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生存日记 第19章

作者:Llosa 标签: HE 甜宠 近代现代

付关山像是被冒犯了:“我有那么傻吗?”

你看上去像是会给秦始皇诈骗短信汇钱。

然后孟初用绝对信任的语气说:“晚安。”

他洗漱完,回到客厅,看了眼时间,决定看几页书再睡觉。

结果刚翻开两页,次卧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笑声。

他像聊斋里听到鬼叫的书生,手一松,书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付关山从次卧出来,酒窝很深,大概是笑岔了气。“你看……”他把手机给孟初,“这人……”每隔两个字笑几声,“他……他在晾衣架上荡秋千,结果荡到一半杆子断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到拍桌子,砰砰声和视频里形成共振。

孟初看了看视频,又看了看他:“……你有什么事吗?”

付关山迎着他不解的目光,逐渐收起笑容,默默拿回手机:“哦,我来找睡衣。”

孟初很是欣慰,然而,这欣慰只持续了一会儿。

行李箱果然是个黑洞,他翻找的声音快把孟初逼疯了,还是没找到。

他开始一件一件把衣服扔到沙发上,企图用排除法找出来。

孟初忍无可忍地把书合上,准备过来揪出衣服,代替他想揪人的冲动。

付关山对他的帮助很是感激,站在旁边,对他致以赞美的目光。而后,他望向孟初放在桌上的书,发出吃惊的声音。

孟初抬起头:“怎么了?”

付关山走过去,拿起书细细摩挲。硬壳精装,暗红书脊,厚重得像词典,里面都是英文。

“这种书真有人看啊,”他说,“我一直以为这是装饰品,就是放在书架上装逼用的呢。”

孟初盯着他看了半晌,一瞬间,脑中响起流传千年、遗毒仍在的一句话:

凑活过呗,还能离咋地。

第17章 磨合

【磨合:人际关系相互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例句:有些天生的特质其实是无法磨合的,但在文艺作品中,只需要——用真心!>】

早晨七点,孟初打着哈欠走出房门,比大多数早上更昏沉。

昨晚他先洗了澡,然后坐在床上,等着付关山走进浴室。

他必须在对方洗完澡后,把浴室打扫干净。否则,等到明天早上,牙膏沫就会变成白色固体。

一想起镜子上有这种痕迹,孟初就打了个寒颤。

结果,因为不好意思催对方洗澡,以及可恶的清洁习惯,他晚睡了一个小时。

今天一定要谦让地请付关山先洗,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从昨天显露的种种迹象来看,他们的同居生活还任重道远。

孟初把四处支棱的头发挠成另一种乱法,走进客厅,愣住了。

付关山坐在桌边,面前摆着几个盘子,上面精巧地拼了各种面点,蒸汽袅袅上升。

“我从单子上第一家早餐店买的,”付关山伸手,在盘子上方划了两圈,仿佛这是他用魔法变出来的,“但我觉得放在打包盒里不好看,缺一点仪式感。”

孟初大脑一片空白,凭借惯性拉开椅子:“你去买的?什么时候?”

付关山看了眼运动手环:“十分钟前。我估摸着你快起了。”

孟初惊讶地望向他:“你怎么知道?”

“你昨天那么问我,说明你有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而且你看上去就是个生活很规律的人,”付关山耸了耸肩,“上次我住在这里的时候,你是七点起的,我猜今天大概也是。”

所以……他特地一大早掐着点去买,这样自己起来的时候,就能吃上热腾腾的早饭?

“你……”孟初有点喘不过来气,“你怎么不叫我一起?”

“想让你多睡会儿嘛,”付关山说,“这样你能在差不多时间去学校。”

孟初望着盘子。他从来没思考过对方带早饭这种可能,即便真的出现在面前,也恍恍惚惚的不真实。

“我推荐青椒茄子馅的,”付关山指向其中一个包子,“排我前面的五个人里,四个人买了这种,我就多要了两个,”说到这里,他面露得意之色,“好吃的概率比较高。”

耳濡目染,最近他的科学造诣真是进展神速。

孟初许久不动弹。付关山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要不我掰一块你尝尝?不好吃就给我。”

孟初摇了摇头:“不用不用。”他坐下来,拿起今日的室友推荐面点:“你昨天不是两点睡的吗?”

