄宁说,“哥你觉得呢?”

“我……我不懂,”孟初说,“我觉得挺好的。”

孟寄宁笑得露出了几颗白牙。他把吉他放回去,坐在床边,笑容依旧灿烂:“哥能理解我,支持我追求梦想,我真的很开心。”

孟初有些茫然。他只是坐下来听了一首歌,就让人心花怒放了。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找到了愿意奋斗一辈子的事业,希望你也能这样。”

孟寄宁愣了愣,忽然扑过来,抱住了他。

前几天,孟初坚持听完整场演奏之后,孟寄宁也是这么抱他的。他拍了拍弟弟,觉得这种感动着实没必要。

他好不容易才等到情感充沛的弟弟放开他,赶紧站起来,顺势告辞。

“哥你不来酒吧吗?”孟寄宁失落地问。

“我还有实验。”孟初说。

是真的,老同学那里传来消息,项目有希望了。

孟寄宁送他出门时,还有些依依不舍。

“那你有空再来,”孟寄宁说完,忽然想起什么,弯了弯眼睛,“说不定那时候,我还能向你介绍一个人。”

孟寄宁在路口远远地望到齐椋时,对方脸色有点阴沉。

那阴沉并非一时的情绪,而是陷入长久黑暗之后,对生活的绝望与淡漠。

从最近开始,孟寄宁才逐渐理解这种心情。

他朝齐椋招手,对方抬起头,看见他的一瞬间,脸色忽然变了。

眉头舒展开来,眼神变得平和。

好像有一瞬间,短暂地从淤泥中拔了出来。

齐椋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种变化,所以,他也不知道,看到这种变化的孟寄宁,在那一瞬间,会有相似的轻松。

“等很久了吗?”孟寄宁问。

齐椋摇了摇头:“刚来。”

事实上,他差点迟到了。上一个单子在快速路上,他赶过去的途中堵了很久,离修理店也很远。车主不太高兴,签字的时候反复检查,磨磨蹭蹭的。

“你想吃什么?”齐椋问。

以防万一,他往微信账户里多转了点钱,省得付账的时候,单刷一个二维码不够,场面会很尴尬。

孟寄宁想了想,说:“意大利菜。”

齐椋的心脏跳了跳。孟寄宁的上一份工作很光鲜,应该吃过不少高级餐厅,那些地方能花掉他半年工资。

看他担惊受怕又强装镇定的表情,孟寄宁笑了笑,指着对面商场二楼的一个招牌:“喏,就是那里。”

齐椋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是大大的三个字——必胜客。

“披萨也是奢侈品,”孟寄宁在点单时说,“我小时候很馋必胜客的,只有节假日才能吃到。”

其实齐椋一直不理解西餐,他觉得价格匪夷所思,披萨还没有工地盒饭好吃。

齐椋顺着他的意愿点了两块披萨,他说可以换着吃。

“套餐不划算,”孟寄宁说,“里面的饮料又贵又难喝,扣掉饮料,还不如单点便宜。”

他把齐椋自己吃饭时的想法说了出来,齐椋望着他,有点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真实的。

他们吃了一顿经典西餐,因为孟寄宁要拿吉他,齐椋要回去给父亲翻身,两人先回永安街,再一起去酒吧。

夜晚,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城市里,这一带却有着别样的落寞。招牌陈旧,客流量也稀少。即便在饭点,也没有排队的麻烦。

他们走过冷清的街道,孟寄宁好奇地望着店铺名称。

“好朴实啊,”他点评道,“茶来茶往,我的天,好久没看到用谐音梗给店铺起名字的了。”

齐椋问:“刚刚没喝什么,你渴吗?要不要买杯奶茶?”

孟寄宁望着招牌,纠结了一会儿。齐椋想,他纠结的大概不是奶茶难不难喝,而是奶茶钱对自己来说是不是负担。

“好啊。”他最终还是说。

他们走进奶茶店,各点了一杯港式奶茶,店主似乎闲了很久了,招呼的很热情。

“来张积分卡吧,”她从盒子里取出一张,递给他们,“满十杯可以免费换一杯。”

孟寄宁接过来看了看,正面是奶茶店的logo,反面是十个空白圆圈。看样子,客人每买一杯,店主就在一个圆圈里盖章,十个圈盖满了,就凭票拿优惠。

天哪,这年头,居然还有用纸质积分卡的店。

孟寄宁正在感叹,齐椋就在一旁说:“不用了。”

店主还跃跃欲试地要给他们盖章:“你们一次买两杯,五次就满了呀。”

“真的不用了。”齐椋把积分卡从孟寄宁手里抽出来,递了回去。

孟寄宁望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到酒吧后,他们分开,各司其职。在调酒的间隙,齐椋时不时会望向孟寄宁。不知怎么的,他现在不太阻止自己这样做了。

混乱的灯光,廉价的音响,都遮挡不了对方沉醉于音乐的魅力。有人天生就是光芒万丈的,齐椋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另一个服务员端着盘子过来,报新点的酒,齐椋端给他时,问:“你知不知道声卡和摄像机,能在哪里租?”

齐椋记得他是个爱好广泛的月光族,虽然工资不高,因为家里不靠他养活,生活还过得去,经常发些漂亮的图片和视频。街角剥落的砖墙被他拍的像古建筑文物。

服务员被他突然的搭话惊到了,愣了一会儿,说:“我……我下班跟你说。”

对方端着酒,仓皇地服务客人去了。齐椋低下头,把残酒倒入水槽,耳中漂浮着动人的旋律。

表演结束,孟寄宁穿过人潮,走到吧台前。

齐椋把一个空杯放到他面前,等着点单。

孟寄宁托着下巴,沉吟一会儿,站了起来。“今天不喝酒,”他说,“还有重要的客人要见呢。”

齐椋望了眼时间,已经过午夜了。

他没问对方客人是谁,但他无奈地发现,他无法停止这个问题扰乱自己的内心。

甚至,在没有喝醉做借口的情况下,他依然会送他回家。

走到永安街,马上就到住处了,齐椋越来越留意路边的行人。

孟寄宁却悠然自得,仿佛很期待这场深夜幽会。

两人走到楼下,齐椋按捺着焦躁,跟他道别,刚要转身,却被人拉住了。

“你跑什么?”他说,“我还要你一起见呢。”

齐椋望了眼二楼,窗户是黑的,寂静无人。

他疑惑地望着对方。孟寄宁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两个猫罐头。

“给,”孟寄宁递给他一个,“待客礼数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