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枝雪
就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书的华佗都察觉到了不对,急性子地插嘴:
“救人如救活,快让我们看看方子。”
见游医皱起眉,足上的草履细微地往后移了半步,刘昀及时描补道。
“路途遥远,为了避免耽搁病情,还请医工先告知所需的药材,让我兄弟分头准备一番。如此,等医工辨过脉,即可取药熬制。”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游医挑不出任何毛病。
又见刘昀从€€囊中取出一大锭金子,他的目光隐隐发直,似有松动。
一直在暗中观察游医的周瑜淡声加了句:
“附近几城相继爆发'蛊胀病',城中药材必定吃紧。若山阴县附近买不到药材,兴许还要快马赶赴豫章郡。”
游医终于被说服,收了那一锭金子,开始报药材名。
华佗认真听着游医所汇报的药材,越听,浓眉皱得越紧,几乎能夹死一只苍蝇。
等游医报完药名,华佗当即心直口快地质疑:“这不对吧?你这些药材几乎都是镇痛、助眠的功效,这能治'蛊胀病'?”
游医神色一变,当即就要关门。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几位若是信不得我,自去便是。”
体格强健的孙策反应极快,蓦地抬起手肘,一把撑住半开的木门:“跑什么,莫非你心中有鬼,不敢多言?”
对于这个发展,刘昀虽然早有预料,却仍然有些失望。
他原本还抱着一丝期待,希望这位游医真的有些真材实料,手握偏方。这样一来,会稽郡的病灾就能多一分保障,活下去的人也能更多。
结果,对方终究是个敛财的骗子。
一直沉静安然的周瑜神色变得极冷,如若一柄锋锐的利刃,势如破竹地刺向游医。
“草菅人命,安敢如此?”
游医早已被孙策那充满血气的笑吓住,此刻被周瑜质问,支支吾吾地为自己辩解:
“至少我替病患减轻痛苦……如何能说是'草菅人命'?”
听到这狡辩开脱之语,刘昀拔出长剑,掷入游医身前的土地,扎进半支剑身。
剑身的位置与游医的脚趾只有一寸距离,吓得游医双膝一软,险些跪下。
“你让病患误以为此方有用,不再寻医问药,散尽家财却是与等死无异,如何不算草菅人命?”寒声戳破游医的自欺欺人,刘昀示意护卫动手,“拿下此人,交由县官发落。”
经此一事,刘昀几人的心情都不太好。
回返的途中,孙策最先开口。
“一会儿审讯的时候,我让县官整理名册,找到那些病患的住所。”
刘昀拍了拍孙策的肩,聊作安慰:“人心难测,人心难防。”
这种事其实无法杜绝。在灾厄降临的时候,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会钻漏洞,在尸骨与血肉上赚不义之财。
“病灾迅猛,此为其一。人心浮动,亦是大患。如今民众病情严重,城中怕是会有一番大变故,还得仰赖伯符多多留心,勿要让人作乱生事。”
孙策肃然道:“必不辱命。”
第75章
步家二郎今日又一次来到卢游医的住所, 想要为自己的兄长求购药材。
可当他靠近那间破败的院子时,发现围了院子外几个人,正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步家二郎靠近一听,隐约捕捉到什么“骗钱”“被抓”的字眼,登时心中一紧。
他立即拉住一人,几番询问之下,才知道那位卢游医已经被官府的人抓走,罪名是“用假药方行骗”。
步家二郎当即如遭雷击,一个劲地喃喃:“不可能,药方怎么可能是假的?”
他冲到院门前,猛拍那扇木门,久久没有等到回音。
卢游医从不出诊, 每次都是等在家中等病人上门,因为这, 步家二郎终于信了被卢游医被抓这件事,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
大半天的时间, 步家二郎都浑浑噩噩,以至于在给兄长送饭的时候,尽管努力调整了面部神情, 却还是泄出了少许异样。
他的兄长步骘何其敏锐,一眼就察觉到二郎的失态,询问事由。
二郎起先还想隐瞒,但对上兄长那无悲无喜,仿佛看穿一切的双眼,终究喉头一滚,把卢游医被抓一事和盘托出。
步骘耐心地听完弟弟的描述,无声一叹:“你又去了?那药确实不见祛病之效。先前我便叮嘱你,让你不可再去€€€€何必白费这些银钱?”
“但是……那药至少可以安神镇痛,何况,兴许那药是对症的,只是见效太慢,万一再吃一个疗程就能好转呢?”
步骘不愿弟弟自欺欺人,正待再言,院外突然传来一阵短促的敲门声。
步二郎扶正衣冠,急冲冲地前去开门,发现敲门的正是附近的人家。
步家兄弟二人刚来山阴县不久,与附近邻人只能算点头之交。
见一堆人围在自己家门前,步二郎不免有些局促:“诸位可有要事?”
“二郎,你应当也听到那件事?我们山阴城的医工都对这次的'蛊胀病'束手无策,只有卢神医胸有成竹,为病患开方诊治。现在官府用'行骗'为名,抓走了卢神医,是何用意?莫非是要断了我们的生路?”
又一人道:“听说那姓孙的带来的士兵也有半数染上了'蛊胀病'。他们一定是知道卢神医的厉害,所以假公济私,抓他回去给自己的将士治病。”
步二郎闻言一惊,还未理清头绪,就听见身后房内传来一声刻意的咳嗽。
接收到长兄的提示,步二郎如梦初醒,警惕地环视四周。见邻人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神色不似作伪,他心头一阵乱麻。
“这话可不能乱说……你们是从何处听来的?”
