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啊啊啊二凤陛下居然有美人尖,梳起头发来连鬓角的形状都这么流畅!

啊啊啊他过来了怎么办我是马上再炫一大口草表明我的好胃口好身体呢,还是表现得智慧一点让他觉得此马不凡配得上他?

大概是李盛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傻呆呆了,李世民有点好奇地走过来,方英也注意到了他,微微弯腰跟身边的人解释。

“殿下请看,这匹骝毛马是刚送来的蒙古马中最好的一匹,前两天因为水土不和,食欲不好,已经喂过药了,这会儿正在进食。”

青年微微颔首,上前来看了看他,刚才是他看错了吗?怎么感觉有点傻?嗯,这会儿又没事了,大概是错觉吧。

他还摸了摸鬃毛,又上下扫视看了看马的骨架和肩高,又掰着马头对着光看了看马眼睛,李盛一直很乖很温顺地让他摸着看来看去,还凑上去用头轻轻地顶了一下他的手,大眼睛湿漉漉地看着他。

正在装乖的李盛心里急得恨不得口吐人言:带我走吧陛下!我会好好打仗的!

“肌肉纤长,眸光精亮,看着是匹好马,这马肩高都有五尺了吧?”

方英上前来回答是,看着马的大眼睛,想起它用头蹭自己的样子,又道:“殿下,这马很通人性的,方才喂它吃脆瓜,这马像幼儿一样还会慢慢吃,吃完还会看着人想要。”

“这马可有名字?”

“这马自突厥来,有名曰‘沙钵略”,意为‘勇健的紫色骏马’。”

“勇健,很好啊,本王也希望这马能勇猛健壮,它自突厥来大唐,那就依从突厥语本意,顺应本国文教,改为‘飒露紫’吧。”

“是。”方英叉手行礼。

两人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着话,方家从李渊的祖父李虎那时候就跟从李家,也是世代忠良。秦王好马,两人私交也不错,这会儿说起话来也不那么严肃。

李盛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应该是被定下了吧,还有了新名字——飒露紫,名字倒是很合他的毛色啊,但是这个名儿怎么这么熟悉?

他嚼着嘴里的草努力回想,飒露紫,昭陵六骏!

天啊!他穿成了历史上李世民的爱马飒露紫!

等等,那也就是说他会死在战场上然后以石刻的形式陪葬昭陵?

这个念头吓得他连嘴里的草都不想吃了,记忆里飒露紫是在攻打王世充的时候死在战场上的,那不就是说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就还剩两三年的寿命?

但是马上,他就想到了系统说会保住他的命,心安了一些,算了,事已至此,还是努力吃草吧,身体强壮一些,在战场上胜算就会大一些。

那边李世民又在看另一匹马,这个空当方英往这边看了看他,看着马努力干饭的样子,他捏了捏袖子里的另一副药:看来这第二幅用不上了,这一批的药效用很不错啊,回头查一查是从哪里购置的,再多预备一些。

李盛一边努力而艰难地啃草,一边看着光幕上提供的信息,现在是618年六月,史称武德元年。

上上个月,也就是618年四月,李渊在太极殿即位,国号唐,六月一日,以次子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

六月七日,立世子李建成为台子,封李世民为秦王。

为什么第一批受到封赏的人里没有李建成反而有次子李世民呢?因为第一批的三人是太原起兵的元老功臣,故而在李渊称臣后也是先封赏这三人。

而今天,正是六月九日,明日,盘踞西南的西秦政权薛举将会暗结突厥,联合突厥扶持的梁师都,趁着唐朝刚刚建立,时局不稳,向李唐发起攻击,意图东出。

时年二十岁的李世民会被任命为西讨元帅,迎战薛举,这也是他作为主帅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但他的运气并不好。

在与西秦政权的第一次交锋中,李世民定下了非常合理的战略方针:薛举大军远途跋涉,粮草不多,我方应该深挖沟壕,高筑营垒,以逸待劳,待对方粮草耗尽人心离散,以奇军突袭,就能冲破对方的阵营。

