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85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刘珺是公主们中最受宠爱的一个,甚至连位分都不一样,皇帝的女儿历来只能封公主,但作为刘彻的第一个孩子,她的出生打破了刘彻登基后三年没有孩子的尴尬处境,特所钟爱,刘彻破例把长女封为长公主,比妹妹们高一级,世人称为“卫长公主”,地位尊崇,堪比当年的馆陶公主与平阳公主。

这会儿她策马走在刘彻身侧,说到高兴处还像以前那样抱着父亲的手臂摇一摇,听到父皇悄悄问他曹襄待她好不好,刘珺朗声笑起来:“父皇给女儿挑的人,自然是好的,女儿的性子父皇知道,再不肯受一点气的。”

刘彻拍拍她的手臂:“你高兴就好。”

说罢,又叫人把后面的曹襄叫过来,说起来,曹襄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亲外甥:“公主说你上进,让朕给你个机会,今年夏天若是开战,你可愿意随军出征?”

曹襄大喜过望,当即滚下马单膝跪地拱臂垂首:“臣多谢陛下恩德,感念公主垂爱,必当尽忠竭力为陛下效命!”

刘彻叫他起来,随公主侍驾身侧,曹襄心里依旧激动不已,满怀爱意地看向刘珺。

刘珺心知父皇是故意这样说,也是为了她提拔丈夫,对上曹襄的眼神,她飒然一笑,俏皮地伸手握住丈夫的手:“你可要多努力啊!”

曹襄狠狠点头,朝中武将如云,想跟着大将军出去打仗的人多了去了,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他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正回来找刘彻喝水的大金雕看了个全程,现场嗑cp看得津津有味,啊,恋爱还是别人谈有意思!

如果说卫青和平阳之间是荷尔蒙和性张力,这一对少男少女谈恋爱又是另一种青春萌动的感觉了。

几个人在上林苑待了几天,刘彻还有政事要忙就先回宫,刘据也被带走了,倒是刘珺小夫妻,刘彻允准他们在上林苑多玩儿几天,曹襄还想跟着这边的兵士们一起训练一阵子。

刘彻回宫后第一个召见的人就是桑弘羊,他参与了盐铁改革。

在上一年中,刘彻分别退出了白鹿皮币和武功爵制度用来敛财以丰盈国库。

新改的武功爵制中,允许民间的富户出钱买军功爵,但没有任何封邑和俸禄,只是花钱买个好听的名号。

但无论是白鹿皮币还是收钱卖爵,都只是一时的应急政策,要想开源取财,彻底解决国库入不敷出的问题,还需要有一项长久的合理的政策,即“盐铁专营”。

关于盐政,秦始皇时代,一些巨商世家是可以自己煮盐的,只是需要向朝廷交钱当做税款,这笔税款就流向了国库;而到了汉朝初期,刘邦为了国朝安定大肆分封诸侯,诸侯王可是有自己的治民权的,郡国的盐税就进了诸侯王自己的腰包,朝廷是一点都捞不着。

若是国库充盈世道太平,地方上盐铁政策宽松,对于百姓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起码买盐买铁器都便利,卖家多了就会卷,盐铁价格下降,与民有惠。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打了十多年的仗,国库都快打空了,刘彻穷得都卖爵位了,看着诸侯王手里的钱,那真是眼睛都冒红光,还能让诸侯王继续收着盐税?哼,拿来吧你!

政令一下,刘彻把盐铁的主管机构从少府改到了大农,盐铁之利从天子、诸侯王、封君等人转移到了公家国库,这样一来,这些封国郡县境内的盐矿、铁矿资源也就名正言顺地收归国有了。

刘彻在全国设立盐官三十九处、铁官四十八处,官方彻底垄断了盐铁两项的生产和销售权利。

当然了,新部门初设,肯定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刘彻起用的就是原来的大盐商、大铁商,这些人失去了祖辈相传的盐铁营生,本来是又气愤又惶恐,这个当口,皇帝愿意用他们当差,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在这其中,领头儿的是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郡的大铁商孔仅,这两人都是富甲一方地大商贾,被认命为大农丞。

按照汉法,商人本来是不能做官的,但刘彻打破了这个惯例,第一次启用了商人当差,也是令天下盐铁商振奋不已,心里又有了新的打算,咱们干不了买卖了,但是咱好歹也是祖传的家业,积蕴深厚关系众多,给家里的出众后辈谋一个盐铁官儿的名额,还是有希望的嘛!

