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159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这才是真实的、客观的佛教世界观。

那你刚才说的无法自拔就是错误的,只要方法得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

其实人凭着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也就过分依赖和相信自己的感官,这实际上是很可笑的。

人的感官受一定的限制,所以才有错觉的存在。

眼见不一定为实。

你没有见过爷爷的爷爷,那就是不存在。

肯定很荒唐,因为可以推理。

只要合乎情理,就可以认为是相对的正确和真实!”

佛爷又看着霆说:“你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错误的判断和分析自己,让自己很为难,很尴尬!”这时,群培回来了。

佛爷跟群培说了很简短的两句藏话,群培就开始收拾桌上的法器。

佛爷始终看着他收拾每一件东西,并且不时地说着一两个很简单的藏文词汇。

直到群培把其余的东西收拾好,端着水和糌粑丸子混合在一起的大盆子退出去,佛爷才又看着我们说:“等一下,烧一点奶茶喝。

我们先说话!”佛爷很孩子气地把念珠放在桌子上转了两圈,又绕在手里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手印,念了几句藏文的颂文。

然后又说:“任何众生都有烦恼,但是没有烦恼的自性。

这样就给获得无上智慧提供了可能性。

这一点佛和众生是平等的。

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很发人深省的文字。

‘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众苦;非将所证迁于他,示法性谛令解脱’。

就是说,佛陀是真理的实践者,而不是万能的神。

他将真理告诉我们,要我们自己去亲自实践后才了解它的奥妙!”

佛爷沉思了一下,我和霆都安静地等待着。

佛爷终于又开口了:“胆识、智慧和善良是实践真理、获得真知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你们一定要牢记,你们不可以自卑。

你们比地狱里的众生要善良百千万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地狱里的众生因为‘诸法无自性’的原理,都有成佛的机会,你们就更应该努力去做。

不要因为佛教的很多戒律,使你们产生疑惑和沮丧。

首先,你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要获得一个圆满尊贵的人身,并且可以远离八种灾难,获得十种圆满,找到具备功德的导师,学习佛陀的教法,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事情。

戒律是要求和榜样,阿罗汉和佛陀就不需要戒律。

因为他们的智慧使他们的身、口、意三业不可能沾染污浊和肮脏。

然而修行人,不是圣人,他们要依照戒律的标准去做,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标准。

不然就不需要颂戒、修加行和忏悔了。

你们现在首先要克服自己心里的自卑,要敢于面对和学习!你们和佛一样,都是平等的。

我祝福你们,代表我个人,也代表十方三世常住三宝的名义!”

佛爷很超然地说:“佛陀在渡化众生的事业当中,并不光是渡脱高贵的种姓和职业,他也曾经示现神通,渡化了五百位强盗、五百位妓女。

这样看来的话,佛陀并没有因为阶级、种姓、职业来取舍众生。

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一切法都无自性的真理。

可以证明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的道理。

每一次生命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

出生的一霎那是生有,紧接着就开始了他的一生,这就叫本有。

身体的四大分裂到最后,死亡的一霎那,就是死有,之后就进入一种以更细微的五蕴为载体的冥冥状态,直到因为业力的正因和烦恼的助因共同作用而再次投胎。

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一个固有不变的灵魂来记录你所作的善与恶,更没有什么阎王和神明来评判你的功与过。

一切就像春耕秋收一样自然,并不需要你天天对着田地说你要长出来青稞,不要长出来稗草。

所以你们首先要克服的除了自卑以外,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恐惧。

佛陀的教法是博大的,你们要慢慢体会。

尤其是善良的慈悲、克服和进步的勇猛,还有洞察一切的真实智慧。

这些才是佛教最终要追求的。

什么叫做究竟涅盘?实际上就是智慧的超盛和圆满。

这才是所有庄严中最庄严的!”

佛爷笑眯眯地说:“当然,你们要合理引导你们的烦恼,让它成为你们获得精神解放的动力和助缘。

比如你们的自卑和自责,就可以转化为惭愧,变成一种忏悔的动力,就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样可以活得轻松一些。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