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但是这本来是两相矛盾的,正是在太子的光芒下,在李泰的威势中,李治才会磨练出深沉稳重的心性。
emo了一整天,李盛也没想到怎么办才能两全其美,他蔫蔫儿地跑到马厩自己待着了。
李世民知道飒露紫这几天不开心,还专门带着蜜水和香瓜来看他,看着二凤明亮的眼睛和含笑的面容,李盛很难过,他低下头蹭蹭二凤的掌心:对不起啊,这次,我真的帮不到你啦。
沉默了好几天,李盛心情才好了一些,就听到了不好的消息——幽州罗艺谋反。
简直是不知所谓!
罗艺在青年时代便武功高超,远胜同龄人,到了战场上也是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当时的隋炀帝赏识多次拔擢,说一句平步青云也不为过。
这样过于顺利平坦的经历,使得他性格自负,刚愎不仁,且任性小气。
在秦王与太子之争中,他站到了太子一边,且还曾经为难过秦王的部下。
在刘黑闼一战中,罗艺受命辅助,“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可见其骄狂。
而后面李世民的即位宣布了太子一党的全面失败,罗艺为此忧心不已。
虽然李世民已经昭示天下,只诛首恶,太子与齐王的部下不予追究,但罗艺仍然不信。
我们常说以己度人,罗艺也是走进了这样的死胡同——平心而论,若是他自己在李世民的位置上,对曾经为难自己部下的手下败将自然是不可放过。
于是,他也不信李世民会放过他——“太宗即位,艺惧不自安”日夜惶恐。
而不久后,李世民精简部将,他的职位有所调动,更是加剧了他的焦虑。
在这样的不安中,罗艺治下出了事情,李世民一次不痛不痒的申斥就让他像惊弓之鸟一样蹦了起来。
他把这次的责罚看作是李世民将要对他下手的前兆——既然这样,干脆赌一把大的!
因此,他假传旨意,说自己收到了皇帝密令,要让他带兵去长安。
罗艺谋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世民大为不解,但还是派出了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去平叛。
但事实上,还不等两方对上,罗艺的部下就觉出不对来了——你说受命领兵,那现在怎么会被讨伐?
于是罗艺部军中大溃,他的部将干脆冲进了罗艺的大帐,既然是你让我们平白搅进这摊脏水,那我们也只能靠你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我欲借将军头颅一用!
“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
李盛不由得感慨,他想到上学时候的一句在作文中用得很多的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果然如此啊!
这件事在朝中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大家风轻云淡地掠过这件事,开始准备迎接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年节。
这样的节日,周边国家也都遣使道贺,新罗、龟兹、突厥、高丽、百济、新罗、党项等都派了使节来送上礼物,并祝贺中原皇帝安乐和康。
在年节大宴上,李渊也出席了,看起来状态还不错。
他得知神马就在偏殿,于是让李世民带着他过来看了一回。
“果然神骏不凡!”他走近飒露紫,想摸一摸鬃毛。
紫色的大马看了他一眼,若无其事地继续低下头吃东西。
但是当李世民过去的时候,那大马却很活泼地跟他玩闹,还用头去顶人的胳膊,张嘴拽着人的袍袖不让走,大眼睛里满是喜爱和不舍。
李渊垂下眼睛。
在大宴席后,李渊就宣布——他决定从太极宫中搬出去,把太极宫让给皇帝做办公之地。
李盛听到后笑了一声——要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李渊在太极宫中住了整整三年,才把这个天子宫室让给李世民,如今二凤有祥瑞加持,海内臣服天下归心,这件事倒是提前了很多。
李世民当然不能就这么接过来,自然是还要做做面子,说父亲在那里住得安乐便是他最大所愿,他做儿子的,在哪儿办公都没关系。
就这么来回推了两次,李渊说准了了迁宫的日子,这件事便定好了。
李世民还拿着太极宫的图来找飒露紫,指着边上的两间屋子告诉他那是给他留的。
还在侧边上开了门方便他进出,他还会在外面的小院子里修一个池塘,建一个棚子,旁边铺满草坪。种上飒露紫最爱吃的那种长得矮矮胖胖的小嫩草,这样,春日里他就可以在外面晒太阳玩水悠悠闲闲地消遣了。
李盛很期待,低下头用前蹄碰碰那个用红色笔迹画上的小池塘,又低头蹭蹭二凤的胳膊。
新年的第一天,李世民颁布了改元诏书,开启了贞观时代。
“朕遐观方册,历选前王,大道既隐,至公斯革,莫不思树风声,用隆鼎命。
太皇膺箓受图,功成治定,鄙圣人之馀事,顾天下而窅然。永言俗累,高居物表。爰以大宝,俯授微躬。自肃奉神器,亟移灰律,属三正在旦,万国来庭,长世之术既宏,惟新之命方始,体元居正,今则其时。
可改武德十年为贞观元年。”
贞者,正也;观者,示也。
贞观——示天下以正道!
