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90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若是这样的人当了太子的老师,他会不会有私心呢?

且不说张璁也是饱学之士,就算张璁的学问稍微差一点又怎么样呢?他是绝对的帝党孤臣!

对了,父皇还说,王阳明请辞,他未许,他已经传召王阳明进京,为太子讲学,这位老大人,可是厉害得很呢,据说还很会打仗。

在前边走的昭昭突然拐弯了,朱载基有点奇怪,但也没当回事,昭昭应该是去找父皇了吧。

李盛确实是去找朱厚熜了,他听到藩属朝贡的事,想去前边听一听。

他在乾清宫后殿睡了一觉,下午有内阁大臣来商议日本争朝贡之事,李盛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如今的日本国王源义植年幼力微,朝中由大臣掌控,而朝贡,是一件获利颇丰的好差事——大明朝回数倍赏赐朝贡使臣,且大明天朝上国,赏赐的丝缎瓷器茶叶都是珍品,运回国内可以大赚一笔。

因此,入朝进贡的使者派谁,是争夺的焦点,这一年,就来了两拨朝贡使,都说自己才是真正的使者。

一方是日本国左京兆大夫内芝兴的人,派遣使者宗设,他率先到达了宁波;

另一方是右京兆大夫高贡,他派了使者瑞佐和宋素卿。

在真正的历史上,这场争斗见了血光,甚至还波及到了宋朝官员,伤了明朝千户张膛和百户胡源,朝野震动;但是这一次,因为有重臣经略江南,且朱厚熜严整市舶提举司,又有亲近大太监监察,这两拨人没敢闹起来。

于是他们敛气屏声,老老实实来到了京城,在京中争辩。

宗设手持堪合(正德年间发给藩属国准予朝贡的金牌),坚持自己是正统;但是宋素卿声称他们才是真正的使者,是宗设在半路上抢走了堪合。

真是狗咬狗好一出大戏。

正在这时,又有别的事情发生了——宗设的党徒中林、望古多罗的船只被风暴漂流到了朝鲜,朝鲜人斩杀三十多倭寇,并生擒其首领,献到大明京师。

朱厚熜听他们在下面吵闹,烦得不得了,一扭头就看见昭昭趴在旁边的花架子上听得聚精会神,两只猫瞳都瞪得大大的,很感兴趣的样子。

李盛:嘻嘻,就喜欢看这种热闹。

第140章

李盛蹲在花架子上盯着下边的日本使者,看着他们嘴巴不停地吵来吵去,听又听不懂,等翻译有延迟,画面和声音不匹配,没一会儿他就走神了。

他看着日本使者在朱厚熜面前的讨好样子,很想不明白,现在这日本混得也不咋地啊,还被朝鲜暴揍呢,那他们到明朝后期为啥那么牛气啊?

要知道,到了嘉靖十几年的时候,日本是很豪气的,嘉靖十七年的时候,据说日本带着大量白银去朝鲜贸易,把朝鲜都快买空了,那叫一个有钱!

但是现在,嘉靖十一年,他们的两个主政大臣还在为了明朝的赏赐财宝,争执不休不顾体面,这其中必然有事儿。

他把系统搞醒,开始查资料,主要就是要搞清楚,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日本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啊?!

积分花下去,系统干活儿很快——日本有钱,是因为他们有银矿!

那可是石见银矿啊!!!

石见银矿的厉害之处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明——在这个银矿的全盛之时,白银产量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

那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石见银矿这么厉害,为啥现在日本看起来也不富裕呢?

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挖掘和冶炼技术。

这个银矿在十四世纪初叶,也就是元朝中后期,就已经被发现,但是因为日本国内科技树没点亮,因此,在上百年的时间里,这座日后举世闻名的大银矿也没能产出多少白银。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533年,也就是嘉靖十二年,这一年,日本的大商人神谷寿贞看好这个银矿,开始投资,在他的坚持下,很多的朝鲜采矿工人被雇佣,且当时比较先进的“灰吹法”也传进了日本。

要知道,银矿石多与其他有色金属共生,而且矿石中银的含量往往比较少,因此需要对矿产进行分离提纯,“灰吹法”简单来讲呢,就是先以含银矿石与铅互熔,使银溶于铅中,然后导入空气,使其中的铅氧化沉积,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白银。

此法一出,石见银矿的产量立刻猛涨,暴富的日本开始对外大肆采购,变得豪横起来,甚至在后面有实力反过来揍朝鲜了。

因为日本白银之巨,当时的明朝也颇受影响,日本有钱后与大明的贸易变得频繁,有不少从事中日贸易的中国海商坐大后,在大明朝禁海时,因为不想放弃这条财路,于是勾结日本浪人在中国沿海烧杀劫掠,同时继续走私,也就是倭寇之患。

