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他不走剧情 第103章

作者:乔行之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轻松 近代现代

对贺明隽来说,能拖到二十岁足矣。

若不够,到时再找理由就是了。

贺明隽对娶妻成家没什么兴趣,不过东宫有别的喜事,就是贺峻有些吃味的苏叶的婚事。

当时贺明隽意识到紫苏等人到了该打算将来的年纪,因为东宫又没有女主人,就只能由他过问了。

他刚透出那个意思,苏叶就主动说自己心悦青黛,求他成全。

他不便去问青黛的意思,就让紫苏代劳,结果他一提,紫苏就笑道“殿下,苏叶的荷包就是青黛绣的呢。”

这就是两人有情的意思了。

贺明隽完全没看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人之美。

他不仅点头同意了,还赏了一笔银子。

当时苏木听说了这个消息,就笑得很谄媚地说“殿下,我也没有媳妇儿呢。”

“嗯”贺明隽扬眉,意思是在问苏木可有心悦之人。

苏木就嘿嘿笑道“殿下随便给属下指一个就好,我不挑的。反正殿下身边有四位姐姐,我们刚好也四个人”

贺明隽当时就无语了,这是结亲还是做连线题啊

他自然没有理会苏木。

之后的一段时间,苏木受到了几个姑娘各种挤兑。

紫苏是没打算嫁人的,等她年纪再大些,培养出能接任她近身伺候殿下的人,她就升职当管事。

白芷对医术有兴趣,想当个女大夫。

丹砂年纪小些,心性未定,她学识和算术不错,被贺明隽派去给赵晚枝帮忙了。

就连青黛在成婚后也去花露铺子当掌柜。

赵晚枝很欢迎她们,暗地里说让她们只当丫鬟宫女简直是埋没了。

赵晚枝本就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因为穿成一个家贫的农女,起初挨了一段时间的饿,她对搞钱有着莫大的兴趣。现在和贺明隽合作之后,她折腾起来就更能放开手了。

贺明隽乐见其成。

赵晚枝越努力,他挣得越多,甚至能给国库贡献的税也多些。

虽然目前来说这点钱对养兵打仗来说是杯水车薪,不过这才开始呢。

而且因为贺明隽前几年就开始抓农业,近来已经初见成效,很多地方的农税都比往年多。

另外,赵晚枝的蔗糖方子在今年第一批甘蔗成熟时,已经由工部负责应用于实践,很快国库会更加充盈。

是时候了。

当天气渐冷,北地一道道折子传来要兵器要粮草,哪几个村子被洗劫一空

朝堂上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嘉乐帝本就不是个窝囊的皇上,以前一没钱二没合适的人选去取代镇北候,再者前两年北齐也没这么嚣张,而现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主战的基调已经定下,但军队是不可能立即出发的。

来年二月初,好不容易养回了点肉的贺峻身穿银甲随军北征。

贺明隽命苏木和杜松同去保护贺峻,又叮嘱贺峻以自身安全为重。

否则万一贺峻出了什么事,他这么多年算不上精心的培养就白费了。

第79章 古穿文(26)

大军到达北地已是三月。

此时鞑子靠着劫掠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开始耕牧,极少骚扰北地的百姓。

不然,若是影响了晏国百姓耕种,他们到冬天又去哪里抢呢

北征军之所以选这个时间出发,是因为他们到达北地以后还要适应气候、了解地形、巩固边防等。

等到了秋冬,才是两国硬碰硬的时候。

此时是嘉乐十二年,选择在这个时间是贺明隽的主意。

原剧情中,两国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是嘉乐十五年。

可解决外患这种事,自然是赶早不赶晚。

北齐可是抢他们晏国百姓的粮养自己的兵,若再等两年,那才是养虎为患呢。

再者,贺峻又不是男主。从未上过战场、第一次就能统领大军并大获全胜,是男主才有的待遇。

贺峻如今并非是一军主帅,只是象征性地封了个将军。

他年纪不大,又无作战经验,还需要历练。

嘉乐帝之所以同意派贺峻去,是为了告诉北地百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另外,镇北候一直驻守边境,也算是劳苦功高,只是也不知他是年纪大了,还是担心鸟尽弓藏,这几年似乎没那么拼,纵得鞑子愈加猖狂,连镇北候在北地的名声都没那么好了。

但即便如此,北地驻守的军队也不是轻易能被别人接手的。

贺峻作为王爷,倒是勉强能镇得住。

而且贺峻并不笨,原剧情中他可是开局只有自己、最终还能成为与男主有一争之力的大反派。

现在他更高了,还事先学过兵法等,哪怕没有赵晚枝火药,他也不至于吃败仗。

可能是经历变了,出征的人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人,赵晚枝就没像剧情中那样火药方子,只是分享了几个改进炼铁技术的点子。