李世民在战争方面的天分毋庸置疑,这个计划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个时候,作为主帅的他生病了,他得了疟疾,这个病在古代相当凶险。

无奈之下,他卧床修养,军中大权被他托付给了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并殷切嘱托二人不得出战,要拉长战线消耗对方士气,待他病情好转,时机成熟,再一起行动。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希望地进行下去,两人擅自出战,在浅水原被薛举打得大败,唐军损伤十之五六,李世民被迫拖着病体班师回朝,李唐与西秦政权的第一次战争以失败告终。

李盛作为一个家有产业的富二代,大学实习的时候也去公司给他哥干过助理,还偷偷潜伏在员工群里吃了不少瓜,看到这里,以一个后世人的眼光和心理,他觉得这事儿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一来,李世民是打过一些胜仗,但李唐初立,他也还不是日后那个战功彪炳平定四方的秦王,在大臣们心中威望有限,上面还有他老爹李渊,这个新建立的集团的老总裁;往下还有李建成这个太子,集团的继承人少东家,所以在现在的大臣们看来,李世民就是集团老大的儿子之一罢了,也是臣子。

他病了,刘文静和殷开山代替了他掌握大权,而对于他的嘱托,那又不是圣旨,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自然是灵活处理了;

二来,刘文静和殷开山也是起兵元老,是李唐集团的原始股东,都是跟着大军起事,征战四方入主关中,真真正正打过仗的,这么重要的决策也不是俩人脑子一热就莽上去了。主帅病重,还是古代死亡率很高的疟疾,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军心动摇是肯定的,与其继续坚守不如主动出击。

根据历史记载,刘文静和殷开山在高墌城,也就是后世的陕西省长武县东北方向的浅水村,摆阵迎战,结果薛举早有安排,前后夹击,唐军腹背受敌,阵型很快被冲散,最终大败。

李盛嚼着草,不禁感慨,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天时不与、地缘不顺、人心有违,都会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啊。

望着那边正在挑选马匹的李世民,李盛不由得想到:第一次挑大梁指挥大型战役,却是这样的结果,当时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心境呢?他会不会怀疑自己?当时的李唐朝廷,又会怎么样看待这位秦王呢?

所幸的是,李渊仍然在当年的八月份,再次任命李世民为大元帅讨伐薛举之子薛仁杲,二战浅水原,这次,是唐军的全方面压倒性的胜利,西秦政权由此灭亡。

那这次他会不会跟着去上战场呢?李世民会骑着飒露紫吗?应该不会吧,他们一人一马都没有磨合过哎,打仗这么凶险的事情应该还是跟老伙计合作比较稳妥吧。

但是也说不定啊,万一他觉得我高大威猛气势不凡自带战胜光环,非要骑着我这匹酷炫的紫色大马上战场怎么办?啊啊啊我还没载过人啊,要是不小心把秦王摔了会不会被噶啊?

他在这胡思乱想,没注意到秦王已经看完马又过来了,正看着他吃草。

在他的视角里:这匹大马毛色油亮鬃毛长而顺,颜色也是相当漂亮,尤其在阳光下映着,肩背上仿佛披着一匹深紫色绸缎,要是跑起来想必更好看。

而且肩高体壮一看就是个战马的料子,这会儿吃起东西来也是不紧不慢,看见人过来了也是沉静安分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实在是好马啊!

