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李唐这边,不管见没见过吧,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陛下不是凡人,陛下的马更是神异非常曾有云霞托两翼而生,好歹有个心理准备。
突厥那边可不知道啊,这会儿都呆住了,他们就像当年在太极宫大殿门口的群臣侍卫一样,一边揉眼睛一边掐自己一边呼喊乱叫,随后确定这是真的后,便呼啦啦跪下了一大片。
就连颉利,也是两只眼睛瞪大了,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李盛看着这场景,忍不住又高抬起头长长嘶鸣一声——这感觉真的好爽哦!
第83章
李盛这次财大气粗,这次的光翼不但颜色炫彩华丽,翼展也比上次更大更宽,持续时长也更久,上次的云雾大翅膀只是出现了一瞬,有些人只看到了一个虚影,这次李盛砸钱,这神异景象持续了将近五秒钟,只要在场的人全部都看到了。
无数细密的光线笼罩着中间的紫色大马,骑在马上的李世民也被光芒映得眯起了眼。
他微微颤着手去触碰那光幕一样的大翅膀,没有实物的感觉,但那斑斓的色彩映在他手背上如同霞明玉映,分外光耀。
转息间,云来光散,随着最后一丝红光被云彩遮住,人们这才如同大梦初醒一般缓过神来,随即便是一片哗然,唐军自然是精神大震,感觉这会儿要是开战,肯定是如有神助一刀一个突厥人不成问题——神马会庇佑他们的!
突厥一方就有些不安了,草原人逐水草而居,真真正正是看天吃饭,而马匹更是草原人不可或缺的,难道可汗背负盟约来攻打大唐,是长生天不愿见到的吗?故而才因此借神马示警?
颉利面色很难堪,他与中原久来交锋,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李二登基当日,便有消息传来说天有异象,但是他怎么会信?
中原人打来打去的乱了这些年,连皇帝都自立了好几个,哪个登基不扯个大旗搞点祥瑞?往日他敬李二是个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如今他也弄这些骗人的花头,说什么红光大盛双凤长鸣,简直是胡说八道!竟然还吹嘘自己的马是神马,可见这李二不过是个邀名的俗人罢了。
但是今天这景象,却是他亲眼所见,那紫色大马,果然不是凡物!
转眼间,他便有些不忿,这样的通灵神物,怎么就落在了他李二手里!他凭什么!若他有此天马相助,必然是言出法随,如今草原各部,何愁不俯首帖耳?
但是他身后的突利小可汗可没体会到他亲叔叔的复杂心情,正一脸崇拜星星眼地看着这边的李世民。
他就知道,李世民是个神将!当年他跑去长安城找李世民结拜,回来后还被自己的亲叔叔颉利斥责冷待,说他丢了草原人的脸,哼,还是他有眼光,寻常人能逢战必胜?寻常人能让那么多猛将忠心追随?寻常人能收服神马?
于是,还有些少年心性的突利小可汗便催马上前,走到了李世民跟前,请求便宜大哥让他仔细看一看神马。
至于那边他叔父要杀人的眼神,咳,这不是已经要结盟了吗?结盟了就是好朋友,看看马怎么啦?
再说了,他也不是很想给这个叔父面子——近年来他年龄渐长,逐渐执掌一方大权,他叔父爱护自己还在幼龄的儿子,对他这个小可汗是一天比一天冷淡了。
李世民自然乐见,伸手安抚地摸了摸飒露紫的大头,便下了马。
他心情很不错,还笑着对突利解释道:“飒露紫脾气不好,你小心些,不要弄得它不舒服。”
“神马叫飒露紫吗?果然是个威风好听的名字,且又合了神马的毛色。”
你挺会说话嘛,李盛抬头瞟了他一眼,纡尊降贵地扭过头轻轻蹭了他一下。
然后这少年的眼睛更亮了,李盛以前不明白什么叫眼神冒光,今天就明白了——感觉这小伙子的眼睛都突然变大变圆了。
这场会见结束得很乱,颉利黑着脸离开了,突利看了一会儿最后也没敢上手摸,恋恋不舍地跟着颉利走了,后面各部落也跟着可汗撤退,但是他们的首领却并没有立刻走。
跟中原人不同,草原上的部落与可汗之间的忠诚度并没有皇帝与臣民之间那么高,颉利这样的大可汗,对于帐下的部族首领,并没有像是中原皇帝那样生杀予夺的大权。
一个部落是有自己的首领的,而相对于大首领可汗,部落首领才是他们更信任也更亲近的人——他们是一个祖先一个姓氏,同出一脉,留着同样的血。
草原上是谁强谁当首领,我们愿意跟着你干是因为你是英雄,而在草原人的眼中,中原的亲王李世民,跟小可汗突利结拜的唐王,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英雄,在他们的眼里,这也是一位勇武善战的可汗首领。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李世民轻骑而出面见颉利时,这边的草原部落首领都不顾颉利的面子下马行礼致意,而颉利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要是同样的行为放在中原皇朝,两军对垒你敢朝着对面老大致意,你小子绝对是叛徒,立马斩了不用废话!
