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龙袍穿越了! 第76章

作者:丛璧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无C P向

戏志才讥诮道:“起码,他没打算将全部的重担,都放在您一个人的头上。若真能如他计划的那样,趁着现在众人被袁本初的担保说服,把那些不干事的人从领兵的行列里踢出去,也算是功德一件。至于弘农王真假——”

他又恢复了先前懒散的样子:“袁绍不是说了吗,虎牢关上那位是假的。我们也只按他说的做就是了。无论往后局势如何,怎么都要比现在被困在关下,要好太多了!”

曹操一边向军营行去,一边又听到了戏志才有些幽幽的叹息:“不过说起来,袁绍他是不是胆子太大了,也把董卓想得太有良心了?”

“此话何意?”

戏志才摇了摇头,犹豫了片刻,这才说道:“董卓要指证河内陛下为假,需要有一位弘农王在手,或许不会动这位弘农王。但他连侍御史还有大司农之子都敢杀,连太后都敢杀,连先帝的陪葬都敢取来随用,难道他真的不敢因为袁绍的表现,再做些其他的事情吗?”

这弘农王之争,看似是因双方各执一词,陷入了僵局,暂时不会影响到两方的士气,但……

草莽就是草莽啊,不能按士族往来的礼数推断的。

……

“住手!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给我住手!”

袁隗连鞋袜都只是急匆匆套上的,便已仓皇地奔出了院落,却看到了让他目光震悚,眼神发直的一幕。

太傅府的庭院中,原本种植着种种奇花异草,就算是在夜间,映照着稀稀落落的庭灯,也有一种别样的优雅。

但在此刻,只有毫不留情的西凉士卒大步踩踏了过去,举起的火把将此地烧得通红。

“住手——”袁隗声嘶力竭地便要扑上去,却被两名眼疾手快的西凉军拦了下来。

只见位列九卿的袁基被董卓的人手拉拽了进来,还未来得及开口,便已被董卓一把拎住了后领,随即一脚踩在了他的后腿弯处。

这位凶名赫赫的太尉近来是因居于京城,养尊处优之下又长了一圈肥膘,但他终究是从凉州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论起力气,何止是数倍于袁基,也根本不给他以走脱的机会。

董卓冷笑一声,一把接过了士卒从旁递来的利刀,朝着袁基的后颈就砍了下去。

袁基甚至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那颗保养得宜的头颅就已落了地,咕噜噜地滚到了袁隗的脚边。

那年迈的太傅眼见子侄惨死,顿时发出了一声非人的惊叫。

可面对着此情此景,董卓脸上毫无怜悯之意,只被周遭的火把照亮了脸上的肃杀之色,“住手?我看我还是跟你算账算晚了!”

从孟津和虎牢关方向送来的两份战报,都让他勃然变色,怒从心头而起。

一份说的是,那位“陛下”鼓动军心,强渡黄河,一举击溃了段煨的兵马,迫使段煨退守山口,却已丢掉了孟津渡口。

另一份说的是,他让董旻带着假的弘农王前往虎牢关,却被袁绍信誓旦旦的作保打乱了计划。

不仅如此,袁绍还抢在内部生出质疑之前,联手曹操整顿了大军,向虎牢关上发起了进攻。虽然没有正式破关而入,却让守关的董旻受了重伤,由徐荣继续顶上。

若是还按这样的势头下去,虎牢关被攻破,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刘辩,不愧是原本该当做皇帝的人。

袁绍,也不愧是汝南袁氏的杰出子弟!

这两方来势汹汹,默契得让人只想怒骂出声,也让董卓无法不去想另外几个问题。

袁绍从洛阳逃出后,为何要先去河内借兵?袁绍明知河内发起檄文相邀,又为何毅然决然地前去了兖州?袁绍和袁隗撕破了脸皮,到底是真是假?袁隗表现得天衣无缝,看似为了士族的利益支持他董卓废立天子,又到底是不是在为其他人争取时间,实则不过是在蒙蔽于他?

