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33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什么意思呢?李世民可以自己在天策府中封设官职,相当于在朝廷中又有了一个小朝廷,这权利就大了,相当于允许李世民公然招揽自己的人才进天策府,他可以直接给封官了。

就连李建成自己的太子府,也不过如此了,甚至还不如天策府,毕竟,其中的人都是李世民自己安排,他的太子府中还有不少是李渊安排的人呢。

一时间,天策府在长安风头无两。

举个例子,在唐朝时,瀛洲,被认为是传说中东海神仙居住的地方,而李世民在天策府中建文学馆,当时的士大夫若能被选入其中,便被称作“登瀛洲”。

第46章

随着天策府的建立,府中的各个官职也都封立,追随秦王数年的诸位功臣位列其中。

文臣谋士,称十八学士,是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陆德明、姚思廉、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1】。

在这其中,有些人是追随秦王数年得封;也有些人是在秦王府组建学士馆后由好友举荐或自荐而来,皆是经学通明,文采飞扬的名士,李世民对他们非常礼遇,每当下朝散值,常与学士们对话,论天下大势,商今古文籍。

名义上是秦王要读书讲学,实际上,文学馆就是以房玄龄、杜如晦两个亲信文士为首的秦王府顾问班子,而这个小团体能建立起来并得到重用从而发挥巨大作用,与秦王李世民的性格也有关系。

唐承隋制,如今朝中官员也大部分都是旧隋的显贵,既得利益者仍然是关陇贵族这一拨人;而李世民虽然也在政治上依赖关陇集团,但同时也不拘一格,大力提拔山东出身的人才,像陈叔宝、尉迟敬德等草莽豪杰,还有张公瑾、张亮、李世勣等山东士族。

而从山东来投奔秦王的人得了重用,也会继续举荐自己的亲友,因此,在李世民的队伍中,山东团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坚力量。

而在这十八学士中,有个人很有意思,值得一提,就是陆德明,他的作为,是后世网友们见了都要惊呆大呼的程度。

——“王世充僭号,封其子为汉王,署德明为师,就其家,将行束脩之礼。德明耻之,因服巴豆散,卧东壁下。王世充子入,跪床前,对之遗痢,竟不与语。”【2】

什么意思呢?当初陆德明在王世充治下,因为有才名被征召为其子王玄恕的老师,陆德明呢,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王世充这个人,不大乐意干这活儿啊,但是人在屋檐下,也不能直接莽上去怒喷,万一王世充不讲武德给他嘎了怎么办?

于是他就采取了另一种方法——吞吃了巴豆散,称自己病了,不能应诏。

王世充不死心啊,为表他的诚心,就让王玄恕去陆德明堂前问候,要么说真名士是自有格调,人家直接开大——直接当着王玄恕的面解决个人问题——“对之遗痢”,可以说是相当够胆了。

李盛看到这的时候简直是一口水喷出来半天没回神,在跟系统确认过就是自己想的那个意思后,他感叹一句,真是,还说古代人含蓄,含蓄个鬼!人家比现代人更狂好吧。

让不禁想起后世的一句话来——与其emo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可以说是实际践行了。

可以看出,陆德明这个人,不但有学识,而且有态度,老子看不上的人坚决不理会!

秦王府中的很多人才,也都有此等心气,只忠于自己认可的君主,也就是二凤,因此,在后面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战争白热化后,李建成曾经以重金收买秦王府中人,从未成功。

而武将这边,李世民更是不虚,秦王领兵数年,招揽的猛将良臣一大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李建成晚上睡觉做梦都在羡慕得咬牙的程度。

至此,以秦王李世民为核心的天策府政治军事团体已经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势力,其锋芒之锐,就连李渊,有时候也不免有些忧心。

但是李渊也不是没有对秦王加以限制,比如,虽然天策府中可以分封属官,但也是有数的,能拿到台面上的官职只有三十八个。

数量不多,李世民自己人分都是紧紧巴巴,就这样,还有人生了心思来讨要官职,就是之前的张婕妤。

她来到秦王府中,陈言相告,想让秦王给自己的堂兄在天策府中封个官职。

当时李盛就在后面的院子里晒太阳,屋子里除了秦王和张婕妤,还有长孙氏也在。

听到这样的请求,李世民婉言拒绝了,秦王府中的自己人都没全封上官,他怎么肯拿出一个名额去给一个陌生人,何况张家与他,不但没有交情,且在洛阳宫城还很有些不愉快。

一听说秦王不肯,张婕妤的脸色立马就挂下来了,再张嘴说话都有些阴阳怪气。

“秦王位尊权重,既然说没有空位,那就当没有吧,看来我人微言轻,在秦王当前没这个面子。”说罢便拂袖而去。

长孙氏出去拜别,也被她无视。

看着人走了,李盛从旁边的夹道绕过花厅去了前面的院子,看着张婕妤离去的身影。

李世民平复了一下心情,看到飒露紫跑到前面来了,心里有些奇怪,于是起身过来摸摸马头:“飒露紫,怎么了吗?你在看什么?”

