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125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但我想,作为一个最高的统治者,国家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利益,慈禧不会这么混账,故意要把儿子弄死,国家搞完蛋。

但事实却是这样了,为什么?私心!还是自私的心!为自己考虑得太多了,反而变成了一种愚蠢。

在她自己看来,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享乐。

眼前的利益和快乐实在是太有诱惑性了,很少有人看得开,更少有人放得下。

在自己眼里,这些所谓“现实”的快乐才是最最真实和切身的。

为了获得这样的快乐,做任何事情,理由实在是再充分不过了。

可在别人眼里却这样愚蠢,结果却这样糟!”

“大家都知道德宗不是慈禧的亲骨肉,慈禧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文宗(咸丰帝)的七弟醇郡王为福晋,德宗实际上是他们的儿子。

慈禧为了不失掌握朝政的机会,打破了大清三百余年一脉相承的帝系传承,不立溥字辈儿,而立载字辈儿。

这样她就可以继续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训政,而不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退到慈宁宫里去颐养天年。

慈禧对德宗的残酷,大家都知道。

戊戌变法失败后,德宗一直被慈禧幽禁于南海的瀛台,慈禧住颐和园的时候,德宗就被囚禁在紧邻她自己寝宫的玉澜堂,置于肘掖、便于控制。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以后,慈禧杀掉德宗在政治和生活上的知心伴侣珍妃,其实当时珍妃已经被降为贵人,幽禁在紫禁城的西三所,也就是冷宫,跟德宗很久都没有相见了。

然后慈禧带着德宗、皇后、瑾妃、大阿哥、军机领班奕匡的两个女儿,仓皇出逃到西安去了。

回来之后虽然对德宗的态度大有改观,却依然仇恨难解。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并不突然。

早在德宗亲政之初,为大婚选立皇后的时候,就已经第一次埋下了这之后的隐患和祸害。

慈禧太后有意让自己的内侄女、承恩公桂祥的女儿入选,然后是两对姊妹花。

意在让自己的内侄女立为皇后,然后两对姊妹花一对封为妃,一对封为嫔。

在她自己看来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美满幸福的。

所以她有意让德宗自己体会她的用意,自己不说破,要德宗自己选立皇后。

结果德宗傻乎乎地要立最美貌婀娜的江西巡抚德馨家的长女为后。

这就使慈禧太后认为一旦归政德宗之后,德宗必然不会再听自己的。

所以种下了极大的仇恨。

再后来就是戊戌变法时德宗因为康梁新党的鼓动,用袁世凯兵谏颐和园的强国梦,被袁世凯出卖而失败,这就使慈禧对德宗深恶痛绝了。

在她看来,新政强国是好事情,但决不能动摇大清赖以定鼎的八旗子弟。

这会使大清根基不稳,快速亡国。

这还是其次,几十年来独断朝纲的习惯,使她无法容忍德宗对自己的背叛,更无法容忍德宗对自己养育之恩的漠视。

她不允许德宗践踏君臣之忠、母子之孝的纲常伦理,所以决断重新训政,幽闭德宗,直至德宗含恨死去!”

霆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说着过去的历史,更激发了我侃侃而谈的欲望:“如果说德宗不是慈禧自己的亲生骨肉,所以慈禧才这样残酷。

那穆宗是慈禧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又早早死掉了呢?虎毒不食子,慈禧和自己的亲生儿子又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呢?其实说白了,还是围绕立后!当时东太后慈安还在世,因为是穆宗的嫡母,因而被尊为‘母后皇太后’,慈禧因为是穆宗的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慈安太后主张立蒙古族状元出身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后,慈禧则不然,她主张立当时的户部侍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为后。

阿鲁特氏比穆宗年长一岁,而且学问特别好,毕竟是状元之女。

而富察氏当时只有十四岁,即便位正中宫,也还需要待年。

两位太后相持不下,只好让穆宗自己来选。

结果穆宗选立了蒙古氏族阿鲁特氏为皇后,完全接受了东太后慈安的意见。

这使慈禧大受打击。

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和东太后感情来得更好,而且遇事都听东太后的,这是慈禧感觉到了背叛,儿子对母亲的背叛。

她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太爱自己的儿子,把他当作了希望,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

所以才更加无法容忍儿子对自己的背叛。

在无法改变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的事实之后,为了补偿,富察氏被封为慧妃。

但慈禧却始终不能忘记穆宗对自己的背叛,甚至动辄以太后之尊干予皇帝的宫帷内务。

终于使年少负气的穆宗无法在自己的妃眷中有所抉择,只好一个人独宿乾清宫,远离住在养心殿后体顺堂的皇后和分处东西六宫的所有妃眷,最后闹出了导致龙驭上宾的花柳病,不到二十岁就含恨而死。

穆宗的皇后在慈禧另立了载字辈的新皇帝之后,以寡嫂的尴尬身份无以自处,加上对于穆宗的过分思念,导致了自杀以殉的惨剧。

慈禧在给穆宗皇后的徽号中,用了‘嘉顺’的字样。

就是在告诫未来的人们,只有顺从才能得到嘉奖的意思。

穆宗的死给慈禧和慈安的打击确实很重,在选立继承者的问题上慈安却再一次听从了慈禧的安排。

因为她也希望求稳定,这样才能皇祚永固,再求发展。

所以她牺牲了自己一直回护的阿鲁特氏的利益,无视诸如恭王等众多朝廷大员的意见,坚决地站到了慈禧的一边。

这和辛酉年两宫垂帘发动的政变如出一辙,两宫太后保持了高度一致,才罢黜了顾命八臣。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