“是啊,”付关山说,“不过我觉少。”

你要成仙啊!“明天……”孟初说,“明天我去买早饭,你不要这么早起……”

付关山望了他一会儿,放下筷子,叹了口气。

“不用这么客气,搞得我是什么感动中国人物似的,”付关山说,“我每天都晨练,出去跑步的时候,路过那家店,就买了早餐,顺手的事。”

孟初咬了口包子。新鲜出炉的确实好吃。他低头看着桌面,不知道这是真话,还是单纯想减轻他的心理负担。

付关山看着他的表情,摇了摇头。别人稍微付出了点关心,这人已经受不了了,吃包子像吃秤砣似的。

因为一丝一毫的好意而恐惧,然后急切地想要回报,而且以日息百分之两千计算。就像上次,他在家庭聚会上撒了两句谎,这人就搞出了环球旅行婚礼。

好像别人给的不是礼物,是压力。

看到他这样,送礼的人也高兴不起来。

明明只要开心享受就好的。

想到这里,付关山觉得有必要确认一下另一件事:“我想请家政,你介意吗?”

孟初把包子咽下去:“家政?”

“我的卫生习惯不好,但我懒得打扫,”付关山说得理直气壮,“请专业人士来,人家赚钱,我省事。”

孟初一边小口喝豆浆,一边思索。

他没有请家政的习惯,不是请不起,是没这个意识。

即便工资足够花,小时候的省钱冲动依然烙在骨髓里。生活境况变了,消费观念却没有跟上。

但是……付关山出现之后,清洁需求显然比以往高了,他也不想在家务方面多花精力。

“好的,”孟初说,“那家政的钱我们对半分。”

“为什么?是我要请的,当然我来出。”

“打扫的是我的房子,”孟初说,“总不至于只倒你的垃圾,不倒我的。”

付关山伸手扶额。显然,这又是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你先去学校吧,”他说,“钱的问题我们之后聊。”转了转眼珠,他又热切地追问,“今天你会早点回来陪我吗?”

孟初莫名其妙觉得脸有点热,没答应也没拒绝,胡乱发出了模糊的一声,关上了门逃跑了。

其实,如果真有空,他确实打算早点回来的,让客人在家里干等,不太礼貌。可惜,世事难料,项目刚结束,杂事就吹着号角向他行进。

学校规定,副高职称每年至少带四个毕设学生。题目是他给,思路是他想,然而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他看着学生的毕设初稿,叹了口气,开始了痛苦的审阅历程。

等他看完两篇,跟学生沟通完修改意见,已经傍晚了。

他伸了个懒腰,正打算看点科幻小说放松一下,就看到邮箱跳出来新邮件。

他点开一看,睁大了眼睛。

JSSC邀请他审稿?

他千难万难,才在JSSC上发了一篇文章,编辑居然看得起他,给他发审稿邀请?

那他得郑重对待。

等他写完审稿意见,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他揉了揉后脑勺,觉得今天文字摄入量过多,脑子有点转不动了。

他买的房子离学校三公里,小区门口有公交,两站就到,他查了下公交班次,下一班赶不上,再下一班又要等,于是打算在办公室坐一会儿。

他打开手机,开始回复未读消息,其中一条是付关山的,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他说过两分钟就回。

接着他就去给人才办发宣讲PPT了,文件上传结束的那一刻,铃声忽然响了起来。

他看了眼来电显示,有些疑惑地接起:“喂?”

“我在楼下,”付关山说,“你收拾好了吗?”

孟初愣了片刻,风卷残云地扫荡桌面,绕过电梯,直接走楼梯下去了。

等他到达门口,绿化带旁的一辆车鸣了鸣笛,车灯亮起,付关山从驾驶位朝他招手。孟初瞟了眼,和上次又是不同的车型。付关山常年在外地,每次到林城,都是经纪人给租车,一辆比一辆拉风、酷炫,和车主一样,看一眼就让人头昏脑涨。

孟初快速跑到车旁,开门,坐下。

“你怎么来了?”他气有点没喘匀。

“来接你啊。”

孟初一脸要问“为什么”的样子,付关山说:“脱敏训练。”

孟初扭过头,睁大眼睛望着他。

“对,就是这个表情。我每次干点好事,你就像只受惊的兔子,”付关山说,“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每天高强度给你上各种惊喜。不是说,二十几天就能养成习惯吗?等这几个星期结束,你就能安心接受了。”

孟初仍然呆滞着,没有说话。

“怎么了?”付关山问,“我的意思没听懂?”

“不是……”孟初说,“你竟然知道‘脱敏训练’这个词……”

“……我演过心理咨询师好不好!”

孟初低下头,下半张脸埋进阴影里,沉默了很久。付关山不知道他是被感动了,还是受到了重度惊吓。

终于,在等完一个九十秒的红灯后,孟初开口:“你手上那是水晶吗?”

他暗自祈祷不是,然后付关山开口击碎了他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