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和狙击手 第26章

作者:见山即北 标签: 近代现代

第75章

她不保证寒夙会为混乱的帝国末世收拾烂摊子,也不觉得他会为了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只是觉得最起码寒夙这样的人,能给底层人一个基本的活路罢了。

向晓岚坐在谢予旁边的石凳上,谢予有些琢磨不透向晓岚的举动,他静静的坐在石凳上,微微偏过头注视着向晓岚,没有说话。

向晓岚歪头对上谢予的视线:

“天气越来越好了,以后就越来越暖和了。”

谢予还是没有说话,顺着向晓岚的话抬头望着天天幕微蓝,不再像冬天里那样灰蒙蒙的,透着一股子死气沉沉的感觉。

“谢谢你。”

谢予莫名其妙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以后还是不要再来了。”

向晓岚没想到谢予会突然冒出这句话,她脸上没有丝毫被拒绝的窘迫尴尬,静静地坐在石凳上等着谢予的解释。

“寒夙他...”

“可能遇到麻烦了。”

“什么麻烦?”向晓岚轻声道。

谢予盯着不远处地大门口,高大的院墙看上去可以遮蔽一切,淡黄色围墙上的青瓦整齐的排列着,在地面上投出一大块带有整齐边缘的阴影,古朴厚重的木门内还有一道结实的铁门,把院子牢牢的锁起来。

“有人在监视这里,就在他走后的第三天。”

谢予转头看向向晓岚,眼里带着诚挚的谢意,他笑着再次对向晓岚说了一句谢谢你。

向晓岚知道他的意思,他谢谢自己对他的关心。以及藏在谢谢背后的另一层隐意。

向晓岚面色凝重的回到自己的铺子,浓重的不安笼罩住她的心脏,她用手紧紧抵住心脏,试图阻止它继续快速跳动给自己带来恐慌。

希望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一定不要。

邱卉升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

他不是没有听见那些指责寒夙的言论,他内心也万般焦灼,他老是猜不准看不透寒夙的心思,就比如这次。

寒夙把所有人晾在一边,和当地人交涉讨论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争取拖延时间,好休整部队打探军情?

是表面消极怠工实际暗中勾结?

还是不满决定蓄意造反?

好消息可算是来了,既然已经开战,那就不算太糟。

不过就算寒夙想要反抗的话,邱卉升也是打算跟着寒夙的,就是这个阶段有点自身难保,更何况他还在这里不太好抽身,再加上谢予...

突然想到谢予,邱卉升不算灵光的脑子突然闯进来一个念头。

好家伙!不愧是他的好兄弟!

邱卉升激动的收起翘在桌上的二郎腿,把手中还未燃尽的烟胡乱按灭在书桌上,脑海中产生一个极其离谱的念头。可就在这一瞬间,他脑中又跳出来更多的证据来否决。

寒夙其实没那么喜欢谢予,只不过他需要有一个软肋,一个光明正大的软肋在眼皮底下,寒夙就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由的,寒夙就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谢予,一个皮相还不错的老同学,更何况这个老同学还想着暗杀自己。所以寒夙才会干出那些在他看来极其离谱的事情,到处彰显谢予之于自己的重要,保住他留下来当自己的最后一枚棋子。

但是他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理由。

邱卉升又坐回他那把外斜的座椅,决定以后再也不他妈的乱想寒夙和谢予的事情了。

第76章

一晃半月过去,天气已经彻底转暖。

四月、清晨。

结束了一场短暂的交锋。

寒夙来探望军中受伤的士兵,一个个年轻的躯体上布满了可怖的伤口和血痕,寒夙抬眼望去,医疗兵指挥着来来往往的人安置着不断被送来的伤号,看到寒夙和张副官也只是短暂的停下打声招呼,然后又继续投入自己的工作中。

寒夙沉默不语,听着张副官向他一一汇报近期的伤亡人数,药品补给,还有后续的安置陪护。

寒夙知道那人对自己有疑心,一个对待自己亲人都如此刻薄冷情的人,怎么指望他能体恤麾下兵士,用成千上万人的牺牲来印证自己手下众人对他的绝对忠诚,呵。

寒夙冷哼一声,

谢崇勋

你也配

寒夙随张副官回到临时作战指挥中心,南部势力并不是一家独大,分别有几家极其富庶的商门世家联合而成的一个势力,帝国皇权倒坍的那一刻立即被鲸吞蚕食,然后开始了新一轮的统治循环。

与联邦军不一样,与反叛军不一样。

商人尤其怕死,这一点在任何朝代任何地方都适用。但也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掌握权财之后喜不自胜,宁愿用自己的后半生来博一个可能。

在开战前寒夙给许多人下过拜贴,又直言情况特殊恕不能上门拜访,能否请贵客一叙。

十个人中也总有两三人想法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这偌大疆域内的众人,有人想换些钱财相安无事,有人想以卵击石以小博大,更有人想坐山观虎,得渔翁之利。

人心自古多薄凉。

人人都想拥圣人之名,又唯恐坐圣人之实。

寒夙也觉得这世间污浊不堪。

只盼能早日安定。

张副官感觉和那人说不清楚,命人赶了两三次都不见效果,战事刚开始的时候就有连长来报备说在在驻地附近的兵站旁有人自称报社记者,要求采访寒夙将军,并将前线战况刊登见报,张副官已经以担忧可能泄露军事机密的理由回绝,并表示担心记者安全,请他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区,这里是前线,不能控制的混乱战场,而且采访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可以在战后由他或相应的宣传部门代为接洽。

没想到随着战局不断推进,那记着也跟着来到了这里,张副官不太擅长和这类人打交道,他隔着老远看到那个记着穿着马甲,一手举着相机正在不停地与值班的士兵交谈。

陈珂里站在驻地门口,讪讪的把手中的相机放回随身带的包里,还在不停的追问不能去前线能不能就在驻地拍几张照片,就算不能拍拍驻地能不能给正在值班的士兵小兄弟拍一张,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局势,这些照片可以帮助他们稳定军心,树立良好的形象,更能让整个社会如何如何......