李盛歪头蹭蹭他的手心:我在想,张婕妤今天情绪如此外露,但将来二凤你登基后,她的表情管理能力应该会进步很快吧。

长孙氏送完人回来,有些忧心地望着丈夫:“殿下这样不假辞色好吗?张婕妤很是得宠呢。”

李世民神色不动:“我不会拿底下人的东西去讨好这些无所谓的人,官职,更是如此。”

秦王府中人渐渐多起来,李盛也看到了几个脸生的人,据说是新进府的。

刘会就是新进秦王府伺候的人,他是长孙无忌送来的,是积年的世仆,他家从爷爷那一辈就在长孙氏族中伺候,后来就跟着长孙氏兄妹二人。

他被分在秦王府角上的一个小花厅伺候,这个小花厅是最近才收拾出来的,因为每天中午阳光都很好,飒露紫经常过来晒太阳,后来秦王殿下也会过来一起,飒露紫在旁边趴着睡觉,秦王就在厅里跟几位先生一起商议事情。

才来了几天,他就有了很多疑惑,秦王爱马,但这匹大紫马,也太受宠了吧。

那天有进贡上来的新鲜果子,陛下分赐给秦王,是头一茬的玉乳瓜,甜脆可口,果香扑鼻。

分来的只有小小的一篓子,拢共只有二十来个,秦王居然还分出来五个说让他放起来给飒露紫留着吃。

刘会都惊呆了,接过瓜的时候都不敢看旁边几位先生的脸色,他们才一人吃了一个啊!

不都说秦王殿下英明神武礼贤下士吗?怎么不大对劲啊?!

但是等他接过瓜走出花厅再看,那边的几位先生分明都很愉快,一点点不开心都没有。

不是,这都没脾气的吗?

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晚上就去找了同出自长孙氏,当时陪嫁来秦王府的老朋友倾吐心中的疑惑。

老朋友当年是一家人都跟过来了,现在老妻在后厨,儿子在门房,他自己则是府中的车夫,对府中事熟悉多了。

晚上俩人都没事儿了,老伙计喝一口他带过来的小酒,感叹着开口了:“你刚来不知道......”

听到老伙计说起来,刘会才意识到,原来不是谋士们没脾气,实在是这马不是一般马啊!

据说曾阴差阳错救过秦王,在战场上跟秦王配合特别默契,屡次立下大功,秦王特别稀罕他的这匹宝贝大马,连马具都打了十来套了,那额头上戴的,脖子里挂的,鬃毛上系着的,不是宝石就是金银,拿出去都够买十匹马了。

有一次飒露紫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跑出去了,秦王亲自出去找回来的!

所以,这匹马可是他们秦王殿下的心肝宝贝,府里的特级保护动物,上心着点!

刘会很赞同地点点头,心里也知道有些人爱马如命,他还见过有人给自己家的马求平安符的呢。

知道了这件事,刘会再看到飒露紫,那就上心多了,连喝的水都换得更勤了。

过了几天,因为秦王调用了一批人去了文学馆伺候,他儿子也被长孙无忌派过来了,看见老爹晚上走之前都要把飒露紫的水烧开了凉上才去休息,他一脸不理解。

刘会看着他儿子,喝了口水,慢慢说道:“你刚来不知道......”

第47章

李盛回长安后没什么大事,李世民新建文学馆,经常过去读书论政,也不怎么出去跑马游猎了,看出飒露紫很无聊,于是就经常把他放开,允许他在府里到处乱窜。

秦王府确实占地不少,但李盛常年在外,这点地方也不够他玩的,没过几天就玩够了,就连小花厅那边完美的午后太阳都没办法挽留他,李盛迫切地想去外面玩儿。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歇息了一日,一大早就派人去请几个亲厚的将军和谋士来府上饮宴,李盛在后边一听这话,立马兴奋了,他要去!

于是手里正端着一碗蜂蜜水给飒露紫喂的李世民就觉得马儿不动了,还用大头撞撞他的手臂,见他看过来,还张嘴叼住他的衣角作势要往外走,走啊,出去玩啊!

李世民一看,干脆让身边的亲兵带着飒露紫去请人,他是老大,亲自去不大好,飒露紫去倒是没关系,且宴饮安排在晚上,飒露紫可以慢悠悠地去挨家挨户地玩一玩。

李盛听见他这么说立马就高兴了,喝完蜂蜜水,连递到嘴边的瓜果都不吃了,他要留着肚子去别人家蹭好吃的!

于是这天上午,好几位将军家刚用完早食就接到信儿——郎君,飒露紫来啦!

为啥都认得呢?当然是因为飒露紫早就把熟悉的人家吃遍啦!

