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他不走剧情 第39章

作者:乔行之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轻松 近代现代

贺明隽发出最后一问“你们忘记过贺小宝的生日吗”

于秀丽说不出反驳的话。

贺小宝的生日他们何止是没忘

满月、周岁这样正式的宴会就不说了,贺小宝从小就朋友多,没上学的时候,他庆生要邀请同小区的小孩,等上了学,他的生日那就更热闹了。

贺启年也没说话,他现在已经摆不出父亲的谱了。

贺明隽都说了不再问家里要钱,他似乎没什么能拿捏贺明隽的。

虽然,贺启年此时并不相信贺明隽能真的脱离家里、自立起来。

这场谈话既算不上不欢而散,也谈不上皆大欢喜。

不过至少,贺明隽是满意的。

他该说的都说了,把自己的态度也摆明了。

至于贺启年和于秀丽有没有因此反思自己、产生一点后悔的情绪贺明隽没去思考,也不抱这个期望。

要是这么容易,这个任务的时限也不至于有十年之久。

脱离家庭只是第一步,其余的,等他参加完高考再说吧。

贺明隽整个寒假除了学习就是兼职。

竞赛辅导他只去了两次。

第一次是老师讲解之前的试题,他没有问题要请教。第二次是随堂测试,老师给他批改完,又得知他要高考,就把整理的资料给他,说“既然不需要辅导,就别来浪费时间了”。

贺明隽求之不得,他来参加辅导主要是考虑到获取相关资料比较方便。

贺明隽本就是很能放得下的性格,现在他的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就没有空闲去想家里是什么情况,更别提主动联系了。

寒假过了一半的时候,贺小宝倒是给他打了电话。

不过那时他在做卷子,没有接到。

等看到时,只有两个未接电话和一条语音,问他什么时候回家。

就是不知这是贺小宝自己想哥哥了,还是被父母指使的。

贺明隽回道“忙,不回。”

贺启年和于秀丽没想到他真的这么有骨气,不回家、不联系、也不开口要生活费。

亲戚问到怎么没见贺明隽,他们只能说他要准备高考在忙着补习。

于秀丽还向亲友解释了,贺明隽之前瞒着他们是怕自己考不好丢脸而有压力。

“这孩子,从小就有主见。”于秀丽的笑容里隐藏着尴尬和苦涩。

亲友们不可避免地问到贺明隽现在的成绩,以及他是怎么取得这么大进步的。

于秀丽只能把从贺明隽的班主任那里拐弯抹角了解到的情况,经过加工再转述出来。

贺启年和于秀丽没有直接联系贺明隽,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向孩子妥协。

尤其,这个孩子以前一直唯唯诺诺、逆来顺受。

他们听班主任说贺明隽的成绩简直是突飞猛进,如果

高考正常发挥,到时说不定全国的大学他能随便挑。

对于这样的说法,贺启年和于秀丽都有点怀疑,但他们对着老师都没表现出来,只是道谢。

而对亲戚谈起贺明隽要提前高考时,他们则十分谦虚。

不是国人习惯性的自谦,而是他们怕话说太满到时候被打脸。

哪怕那天谈话,贺明隽态度冷淡、条理清晰、情绪稳定,一点儿也不像是逞一时之快的样子,可这两位家长依旧傲慢地认为他不可能真的和家里一刀两断。

他还有四五个月要高考,这段时间就不需要生活费吗

就算能借钱应急,那以后还是要还的。

等离开家,他就会意识到还是有父母庇护比较轻松。

而且,他们家现在也算是中产了,贺明隽能放弃家产

也就是年轻一时冲动罢了。

寒假很快过去。

到于秀丽送贺小宝报名那一天,他们也没等到贺明隽回来认错、要生活费。

于秀丽有点心慌“难不成,他是真的不打算认我们了”

“怎么可能”贺启年下意识反驳,但他也说不出更多安慰的话,而是又骂贺明隽“这个逆子,真是翅膀硬了。”

贺小宝在寒假期间问过父母关于哥哥的情况,都没得到明确的答案。

小孩儿忘性大,他寒假又过得很丰富,很快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等他又重回校园,和小伙伴聊起寒假、家人,才想起自己很久都没有见到哥哥了。

放学回家后,贺小宝就问父母“哥哥呢他不回家,是不是去很远的地方上大学了啊”

他好像听到过哥哥今年要去上大学。

“我可以去大学看哥哥吗”

贺小宝很期待地问,他才读小学,哥哥就上大学了。

于秀丽也对贺启年说“要不,我去他学校看看”

贺启年不赞同“给他脸了,要是这次如他愿,恐怕他以后还要离家出走。”

“那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儿啊,等他高考完,升学宴要怎么办我还是给他打个电话,问他需不需要钱和生活用品”

于秀丽说着,拨通了电话。

这次贺启年没有阻拦。

贺明隽接了电话,毕竟他还欠着他们钱没还,总不能不理债主。

面对于秀丽的询问,他很直接地说“我不缺钱,一切都好。”

“还有事吗”

他冷淡的声音落到于秀丽和贺启年耳中,就是他毫不领情,迫不及待想挂电话。

之后贺小宝再问起哥哥,贺启年就怒道“别在我面前提他以后你没有哥哥”

贺小宝被吓了一跳,他撇撇嘴,眼中浮现委屈的泪花。

于秀丽不满地指责贺启年“是贺明隽惹你生气,你对小宝发什么火”

那一家三口的小龃龉,贺明隽自然是不知道的。

一开学,他的每日安排都要做出调整。

其实,竞赛和高考,贺明隽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他现在上考场都不惧。

只是,三月份除了生物的省级初赛,还有学业水平考试,其中考试科目还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地理有点偏理科,对贺明隽来说没什么难度。

政治的经济、法律部分,他也算有点基础。

而历史

在贺明隽原本的世界,他是理科生,且跳了好几级,没念过几年书。

别说任务世界的历史和他原本生活的世界的历史有偏差,就算一模一样,他脑子里也没多少知识储存。

只能现在学。

贺明隽不像其他高二的学生这次没过或没拿到a,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就是有,他也不想要。

他必须一次拿到a

于是,本就特立独行的贺明隽又多了一项与众不同的操作别的同学都是在语文历史等文科课上写理科作业,而贺明隽,他理化生课本下藏着历史书

贺明隽的日子就围着各种考试展开

一模、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省级初赛、二模、全国联赛、三模

接着,就是高考。

第32章 团宠文(09)

毫不夸张地说,贺明隽参加高考是真万众瞩目。

模拟考是全市统一的,不会公布所有考生的成绩和排名,但会在去年本科线以上、以每十分为一段,公布在此区间的人数。

第一档就好像是专门为贺明隽设的。

甚至,有时下一个十分档根本没人。

本市高的学生大都听老师们骂过一句话“你们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连个高二的学生都比不过。”

全市排名前的高中的实验班的同学更是觉得很没脸,他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努力,想着次模拟考,至少也要扳回一局吧。

终于,在模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和贺明隽挤进了同一档。

好多人都很激动地去打听两人的分数。

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贺明隽还是略高了分。

更重要的是,那次贺明隽的语文比第二名低了近二十分。

可能是他发挥失常了吧。

很多不了解贺明隽的人都这么想。

但贺明隽的语文老师知道并非如此。

贺明隽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不稳定。

前面的基础题,他从来不失分;作文也还好,虽算不上文采斐然、辞藻华丽,但议论文嘛,有理有据、论点翔实就可以了。

但理解分数起伏之大,让语文老师觉得,这不是在考验贺明隽自己的心态,而是在考验他这个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