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235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我和杜力民准备为康康和小春买衣服,我对上海还不算很熟悉,杜力民就建议到南京路去,因为那里是全上海最老牌的繁华商业中心。

我只能顺从,因为我对上海基本上不了解。

在逛街的时候,我不断想起康康那近乎完美的身材,可现在却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就感觉到十分难过。

毕竟是要为他买衣服,可他的身体却已经不成样子了。

难道真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持久永恒的”吗?我们为康康和小春他们选了上万块钱的东西,用的是他们个人的卡结账。

回家的车上,我问杜力民:“你们的酒吧呢?牵扯进来了吗?”杜力民微微地冷笑了一下:“你觉得可能吗?死人也不是第一次了,酒吧该红继续红!”

我有些不解地问:“还会有人来签约当money boy吗?”杜力民看了看我:“你怎么这么天真幼稚啊?想签约的多着呢,就怕不够条件!”我低下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实在是不明白,死了这么多人,还会有人加入?他们为了钱,就不害怕死亡吗?我虽然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什么也没说。

杜力民表情麻木,半天才咬牙切齿地说:“要我说就是活该!都死了才好呢!”我不知道他是在说谁?是说康康和小春?说慕霆?说麟哥和阿素?不管他说谁,我还是愤怒了:“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光是骂他们有什么用?你怎么不说那些嫖客?只要有市场、有需求,money boy就永远都会有,没有完的时候!”

杜力民冷冷地看了我一眼,他的声音就冰冷得连一丝生气和活力都没有,一丝情感和思想也没有,好像是从地狱的裂隙种飘出来的声音:“大家都知道做这一行的没有好下场,可还是都来做了。

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既然来做了,就要做好死的准备,没什么可怕的。

要让我来说,如果在死亡和做money boy之间还有选择的话,你就最好选择死亡。

毕竟还可以干干净净的死去。

要是做了money boy,死亡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还会死得很难看,很没有体面。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死去算了,至少还落个干干净净,没有人唾骂你。

其实大部分人不是为了自己,是被逼到绝路上,怕家里在出什么问题,才会选择这个行当。

我恨死这些人了,迟早有一天我要把酒吧的老板杀了!我死也要拉上他!决不会让他得什么好结果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问他:“算是给康康他们报仇吗?”杜力民冷笑了一下:“不,我谁也不给谁报仇,那些人本来就该死!”听着他的话,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只好不再说话了。

慕霆 (64)

结局

人生最大的仇恨,可能是永远都找不到仇家报仇的恨;而最大的恐惧,也是明明知道威胁的来临,却无法躲避的恐惧。

我不断想起霆曾经对我说起的那种可怕的恶毒诅咒,现在的小春和康康是不是也死于这种可怕的诅咒?如果说不是,可这接二连三的死亡难道都仅仅是巧合吗?死亡,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

书读多了,也许真的迂腐起来了吧?我总是想找到一些考语和定义,来评价已经终结生命的人。

就象是古人镌刻在墓碑上的铭文,现在人追悼会上读颂的悼词一样。

说实话,我也明白有生必有死的道理,也知道没有任何人从远古的历史中走来,从来没有经历过死亡。

再伟大的人,不管是思想上的巨人,还是权力巅峰的胜利者,不管生前是怎样的聪明和强大,都要平静地躺下,面对死亡的降临和接引。

也就是说,我也一定会死亡,这是不可规避的事实。

我的思维有开始的一天,可自从它开始了,我就习惯了主观的视角。

记忆和联想使我无限地膨胀起来,虽然也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也有“痛苦脆弱”的地方,但是一个“牢不可破”的我还是建立起来了。

虽然我知道死亡是在一天天的临近,就像在旱季里,一点点干涸的水塘中苟延残喘的鱼,终有面对死亡的一天。

就像麟哥、慕霆、康康和小春一样。

可我却永远难以说服自己,总觉得死亡似乎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它仅仅很偶然地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不光是如此,我甚至总觉得人要活得有某种意义或者价值,否则作为人来讲就是白活了。

死亡,在我眼里,总是很神秘,包含着苍凉、深邃的内涵,沉重而压抑,使人无法轻松地面对,自由地呼吸。

有的时候,我也沾染了些许诗人的愁怨和哀凄,幼稚地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生命的总结?心灵的净化?也许真的是我没有分明的爱憎,也许是我真的过分善良?在我眼里没有坏人,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无可奈何的人。

即使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还是如此。

做过许多好事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回首平生,因为没有什么可以遗憾和后悔的,所以平和而宁静;就算是做过很多坏事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也会因为卸下罪孽、还清债务而轻松起来吧?没有经历这么多痛苦且毫无意义的死亡之前,我一直这样固执而单纯地想象着生命的严肃和崇高。

可现在,面对着这么许多的死亡,我根本无法再用自己早已习惯了的视角,来给出评价和考语。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越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却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我曾经一相情愿地幻想着美好而理想的人格完善,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宽容平和的心情。

但是现在我才对马克斯的这句话有了一点领悟。

这和佛陀所说的“因果”也许真的有着思想上的共同源流吧?

如果说很多人的生命对于人类社会非常有价值的话,那必然有更多人的生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影响之下,深受“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思想熏染。

而现在我却必须承认很多人的生命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这对于已经习惯了用对“生命”的肯定去认识世界的我说来,无疑是痛苦的折磨。

最要紧的是,我还必须把这种对生命意义的价值否定,跟我所深爱着的人联系起来。

使我陷入虚无的茫然和失落之中,无所适从了。

“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曾经是我一直要追求的,然而我现在却不断地问自己,那种概念和意义上的“价值”与“升华”,到底是不是我应该追求的?是不是我应该膜拜和效仿的榜样呢?也许生命的全部价值,真的是在于自己的愉悦和快乐?那么我从小所受到的瞩目和期望,来自父母的、师长的、同学的瞩目和期望,难道都毫无意义了吗?生命的价值到底该怎样定义?是“主观上超越”还是“客观上顺从”呢?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已经离开了我,不管他们是受到了来自天堂还是地狱的召唤,总之他们是远离我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而我呢?却陷入了重重疑虑和矛盾之中,被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混乱和无奈所困扰并包围着。

麟哥、阿素和霆也许还可以算作是爱的勇者,可小春和康康的死亡是否就真的毫无意义了呢?可这毫无意义的死亡,是否与“重如泰山”的死亡经历过同样痛苦的过程呢?是否和“重如泰山”的死亡同样一去不返、孤独无奈呢?是否一样作为喜怒哀乐和新陈代谢的终点?是否一样充满了淡紫色的神秘和鹅黄色的叹息呢?可不管怎样,小春和康康还是死去了,无可挽回。

在经历了一晚上的痛哭之后,谷洪涛已经憔悴不堪了。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