李盛大摇大摆地进了门,走得比主人家还自在随意,他去的第一家就是裴家,刚进门就被投喂了刚出炉的蒸饼,还有米汤,李盛也很不客气地喝了两大碗,嗯,里面还放了红枣,熬得米都开花了,红枣也软绵绵,好吃!

裴行俨就站在一边,嘴里叼着一只蒸饼围着飒露紫看,几日不见,这头上的额饰又换了一个,六颗水晶的珠子被摆成一环,中间串了一颗水滴形状的紫色玛瑙,两边是掺了金银线的宽幅丝线织带,勒在马儿的额头正中间。

那玛瑙珠子紫得特别纯正,映得两边的水晶石都耀出蓝紫色的光晕。

他转头跟老爹说起来:“说起来,殿下最近忙得很,倒是还腾出空来给飒露紫折腾这些。”

裴仁基喝了口粥没说话,心说你是没看见那会儿在洛阳宫城,那张尹二妃拿了一箱财宝殿下也只是皱皱眉,等那串玛瑙串子被拿走,秦王的脸一下子就黑了,回了长安就憋着气找了一串更大更好的给飒露紫。

这种行为其实不好,秦王也一向不爱奢华的,不过大家都没说啥,就连一向劝着殿下的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都没作声。

要是秦王是花大价钱给自己买东西,他们肯定是要直言上谏,但是给神马嘛,嗯,应该的。

过年过节的供奉各路神仙,还有平时打点关系,都要花不少银钱呢,那还不知道管不管事儿,飒露紫这就在眼跟前,帮了秦王府多少回了,也不要官,也不要钱,还不用供奉,平时最大的奢侈就是只肯吃精料不吃草,多省钱啊,不就是个玛瑙珠子嘛,买!买大串的!

这头上的珠子就是那一串里最好的一颗。

在裴家蹭了一顿早饭,得到了一大食盒子的新鲜蒸饼,并由他的临时监护人——秦王的亲兵告知了晚上的宴饮邀请,他们就告辞离去了。

下一站——李道玄!

李道玄从小就崇拜秦王,闻言一下子就答应了,还把自己刚得的一篓子好白萘果给了飒露紫。

李道玄年纪小,李盛穿过来的时候都比他年纪大,拿他的东西总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盛情难却,亲兵也就收下了。

去了杜如晦家,被投喂了新做的豆糕并用油纸包包了一大包拿走;

去了罗士信家,获得一件专门为马儿做的黑色绣银线的披风,据说是那次看到秦王给飒露紫披着披风,以为飒露紫喜欢,回了长安他就找了绣娘做的;

去了长孙府上,被长孙无忌试图投喂未果,被亲兵阻止——飒露紫一直在吃真的不能再喂了,于是那一碟子山楂糕就打包带走了;

去了尉迟敬德家里,嗯,他家没有什么好吃的,但是看到别人都给了觉得自己不给不好,于是拿了个银锭子给了亲兵,让他一会儿带着飒露紫去点心铺子自己挑......

于是李盛在挨个通知完回去的路上又在街上买了好多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新鲜的还带着露水的青菜、看着很精致的手编的竹筐、常去的那家点心铺子里的所有新品、还有在街边卖的煎得薄脆的大圆饼......

亲兵也没办法啊,飒露紫就往那儿一站不动了,然后就往后看看他呜呜叫两声示意掏钱,他能怎么办?整个亲兵队都知道飒露紫又聪明又记仇,让他不乐意了,他还能有好日子过?于是乖乖付钱。

说来也是奇怪了,一条街走完,尉迟将军给的那银锭子刚好花得差不多,也是巧了。

听着他跟旁边的伙伴说话,李盛晃晃脑袋,才不是巧,他算着数呢。

等飒露紫回来,正在院子里看书的李世民都看呆了,他的亲兵四人,大包小裹,肩上背着,手里提着,还要腾出一只手来牵着马,看着就很忙乱的样子。

“怎么?又没让他们带礼物,倒是都先送来了?”李世民含笑问道。

亲兵很耿直地一抱拳:“殿下,这是各位将军和先生给飒露紫的。”

旁边被提到的李盛甩甩尾巴:哎,太受欢迎了没办法啊。

太阳晒得暖暖的,他不禁打了个哈欠觉得有点困了,哎,购物也是很费精力的啊。

旁边的长孙氏也牵着已经两岁多了的李承乾过来看,因为了解飒露紫,也并不怕它伤着孩子。

李世民一面叫来侍女接过亲兵手上的东西在旁边的石桌上放好,一边听着几人叙述事情的经过。

“你们没让飒露紫露出太多异样吧?”

“殿下放心,我们几人一直在飒露紫身前,旁人觉不出什么来。”

李世民放了心,这才有闲心一一查看飒露紫带回来的东西。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