随着那两方兵马的继续压境,这些问题好像都已有了答案!

袁隗终于从惊恐中缓过了神来,费力地从地上的头颅挪开视线,几近于绝望而茫然地望着面前的董卓:“算账?我有何处对不起你董卓!”

董卓厉声:“就因你等知情不报,协助弘农王外逃,因你族中子弟讨伐洛阳,借用这偷天换日的优势,要叫我董卓好看!”

“我不……”袁隗脸色煞白,完全不明白董卓此时在说些什么。

可他此刻的词穷与慌乱,落在董卓的眼中,却已成了他被揭穿后的无力狡辩。他先前的配合,在董卓眼中,也早已有了另外的意思。

那两路兵马来得凶悍,他不仅要尽快增兵,还要威慑朝堂百官,不得再有通敌的行径,这袁氏也是非死不可!

他才不在乎什么四世三公还是五世三公,只知道,在出兵邙山,拦截真正的弘农王前,他得先用一批人的鲜血镇住京中可能发出的声音。正好他也早就受够了这些人自诩聪明,不仅尽享优渥,还像是要将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中。

偏偏他董卓,不爱听这些人的话!

或许今日收到的战报,原本也不过是他选择大开杀戒的导火索。

“唔……”

袁隗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脖子,踉跄了两步。

就在董卓抬手示意的一瞬间,有一把长刀划过了他的颈上,悍然割断了他的生机。

而在他最后的意识里,只能听到一句杀气凛凛的声音,落在了庭院之中。

“府中上下,一个不留!将他们的尸体,统统摆上洛阳的闹市街头,以儆效尤!”

第53章

一个不留……

董卓的兵马早已掌控了整座洛阳城,别提眼前的这座太傅府。

此地的主人都已倒下,余下的众人也就更无逃生的机会。

隔间的官宅之中,众人闻声瑟瑟发抖,只听得院墙对面的惨叫哀声,以及毫不留情的刀斧作响。有鼓起勇气的门童透过门缝,向着外面看去,就见西凉军拖着袁隗袁基等人的尸体走过。他们被吓得连连后退,骇然地向着主家上报。

很快听到了主家战栗的声音。

“荒唐,何等荒唐……”

也何其残暴啊!

袁氏四世三公,盛名在外,对于董卓还有提携之恩,谁又能想到,竟还能遭遇此等横祸!

而那身在禁宫之中的皇帝刘协仍在不安稳的睡梦中,就被前来报信的小黄门匆匆摇醒。他年幼的脸上,很快就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刷的一下惨白了颜色,也被摇晃的宫灯照出了满眼的惊惶。

“董卓,董卓他……”

“陛下!司空请您……请您一定前去主持公道!”

小黄门的声音越说越是颤抖。

可眼前的刘协又能比他好到哪里去?

他两眼失神地重复了那最后的四个字:“主持公道——”

这要怎么主持公道啊?

是,作为皇帝,他是该去主持公道,他也明白为何会是司空杨彪也让人来找他,谁让同为四世三公的杨氏与袁氏有联姻关系,杨彪的妻子就是汝南袁氏出身!如今袁隗遭难,杨彪比谁都着急。

但当刘协起身的时候,却觉得自己的脚步沉重,几乎无法迈开。

之前他敢为太后求情,留一个死后哀荣,是因归根到底,董卓的行为他还能理解。既要废立天子,那就绝不能留着前一个皇帝的母亲,留一个礼法上权力不小的太后,可现在呢?

袁隗自董卓入京以来,几乎都与董卓站在一路,就连废立,也是因袁隗的默许,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为何会突遭死劫啊!

除了董卓疯了,刘协实在想不出其他的解释。

那要如何去跟一个疯子,讲什么“公道”,讲什么“情理”!