一人唾道:“这还用猜?卢神医妙手回春,我家小子原本病恹恹,吃过他的药,精神头都好了许多,可见卢神医的医术确实高明。那姓孙的本就是外来的乱军,占了我们会稽郡的治所,逼得王使君俯首退位,能是什么好东西?他见卢神医能救'蛊胀病',可不得将他逮回去救他的军队?说什么'行骗',分明是姓孙的怕背上骂名,故意找了'正当'的理由,好将卢神医抓回去。”
这话已经说得群情激愤,恰在此时,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句:“他麾下士兵的命是命,普通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好狠毒的心,竟为了一己私欲,要将我们置于死地!”
这话一群,所有人压抑已久的怒火都像是被瞬间点燃,熊熊而起。
病灾蔓延的恐惧,身体的痛楚,逐渐虚弱带来的畏怯€€€€都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疯狂上涌。
步二郎见这些人红着眼,像是随时会暴起杀人的模样,隐隐察觉到事情的不妙。
仿佛有什么人在暗处煽动人心,要将这些人变成亡命之徒。
步二郎脚底发软,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不回应,这些人却不肯放过他。
“我们要去官府寻求公道,二郎,跟不跟我们一起走?”
若真是去寻求公道,这倒也罢了。可不管步二郎怎么看,这些人都不像是去叫冤,而像是要去见血。
冷汗瞬间便爬满了步二郎的前额,他软软地搭着木门,反应倒是不慢:
“各位邻老,我今日刚好泻了肚,这……这马上又要绷不住了,要去如厕,几位不如先行?”
邻人一个个用发红的眼神盯着他,看得步二郎又是一个腿软。
对这推脱之语,很多人明显不信:“真是孬种,都这个时候了,还能龟缩在家?”
步二郎冒着冷汗,垂着头,丝毫不敢反驳。
倒是有人见他模样不对,确实像是有几分不适,出面打圆场:
“算了,也不差他一人。他这样子确实不像装的。而且步家大郎病重,只有二郎能照顾他,就让他留在家中,若是之后还有什么事,再让他出力也不迟。”
众人都觉得差一个人不会影响什么,但此刻绝大多数人都被戾气逼红了眼,哪里还能体谅其他人的难处。
“哼,外来的就是外来的,根本不会和我们一条心。要我说,卢神医就根本不该救这些外来的庸夫……”一人忿忿不平道,俨然忘了所谓的卢神医也是外来的游医,并非所谓的“自己人”。
众人说着难听的话,缓缓离去。
步二郎仿佛逃过一劫,赶紧关上院门,哆嗦着往屋内赶。
进了屋,他才找到了主心骨。
“阿兄€€€€”
步骘拍了拍二郎的头,将手中的缣帛交给他:
“这是我刚刚写好的尺素。你且等上小半刻的时间,将此信送往诸葛子瑜那。他看到信,便会知晓我意。”
步二郎连连点头,又在步骘的指示下饮了小半杯水,等心态平复,将缣帛仔细地收入囊中,悄悄出门。
步骘口中的诸葛子瑜,大名诸葛瑾,琅琊人士,不久前与步骘、严€€这两位好友一同游历吴地,却没想到三人一齐在山阴城患上重病。
诸葛瑾的病征比步骘、严€€要轻上很多,却也疲乏不堪,如今正在家中静养。
他们早听过南方瘴气的威怖,特意绕过深山,往人烟密集的地方走,可还是中了招。
前不久,步二郎在为自家兄长求药的时候,也为诸葛瑾与严€€求了一份。
诸葛瑾读过医经,对草药的药性略有涉猎。他先是郑重谢过步二郎的好意,又委婉告知这些药的功效。
步二郎始终心存侥幸,不愿尽信诸葛瑾所言。诸葛瑾也不勉强,未曾戳破步二郎的心思,笑吟吟地送他离去。
步二郎此次见了诸葛瑾,颇有些愧然,诸葛瑾却一如既往。
当诸葛瑾看完步二郎带来的信,他随意的神态骤然一变,当即翻箱倒柜,取出了一样物什。
“你且带着这个物件,去找孙将军,将所见所闻如数告知。”
第76章
当步二郎带着信物求见,刘昀与孙策正在府衙临时布置的病房中,听华佗与韩医丞商讨药剂的用量。
在前往会稽郡的中途,医疗队已经提取了部分青蒿素。因为能提取青蒿素的草药数量有限,对于庞大的患者数量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在经过试验,确认青蒿素的疗效后,众人一致决定将青蒿素优先给重症病人使用。
在新的蒿草到位之前,医疗队将同时使用其他能治疗虫病的草药,诸如常山、厚朴,治疗城内的轻症患者。
“世子先前从孤本中找到的古方'万病紫菀丸',对蛊病颇有疗效。那些自愿服用的将士前几日还卧病在床,今日便可下床走动了。观其胸腹,胀满之态已然缓解,可根据个人的病症,对辅药进行适量的增减。”
对病灾有了头绪,连着几日加班加点的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眼圈青黑的医者们刚刚舒缓了些许,就听到步二郎传来的消息,当即怒火上涌。
蒙昧无知的闹事者固然令人生气, 但更让他们生恼的,还是那个赚黑心钱的游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