李世民看着对面的几个部落首领过来,心下快慰,不由得伸手摸了一把飒露紫的鬃毛——他何其有幸得此神灵相助!
那几人过来后下马,两方见礼后,眼睛就黏在飒露紫身上拔不下来了,这马身形高大,神骏无匹,且目光沉静姿态悠游,真是不凡啊!
几人对着神马自然是好话不要钱地说,李盛被他们吹捧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主要唐朝臣子夸得都含蓄一点,这边这词儿就直白多了。
什么“神马的眼睛就像最亮的星星”“神马的耳朵耸立就像是西边最俏的一座小峰”“神马的鬃毛映着光闪闪发亮比冬日里映着太阳的雪山更耀目”巴拉巴拉......
那个一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还从怀里把自己珍藏的一块墨绿色的月牙形状的宝石拿出来双手托着要献给神马,李盛看着那颜色很沉,有种又安静又华丽的感觉,就是后世的那种“静奢风”,就有点喜欢。
于是,还不等李世民跟人家客气两句,他就看见飒露紫很不见外地就伸出前蹄往自己这边扒拉。
一直很要面子的二凤只是尴尬了一瞬,脸色就恢复了自然:算了,飒露紫想要就要吧。
看着李世民双手接过来放到荷包里挂在蹀躞带上,李盛低头碰了碰这个汉子的手:谢谢哈!
他觉得是礼物,那汉子却不这么认为——神马接受了他的上供!
于是非常满足又高兴地走了。
经此一事,颉利也不嚷嚷着要斩白马为盟了,第二天很老实地签订了盟约,带人返回了草原。
李盛回了长安不久,就再次见到了突利——他又跑来长安了。
李盛看着他不算高兴的脸色,听系统解释颉利对突利的一系列针对动作,心说这可操作空间很大嘛。
于是他对突利这个小伙子就很有几分亲近。
突利受宠若惊,李世民还在旁边说:“飒露紫对你颇为善待啊,那时一见颉利,飒露紫可是很不高兴的。”
再想到这阵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突利忽然就觉得,他那个叔父,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啊。
第84章
李盛都能想到分化突利与颉利二人,以此来削弱突厥力量,李世民又怎么会想不到?因此,他非常热情地招待了这位结拜兄弟,年轻的小可汗。
长安是都城,比草原繁华多了,在好大哥李世民安排下,突利和他的亲近元随几人,很是玩乐了几日。
当然了,这期间也少不了些有意无意的挑拨。
突利出去玩乐,看到一连排的高大壮丽的府院不禁问起来是谁家,得知是旧年的王府,将来会分赐给陛下的小兄弟们或者儿子们,突利看着那朱漆大门,还有一看就造价不菲的青砖石刻,不免有些艳羡。
再想想草原上,最好的水草丰茂之地和最大的帐篷永远都是属于大可汗的,他的父亲在时,他名下的部落是最强壮最富有的,但是现在却被各种盘剥为难。
“小可汗是昔年的大可汗血脉,又是颉利可汗的亲侄子,想来,颉利可汗也必然是厚待于您的。”
突利没作声,那陪同的人也没继续说话,有些事情,做过了就会让人讨厌。
中原的瓷器丝绸都是贵价物品,突利采买了很多,他在草原上,也是要结交拉拢些首领大臣的。
他是个话唠性子,说着说着,就说起那天神马的异像来,陪同的人自然是满脸骄傲。
“小可汗那天只已然见过神马了,自然知道神马的灵异,跟您说,我们陛下登基那天,那才叫神仙景象呢!”
看着面前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几个草原人,这人便谈性大发起来,毕竟,长安城中,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要找一个这么认真的听众真的很不容易啊!
于是,突利就知道了,原来那些流言都是真的!唐皇登基那天,真的有红光漫天云霞连接,也真的有凤凰双鸣声震九霄,飒露紫那天的翅膀也特别好看,是云霞大翅膀,看过去恍然要羽化而登临一样......
而且飒露紫从他们陛下征战时候起就跟随,打过好多胜仗巴拉巴拉,帮着陛下收服了好多猛将巴拉巴拉,陛下还曾经被他救过巴拉巴拉,还会预知天气.......
突利是个热血上头的少年人心性,不然也不会跑来长安找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结拜,他也听过不少传说故事,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也往往都有些神灵之处,那些飞禽走兽、山精地仙也都纷纷出手帮着他成就大业,少年人心向往之,但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见到啊!
一时间突利只觉得真是好羡慕好崇拜这个大哥,身份高贵,文武双全,群贤辅佐,神马护佑,简直比故事里的主角还厉害呢!