第87章
贞观初年,大唐并不是顺风顺水。
贞观元年夏天,山东各州县大旱,李世民下诏令所在地方赈灾抚恤,且当年免赋税。
同年十二月,关中闹起了饥荒,乃至有大批百姓走投无路之下卖儿卖女来求活的。
贞观二年八月,河南河北大霜,粮食几近绝收,当地饥荒。
但尽管如此,在治理国家的同时,李世民也没忘记收拾突厥,而且收拾得还挺顺手——主要这两年突厥的草原上也是天灾频发。
虽然中原常有饥荒,但是终究地大物博,农耕社会的百姓们有着坚韧的生存能力,只要在政府的帮助下度过最艰难的时刻,来年春天万物生发,他们就能从田野间获得吃食,同时把种子撒下去延续生活的希望。
但是突厥就不一样了,草原上是以畜牧业为主,贞观元年,也就是627年,草原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雪灾,地上的雪足有一尺厚,在这种天气下,牛羊马都冻死了许多,人们在饥饿寒冷之中也有很多死伤。
而突厥的颉利可汗正在烦恼的,还不止这一件事——突厥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剧烈了,他的侄子突利自从从长安会来,与他越发生疏,且随着神马故事的传开,他治下的铁勒诸部和契丹也越来越不听号令。
在这次大雪后,损失惨重的十来个小部落的头人,居然私自去面见唐人,请求内附大唐以此获得神马的庇佑。
颉利气得头上冒火,但是眼下也没精力和大唐较劲。
李世民听到有部族请求内附的时候,正在太极宫北边的两间屋子里商量事情,旁边的飒露紫看着一屋子紫绯官服一脸无语——明明当初说是给我的屋子!
李渊从太极宫迁走后,李世民便开始重修太极宫,他自己的宫室倒是能将就就凑合用了,但是,李盛那两间确是大修的,房间的顶子挑高了,又把一个窗子扩开,在旁边放了地毯,让飒露紫能在那里晒太阳,还专门给他修了个池子,李盛夏天的时候会进去泡着避暑。
李世民经常过来陪着他的宝贝大马,有时候正跟飒露紫一起晒太阳,就有大臣进来拜见,如果是亲近的大臣,李世民干脆就让人直接过来,他就不去正殿接见了,省的麻烦。
如今唐朝君臣经常商量突厥事宜,于是李世民顺便就往飒露紫的屋子里放了一张大地图钉在了墙上;
来的大臣有时候会带着奏折还需要写点东西,他就让人收拾出一张桌子来摆放文房四宝;
有时候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好几个人一起来,也不能都站着啊,于是就放了些矮几软垫用来跪坐......
李盛看着自己里间的屋子越来越满越来越满,最后,已经完全变成了李世民的另一间书房!
李盛对此倒不生气,就是有点心情复杂,李世民给他设计这间屋子的时候,一切都是以飒露紫的玩乐吃喝睡为目的导向,但是现在,无忧无虑的乐园被放进了好多复杂深奥的书——当年小表妹在他的游戏专用电脑桌面上下载了一整套高考试题,那时候他就是这种感觉。
不过他还是安慰自己——起码外面这间阳光通透的大屋子没有被占,不然的话,他一定要就地撒泼打滚,以此来坚决捍卫自己的晒太阳专属领地!
杜如晦来的时候,头上的官帽都跑歪了,一进门就看见他们家陛下正一脸笑眯眯地给飒露紫刷毛,旁边还摆着几个扁扁的白玉盒子。
说起来,登基后李世民自己倒是很节俭,爱惜民力,但是对飒露紫那是相当舍得啊,就这个白玉盒子,当年从洛阳宫中带来了一大堆白玉片,陛下就让人在边上镶金边,然后做上卡扣,每两片做成一只扁扁的小盒子。
这么扁的盒子用来干嘛呢?——给飒露紫用来放每次梳下来的鬃毛。
简直离谱!
