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俩人刚要享用这块来之不易的点心,就听见门帘一响,元福进来了,大狗狗后腿发力,一使劲儿就蹿上了床,扒拉着弘历的胳膊看了看,舔舔嘴巴。
弘历纠结了一会儿,很不舍地把自己没沾嘴的那一半掰了给元福。
大狗狗一口吞掉,然后掉头盯着弘昼。
弘昼看了看哥哥,又看看元福,瘪着嘴,也掰了一半给狗子吃。
李盛把嘴里的点心咽下去,扭头冲着门边的帘子眨眨眼:搞定!
门帘被掀起来一点,露出半张脸的钮祜禄氏冲着元福摆摆手,回身冲着耿氏一笑:“这下放心了吧?元福给要走了一半,你也是看得弘昼太精细了,他都六七岁了,偶尔多吃一块点心没事儿的,孩子昨天下午晚上都没吃东西,肚子里正空着呢。”
耿氏回去坐下:“也就是元福了,还能从这两个小祖宗手心里再把吃的抠出来,我要是进去说,保准弘昼当即就把点心往嘴里一塞,硬梗着脖子咽下去。”
两人在外面说悄悄话,狗狗听力灵敏,听得真真的,两个小朋友就不行了,两脚兽的听力很一般,被诡计多端的大人们骗走了点心,还以为是元福嘴谗呢。
吃过点心后弘昼好像精神了一点,往里面坐了坐,把角落里的一对淡黄色竹夫人拿过来推给弘历一个:“四哥,你抱着这个,凉快一点。”
弘历接过来挨着弟弟坐下:“今年热得太早了,还没到用冰的时候呢。”
小哥俩坐了一会儿就有些无聊,但是再无聊,两个人也很默契地没有想起还有功课这件事。
弘昼把药喝掉,跟弘历两人出去院子里转了转看了看花草,吹了吹风感觉头没那么疼了,就折腾着要玩,叫人去小库房里把他的一盘子陶珠拿过来。
李盛凑过去看了看,一个大大的木质方盘子,大概有一米见方,最四角上用白色颜料画了手心大小的圈,陶珠有天青、金红、藤黄和草绿几种颜色,一样五个,弘昼拿了天青色,弘历挑了红色,然后俩小孩开始在床上——打弹珠。
看得李盛都愣住了,这会儿就有这个游戏了吗?
系统冒出来一边录像一边给他科普,宋代就有陶珠捶丸的游戏了,不过那个球大一些,是在地上玩,像是后世的高尔夫球那样子,用一根长棍打,当时的宋徽宗就特别喜欢这个游戏,他的捶丸装置也相当豪华,杆子是金子装饰边沿,顶上是玉饰,球包是个锦囊。
至于弘昼屋子里这一套,兴许这是室内的改良版本?
大狗狗从旁边凑过来蹲好,看得聚精会神,没一会儿就了解了规则——轮着来,一人一下,用别人的球来击打自己的球,最后谁的五个球先进了同一个圆圈谁就胜利。
李盛看得爪痒,在两人开下一局的时候,一只大狗爪爪按在了木盘上——元福也要玩!
于是大狗狗趴在了另一边,伸出一只前爪,努力控制着用中间的那个爪爪指甲,把陶球球弹出去,——啪!球被撞到了木盘边沿上,又弹回来了。
力气太大了。
哎,狗子的爪勾控制力还是不如猫猫啊!
狗子抬起前爪看了看,不高兴地“呜呜——”叫了两声,然后很认真地趴下把前爪爪放到盘子上,继续尝试用更小的力气弹陶球。
这一盘玩完的时候,李盛用爪子打出去的弹球已经能大概控制方向和力道了。
到了中午,弘时上完课来这边探望中暑的五弟,刚进了侧边屋子,就看到弘昼和弘历在床上撅着屁股聚精会神地伸出手指不知道在干什么什么,旁边的元福也在床上趴得可平了,一只前爪放在狗头下面垫着,另一只前爪伸出去放在一个很大的木盘上。
“玩儿什么呢?”弘时走过来问道。
这会儿两人一狗正玩得开心,旁边伺候的太监们都不敢说话,弘时进来一出声,正在屏气凝神打算打出球的弘昼被惊了一下,手指一歪,球跑空了。
“三哥~!”连声音都哀怨了。
弘时笑呵呵地坐上来看,也拿起小盒里的最后一套球,终于四角齐了。
陪着弟弟玩了两把后弘时让人把东西收起来,看着弘昼这会儿精神好,就拿出功课来提问两个小阿哥——他从前院过来的时候阿玛还嘱咐他问一问弟弟的功课呢。
李盛在旁边啃一根牛肉干,肉眼看着两个小孩的脸色立刻灰暗下去了。
哎,从康熙开始立下的规矩,胤禛又是个规矩严肃的性子,对儿子们要求也严格,病还没好利索就要被提问,简直太惨了。
两人玩了一上午,这会儿脑子还没转过来,昨天背的书也没温习,回答得磕磕巴巴的。
等弘时问完,弘昼立马就往后面的靠枕上一趟:“三哥,我现在觉得我又中暑了。”
——CPU过载,导致大脑混沌。
弘时站起来拍拍弘昼的腿:“阿玛还说等后天你们上了课问你们呢,今儿上午歇着了,一会儿吃了午饭好生睡一觉,就看看书吧,弘历,你管着点他。”
说罢就走了。
弘昼看向旁边毫无心事专注啃肉干的元福,发自内心地感慨:“要是我跟元福换换就好了,让元福替我去背书写大字。”