看完资料的李盛立马反应过来——现在是嘉靖十一年夏天!也就是说,明年,日本就会迎来白银狂欢。

朱厚熜就看到旁边的昭昭开始焦躁不安地来回踩动两只前爪,后面的尾巴尖尖很不耐烦地在地上摔打。

李盛看着这么大一座银矿,眼红得不得了,真正的历史上,老道士版本的嘉靖想修宫殿,又没钱,任用严嵩当白手套给他搂钱,弄得民怨沸腾,要是有银矿,那省多少事儿啊?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压不下去,要知道,中原是缺金银货币的,当年宋朝的时候还弄出来过交子这种货币形式,且中原地大物博,经过修正的朱厚熜和内阁班子不作妖,是能消化掉一部分白银的。

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弄银子呢?

说起来,大明虽然是大国,但是若要吞下日本,还是有困难的,异地作战本来就自带debuff,起码现在不行,国力不允许,若要硬打,势必劳民伤财,那么,怎样才能用比较和平地方式获得白银,在石见银矿上分一杯羹呢?

李盛的猫猫头转来转去,两只猫瞳还是落在了下面叽叽喳喳的使臣头上——日本国内两大执政势力内讧,身为宗主国,我们有着帮扶劝和的义务和责任啊!只要能把手伸进去,扶持代理人不就行了吗?

于是,等朱厚熜把这件事放下,回到乾清宫后面休息的时候,就被昭昭拽着往书房去,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张舆图,朱厚熜站在舆图前面,看着昭昭不断地跳起来,用前爪的肉垫拍在日本国的图像上。

朱厚熜不解,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他已经形成了对昭昭的无条件信任,于是他吩咐人把舆图拿下来铺开在地上放好,看昭昭要干什么。

李盛左右看了看,朱厚熜是皇帝,黄锦是首席大太监,这俩人身上都不带钱,刷脸就行,于是大猫咪跑到外面找了个眼熟的小太监,把人家袖子里的碎银子都扒拉出来,用爪垫推到地图上的日本区域。

那个小太监是个踏实干活儿的人,之前他在门口趴着玩绣球花玩了一地,只有这个小太监过来主动收拾。

小太监有点呆,但并不慌——昭昭从来没有欺负过任何人,应该是有事吧。

朱厚熜大致明白一点了,他蹲下身子拍拍猫猫头:“昭昭,你是说日本境内有银矿这件事吗?”

“喵呜!”

朱厚熜无所谓地一笑:“他们那银矿没有多少存量的。”

话刚说完,就被昭昭甩了一尾巴。

然后大猫猫很严肃地拍拍他的膝盖,自己从窗户里跳出去了,片刻后,正当朱厚熜以为昭昭不会再回来,打算出去批阅奏折的时候,昭昭拽着一个宫女回来了,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青莲,还有半路上被大猫猫拦住帮忙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他手里还拿着一托盘的银锭子——这一托盘银锭子可不青,青莲一个宫女端着是走不快的。

青莲气喘吁吁,刚给皇爷行礼,那一盘子银锭子就被昭昭一猫爪掀翻了,然后青莲被示意退出去,屋子里就剩下朱厚熜、陆炳和黄锦,三人看着昭昭用两只前爪,一个一个地把银锭子推到日本国的舆图上,没一会儿,舆图上日本所在的区域就堆积了一座银锭山。

朱厚熜的神色严肃起来,他等昭昭停下,把猫猫抱起来放在桌子上,看着猫猫问道:“昭昭,你是说,日本国内那个银矿,其实是一座很大的银矿吗?”

“喵呜!”猫瞳都亮了。

“但是开采量很少啊。”陆炳有些犹豫地说道。

“喵呜~”那是他们还没点亮技能点!

“皇上,此时干系重大,不如派人去勘察一番。”白银啊,谁不想要,如果真有这么多白银储量,那绝对不能错过!

但是,以什么名义呢?

“黄锦,召内阁议事!”

李盛迈着步子溜溜达达地跟过去旁听了,不愧是一屋子聪明人,办事就是利索,没一会儿,他们就想到了那两个剑拔弩张的使者。

“既然他们内部争权夺利,在这个时候,若是我大明有意扶持一方,另一方一定会着急的吧?”

