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87章

作者:五色龙章 标签: 快穿 近代现代

谢管事道:“贴里怎地好看?还是直身官服好,庄重,再似顾长康画人时,给他颊上添几茎清须更有气派。”

添胡子是什么审美?顾恺之画裴楷时给他上添胡子,那是因为人家不是写实派,抓神不抓形;他可是写实派的,谢千户长什么样就得画什么样!

顶多就给加个磨皮、滤镜而已……

总之,他们艺术家就不能跟甲方低头!

崔燮提都不提他的胡子,强硬地说:“老人家想岔了,穿官袍的太拘束,不是年轻人的意思,等千户年长些再画那样的才合适。他如今这般年纪,自然要穿倜傥的衣裳。那画儿得的慢,回头我叫人先把衣裳做好了送过来,你叫他穿上了就知道,保准满北京找不着第二个这么好看的……”

“咳。”

一声轻咳从忽然门口传进来,打断了他们的艺术之争。崔燮转脸看过去,却见一道穿着青碧曳撒的身影站在门外,俊美又熟悉的脸逆着光正看着他。

他那滔滔不绝的议论蓦然卡在嗓子里,看着那人说不出话来。谢老管事忙站起身来,尴尬地说:“大人回来了?”

谢瑛在院儿里就听到他们俩热热闹闹地讨论给他添不添胡子,走到门口更是把崔燮那句“满北京找不到第二个”清清楚楚地收进了耳朵。

随行的家人都主动落后几步,低着头装没听见。谢瑛站在偏厅门口看着几人,见崔燮不说话了,便朝那三个站着的点了点头,迈步走进厅里,垂眸看着他问道:“崔案首怎么到寒家来了?”

崔燮下意识摸了摸脸皮,感觉并不发热,便自然地笑了起来,站起来拱手一揖:“千户大人客气了,我在大人面前,永远都是当初那个崔燮,大人只管直呼我的名字就是。今日来此还是来晚了,其实早该来答谢大人先前护持之恩的。”

一个“先前”,就把崔家这桩案子从头到尾涵盖了进去。

谢千户看到他递过来的眼神,心领神会,摇头笑道:“崔贤弟成日叫我大人,岂不也是客气的意思?既然你还肯亲近我这武人,我也不跟你见外,我虚长你几岁,你叫我一声谢兄就是了。”

崔燮立刻叫了声“谢兄”,说起要给他画肖像、做衣裳的事:“方才我并无冒犯谢兄的意思,实是觉得谢兄年轻俊美,平常在家合该穿得潇洒些。”

谢瑛笑道:“我诚不如贤弟俊秀,你也年纪轻轻的,该自己做几件好衣裳穿。”

他在迁安过得艰难,穿成那样也就罢了,怎么回京后也没做几件洒落的绸缎衣裳,穿着国子监的袍子就来见人?这袍子上肩膀松垮,袖口、腰间依稀看得出改过的痕迹,他们自己就没做套新的?

他却不知崔燮这衣裳前日新发的,还来不及照着样子做得,今天更是下了学直接就跑来见他,没舍得花工夫换趟衣裳。

谢瑛暗暗叹息,吩咐下人:“我回去换身衣裳,你们把崔公子带到上房招待。”

老管事引着崔燮去上房的客厅,谢山便在这里陪计小掌柜和崔启说话。谢瑛换了衣裳出来,跟崔燮重新见礼,问他:“崔贤弟这回又是来送礼的吧?”

崔燮道:“正是,如今我回到家里,手里的东西较在迁安时好些,便挑了些鲜花、花露来给谢兄熏屋子。再就是……”

“再就是崔贤弟要做件倜傥衣裳给我。”谢瑛笑着将他按到左侧的椅子上,转身坐在他右手,隔着茶几说:“我家里不缺这些曳撒、贴里和搭护,倒是上回分别时,贤弟说替我做的诗,如今可会做了?”

崔燮的嘴角往下撇了撇,很快又坚定地抿平了:“其实,我也会作诗了。”

谢瑛嘴角噙着薄薄的笑意,像是并不相信他这话。崔燮叫他瞧得反倒生出了好胜心,硬气地说:“真的会了。上回圣上传我入宫奏对时,就命我在御前做了应制诗,我也做出来了。如今想想,作诗也没什么难的,至多就是作得不大好……”

做好诗难,要做不好的诗也不难嘛。反正只要合着平仄,押着韵脚就算诗,皇上都没打死他,别人难道还能打死他不成?