除了这两人,桑弘羊因为精于筹算之术,也被刘彻选中参与其中,桑弘羊的算术能力实在是天赋异禀,汉朝人计算会借助筹策辅助,但桑弘羊不用,他可以心算!而且精准无比!这绝对是高精尖专业人才了。

但盐铁专卖制度下,也势必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朝廷对各地的盐铁官员都有考核,为了满足数量要求,各郡县会追求快速完成任务,那质量就会下降,历史上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农夫买到的镰刀,连草都割不动。

那就需要一位严苛的官员来把关了。

刘彻正思量间,李盛把汲黯推到了他面前,这位可是个对差事锱铢必较认真负责的绝佳人选啊!

刘彻对上大金雕的眼神,想了想,也就同意了,正好颜异那个傻蛋犯蠢,干脆把他踹了。

刘彻下诏,以汲黯替代颜异,为大农令一职。

汲黯捧着诏书有点懵,看看旁边的大金雕,它正围着自己转圈圈,很得意地啾啾叫。

想到这几年来大金雕似乎一直对自己很欣赏啊,上次边城商人和匈奴降众通商的事,它还帮着自己呢。

李盛:就这么一个敢直怼刘彻的耿介老头儿,他可得护着点啊。

汲黯孤介冷淡了半辈子,这还是第一次有了“朝中有鹰好办事”的感受,嗯,不得不说,还是很爽的啦。

李盛看着汲黯明显有些触动的眼神,落在宫门前的大水缸上,傲娇地冲着汲黯张开翅膀:人,你可以在鹰鹰宽广的胸怀里感动到流泪!

第274章

元狩四年夏天,刘彻再次发起战争,起意要直击匈奴单于本部。

发起战争的时机是刘彻深思熟虑过的,虽说如今朝廷财政紧缺,但去年从诸侯王和盐铁商人们那里薅了一遍羊毛,眼下勉强还能支撑得起这一场大战,如果再拖下去,说不定连这些钱都保不住,盐铁改革的钱财要想回流是需要时间的,那么,短期之内就再也没有财力物力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草原上的匈奴人都是从会跑就会骑马,名副其实的全民皆兵,如果给他们时间让他们下一代人成长起来发展壮大,汉军也空置几年,说不定就没了这两年连接胜仗的胆气豪情,朝廷还要再出钱养着大军好几年,这样一来,倒是于中原不利,那么此前的数次大战带来的优势都将功亏一篑。

既然主意已定,刘彻开始频繁传召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商量策划,至于李盛,他又带着人跑到边境去了。

根据他从系统那里获得的信息,伊稚斜单于猜测汉军会继续攻打草原,于是和谋士们慎重商议后决定把本部向北方迁移,这样一来,对于要孤军深入的汉军而言,拉长了战线削弱了精力,也更方便他们以逸待劳。

而且因为他们选定的新地址不易行军,汉军的补给也很大可能跟不上,等他们千里跋涉到这儿,早就疲惫饥饿不堪,他们趁势出击,定能一举攻破。

匈奴本部的地理环境很特殊,是蒙古高原中的一大片盆地,但这片盆地非常辽阔,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戈壁滩,并不像沙漠那样都是流沙土质,而是碎石混杂着泥沙,土质比沙漠坚实很多,甚至很多地方都可以生长绿植。

但即便如此,在这样的地方行军也很艰难,方向难以辨别,路途崎岖不平,甚至还常有风沙。

这一场战争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艰难,汉军劣势明显,尽管早已知道这次会打赢,但李盛还是想先去看看。