李盛知道的时候,是李世民一边给他投喂点心一边说的,当时震惊的李盛连嘴里的点心都忘记嚼了,愣愣地看着面前的二凤。
讲真的,那一瞬间,李盛想到了后世的那个喜欢被称呼老佛爷的太后——据说她给自己专门做了一只纯金的宝塔用来存放自己掉下来的头发,他感觉自己这也差不多了,她用金,咱用的也不逊色,是白玉啊。
得知突厥治下铁勒部众有不少族长说颉利引动天罚导致雪灾,他们要归附大唐请求天马庇护,李世民当即乐得合不拢嘴,让门口的小太监去传令他的智囊团进宫商量。
草原部落归附,这是好事啊!说明咱们大唐教化有方,是陛下您圣德光耀,启闻天下,这才引得夷人投效!
听着老伙计们抬自己,二凤忍不住弯了弯嘴角,随后便认真起来,既然有这样的事情,就说明颉利在漠南的控制力在被削弱,他们是不是做点什么呢?
来投靠的这些部落在草原上都比较靠南边,而且有个麻烦——梁师都还在朔方盘踞。
说起梁师都,虽然他声名比那几个称帝的差远了,但是就属他活得久远,当年声震中原的薛举、窦建德等人都在地下相见了,他还活得好好的,在朔方勤勤恳恳地给突厥守大门呢。
既然眼下没办法对突厥怎样,那先把梁师都这只看门狗解决了也是好的——当初李世民登基不久突厥领兵袭击长安,其中梁师都可帮腔不少,李世民看他早就不顺眼了。
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边夷归附,但是他们的部落靠近梁师都,就算唐朝老大罩着,那也安稳不了啊。
给人当了老大,就要干活儿,于是当年四月,李世民派出柴绍、薛万均等人前往朔方攻打梁师都,大捷。
梁师都的领地被收归唐朝版图,他自己则逃向了突厥汗帐。
梁师都被打穿了,颉利有些不安,但是他的部落经了一场大雪,羊羔被冻死了好多,眼下没有力量跟唐朝正面对抗,于是,他选择暂避风头,把汗帐迁移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这一躲不要紧,底下的小弟们心思就活了——他们本来就是看着突厥强大投靠过来的,眼下突厥看起来有点怂了啊,倒是南边的李唐,看着不错,要不要换个老大呢?
首先做出行动的是薛延陀部落的首领夷男,他第一个上书李世民请求归降,其次便是回纥部落,李世民大喜,郑重地接见了这两位使者,以大唐皇帝的身份接受了他们的投靠,并且封他为真珠毗伽可汗,建牙帐于郁督军山,自此,为漠北诸部共主。
此外,李世民还赐给了夷男一份特别的礼物——飒露紫的鬃毛。
金边白玉的盒子,里面盛放着一缕紫色的鬃毛。
薛延陀部派来的使者当即便非常激动地双手举过头顶,恭敬至极地接过了这份大礼——这是简单的马鬃毛吗?不是,这是神马的庇护!
而且,他看着这鬃毛觉得还在发光哎!
咳,是李盛知道二凤要拿送人后,专门花积分在里面加了料——一种特殊的紫色光闪细粉,这样看起来还高大上一些嘛。
为了分化突厥力量,李世民也算是对薛延陀部极尽拉拢了。
那边的回纥使者很眼馋,但是心里知道自己这边的实力还不够,于是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要说动族长找个机会捅突厥那边一刀狠的,立个大功回头要向大唐请求神马的庇护。
那边,得知自己手下两个大势力都投敌了,颉利气得要死,当即便派出突利小可汗带兵攻打回纥——MD反骨仔!
他本质上是想给回纥个教训,顺便也震慑一下其他部族,不然都跑了他怎么办?
设想很完美,实行没成功——突利没打过回纥。
回纥那边知道薛延陀部得到了神马的祝福,嫉妒得不得了,又恰逢突厥来进攻,那是战斗力加满啊——正愁着怎么给新老大表忠心呢,你就凑上来了!
于是突利大败。
颉利很生气,把突利大加斥责,还囚禁了他——他老早就觉得突利和李世民有往来,这次居然连回纥都打不过,怕不是故意的吧
突利大感屈辱,于是被放出来之后直奔长安找他的好大哥李世民去了——什么鬼叔父,只会骂我欺负我的不是我叔父!
——十二月戊辰,突利可汗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