“陛下!”刘协被眼前的灯火晃得发晕,还是被司徒黄琬搀扶了一把,才能继续往前走去,或多或少从手边之人处,得到了一些说话的底气。

他原本还想从聚集过来的人群中找到卢植的身影,又后知后觉地想到,早在他那兄长刘辩被迫出征虎牢关时,卢植就已被董卓以言行无状为由软禁了,现在又怎会出现在这里。

少了一位忠臣阻挡在前,刘协只能看到眼前这光怪陆离的景象,看到血气扑面的呛人气息里,是西凉军的铠甲和刀兵。

董卓就站在那一片血肉模糊之前,神情晦暗不明。

刘协掌心一阵刺痛,也终于惊呼出声:“太尉何出此举!”

就算他董卓是这朝中第一人,难道就能随意杀死其他朝臣吗!

天子出声在前,闻讯赶来的官员也纷纷找回了声音:“不错,董仲颖,你无天子诏令,何敢擅自杀人!”

“袁太尉德高望重,门生众多,岂能遭你如此对待!”

“袁氏与你,难道不是也有恩主与门生……”

“住嘴!”董卓厉声喝断了他们的话。

他执着剑,缓缓地转过了身来,一双凶戾的眼睛瞪向了这些前来为袁隗讨个公道的朝臣。

在董卓手中的剑上,仍沾染着方才砍人头颅留下的鲜血,也让众多不曾上过战场的朝臣为之一滞。

董卓步步走来,字字铿锵,分毫也没被这指责喝退:“袁隗此人,不忠于陛下,与袁绍里应外合,意图颠覆陛下的皇位,杀之——有何不可!”

“他们表面忠诚,实则包藏祸心,行偷天换日之举,枉称名门!我董卓愿代陛下杀他以定洛阳风气,敢问陛下,此事对也不对!”

刘协牙关微颤:“……”

他虽是匆匆起身,但避寒的衣物穿着不少,根本无法用冬日严寒来解释他此刻的畏缩,而实在是,唯恐董卓手中的剑,接下来又要砍向在场什么人的脑袋。

但再如何惊慌,他也把董卓的话听明白了。

若是按照董卓所说,袁隗这位老臣,是与袁绍名为争执,实为联手,至于这联手的目的是什么,已不必多说。刘协本就是被赶鸭子上架才被推到皇位上的,想到此刻讨董的义士已有入关的希望,便忍不住在心中微有欢喜之意。

可这稍纵即逝的欢喜,又在目光触及面前血色的那一刻荡然无存。

他已来不及去多想,何为董卓口中的偷天换日,也来不及去想,袁隗到底有没有真的和袁绍联手。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董卓,刘协强撑起了精神:“可这叛逆之事,太尉也该先上奏于朕,何必先斩后奏,此事若是传出去——”

“陛下!”董卓振声答道,一步也不曾后退,反而语气里更添了几分笃定,“军情如火,不可耽搁。处决袁氏,曝尸闹市,宜速为之,且看还有何人,胆敢通敌妄为!”

他抬了抬手,立刻有满身血气的西凉军向着刘协走来。

董卓在笑,笑意却不达眼底:“天色尚早,请陛下回宫休息吧。此事,臣会替陛下扫尾料理的。”

他倍感好笑地看到,这话一出,前来“闹事”的朝臣中,立刻昏厥过去了几个,随行的仆从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将他们扛走,简直是丢尽了脸面。

就算这些人真在见到了袁氏下场后有什么兔死狐悲之感,现在也绝不敢说出口,反而该当庆幸,他董卓说要杀鸡儆猴就真的只杀了“鸡”,而没干出更为凶蛮的事情。

董卓收回了兵刃,继续紧盯着刘协:“陛下还有话要说?”

刘协哆嗦了一下嘴唇。“不……并没有。”

他能做什么呢?他敢说什么呢?

他可能只是做了一场噩梦,却不知道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火把熊熊燃烧,在他回望所见的夜色里,愈发和血色连成了一片,让空气中满是燥烈的气氛。而自诩忠臣的董卓,就压在这梦魇的当中。

那个看起来沉稳和气的李儒,也扭曲出了狰狞的鬼面,正在逆着人潮散去的方向,走到董卓的身边。

可他已被迫向着宫中折返,根本无法听到那边又说了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