身边的人又开始感叹:“我们陛下一向爱护百姓,且无论中原还是草原上的百姓,他都一心相待,若两国交好,我们有丝绸茶叶,草原上有牛羊皮料,两相贸易,是多好的事情啊!且神马也可庇佑草原部落。”
虽然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哪里好像不大对,但是突利还是不免为他话中的描述而心驰神往。
是啊,他们草原上就有天马的传说,神马降临,一定是长生天的使者,若两方交好,神马在草原上天幕下显灵,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随后,李世民又送了他不少珍贵的东西,其中最让突利高兴的是,他离开那天,神马还叼了一个小盒子来送给他,打开后,李世民解释说那是神马飒露紫戴过的黑晶石挂坠。
其实呢,李盛就试着戴了一回,觉得太重了,没到半个小时就闹着摘了。
那个坠子是当初洛阳宫里得来的,周边还有符文,后面个银托子,勾画了高山云朵帐篷羊群,一看就不是中原的风格,倒是当年跟草原打仗时候的缴获。
突利如获至宝,对着飒露紫行了大礼才好好地收起来,带着一大堆东西依依不舍地走了,必须得走了,再不走,颉利估计要怀疑他不是来游玩而是叛逃了。
看着突利一行人的背影,李世民摸了摸飒露紫的鬃毛:马儿是很聪明的,这次他一句话都没对飒露紫说过,大马就明白要怎么做了,神马的身份在这摆着,他让人说一千句一万句,送再多财宝,都不如飒露紫的一个小木盒子有用。
渭水之盟后,突厥仿佛变得讲礼貌起来,九月初,李唐王朝把约定好的财宝送入可汗大帐,作为回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李世民没要——“帝不受,令颉利归还所掠中国户口”。
李世民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历年来,中原武力衰弱,四夷不顺边祸不断,以致边城百姓连年受苦,一想到这件事,他就心痛不已。
他还派了人连夜行军至边境,接收照顾这些被无辜掳掠的平民百姓。
颉利送礼没送成,但那几个部落首领的礼,李世民倒是收下了。
这些礼物,有大半都是献给神马的。
李盛看到了一块青白色的玉石,很神奇的是,上面有纹路,大致看起来就是一匹马前蹄高抬的姿势,就是颉利说完要斩杀白马后李盛发怒站起来的样子。
真是天地造化,居然有这样的天然石料!
他绕着这块一米见方的大石块走了两圈,然后把旁边看着的二凤拉过来,用前蹄点点他的胸口,又拍拍石头上的马背——他想让工匠把二凤也雕刻上去!
李世民领会了他的意思,噙着笑让人来看这块史料适不适合雕刻。
还有品相很好的松绿石,很漂亮。
看完东西,李盛就溜达着往外走,然后就听见李世民在安排人去给这几位首领回礼,还强调了,一定要“不小心被颉利得知”。
冒着坏主意的二凤也很有魅力啊,嘴角勾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坏笑,眼睛里闪烁着势在必得的神采,李盛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二凤,果断花积分倒贴给系统装了录像新插件——去给我录个360全景高清全彩的!
这件事过去后,李世民开始从九月中旬在显德殿庭院里练兵,主要是护卫兵和骑兵的统领将领,还有很多低阶将校。
李盛过去看的时候,正好碰上李世民在讲话。
“自古以来,我中原与突厥,各有兴衰更替,若中原强盛,则能北逐苍野,制胜太原,而到了后汉、晋君主,乃至前隋,兵士并不多加习练,突厥入侵,不能抗争,乃至中原百姓生灵涂碳于敌寇,我登基以来,只安排你们习练斗战之术,只希望来日短兵相接,尔等面前再无横敌。”
“愿遵陛下愿,誓死效忠!”整个院子里的军将们躬身应喏,随后便在各自领头的安排下开始练习。
李世民也经常过来查看,还每日带领数百人在殿前教习骑射,李盛看着,只要被二凤亲自指导的,无一不是激动不已神色振奋。
当然了,李世民便是当世杰出的骑兵将领,他的骑射,就连军中猛将,也多有不及,被皇帝陛下,同时也是最厉害的战场英雄指教,搁谁谁不激动啊!
李世民不光指导,还经常组织比赛,射中夺彩的人还多有随赏弓刀布帛,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手上的珠链扳指玉佩,于是众位军将都很积极踊跃。
但是,这件事有人看着不顺眼,便多有进谏,当然了,秦王府旧臣多半没那么不懂事,主要还是之前没跟这位新陛下打过交道的世家大臣,就想这么不软不硬地试探试探。
“臣启陛下,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前所这刑之,所以防微杜渐,备不虞也,陛下宜为社稷计。”
什么意思呢?说先前李渊就规定了,不能带着刀兵进入大殿,现在陛下您让这些卑贱士卒在您周围弯弓持刀,您在其中往来,若有心怀祸患之人行刺就坏事儿了啊,你这样只怕是不太好,还是趁早取消这项活动算了。
如果只是好心提醒,那李世民也还算他是个公忠体国一心为君的大臣,但是这人的谏言里左一句“先王”拿规矩压人,右一个“裨卒”蔑视军士,就这态度,李世民要是能理会他那才是见鬼了。
于是“上不纳”根本没当回事儿。
李盛知道后喷了个响鼻,李世民又不是自己去,尉迟敬德还有几个武将也会跟着去的,再说了,若是连这些最亲近的将领都让人渗透策反了,那这大殿上只怕也没几个忠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