大狗狗抖了抖耳朵,往这边看了一眼,把肉干啃得更大声了,咔吧咔吧的。
第二天弘昼好起来,带着书包去钮祜禄额娘的院子里找四哥一起学习,非常努力地背书写大字,做好了被阿玛提问的准备,然后第二天一早,他被额娘摇醒,被告知全家准备去圆明园避暑,至于他阿玛,被皇上派出去办差了。
弘昼一边为能去园子里玩高兴,一边又有种淡淡的惋惜之感——努力背书了一整天,结果没被提问,早知道昨天就不那么用功了呜呜。
李盛当然也被带去园子里玩了,他和弘昼弘历两个小兄弟在一辆马车上。
弘晖和弘昀已经在园子里了,胤禛让他们俩先过来检查安排一下各处的人手用度。
弘时带着侍卫在外面骑马,女眷们都在马车里。
一路上弘昼像是个话唠一样不停地指着外面跟弘历叽叽喳喳,看见一头大黄牛也要惊叹一声。
说起来也是,这俩小孩还是第一次出城来郊外呢。
但是这也太吵了,李盛用头拱开帘子出去,蹲在外面跟赶车的车夫老冯作伴。
在经过一段不太好走的路时,李盛趁着车速慢,从上面跳下来,撒开四爪痛痛快快地跑起来。
“汪汪!”
“哟呵,元福,你出来跑啦?”弘时骑在马上,一听狗叫声就知道是元福。
李盛冲着他叫了一声,而后便加速往前面冲了出去,呜呼!跑起来真舒服啊!
“元福看不见了,跑远了?”弘昼掀开帘子,往远处看了看,有些担心。
“没事儿,之前元福还跟着阿玛出去打猎呢。”
果然,没一会儿,他们就看到了蹲在前面拐角处一颗大树下的的元福,爪子地下还按着一只灰色的东西。
走进了发现,是一只灰色羽毛带白色斑纹的大野鸡。
“元福,你抓的啊?”弘时一挥手,他身后的侍卫下马熟练地把野鸡翅膀扎住缀在了马后面。
大狗狗抖了抖毛毛,神气地叫了一声,跑到后面去上马车了。
其实李盛没打算打猎,园子里什么都有,他刚才去草丛里本来打算解决一下个狗问题,这大野鸡可能是被惊着了,从草丛里扑腾着飞出来,那带着脏泥的尖勾眼看着就要挠着他的!耳朵了,这时候可没破伤风啊!
李盛情急之下扑过去,然后,野鸡就被他的前爪按得断了气。
大狗狗跳上马车,拱开帘子把头挤进去,然后在门边趴下,冲着弘历和弘昼伸出两只前爪爪——脏脏,擦擦!
于是,两个小阿哥一边一个,拿出自己的手帕,从水壶里倒出水来浸湿,给元福任劳任怨地擦爪爪。
第181章
随着车队往外走,渐进西山后,便觉山高云淡森木霖霖,渐渐有些凉意,能从城里出来到园子里避暑玩耍,别说弘昼弘历这样的小孩子了,连府里的福晋格格们都很期待,就连跟着伺候的宫女太监们,脸上也都带着放松的笑意。
说起园子,也是从康熙年间才渐渐兴起。
紫金城巍峨森严,但毕竟结构谨严、门墙封闭,宫中人日久生厌,故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叹,且满族来自山海关外,因为游牧民族的特征和习俗,就不太习惯京城中的炎热酷暑,每到夏日便很是不适应。
顺治年间,摄政王多尔衮便曾计划过在边外上都等城为夏日避暑之所,但这位摄政王当年便病死了,这一计划也无限推迟。
直到康熙二十几年,国家安定统一,经济发展,这才有余力在北京西北郊修建了畅春园,这是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
畅春园建成于康熙二十九年,此后,便成了康熙的避喧听政之所,一年中常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园子里待着,从康熙起,清朝皇室才逐渐有了园居理政的惯例。
而文武官员们为了上朝方便,也纷纷在京西修建或者租赁宅院,包括皇子们,在畅春园周围都有皇上赏赐的居所。
胤禛封了雍亲王后,康熙便把圆明园赐给了他,以示荣宠,在诸位皇子中,获此殊荣的只有三皇子胤祉和四皇子胤禛,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康熙末年在皇位角逐场上的选手,不过此二人而已。
圆明园修建于四十六年,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马车直进大门跑进去,又过了两个门才停下来,等车队停住,李盛从车上跳下来后,看到了高大漂亮的圆门,门口是园子的管事领头,后面带了两列人,一列是在各处管事的太监,另一列就是宫女嬷嬷了,最前面是弘晖和弘昀。
四福晋等人下车站定,弘晖两人上来请安问好后,后面的一堆人便呼啦啦跪下去:“给王妃请安,给各位主子请安!”
