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184章

作者:五色龙章 标签: 快穿 近代现代

众人连忙把目光投到场上——

此时纱幕重开,又是封云到客栈,跟王窈娘诉说已将黑衣盗之事禀明千户,他们千户已命人排查京师内外,查探黑衣盗的消息,要帮她报仇之事。

窈娘怀抱琵琶弯腰道谢,愿唱一曲慰劳他的辛苦,便抱着琵琶唱了一套【梁州絮】以示情怀:“……寒风剪,冰沙细,关山道阻如何归?孤女泪,少人知……今日终得天爷天眼,不由我愿将身舍,舍身与官人每擒那贼归。”

她唱罢深深一福,台下众人不由得精神一振,高声喝彩,等着封云揽起佳人共赴良宵。恰正在此时,那位走路一步一顿、别有端重气场的谢大人又出来了,叫封云扶起窈娘,赞她孝义勇烈,愿意用她做美人计,捉捕黑衣盗。

帘幕垂下来挡住了舞台。可是孤男寡女下帘子,和孤男寡女加一个顶头上司下帘子,背后能想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有谢千户这尊大佛在上头压着,他们都不敢代入封云跟窈娘在后台干些什么了!白瞎了风云这么个好模样,白瞎了他们锦衣卫的风流衣裳!

众人正批判着文人写的戏不行,不懂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纱幕再度拉开,袅袅炉烟升起,屋里再度装成个雅致闺房的模样。四名穿着对襟袄裙、梳着双鬟的侍女围在一座镜台前。

台上一面铜镜正正遮住了王窈娘的脸,只能看见她梳着望仙髻,发鬟用染色的木珠镶了铜做成金花固定。

弦管骤然拨响,四位侍女齐齐后退。

镜后的王窈娘唱着“绿云堆鬓,脸生霞脂香淡匀”,从桌后站起身来,露出一张眉眼修长,眉尾略细而上翘,擦抹得粉晕双颊,雪肤朱唇的美貌脸庞。她头上鬟髻高堆,插满了首饰,两耳戴着长长的碎珠耳环,额上间了一枚红花钿。身上穿的是象牙色对襟大袍,里衬着小高领的藕色小袄,颈间戴一个镶璎珞的金项圈,

光板折射的淡黄光芒从两侧打到她脸上,将脸上不够精致的轮廓模糊了,只留下如画成的眉眼朱唇,乌发如云,清艳难言。

那曲儿唱的也正应景,什么“临风一笑不是春,疑是梨花月下魂……”

谁说文人写的戏不好了,写的好!就是这么个人,这么段儿曲就得这么唱!

作者有话要说:

参考书是《明清散曲史》赵义山

具体的曲子和作者明天再上

第151章

窈娘这一出场真是艳光四射。

打扮得这么美, 是要去色诱黑衣盗, 还是要先跟封云诉诉真情?

台下的锦衣卫们伸长了脖子等着,戏台里小门推开, 果然走出一个年轻俊秀的锦衣卫……不是一个, 是一排。走在前头的是一步一顿, 步伐格外显眼的谢千户,走在后头的是一队六人的丹衣校尉。封云虽是站在最前头的, 却也没比后头的人显眼儿多少。

那些名字里不带风云, 却也在抓捕黑衣盗时立了功的校尉们顿时扬眉吐气:“那台上演的都是咱们这些人,待会儿叫那唱戏的把咱的名字记下, 在外头唱时多报一报, 就不信没个小娘子听了咱的名头, 找咱们求救申冤来!”

没有小娘子,也有小娘子她爹娘、爷奶、叔婶……翁姑就算了。

连同那几位千户都动了动心思,思忖着要不要也跟谢瑛他们一起巡视。反正若能多拉几所的人,他们也不用天天轮值, 至多了一两个月轮一回, 也不算太累。

众人一边看着美人一边想着美人, 唯有谢瑛全副精神都放在戏里——台上正唱到谢千户调兵遣将,命封云扮作抱琵琶的乐工,早晚伴在窈娘身边,又叫余人妆成百姓暗中跟随他们。

众锦衣卫喏喏应命,台上灯火渐暗,一重重纱幕落下, 一室艳光煞气都隐在帘后。众人都是听戏听惯了的,听调子就知道这套曲儿唱到几分了,这场戏分明还差一支煞曲没唱,怎么就落下纱幕了?

众人刚要起来抗议,那纱幕忽又从中间层层分开,走出一个冶容艳质,怀抱琵琶的王窈娘,垂头拂弦,唱道:“不甫能黑漫漫填满这沉冤海,昏腾腾打出了迷魂寨,愿诸位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台下众人轰然而起,也不洒钱了,摘下身上的香囊、玉佩、带钩等物,不论贵贱,满满地扔了一台。

这支曲本该是落幕前窈娘对着谢千户与众锦衣卫唱的,可台下坐的就是锦衣卫,还有当日擒住黑衣盗的人,薛老板提前就叫人安排了这场面,让饰窈娘的正旦出来对着真锦衣卫们唱这一段。

计掌柜千叮万嘱的不叫他们改词,他们只改改唱曲儿的地方还不成么?