这次出来的是依旧是张副官,他铁青着脸,本就冷峻的脸上又添了几分威严。

“张副官!我知道现在拜访可能给你们带来不便,但是请你们谅解!我们这次...”陈珂里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何记者,军纪难为,还是请回吧。”

“可是我...”

“《关于确立战时新闻政策的决定》中明确提到,记者的采访报道需要经严格审查以及军方认可配合,陈记者要是对此还有异议的话,那不妨就留在这里,等你想清楚了怎么配合我们再把你放出来,如何?”

第77章

陈珂里不光收到了来自军队的明令禁止,还遭到了张副官意味不明的威胁,陈珂里自然是不敢赌的。他就一个报社记者,怎么敢对着寒夙以及他背后的军方势力对着干?

还是有点可惜,要是能采访到寒夙的话...

没准能随便问下谢予最近的情况,虽然他好像也没有这个身份和立场去质问寒夙。

但是如果他能帮上什么忙的话,陈珂里丝毫不会吝啬。

他会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谢予,假如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

陈珂里回旅馆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准备回报社一趟,张副官对于采访的态度相当强硬,他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大用处,何况满天下的报社又不止他在的这一家,若战败则天下知。他也该回去多忙一下自己的事了。

祁丹最近都没什么消息。

陈珂里发出去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他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得回去看一趟。

陈珂里拿着准备送给祁丹十八岁的生日礼物,一只非常精美的钢笔。

钢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钢笔给朋友、亲人或爱人,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意。在书写的过程中,对方能够时常想起赠送者,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选择一支具有特殊意义钢笔送给他人,可以传达出送礼者对对方独特的理解和关注,使礼物更具专属感,从而加深双方之间的情感联系。

陈珂里是这样想的,他希望祁丹也是。

经历过漫长的车程,陈珂里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地方,走在报社所在的那条最繁华的街道。

人来人往的繁华之处,在这里,远方的战火只不过是人们酒饭时的谈资。

天高皇帝远,倒不如及时行乐。

所以陈珂里才觉得祁丹难能可贵,身在富豪之家,心怀天下之民。尽管因为年纪尚小稚气未脱,但是忧国忧民的心思倒更像是一个垂暮老人对国家的深深缱绻。

陈珂里毫不掩饰对祁丹的喜欢欣赏,他之前也不是没有听说过祁家要造势,请捉刀人来给小儿子铺路。文章虽好,但更为可惜的是被藏在祁丹背后的真正的人才,此人行文流畅,下笔有神,对实时针砭时弊,对政事。所论观点新颖独到,逻辑严密清晰,既能以史为鉴,又能结合当下国情民意,提出切实可行之策。言辞之间,不卑不亢,既有犀利批判之锋芒,又不失理性客观的态度。

在文人墨客的集会中,其言论常常成为焦点,人人都说有前朝巨儒高适哲的风范,可惜久居人下,成为祁家的一枚棋子。

陈珂里但笑不语。

天下人有几个不羡慕祁丹这样的少年郎?

纵使天下人才济济,也鲜少有祁丹如此出众的人了。

陈珂里来到编辑部,想把自己拍到的有关此次交锋的一些文稿和照片交给主编审核,主编看到门口刚回来的陈珂里有些惊讶,然后赶忙起身把他拉进办公室,顺便关上门隔绝外面众多好奇的目光。

“你小子,怎么得罪祁家的?”主编的手搭在陈珂里的肩头,把他往下按,压低声音在他耳旁说到。

陈珂里一脸疑惑。

他什么时候得罪祁家了?

第78章

陈珂里看着对面坐着的神色晦暗不明的男人,他才理解主编口中的得罪祁家是这个意思。

陈珂里喜欢祁丹,他也从来没有想过隐瞒这件事,但是对面人的压迫感太强,一声不吭的沉默更让陈珂里焦灼,他之前的目光一直落在祁丹身上,知道他是祁家惊才艳艳的少年郎,却忽略了祁家的掌权人祁嗣。

他觉得有些难堪,又有些惶恐。好像一个未经允许偷走别人掌上明珠的贼。 但是他不后悔。

“祁先生。”陈珂里打破僵局,坐在对面的人却没有反应。

陈珂里又继续开口,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觉得祁嗣大概率是发现了他和祁丹的事情,但是他也不确定祁嗣到底知不知道,祁嗣身上的上位者气息太过于浓重,陈珂里不免紧张的头脑发懵。

陈珂里在沉默的氛围中不停地寻找自己可以突破的交谈点,最后的线索却都指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