但其实李盛只是在发呆的同时无意识咀嚼草料罢了。

正当李世民想走过来再看看他新得的漂亮大马飒露紫的时候,他的亲卫跑了过来,忙乱的脚步声把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亲卫面色焦急,凑到李世民耳边说了两句话。

李盛就看到他的脸色迅速凝重起来,跟方英致礼后就离开了,他目送着人走远,脑子里只有刚才听到的那句话:薛举异动,陛下急召秦王。

第3章

李世民走后,方英也被人叫走了,临走前还吩咐人把刚才秦王挑的几匹马隔开安顿好。

于是李盛和另外的几匹马被带了出来往外走,跟他齐排着走的是一匹纯黑色的大马,不知道为什么,这马总是抢步,老是想走到他前面去,李盛觉得莫名其妙,干啥啊,换个宿舍而已,又不是领奖品去,这么着急干嘛

于是李盛就让开了,切,他可是拥有高智商大脑的人类内核,不计较这个。

但是旁边的负责人就夸他:“秦王挑的这匹马脾气很温和啊,也不往前抢。”

李盛听着,觉得很像幼儿园的时候生活老师夸他乖乖排队的语气。

系统及时出现为他解惑:公马是很有竞争欲望的,没经过训练的马在两马并行的时候,经常会越走越快。”

他们这几匹马被带到了另外的一个马厩,地方很大很宽敞,虽然还是吃那些东西,但住宿环境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有老大了就是不一样嘿,李盛左右看了看,他被安排在靠边的一个位置,阴凉通风,挺好,他喜欢自己的新床位。

但是李盛没在他的新床位待多久,因为他的“脾气温和通人性”的评语,再加上这次军马的数量确实不够,李世民把他也带上了战场。

李盛刚被带到大部队里就被灌了一剂茵陈散,不光他,这一排几十匹马都是这次领军将领的马,被灌了一个遍,

随行的马头是熟人方英,李盛就看着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厚本子跟旁边的小吏校对着什么,刚喝完药的李盛凑过去看了看,发现都是马料和马药。

方英后面还是跟着那个小徒弟,好像是他亲侄儿,方英一边看着本子,一边嘱咐他一些话。

“夏季,马不可出血不能着热,宜灌消黄散并茵陈散,比春季要加麸减料,每五日一次于河内深水处浸之以消暑热防疫。”

“一马每日要供给粟一斗、茭草二围,另有马盐三合,这些账目都要清楚,另外,每十人为一火,一火内配给兽药两份交由火长支管。”

说着他抬起头望了望那边正在搬运草料的士兵们:“这场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还要预备下秋季的马药,理肺散、白药子散也要少备一些,跟负责粮草运输的人知会一声,在关中要先备好,这场仗要是打长了,人药都难保足量,马药可就更说不准了(1)。”

李盛听得津津有味,他还以为军队里只管马的粮食呢,原来人家连兽医都是备好了的。

他听不懂的地方系统还会给他解释,当然,都是文字,图片和影像是没有滴,这也是系统的使命:采集这个时代的图像信息。

方英待了一会儿就走了,李盛被风吹得挺舒服,大脑里的思绪不由得转到了这次战争上。

他已经通过系统看过这次战争的始末了,要想改写这场战争的结局,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李世民,如果他没生病,那军队大权就不会下放到殷开山和刘文静手中,那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可能就不会败得那么惨烈。

李世民得的是疟疾,这一疾病又称“打摆子”,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都是令人闻之变色的一种传染病,清朝时康熙皇帝御驾亲征时就因为这个病险些丧命,最尊贵的人在最好的医疗条件下都九死一生,可见这病的凶险。

他对于疟疾的了解来自于后世提取出青蒿素的那位科学家,当时大奖一颁布,那是全国轰动啊,他们学校还放了视频,他记得里面提到晋代的道士葛洪著有《肘后急备方》,里面提到要用青蒿到,水渍绞汁。

但是讲道理,李盛去那里去搞这个东西啊,系统不会帮忙,就是因为要杜绝这种事情系统才把宿主搞成一匹马的;靠他自己?他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少爷,说得不好听一点,五谷不分,连韭菜和蒜苗都分不清,更别说找青蒿了。

那就只能从源头杜绝了,最好是避免李世民得上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造成的,通过以蚊虫为媒介传播的一种急性寄生虫传染病,那既然是有来源,最好是隔绝避免蚊虫了,但是时值六月盛夏时节,又是行军在外,哪里是说避免就能避免的?

