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4章

作者:诸事皆芜 标签: 年代文 轻松 近代现代

前往这的一路上,况叶也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田地里面的情况。

周围的水田已经没有的作物,稻谷已经收割完成,水田一部分放干水只余下倒收割后的稻桩,更加低矮一些的水田此时仍有蓄水。

旱田大部分种植的是两种作物,玉米和红薯。

况叶来的时间比较赶巧,队里的玉米已经收获完,如今只剩下秸秆还长在地里。

至于红薯则还没有收获,不过想来也应该快了。

今天除了把玉米秸秆清理掉,也有一部分队员要割红薯藤,为之后的挖红薯做准备。

除了这两样作物,还有些其他的作物,比如玉米地里套种的大豆。

三人分到的一块玉米地,是一块坡地,呈长条状的横亘在矮坡的半中央。

“我和康民先砍秸秆,小况你就负责搬运这些秸秆,并把它们打成捆。”

走到玉米地,简修文就给三人分工。

对此况叶没有意见,从这个分工可以看出,两人还是比较照顾第一次上工的他。

砍秸秆可比搬运打捆要辛苦许多,长时间的弯腰,以及不断前进被玉米叶割在脸上的感觉,做起来并不容易。

就这样三人开始动起来,简修文和刘康民已经下乡有一年有余,干起农活来已经有模有样,砍秸秆的速度并不慢。

至于况叶,目前勉强能跟上他们的速度。

在原本的时空,他虽然也是出生农村,但那个时候家里面基本已经不种地,父母一代基本上已经在城镇生活,只是逢年过节才会回家看看长辈。

而他除了小时候和爷奶生活过一段时间,不至于五谷不分,但农活却是没怎么接触过。

原身虽然生活在这个时代,却是出生在城市的孩子,就算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劳动课,但其实干起活来还是不怎么麻利。

再加上他这幅瘦弱的身体,哪怕是简单的搬运和打捆做起来,速度也不算快。

抱秸秆的时候,同样会被玉米叶割到,干一段时间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也开始热起来,开始冒汗。

这时被玉米叶割到的地方,逐渐被汗液打湿,又痒又痛的感觉袭来,整个人非常的难受。

对此况叶除了趁间隙用袖子擦一下这处的皮肤,还不能停下来,前面两位知青一直在不断的前进,玉米秸秆在不断的堆积。

好在这不是什么重体力的活,他还能坚持下去。

就这样三人一直忙到临近中午,中途只稍微休息了一段时间,但这样他们负责的这块玉米地,秸秆也只清理了一半。

不过他们此时得收工了,小队长也通知忙碌的队员收工,他还专门到三人负责的这块地看了一眼。

发觉进度还算不错,看到有些狼狈花脸的况叶,心下对这名新来的知青感官好了不少。

干活慢些不要紧,只要肯干活,速度这些总会提起来的。

“走吧,先回家吃饭。”随着小队长离开,三人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刘康民递了两根玉米杆子给况叶。

这是靠近根部的玉米杆,再砍秸秆的时候,两位知青也会看着挑选一些水分充足的,专门把它们留下来,这是不错的零嘴。

之前中途休整的时候,况叶也吃了几根,味道有些清甜,也就不客气的接下来,然后跟着两人往回走。

回程的途中,遇到不少队中的小孩,刘康民和简修文也把手中抱着的玉米杆,大部分都分给了这些小孩,自己只留下一两根。

其他清理玉米秸秆的队员也同样如此,有些留的多一点,是准备拿回家给家人甜甜嘴。

对于这样的举动,并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从这一点能看出,队上的人情味比较重,在这个时代地里的产出,除了自留地,基本上都是公家的,真要较真这些玉米杆队员们就这样分配,是要招惹些闲话的。

有人不怀好意的话,后果还更加的严重些。

不过这里的队员基本上都是陈姓人家,基本上都上都是出自一个宗族,也就没人拿这说事。

因此他们三个知青这样做,也就没人多嘴。

虽然有两根玉米杆垫肚子,但回到住处,腹中的饥饿却还是非常的强烈。

好在早上煮饭的时候,是准备了中午的份的,只需要再弄个菜就可以开饭。

这样的天气早上煮的饭也不需要热,三人直接到小菜园中采摘了些蔬菜,十分迅速的弄好。

从回来到开饭用了不到十分钟。

吃完饭收拾一番,三人抓紧时间休息了一会儿,不久后又听到队员们喊上工的声音。

下午的太阳比较大,出门的时候,两位知青提醒况叶准备一杯水,以免到时候难受。

跟着简修文两人,况叶用空置的玻璃瓶装满了一瓶淡盐水,这是中午现烧的开水放凉些后,兑的从泡菜坛中舀出来的盐水制成的。

还是那块玉米地,三人下午的动作反而要快了些。

主要是况叶逐渐熟练起来,有时候还能帮着砍些秸秆。

在五点多的时候,这块地的秸秆被清理干净,如今打成捆的秸秆被整齐的倚在土边的斜坡上。

这些秸秆还要晾晒一段时间,才会被队员们运回去,到时候一部分用来喂牲畜,一部被分给队员们当柴火。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此时正坐在土边,喝着最后淡盐水,同时也等待记分员的到来。

他们也没等多久,一天的忙碌下来,简、刘两人各自有八个公分,而况叶是六个公分。

对于公分怎么算,况叶不是很清楚,后边听两人解释,一个劳壮力满打满算,一天最多也十个公分,他今天的已经不算少。

算完公分三人也就收工,不过要先去还今天领到的工具。

在交还工具的时候,小队长陈繁荣让况叶先留下,待会儿和他一起去把口粮领了。

第5章

况叶并没在仓库这边等多久,陈繁荣忙完手上的事情后,就带着他离开了,他们的目的地是九大队存粮的仓库。

仓库的位置在二小队的位置,要走一段距离,不过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等他们走到这的时候,已经有人在这等着了,其中一人是大队长陈庆国,另外一人是九大队的会计陈庆方,其年龄和大队长差不多。