他说得如此在情在理,谢瑛也无言以对。不过他们做臣子的不能和皇上比肩,谢大人便不急着领受他的诗才了,摇头笑笑说:“你倒是想得开。可是京里汇聚天下才子,国子监的还在其次,翰林院还有些举神童上来的翰林秀才,可都是些目下无尘的人。往后若有人要跟你比较,你若不能作出些好诗,面上也不好看哪。”

他说话时还指了指自己的脸,双眸弯弯,眼下方的卧蚕鼓起来,神色温柔又亲切,仿佛是跟相熟许久的好友聊天似的。

崔燮上学时跟同学打闹惯了,看他年纪跟自己差不多,这么挨桌儿坐着说笑,就像自己那些同学一样,不禁也露出几分本性,摸着下巴说:“不要紧,我长得好看。”

谢瑛的手停在空中,真正笑了出来。

他笑了好一会儿才收住,眼里却还含着笑意,看着崔燮说:“我往日只知道你画画好,今日才知道,你说话也这么有道理。我看往后我也不要你的画了,你逢年过节也不必费心寻摸什么礼送我,就来跟我说几句道理就够了。”

崔燮的眼神儿往外溜了溜,只当没听懂他打趣自己。

谢瑛看着他手托下巴,目光闪躲的样子,忍不住又想打趣他。只是顺着那只挡住下巴的手往下看去,忽然看到他袖口折缝烫得不大紧,两边滚的皂边有些支起来,谢瑛心里的笑意又淡了下来,捏住那边儿说道:“你这袖子口有些鼓起来了,脱下来叫下人熨熨吧。”

他拍了拍手,廊下随侍的小厮就走进来听他吩咐。崔燮按着衣袖说:“这不要紧,回头我叫家里人给熨一下就行……”

谢瑛道:“待会儿还要在家吃饭呢,穿着袍子也不方便,我有几件年轻时的常服,都是做了就没上过身的。你换上,在家里行动也方面。”

那时他刚遭父丧,家里的颜色衣裳都压了箱底,崔燮跟他那时身材差不多,应当能穿得上。

他吩咐人去烫了衣裳来,叫崔燮隔着屏风换了,把他这套往里缩了不知多少寸的宽大袍子拿去重缝重熨。那身衣裳也不知是怎么个巧合法儿,却是件大红洒金贴里,下面洒落着一把乍开的百褶裙式下摆,外头套着身没袖儿的白搭护。

崔燮头一回穿小裙子,时髦得都不知该怎么走路了,老觉得走路兜风,忍不住去拽那下摆,小声叹道:“这衣服还真是贵人穿的,咱这小老百姓穿不习惯啊。”

谢瑛在堂上侧身看他,缓缓笑道:“穿得挺好看,满北京都找不着第二个这么好看的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放一下本文参考书单吧

写八股部分主要参考

四书章句 朱熹

八股文鉴赏 龚笃清

钦定四书文校注 方苞

八股文内容很多都是题目所在章节的原文或传注,配合四书看就比较容易看懂了

第79章

一时天色近午, 谢瑛就吩咐厨下备办菜肴, 把自己家酿的那高梁酒拿来。

他对崔燮说:“这还是贤弟你当初在通州给我的酒方子,我叫人在庄子上试酿了半年多才得的。我叫人在地里埋了一年多, 喝着比给你送去那时又醇厚许多。不想这高梁做饭吃难以入口, 做酒却比南边儿来的米烧酒和京里的麦烧酒好喝, 又甘又醇,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方儿。”

那是晚清的方子, 当然比明前期的好……

崔燮干笑着答道:“反正不是咱们大明的方子, 外头来的。不都说海上有神仙么,自然比寻常酒家酿的好。”

谢瑛点了点头, 拿过一小坛酒, 亲手拍开泥封, 倒出一小盅酒,推到崔燮面前:“今日就请崔贤弟喝神仙酒,吃神仙肉。”

有小厮拿了个新李、嫩樱桃、糖蒸茄、苗瓜、天目笋、带冻姜醋鱼、酿肚子、水鸡干的八样攒盒过来给他们下酒。

上一篇:冲喜

下一篇:穿入聊斋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