他在沙漠边境停下,看着身后神情严肃的张次公等人,有些犹豫要不要带他们进去,这次行动会深入本部边缘,危险系数还是很高的。

韩说看着半空中飞着的大金雕,伸出手臂让它落下,摸摸它的翅膀:“阿曜,我们都信你!“

大金雕蹭蹭他的下巴,还是没动,只是眼睛盯着天边的残阳,爪子来回踩着,看起来有些焦灼。

一直等到太阳落下,李盛才带着他们一路绕行往里面走,马儿都裹蹄勒口,人的嘴里也都咬着一块软木,这些年来鹰扬卫没少跟着大金雕出行,一系列道具都是齐全的。

就算能提前预知危险躲开敌方,李盛也不敢带着人走近了,一直慢慢地绕着圈走,好在外围的巡逻兵还是比较少的。

到了最外围的牛羊圈附近,李盛不敢再往前,示意后边的人都躲在一片灌木后,为了安全,他们的马都没骑过来,留了一百五十人在十里地外看着马,剩余的一百五十人跟着大金雕潜行过来,幸亏这一大片灌木还算高大。

把这群人留下,李盛迅速飞起来,往最中间的高大王帐飞去,这一夜,伊稚斜单于正斜坐在高台上饮酒,一边饮酒一边和身边的两个人说着什么,时不时地把怀里的一个汉女搂过来摸两把,下面是一队歌女,身上披着红色的纱布载歌载舞。

今天这个日子也是李盛算好的,今天是月圆之夜,伊稚斜最爱在月圆的晚上邀请部下饮酒作乐。

“汗王,还是把这个汉人女子拖下去吧,不知怎的,我今夜总觉得不安,这女子是之前上郡郡守的女儿,于我们有生死大仇啊。”

伊稚斜哈哈大笑:“乔桑果,你也太小心了,这个汉人女子连咱们说得什么都不懂,就算她能听懂,她能跑得出大漠吗?我知道之前你被奸细偷听过吃过亏,你若是不放心,待会儿酒宴结束,我就把她赏给我的近卫们玩儿。”

从军营里走一遭再出来的女子,非死即残。

那个乔桑果举起酒杯:“汗王说得是,倒是我多心了,喝!”

李盛蹲在帐篷顶子上看着那个汉人女子,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当伊稚斜说出“近卫”“玩玩儿”这样的字眼时,她的眼神很明显不一样了,但她低着头,谁都没注意到,要不是李盛花积分开了多方视角,根本就注意不到。

那女子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麻木着神情被身旁的伊稚斜搂在怀里。

她一定听得懂匈奴话!

现在的难题是,该怎么把她带出来呢?

李盛蹲在帐篷顶上往四周看,注意到了西南角上那一片牛羊圈,脏乱不堪的矮栅栏里有不少被掳掠来的女子,最角落里有一块地方,是几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女人,有汉女,也有其他异族女子。

李盛忍着内心的怒火恼恨,飞过去细看,有一个身上披着一件泥灰色毯子的女子,身下的毛毡已经被献血染红后又干涸板结,她面无血色,只有胸膛处微弱的呼吸证明她还活着。

“她是被奸辱后怀孕了,然后又被逼着放牧,流产了。”系统的声音都不自觉低落下去。

李盛只觉得胸口闷闷地疼,呼吸都难受起来:“她还能活吗?”

“如果在你原来的时代,还有可能。”

但是现在......

李盛实在不忍,轻轻落下来落在她目光所及的栏杆上,映着月光,它爪子上刻着如意纹的金制爪环发出闪亮的光。

那个已经有些发晕的女子拖着身体靠过来,伸出满是细小伤痕的手,努力抬高,轻轻摸了摸那个金环。

“如意纹,小篆的平安刻字,大鹰,你是汉人养的鹰吗?你是来接引我的魂魄回到中原的吗?你知道吗?我就叫如意。”

说完这几句几乎是用气声发出来的话,她急切地喘了两口气,唇边露出一点微微的笑来。

“临终前摸一摸汉家的如意纹,我也满足了,大鹰,你要是能回中原,替我去北右平贺家看看好不好?”

说完这些话,她仿佛自嘲一样叹息起来:“我真是要死了,居然说起这些胡话来。”

柔软的翅羽抚上她满脸泪痕的面颊,李盛满怀伤痛地看着她因为失血过多昏迷过去。

北右平,贺家,放心,我会替你去看的。

尽管不忍,但李盛还是做出了决定:等王帐中的那个女子被带出来,就用这个贺姑娘替换掉她,匈奴的近卫不会怀疑为什么是个死人,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带回那个女子,然后寻机把贺姑娘的尸身带回中原,他会让刘彻为贺姑娘追封女君。