思来想去李盛也不得章法,郁闷得低头吃草:算了,尽人事,不是,尽马事,听天命吧,他也没有办法。

“系统,这场仗要是打败了,我会怎样?”

“马匹属于战略资源,宿主应该会被俘虏。”

“那如果我被薛举俘虏了,你会把我搞回来吗?”李盛不想跟着别的老大啊!

“不会,我的职责是收集资料,对于过程,不重要,无论宿主属于哪个阵营,这项任务都可以进行下去,我只会保障宿主的生命安全。”

李盛很气:真是的,跟你没关系,跟我关系大了好不好,那可是李世民!你个没感情的冷血程序,我要是跟着李世民征战几年,那可是会被雕刻石像传世的,唐太宗爱马哎,你懂不懂这几个字的含金量啊!

李盛连草都不想吃了,本来就不好吃,心情又不好,他闷闷地待在马厩里,想着自己未知的命运。

大军开始向着目的地行进,李盛被照顾得很周到,他的食物也从草换成了草加谷物,虽然粗粝,但好歹是粮食啊。

到了目的地,李盛被牵到了一块空地上,他看着不远处的兵士们,正热火朝天地搭建营垒,再往前面就有炊烟升起了,应该是在做饭了。

一开始他以为军队的饭是由火头军做好,然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时候是以十人为一火,一火共食,一火共寝,火长,主管厨膳饭食、保管衣资樵采,一般情况不上前线。

这样看起来,怪不得古代时候都重视同乡,一火十人一块过日子,当然是一个地方来的更放心也更有凝聚力了。

当天下午,李盛正睡觉的时候,听见一阵喧哗声,他抬头一看,李世民来了,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看打扮像文士,但看着身形,感觉也很能打的样子啊。

怎样在老板面前刷好感呢?作为家里的老幺,李盛很有经验的,他在抬头的一瞬间就锁定了目标人物,然后就一直看着李世民,他从面前走过的时候,还往前凑了凑,清澈水润的大眼睛就这样看着他,李世民左右走动的时候,眼神一直跟着他不放。

别说古代,到了现代社会,马都是贵重牲畜,隋唐时民风彪悍更是如此,何况李世民本就是爱马之人,这紫色大马又是他新挑的,还这么亲近他。

于是秦王就过来摸摸马头,看看马肚子,动手把他往外牵,一边走一边跟旁边的人说话。

“无忌,看看我新得的马,我为它起名为‘飒露紫’。”

旁边一个身穿灰色圆领袍头上系着濮头的男子过来凑近了看看李盛,还上手掰开他的嘴巴看。

李盛不太高兴:你这人怎么还动手呢?

“已经有四颗成齿了,这马差不多五岁多了,正是筋骨壮耐力好的时候啊。”

李盛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知道不能撒泼,于是耐着性子被好好摩挲了一会儿才放手。

他乖乖跟着出来,被放上了马具,刚刚适应了这种感觉,就觉得肩背一紧,李世民上了马镫,坐在了马背上。

但奇怪的是,李盛觉得这种感觉并不陌生,甚至马缰绳牵动的时候他下意识地就跟着转头踏步,这都形成肌肉记忆了吧,那这样看来,原身这匹紫色蒙古马一定是被驯过的。

既然这样那还害怕什么啊,李盛这几天除了每天下午时候的放风时间可以被带着去跑两圈,其他时间都被困在马厩里,闲得浑身都不自在,今天终于可以出去跑个痛快了!

秦王一动,后面跟着的几个人也各自上马跟上去,有四个身着黑色甲胄的兵士越过大部队往前去了,肩上还背着一面旗子。

蓝色字体浮现在这几个人的正上方:“探马,属于唐代警戒兵种,持有一面大旗,在军队侧方往来巡游,正常情况下旗子是卷着的,遇见敌人就要迅速把旗子展开举高以示敌情,探马军当配轻骑快马,以免被敌人捉住。”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