陈繁荣介绍一番后,况叶礼貌的喊了声叔。

昨天晚上大队长就说今天帮忙弄口粮的事,但这一天况叶也没看到有人来找自己。

从到这后的几顿饭,他都是吃的另外两位知青的口粮,总归有些不合适。

如今小队长带自己来领口粮,心下不由的松了口气。

打开库房的大门,之后大队长几人当着况叶的面,给他称足了三个半月的口粮,加起来一百零五斤。

其中稻谷五十斤、小麦三十五斤、玉米粒二十斤。

最后还有一斤五钱的菜籽油,用他带过来的玻璃瓶洗净擦干后装着。

这些是他到年底的口粮。

之后会计陈庆方写了一个条子,让他签字并盖上手印,大队长和会计也签字后,再也拿出公章盖上,然后一式两份,队上和况叶给保存一份。

况叶的这一份表示他已经领完到年底的口粮。

队上保留的那一份,到时候作为抵扣公粮的凭证。

这个过程况叶全程配合,昨天他在县知青办的时候,了解了关于知青口粮问题如何解决,知道了口粮的标准是什么,大队长陈庆国他们也没有糊弄他。

知青下乡,城市户口将会转为农村户口,粮食关系也会随之转变,但这有一个过度的时期,这个时期知青的口粮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各地的标准不一样。

观市这边的标准是,按每人每月三十斤贸易粮、三两油,原则上由知青办划拨,最长时间可持续一年,之后知青的口粮配给就和普通的队员一样,由生产队负责。

不过考虑到知青各种不方便,这个期间知青的口粮可以由生产队发放,生产队则可以用这部分粮食抵扣同数量的公粮。

况叶来九大队的时间正好是九月十六号,到年底也还有三个半月,所以他这几个月的口粮,也就是如今这么多。

这样算下来,他一天的口粮也就一斤,油的话仅仅只有五克。这还没有算上粮食加工后的损耗,实际上他一天的口粮更少。

这个时代物资匮乏,人们的餐桌上油水稀缺,更别提肉蛋奶这些,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杀猪的时候,有几口肉吃。

但每天面临的却是重体力的劳作,能量消耗十足的大,基本上每个人饭量都极大,这一斤不到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

而况叶如今十七岁的年纪,还处于十分能吃的年纪,这点口粮就跟不够看了。

扛着一小半的粮食,跟在小队中后面的况叶,一想到这,心中就不由的叹气。

以前他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以及听老一辈的讲述,这个时代有多么的困苦,一直没有真实的概念。

哪怕是有原身的记忆,却还是对农村的这方面不够了解。原身父母都是双职工,除了前几年闹饥荒那会儿,生活困苦了些,比农村的生活好了不知道哪去。

他现在的这幅身体,情况不怎么好,这一百来斤的粮食,扛着一小半,却比不上前面扛着其余大半粮食的陈繁荣,要时不时的小跑一趟才能跟上。

“况知青,要不还是我帮你拿着吧。”看着气喘吁吁的况叶,陈繁荣开口说道,他真怕这瘦弱的知青走不回去。

“谢谢小队长,我还能坚持的住,实在不行我不会勉强的。”已经让人帮他扛了大半的粮食,这小半还是自己扛吧,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再说。

看着回话都费劲的知青,以及其坚持的态度,陈繁荣也没再多说什么,不过接下来倒是走得慢些,让后面的知青不至于跟不上。

回程原本十几分中的路程,况叶花了快二十分钟。

把粮食放到堂屋,他拉着陈繁荣让其喝口水再走,人家帮忙把粮食扛回来,怎么也得道声谢。

还不等他去倒水,听到动静的简修文两人,就出现在了堂屋中,两人手中还各自端着一碗凉白开,其中一碗就递给了被留下来的小队长。

况叶手上也同样被递了一碗,他接过后道了声谢,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喝,而是放在凳子上,然后趁着陈繁荣喝水的空隙,迅速回到自己的房间。

他准备取点东西,作为谢礼。

简修文两人看到他的动作,心下有些猜想,也就没有跟过来。

见此况叶心中松了口气,不过还是十分的小心,借着在行李包裹中找东西遮掩,迅速从空间中取出一小把冰糖放进自己口袋,就迅速出了房间,时间花了不到一分钟。

而此时陈繁荣也喝完了水,正准备告辞,他也正好送其出门。

在走出院坝之前,况叶在兜里留了三颗冰糖,其余的全部塞给了陈繁荣。

“陈大哥,这个给小孩甜甜嘴,多谢你今天的照顾。”

手里被塞了一小把冰糖,陈繁荣开始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第一时间就想推拒,听到让自家小孩甜甜嘴,大致猜到应该是糖。

用手一捏感觉不算多,再想到自家的几个小崽子,也就没再推拒,笑着收了下来。

之后把人送到竹林边,况叶才回来。

“简哥、刘哥刚刚谢谢你们,这个你们甜甜嘴。”回到堂屋后,从兜里掏出剩下的三颗冰糖,往两位知青的手中各自塞了一颗,况叶笑着把自己的那颗直接塞进嘴里,示意两人也吃。

看着手中的冰糖,简修文和刘康民有些愣仲,这应该是上好的冰糖,哪怕是在城里都比较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