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胤禩告罪坐在塌上,端起茶来怒喝三碗,呼出一口气来,这才跟皇帝侄儿开始大吐苦水。
弘时啊,太难带了!
其实呢,弘时是个正常智商的孩子,甚至偶尔还有些小机灵小聪明,但如果跟皇家和官场上这些人精子一比,就差太多了,在这位曾经在康熙朝大放异彩的八爷面前,那甚至都显得有些笨了。
受元福提醒,胤禛之前重点培养过弘历,为的是以后给弘晖当左右手。
所以,不光胤祥带过弘历,胤禩之前也带过弘历,那叫一个灵透聪颖一通百通啊!
带弘时的时候,他就惯性思维了,也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小爷,嗯,崴泥了。
他想着不用把话说得太明白,于是跟弘时交代事情的时候,就说得有些隐晦,他觉得弘时懂了,弘时也觉得自己懂了,但其实他们都错了。
差点让那边的官绅看了一场笑话。
胤禩之前带过弘历后,还嫌弃自家儿子不聪明,但这样一看,儿子也不是他想象得那么笨,就是平均水平而已嘛,是他标准太高了。
知道四哥家的孩子也差不多笨,他心态都变了。
送走八叔,弘晖回来抚额叹气,真是,以后还是给弘时安排一些不太费心思的差事吧。
另一边,弘时也在被阿玛骂,胤禛要脸了一辈子,如今儿子丢脸丢到老八那儿去了!
真是岂有此理!
但不擅政事,只能说明在政治方面没有天赋,后来,弘时机缘巧合去了工部,居然还干得不错,玩儿火枪玩得那叫一个顺溜,李盛心说早知道这孩子有这天赋,小时候就该带着他去玩儿木匠。
说起弘历,李盛觉得这孩子有点自恋。
小时候就很注重仪容仪表,要自己搭配衣服帽子靴子,长大了,在皇帝跟前又得脸,常有各种赏赐,就更会折腾了,李盛那次去他府里玩儿,就看见富察氏正在看绣房送来的弘历的衣服,那一箱子就跟彩虹一样,什么天青色褚红色秋香色月白色宝蓝色墨色......
当晚弘历跟福晋吃完饭,还兴致勃勃地挨个试了一下,李盛蹲在富察氏旁边,看着弘历出来走秀,觉得他跟雄孔雀开屏一样,脸上洋溢着一种“看爷多帅”的表情。
富察氏倒是很捧场,每件衣服出来,都从衣料、颜色、裁剪、搭配各方面给予专业点评。
“爷皮肤白,这墨蓝色衬得更白了,上面银线绣的卷草纹也亮眼,就是下头这道边有些累赘,不如让他们去了,补一条暗绣,前日苏格格给您做的那双靴子,我看就很配......”
弘历被夸就很开心,凑近了握住人家的手:“你最懂我了。”
富察氏就温柔笑起来,伸手给他整一整领子。
李盛默默走开了。
弘历没当成皇帝,也很会享受啊,哦对了,他还是很爱盖章。
但是,相比历史上,他如今只是个郡王,能接触到的珍品也很少,能祸害的书画也少很多。
但是,他大哥的珍藏很多啊!
李盛那天趴在一边的塌上看着那边弘晖弘历两兄弟在书桌那边一起欣赏一副字,昏昏欲睡间,就听到了弘历的说话声:“您也可在此盖章,我记得皇兄有一方自己刻的印章,刻得极好呢。”
李盛的耳朵“歘——”一下就竖起来了,跳下塌跑到桌边就站起来,大爪垫呼在弘历的嘴上:你可少说两句话吧!
对印章的执念这么深的吗?!你上辈子难不成是印章成精啊!
好在弘晖还是很尊重爱护文艺作品的,虽说有些意动,但也只在边角上印了一方小印,相比历史上的“章总”,可以说是很克制了。
至于弘昼,他现在跟着他十二皇叔玩儿,对皇家殡葬礼仪产生了兴趣,有望接过他十二叔的衣钵,成为下一位皇室婚丧办主任。
弘昼从小就皮实 ,这一世兄弟感情好,他从小没经过什么风雨,大哥待他们也亲近,就更放飞了些。
老爹还在,他倒是没胆子给自己出活丧,不然,胤禛怕不是要从圆明园飙车回来教训这个不孝子。
但是他有时候也很离谱,有一次,宗室里一位伯王去世,弘昼跟着去操办,看着那边早就置办好的棺材,他摸摸上面的漆:“这棺材真好,木材也好,这漆上得也好,都这么厚了,估计是一年上一次,少说也有十年了。”
李盛跟着去玩顺便给系统拍画面攒积分,闻言也看了看,确实是好棺材。
“我将来死的时候,也得有一副好棺材才行呢,而且我的寿衣才不要这种颜色,多俗气啊,我肯定得提前自己做好了。”
李盛一尾巴抽在他小腿上,当着这么多人,瞎说什么呢!