李盛听见还有点奇怪,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胤禛封了亲王,那四福晋自然是雍亲王妃,只是在府里,大家还是习惯性称福晋。
四福晋带着大家进了万方安和,这座房屋建于湖中,形状像是个“卍”字,冬暖夏凉,外面还有隔水相望的戏台子,若是在前庭摆开桌子,能听见和婉清亮的戏音儿借着水传过来,应该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弘晖弘昀还好些,毕竟在这边园子里待了好几天安排各处事宜,看了好几天的景儿了,早就新奇过了;但是从弘时往下的孩子们就高兴疯了,也不在屋子里待着,跑出来扒拉着栏杆看看下面金红相间的大胖锦鲤。
才三岁的三格格不愿意被乳母抱着,挣扎着要下来看,被弘昼和弘历一边一只手拉住,这边的栏杆缝隙有点大,妹妹这么小一只,可别掉下去了。
李盛也在栏杆旁边看,他惬意地甩了甩尾巴,眯着眼看向远处连绵的青山,飞鸟从湖面掠过,带起一圈涟漪,临近水边,吹过的风都带着凉意,真舒服啊!
怪不得在这住久了不愿意回城里,水景园林大别墅住着,谁愿意回去住高墙深宅憋憋屈屈的四合院啊!
过了一会儿,三格格不愿意被拉着手了,她想自己看,小姑娘扑腾了两下,身体前面就被一只大狗狗挡住了,元福蹭蹭她的胳膊,站在她前面,这样既能看到前面的景色,又能自由地伸展胳膊,就算她一激动往前一扑,也是摔在狗狗身上,不会有任何危险。
刚要上来的乳母松了一口气,迈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来,决定回去就跟侧福晋说一声。
李盛看着,这栏杆间空隙大概有成年男子手掌长,大概不到二十厘米,三格格正面看风景是没事儿的,但是如果侧过身子看,以三岁小朋友的身体厚度,就有点危险了。
没一会儿,雍亲王府里膳房的马厨子就过来了,奉福晋的令,给小主子们送了一个大大的点心攒盒,打开后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区域,填满了琥珀核桃仁,外面是十二个小分区,装了果仁酥、花生酥、松子牛轧糖、八珍云片糕、芝麻饼、绿豆糕......
这会儿快到中午了,但是还没安顿下来,四福晋怕孩子们饿着,先让他们吃些点心垫吧点。
小阿哥小格格们都擦了手拿自己喜欢的点心吃,李盛也拍拍弘时的手,要了一块芝麻糕吃着,又吃了一块豆面酥,就舔舔嘴巴跑走了,圆明园哎!他急着要去逛逛,系统早就冒出来了,这积分不得大把大把的。
“元福!我也去!”弘昼嘴里还嚼着点心就跑过来,还回头冲弘历招手,急得后面的太监赶紧跟过来,一边吃一边跑还要喊叫,他生怕这位小爷再噎着呛着。
弘历犹豫了一下,还是跟过来了,阿玛不在,嫡额娘应该不会太严厉吧。
一狗二人在园子里慢悠悠地逛着,后面跟了一堆的宫女太监,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再把小主子弄丢了可就坏了大事了。
他们在这边逛,四福晋那边也在安排住所。
圆明园是一座大型水景园,园林造景很多都是以水为题,建筑也多数依水而成,因水成趣,故而在夏天消暑实在是一处好所在。
上下天光——临湖而建,蜿蜒百尺一碧万顷,凌空俯瞰时,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意。
府中年氏是个通汉学精诗书的才女,这等诗情画意之出,四福晋便拨给了她,又专门嘱咐三格格出去时候必要多带人看顾着;
坦坦荡荡馆——若论起锦鲤,这里才是最妙处,池周处,有锦鲤上千头,碧波荡漾,群鱼争食,颇有意趣。
四福晋说弘历念书用功,弘昼又很爱玩乐,便把钮祜禄氏和耿氏两人安置在这里,读书累了能出来喂喂鱼看看荷花;
水木明瑟——用泰西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沁凉的水意便盈满整个屋子——“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是个非常阴凉爽气的地方。
小夫妻年轻力壮的,阴凉点也压得住,弘晖夫妻俩就安置在这里;
海岳开襟,湖中有白玉石圆形台子,上面三层殿宇,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仙境一般,李氏住在这里,还说等安置好了就派人去接大格格,也来消暑玩乐。
濂溪乐处——清净雅致的一处小院落,四面荷香,弘时在这里住着;
北远山村——种了很多果树和几处菜地,颇有田园乐趣,弘昀带着妻子安置下;
四宜书屋——准备收拾出来给弘时和弘昼弘历读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