台下热烈地扔东西,台上的正旦、帘后的诸生和乐工、杂役们心都颤了,连那琵琶声也颤了颤,最后一句唱词临场改成了:“赐下这一身衣食,恩德无涯!”

台下叫了无数声好,恨不能连靴子也扒了扔上去。幸好后面布景布得不大慢,不等那些年轻人在上官们面前扒个精光,纱幕就再度层层拉开,露出两间并列的房间,中间隔着一道门。

就像是把他们熟悉的酒楼雅座横着剖开,给人看半拉房间似的。两间房里各坐着一个人,左边坐的是个穿白纱衣的俊俏小生,右边是个黑衣冲末。

正旦抱着琵琶朝左边房间走去,坐在椅子上挥手拂弦,那小生念道:“小生锦衣卫校尉封云是也。自受千户之命,护着王娘子在平康巷辗转,暗访黑衣盗,今已过月余。近日忽闻有豪客在这酒楼内呼朋引妓,一掷千金,其中似混有失窃之贡品。我家千户查知是实,特命我带娘子来此地假作卖唱,以探其情!”

他这边说着如何捕盗的话,另一侧冲末则豪情万丈地唱着:“论疏狂端的是我疏狂,论智量谁还如我智量……汉日英雄唐时豪杰问他每今在何方。”

两边的宾白唱词交错推递。黑衣盗洋洋自得地唱着自己犯下大案,却无人捉捕,只管尽情受用盗来的东西;另一畔封云与王窈娘也且说且唱,商议着如何诱黑衣道入彀。

这一段用的是打有电视剧时就用烂了的镜头跳转手法,但在大明,这样在舞台上双视角推进的戏还是头一回问世。首映视的作者、编剧团队们早看熟了分镜头脚本,倒不觉着什么,这群包场的锦衣卫可是新鲜得几乎有些震惊了。

不只震惊,还痛快!

看那黑衣盗洋洋自得,夸什么智计无双,还不是叫他们锦衣卫玩弄于股掌,马上就要落网了?

他们就是这么多谋善断,就是这么明察秋毫,就是这么在那些盗贼强人最得意的时候从天而降,将他们缉捕归案的!

前所的校尉们都不禁把胸口挺高了,朱骥想想着这都是自家属下干的,也有些自豪,摇头晃脑地看着台上的戏。

黑衣盗唱罢了自称自赞的曲儿,又道白:“我在这平康巷中,打听得有一琵琶女王娘子色艺双绝。今日特来此地,则只为见王娘子一面,亲近芳泽。”

他说罢这话,另一侧的王窈娘与封云便推开了两间屋子间的假门,上前献艺。两人言语中暗藏机锋,问出了黑衣盗出身地,正是窈娘随父任职之处,献唱后,黑衣盗又拿出一枚玉佩打赏,正是窈娘父亲常戴的东西。

窈娘作受惊科,拿着玉佩走到台前,悲声唱了一段煞曲。这场结束后却没落纱幕,伶人也没下台。封云借口倒酒,从右手房间走到左手处,拿出个纸条,绑在窗口不知何时落下的鸽子脚上。

鸽子张翅飞走,左边房间有扮作小二的人出来解开纱幕遮住,封云重回右间配合着窈娘稳住黑衣盗。

转眼纱幕再开,左边那房子已被拆成一片空荡荡舞台,一队着丹黄曳撒的锦衣卫便在绿衣白斗篷的千户带领下,撞开两座房间中的假窗滚入房中,与黑衣盗厮杀。

他们锦衣卫擒捕盗匪案犯,可不就是这么痛快淋漓的打上一场?

福寿班也是会唱武戏的,打得热闹纷呈,底下一群专家点评着他们的动作、姿势。打到后来,台上的封云就护着窈娘藏在后头,其余诸卫士摆着漂漂亮亮的架子,唯有谢千户翻着斗篷和那黑衣在台上对打,拔长剑压在其颈间。

黑衣盗终于归案,谢瑛审清他身上罪责,上疏为窈娘之父平反。奏疏送上去,自有御史核查真相,禀明天子。圣天子威严英睿,闻言便沉稳流畅地表彰了王窈娘几句,命叫他父亲官复原职,赠旌表与她,敕为贞女。

赐敕书时,却是那位谢千户独自登场,先唱了一段【朱履曲】:“喜遇着太平时世,保护着一统华夷,乾坤清正古来稀……”

台下朱指挥先喝彩:“好唱词!别的也就罢了,这句不知是谁写的,这才是咱们锦衣卫的口吻!如今不正是太平时世,咱们便是那保护着清平乾坤的人!”

上一篇:冲喜

下一篇:穿入聊斋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