不过,弘昼将来的棺材肯定差不了,这可是专业人士,这不得提前二十年就寻摸好木头啊。
跟弘昼跑了两天,李盛觉得这小子现在太吵了,跑去找弘暳恕�
弘暣有∈焙虻姆鹦陨倌辏渖沓闪艘晃换始业侣骋粒既劝种哺髦种参铮钍⑷タ此氖焙颍诤笤豪锒自谧约旱哪瞎涎砼员呖醋乓恢幻鄯湓谂员呶宋耸诜郏吹媚墙幸桓鋈绯杖缱怼�
见着元福过来,还给元福分享自己种的黄瓜:“好吃吧元福,这可是我精心挑过的种子,我那庄子上,还请了好几个老农呢。”
李盛就着他的手咬一口黄瓜,果然新鲜爽脆,比平时的瓜瓤要嫩生一些。
他拍拍弘暤募绨颍杭佑桶桑」瞎甘骋埠苡懈阃返模�
弘曇荒竿那椎艿芙泻氤浚晔系背趸匙派碓械氖焙颍悄旮⒆魉赖氖焙颍盖壮钏疾焕郑詈笤绮氤可吕淳陀行┤酰罄囱罅耍硖逡脖冉闲椋梢运凳敲糠昊患颈厝簧。创蠓蚩捶沉耍氤靠甲约嚎匆绞跹б绞酰还飧皆旱拇蠓蚪涣鳎匝笕说囊┮埠芨行巳ぃ乖蛴赫肭蟪龊Hビ⒏窭佳б剑敛灰馔猓挥赫盍艘欢伲旯箦强薜闷拢招┍彻ィ耸乱簿妥靼樟恕�
不过李盛觉得,这小子肯定没死了这条心,将来说不定还真会去呢。
至于弘曕,他是最小的孩子,又是老来得子,胤禛宠他宠得上天,未免就有些调皮,上边的哥哥们不好说,爹妈不舍得,其他妃嫔管不着,皇后懒得管,于是,李盛就出手了。
第一次看见他拿着一只木质的水筒到处冲着人呲水的时候,李盛就上去一脚把人踹了个屁股墩,一看这小子不服气,居然还想冲着自己呲水,李盛当即就一爪子把人按倒了,后爪一踢,把旁边的水盆把拉过来,开始用尾巴往这小子身上甩水,力度绝对够,那水珠子,甩到小孩的胖脸蛋上,都砸得疼。
被制裁的弘曕回去哭唧唧的告状,没用。
在圆明园横行霸道的小恶霸终于遇到了另一个更无法无天的大恶霸。
直到现在,弘曕看到元福还是会下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最近有没有犯浑。
没办法,成了潜意识阴影了。
以前元福是真揍他啊,那大厚爪子,往他屁股上一呼,可疼了,夏天的时候穿得薄,回去脱了裤子一看,屁股蛋上红彤彤的一个狗爪印子。
不过现在怎么说也好得多了,毕竟长大了,也懂事了。
孩子们都长大了,胤禛生日的时候,都聚到了圆明园里给老爹过寿,大家举杯敬皇阿玛,胤禛看着满座的儿孙,也很是开怀,很给面子地仰头喝了,扭头又看见旁边正在啃鸡腿的元福,带着几分醉意:“元福也是看着你们长大的,小时候带着你们玩儿,现在带着你们的孩子在园子里玩儿,你们也该跟元福喝一杯啊!”
弘晖笑眯眯地挥手让人给元福上了一碗石榴汁,带着弟弟们过来,跟元福的石榴汁碰一下杯:“元福,你也要长寿啊!”
元福冲着他眨眨眼。
恍惚间,弘晖想起那年,阿玛带着他去挑狗,元福蹲在笼子里,也这样冲着他眨眼睛。
然后,他和阿玛就把元福带回来了。
第215章
“清史趣闻”论坛,今天格外热闹,最火热的一个帖子已经有将近四百多楼。
“终于开播了哈哈哈哈!我等了一周哎!自从上次预告说这次的主题是雍正的元福大狗狗,我上去就是一个预约啊哈哈!”
“方霖真的好会做节目,‘那人那地儿那些事儿’,既有专业学者讲述,还有当地籍贯的明星随行入境,还把当地文旅局拉上了,介绍特产和景点,开播之后简直是高开疯走,上周狗狗元福的预告片一出,又一批毛绒控被吸引了。”
“我真的好爱四眼铁包金!这狗狗小时候憨憨地可爱,长大了又威风又勇猛,我爷爷最近想养狗,我疯狂给他推荐啊!然后他说这狗有点贵,我说还行吧,他把手机给我看,老爷子看得是赛级纯种的,那当然贵了!”
“不得不说,元福真是凭一狗之力拉高了整个所有四眼铁包金的身价啊!从雍正年代到现在,四眼铁包金一直都很受欢迎。”
“这狗子很聪明的,我叔叔家乡下养了一只,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还养了一群鸡几只土猪,平时就带着狗子住在大棚那边,那狗贼聪明啊,带着两只大黄和一只萨摩耶,早中晚各巡逻一次,赶跑黄鼠狼,还抓着过来偷鸡的小贼。”
“好能干!”