一着急,就会来争取宗主国的帮助,那我们就可以开条件了啊,开了这个头,剩下的都好说嘛,权谋嘛,老祖宗都玩出花儿来了。

能进这间屋子的,都是千万人里厮杀出来的绝对精英,响鼓不用重锤,一群人精子都笑眯眯地互相看看,彼此就都明白了。

“黄锦,召陆炳、郭勋!”去往异国,一支武装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剩下的事不用猫猫操心了,解决了一件大事,李盛心神放松,从窗户跳出去了。

还有一件事,大猫猫顺着宫墙跑回坤宁宫,去自己的小匣子里翻出来一个成人手指肚大的实心金质小葫芦,叼起上面系着的红绳,跑到乾清宫侧门刚才那个小太监那里,把金葫芦推给他。

旁边的小太监看得眼红,刚才的碎银子也就不到二两,这小金葫芦光看金子,都价值好几倍了,更不用说葫芦底上还镶嵌了一块红宝石!这小子平时老实得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一个屋里的太监欺负他他也不敢说,今天竟有这个福气!

而且这是皇爷的宝贝猫给的,一会儿这小子肯定得去找大太监禀告清楚,大太监再说一声,这不就进了上面的眼了!往后怕是那几个欺负他的人还得反过来巴结他呢。

大猫猫竖着尾巴跑了,听到后面压着嗓子的惊呼声,他愉快地甩甩尾巴尖尖——本猫猫行事一向大气,从来不让别人吃亏!

第141章

郭勋一行人随着日本使者队伍离开,当年九月,郭勋传信回来:日本国内石见银矿确实储量巨大!

但此时,日本国内还没有真正掌握吹灰法,这是郭勋暗地里令随行工匠实验得来的结论。

此信一出,满朝振奋,朱厚熜立马召内阁议事,第二天,便有锦衣卫星夜奔驰,他们受命传信,务必切断朝鲜工匠与日本的联系,要知道,此事的朝鲜已经掌握了吹灰法,且日本还经常雇佣朝鲜工人!

相比日本,在大明建国以来,朝鲜这个小弟还是比较听话的,一直毕恭毕敬尊明朝为君父,每逢明朝皇帝、皇后、皇太子生辰,或者重大节日,李氏朝鲜的君主都会派遣使节入朝朝贡,且朝鲜新王登基,都要经过大明的册封才算数的,历史上,后来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崛起威胁大明统治,这个小弟还很有骨气地表示他一向奉明朝为正朔,与建州女真剑拔弩张地对峙来着。

后事不论,就说现下的话,大明仍然是实力雄厚的宗主国,老大有令,朝鲜自当遵从。

后续事宜李盛没有再关注,这已经不是他能干涉的了。

嘉靖十四年,经过一年多的拉扯协商与武力交涉,第一船白银抵达大明境内,朱厚熜派出铁杆心腹陆炳前往接应护送,并传令沿路锦衣卫所出动,务必要保证这些白银妥妥当当地抵达北京城!

白银入国库那天,李盛还去围观了,雪花银映着日光,闪亮亮地耀眼,让人看着就心情愉快。

朝中六部官员不能擅离职守,但也都在自己的值房里议论这件事,大家都沉浸在发财的喜悦中,彼此说话都和气了不少。

但是这种和气只维持到了第二天早朝,李盛在乾清宫后面摊着肚皮睡觉,都能听见兵部尚书的大嗓门。

“皇上!西北边军的军饷真是拖不得了啊!”

“皇上,我们工部也要支用一些银两,今年夏天便有暴雨冲垮河堤,如今趁着还没入冬,正是休整的好时机啊!”

“我们户部.....”

......

“你们可往后稍稍吧,你们有什么可支取的地方?!”

......

“你放屁!”

......

大猫猫痛苦地把自己的耳朵撇起来闭上,把自己的猫头塞进旁边的毯子里,昨天晚上朱厚熜兴奋地睡不着,抱着猫念叨到三更才熄灯休息,困得大猫咪的毛都不亮了,还没睡几个小时,又要被这群大臣吵吵,真是好烦啊啊啊啊!

朱厚熜心情好,由着他们吵闹了一会儿,在他们有动手趋势的时候赶紧叫停,让各部官员回头上折子详细说明,他话音刚落,兵部尚书毛伯温当即从袖子里抽出一封奏折来:“禀皇上,臣已然写好奏折,望御览。”

说罢他低头躬身,两手把折子托过头顶。

其他几部都对他怒目而视:好啊,没想到你老小子是个卷王!这折子这么厚,怕不是通宵写的吧?!

朱厚熜微微撇头,立马有小太监下去把折子端上来给他看。

他看了一刻钟,沉吟道:“既如此,下朝后毛爱卿便去银库支取吧,只是这军饷要切实发下去......”

大明朝将军统领喝兵血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朝中大臣们也都心里有数,他这一迟疑,立马就有人出列:“臣愿同往,臣曾铣,请愿巡视西北。”

“允了!传旨,御史曾铣巡按西北,若有人阻挠大事侵吞兵饷,朕许你先斩后奏!”

曾铣立马跪下接旨:“臣领命!”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