又等了将近一个时辰,这期间,李盛趁着周边人都睡过去了,把贺姑娘的尸身一点点用爪子拉过来,贺姑娘很轻,比九岁的刘据还要轻很多,这让李盛心里很难受。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为了防止那个女子叫出声,李盛暂时打晕了她,至于那几个近卫,李盛去找张次公要了迷药把人放倒,这几个人也一直都在喝酒,喝晕了正常。

趁着药效的几分钟,他把贺姑娘的尸体摆过来,然后费劲吧啦地把被替掉的女子带出去交给张次公,等那几个侍卫清醒过来,看着面前血淋淋的死尸,他们撇撇嘴:“大汗都把人弄死了,这还怎么玩儿?扔出去喂狗算了!”

那几个人随便派了个人把尸体扔到外面去免得滋生疫病,尸体被扔在了一处沙丘下面。

趁着夜色,李盛带着人过去,把贺姑娘的尸体也带上,一行人顺利离开了大漠。

第275章

李盛一行人离开了草原,向汉朝边郡进发,也幸亏霍去病已经把匈奴右部打穿了,汉朝国境线西移,他们紧赶慢赶,得以在天亮之前踏进了上郡的城门。

一见鹰扬卫的令牌,城门守官不敢慢待,立刻迎接一行人进了上郡太守公府内。

路上,李盛已经知道,昨晚救下来的这名姑娘姓齐,名叫齐淑,其父齐为寿曾担任过一年半的上郡郡守,在四年前迎击匈奴本部的突袭杀掠时以身殉城,但却也成功引匈奴人入城后囚在边瓮,以火箭烧死了三百匈奴精锐骑兵。

匈奴人为此衔恨,把他的女儿掳走折辱践踏,从十四岁到如今的十八岁,齐淑能活到现在,全靠装傻充愣委屈求全,她擅胡琴,会唱歌,单于也过于自大,认为一个弱女子不可能走出大漠,就一直把她当个稀罕物件一样养着,每当有宴席或是来客,让她起舞奏乐以此向来人炫耀。

齐淑这些年来,只当自己是木偶一般,那些匈奴汉子调笑蹂躏,她全都憋着一口气忍下来,甚至还能忍着恶心和他们献媚。

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寻机杀了伊稚斜为父亲报仇,可她作为被掳来的女奴,连饭都吃不饱,头上连一根木钗都没有,每次进入王帐都要被搜身,好不容易熬了四年,能近得了单于的身,就听见他说要把自己送去供近卫取乐。

她只觉万念俱灰,只想孤注一掷跟伊稚斜同归于尽,可当时的餐桌上连酒杯酒壶都是金制,金器性软,是伤不了皮糙肉厚的伊稚斜的。

再看看桌下那些被搂着的汉人姐妹,她这些年能苟延残喘着活下来,这些姐妹们帮了她不少,若是能成功也就罢了,可若是一击不成,反而平白牵连这些无辜性命。

被拽出去的时候她已经绝望了,可等她醒来,她却被好好地放在马上一路狂奔,身边的人说的都是汉话!

齐淑只觉得自己在做梦,知道他们带着自己敲开了上郡的城门:“鹰扬卫奉命行差,见令通行不得有误!”

上郡的大门打开了,齐淑见到了熟悉的面孔,她想喊出来,可嗓子里却仿佛堵了一块棉花,最终她痛哭着拼命向正在巡查的那个守官叫起来:“二叔!二叔!是我,是淑儿啊!”

齐淑的叔父叫齐为康,见了久别的侄女儿,一时间竟不敢相认,等了解了情况自然是惊喜交加,叔侄二人自有一番泣泪。

昏过去一次,又拖着这样孱弱地躯体长途奔袭,张次公怕齐淑病倒,先把她交给了齐为康,自己则是快马加鞭去北右平寻找贺姑娘的亲人,眼下天气炎热,尸身放在地窖里还能保存,万万经不起迁挪了。

当晚,贺姑娘的弟弟便连夜赶来,一见姐姐的尸体,当即泪流不止,贺姑娘本名贺凭心,小字如意,他名叫贺随,两人是龙凤双胎一母同胞。

直到夜里二更,温度降下来了,贺随才带着姐姐的尸身回北右平,姐姐被掳走后,他母亲就一病不起,去年冬天去世了。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