“我叔可疼他那狗了,一天俩鸡腿,之前有一次被借去相亲,我叔叔亲自带着去看着,生怕他宝贝狗被亏待啊。”
“这狗是真好看,出去上度假村玩儿,那个老板家养的就是四眼铁包金,一对大狗夫妻带着三只小的,毛茸茸的一团,额头上两块金黄豆豆眉真的萌死我了!还特别乖,那狗妈妈就在旁边看着,它的小崽子刚要伸爪子就被拍了一巴掌,感觉是在教育崽崽呢,我儿子蹲在那看了半小时,走的时候还跟我说他以后长大了也要养。”
“养了没?”
“没有,我老公当时也心动了,问老板小狗崽卖不卖,老板说不卖,他在江北那边还有一个钓鱼主题的农家乐,打算以后让狗崽们过去那边上班。”
“比我都强了,出生就包分配工作的!”
“不聊了不聊了,开播了!”
“大家弹幕见!”
随着一阵古筝的乐声,知名主持人何兰新穿着一身旗袍,站在故宫前,左边是一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学者,是专研清朝历史的专家,右手边则是京城长大的两个明星,一个叫冯晨,是演员,刚好担任女主角演了一部清宫末期的正剧,另一位是最近挺火的一位流量小生,叫周临元。
开场白说完,大家简单说了几句,便朝着里面走去。
因为有当地官方支持,今天还开放了不少封着的宫室。
节目一开始,弹幕就几乎把屏幕淹没了。
但很奇怪的是,明星的粉丝弹幕倒不是很多,或者说,能看出来他们很克制。
屏幕的另一边,周临元的后援群里,不停地有大粉在告诫大家:“不要刷屏!不要刷屏!不要给元哥招黑!谨记上次的教训!”
上次的教训是什么呢?
在明朝专题的时候,有一期是介绍明世宗朱厚熜的爱猫昭昭,当时也请了一个挺火的创作型歌手卫勷,这哥们平时就比较张扬,爱摆场面,不知道是不是有组织的,反正当时一开播就是满屏的大彩炫光字体的“卫勷好帅!”之类的,搞得观众们都很不高兴,关了弹幕吧,看不到明史和昭昭猫猫粉同好的互动,开了弹幕吧,就被膈应。
卫勷上节目的时候还几次cue自己也养了一只长毛大橘猫之类的,多次找存在感,打断节奏,很不礼貌。
反正那一场后,节目组那边很不满意,把卫勷后面的一个综艺飞行嘉宾的名额也拿掉了,地方平台也挺不乐意的。
因为明宫已经被改造成清宫了,所以当时是在明世宗的出生地,也就是湖北安陆的兴献王府旧址拍的。
出身同一省的明星多了去了,给你机会你不中用,那就一边儿待着去吧。
因为这件事,后面上节目的明星都被嘱咐了好多回,一定要谨言慎行,自从知道周临元被选上去元福专题场,大粉就开始一天三次告诫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眼看着卫勷被平台和节目组冷待,谁敢闹事儿?
于是这次,大家的观看体验非常不错,弹幕上讨论的大多数也都是跟昭昭有关的话题。
主持人带着大家看乾清宫门前的一块方方正正的青石,上面平平整整,四周雕有狗爪爪的形状:“据说,当时在雍亲王府的时候,元福是看着潜邸的皇子们长大的,他们每到冬日雪天,都会给元福堆雪人,到了宫里这个习惯依然保持,雍正便在宫前旁边立了这样一块方石,专门为了冬天给爱犬放堆好的雪人。”
主持人介绍完,转向旁边的专家:“韩教授,关于这些,有没有文字记载呢?”
专家推了推眼睛:“有的,总理亲王弘历,有一个孙子酷爱文史,在他的随笔中,我们看到过关于此事的记载,实际上,不光在雍正一朝,他后面的永昌朝,也就是雍正的嫡长子弘晖即位后,一直保留了这个习惯,但等到雍正的重孙子们,他们跟元福相处就比较少了,做出来的雕像就不是特别像,永昌帝晚年的时候‘抚雪雕而泣下,遂立石雕于旁,再不复此例。”
随着镜头转过去,大家也看到了立在另一边的青石雕像,上面的元福正蹲坐着咧开嘴笑眯眯。
弹幕立马跟上。
——“好有爱!没想到雍正这么严苛抠门的人设,还会给自己的狗狗搞这么多事情!”
“我有点想哭,当时要是有照相机就好了。”
“哎,看这些就是容易多愁善感,看着我家逆子,忽然没那么气了。”
“虽然想到离别很让人难过,但是现在,低头看到被咬成锯齿状的拖鞋,我还是很气啊!”
教授说完,那俩负责捧哏烘托气氛的明星立马跟上,开始感慨感动感叹,顺便恳求摄影师给他们跟元福雕像拍合照,为粉丝们创造以后来清宫旅游的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