“我也记不清是从哪里听说的,更不确定能不能应用实践”赵晚枝对着贺明隽欲盖弥彰地解释。

她知道自己这么做有点冒险,可现在作为晏国的百姓,她又有接触到太子的条件,就也想为抵御外敌出一份力。

贺明隽听了,点点头,道了一声谢。

事后他又重新整理了一份,因为赵晚枝写的那些要么太“高屋建瓴”,要么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根本达不到。

赶在秋季前,一批新的兵器被运到北地。

大晏的军队本就有人数优势,现在又有了更好的兵器和坚决的对敌决心,再应对鞑子时,他们就比往年游刃有余得多。

只不过,鞑子都是几十人组成一小支队伍,骑马而来,抢完就跑,想要让他们不再侵扰晏国百姓,就得彻底把他们打服、打怕。

两国之间必然有一场硬仗要打。

这一年,贺峻都没能回去过年。

次年,北齐就表达出想派使臣给嘉乐帝祝寿的意思,这就是打算臣服求和了。

嘉乐帝就在朝堂上询问众臣的看法。

不少大臣都更倾向于接受。

有的说“再战下去,会劳民伤财”,也有人拍马屁,还有人表示“既然北齐已经投降了,我们泱泱大国,何须与他们计较”

武将在战场撒汗抛血,但治国还是要文臣。

贺明隽自然是不能同意此时和谈的。

这显然是北齐的试探,若他们答应退一步,北齐得到修养的机会,只怕以后更不安生。

“劳民伤财北地的百姓就不是我国子民了吗”

“若诸位家中财物被抢、女眷被奸淫、护卫死伤众多,结果,贼盗来鞠个躬道个歉,诸位便能原谅对方甚至还好礼相送,本宫倒要称各位一句好气度。”

贺明隽说的那些就是北地百姓和将士的经历。

之前十分“大度”的几个大臣要么低下头,要么被气得身颤胡子抖却不敢和太子对着吵。

因为贺明隽力排众议,最后众臣达成一致的结果为北齐要来朝拜贺寿,可以,但若想求和,必须要保证日后不再进犯并赔偿牛羊马匹若干。

七月,北齐使臣来晏。

接待的具体事宜是由鸿胪寺负责,但晏国这种礼仪之邦,一般会派个有地位的人撑场面。

尤其当对方的使臣中有一个皇子时。

按照礼节,作为东道主的晏国也应派身份相当甚至更高的人出面。

若是在储君未定的情况下,这种代表国家的差事都是有野心的皇子要争抢的。

可如今,身为太子的贺明隽却懒得出面。

他本就不喜欢应对这些,而北齐人惯爱吃羊肉,北地少水,据贺峻来信说鞑子不常洗澡,身上都快被腌入味了,如今天气又热,他不想遭这个罪。

他就推拒了,称若是需要皇子出面就派三皇子去。

三皇子接到这个差事,心下诧异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算计他知道太子很不喜欢北齐人,该不会背地里对使臣下手最后由他背锅吧

不管心里怎么怀疑,三皇子只能防备着,却不能、也不想拒绝。

三皇子处处谨慎,结果竟然无惊无险,只除了北齐人太过傲慢、不时故意挑事,令人气闷。

在这一方面,他倒难得和太子想法一致决不能表现得太“谦和”让北齐以为他们软弱。

转眼就到了嘉乐帝生辰这一日。

北齐进献的礼物是一头浑身黑色的狼。

“听闻贵国的太子殿下养了两只老虎,不知皇帝陛下您对猛兽可有兴趣这可是我们的武威大将军亲自捕猎到的狼王,野性还未消。”

北齐的一个侍卫敲了敲关着黑狼的铁笼,那匹狼发出一声长啸。

在场的文臣很多人脸色为之一变,就连嘉乐帝神色都不怎么好看,他倒不是害怕,只是察觉到这是北齐的示威,而有些不悦。

贺明隽道“那两只老虎,本宫不过是养来当宠物而已。而这

种野兽,有伤人之险,就没必要养着了吧。不过它的皮毛还能入眼,勉强能给父皇做个坎肩。”

嘉乐帝就佯怒指责道太子,这可是北齐精心准备的、对他们而言堪称贵重的贺礼,即便咳,怎么能杀了扒皮呢

贺明隽就配合地起身拱手认错“是儿臣的不是,还以为一匹狼而已,没什么稀奇的。”

他们一唱一和,让北齐的人憋屈又不屑晏国的人就会呈口舌之利。

“我们北齐的男儿都比较有血性,喜欢征服野性未驯的兽,却不知你们晏国人更喜欢温顺的宠物,是我们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