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 第87章

作者:犹未雪狸 标签: 历史衍生 直播 读心术 无C P向

嬴政:……

普天之下,真的没有你这么大的钉子,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父子关系虽然可能不那么好,但是还真的到不了这种地步。

甚至你这个都是想反了。

“陛下,臣怕是难当此重任。”林朝深吸了一口气道,“而且臣人微言轻,怕是请不动荀子。”

【退一万步来说。就不能是韩非吗?】

韩非眉头一挑,对于这个事情,倒是完全没有什么抗拒之心,只要他们敢用,他就敢去。

当然,韩非没有抗拒之心,不代表其他人能让韩非去。

始皇帝:朕是想荀子出山,不是想让荀子不出山。

“秘祝太过自谦了,你才思敏捷,慧心妙舌,此事由你来最好不过。”

“我读书尚少,怕是请不到这等大儒。”

此话一出,顿时有儒家博士官道,“秘祝若是读书尚少,怕是天下没多少人读书多了。”

你挑事的时候,那看起来可不像是什么读书少啊。

就你知道的那些事。满朝文武,就没有任何一人知道的东西比你多。

对于这句话,甚至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的确,秘祝乃有上通天地,下禀君王之能,若是你都不能召动荀子,怕是少有人能够召动荀子了。”王绾道。

“……”林朝。

【这个名头,历代秦王都没有几个信的。】

【而且我也才刚刚回咸阳,好不容易解决了陛下的需求,过上纯粹打卡上班的日子,你这就让我走,这合理吗?】

【这合理吗?!】

“我师荀子如今正在咸阳附近做客。”李斯道。

林朝闻声,看向李斯。

【哎?】

【咸阳附近吗?好像也不是不行。】

【历史记载,荀子晚年不是一直都在兰陵吗?而且一直待到死。】

【哦不对,荀子是在兰陵安家,后葬于兰陵,不是说荀子就在兰陵一直到死,中途出来走走,好像也合情合理?】

林朝正想着,就听见李斯继续道,“师父他老人家如今身至蓝田。”

此话一出,林朝眼皮一跳。

【你管蓝田叫咸阳附近?你咋不直接出函谷关再叫咸阳附近呢?】

也就是在此刻,林朝看向扶苏。

唯一能够给自己主持公道的上司。

扶苏想了想,最终道,“刚刚自外归来,奔波无数,林朝也算是劳累,更有不少东西要吩咐新任太祝。”

【没错没错,长公子,还是你好。】

“不如歇个几天再启程吧。”扶苏道。

“……”林朝。

【长公子,我谢谢你。】

扶苏闻言,默默错过了林朝的目光。

不管怎么说,林朝最终还是启程前往了蓝田。

当到了地方的时候,那可谓是兜兜转转。

两个人在庭院里面下棋,一个年纪很大,长长的胡须已经发白,但是身立如松,半点没有佝偻之态,一身书卷之气,却自带着几分威严,直觉告诉林朝,这个就是荀子。

另一个,那也绝非年轻,那灰衣老者的胡子甚至比前者还白,那看着棋局的眼神,实在谈不上什么专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也就是伴随着林朝到来,那老者,顿时把手上的棋子一扔,“荀卿,来找你的。”

此话一出,荀子顿时皱紧了眉头,“你莫要胡编,我不会上当的。”

“我这回可不曾胡编。”

“小子,你不是找荀卿吗,人就在这。”那灰衣老者顿时道。

“秘祝林朝,拜见荀子。”林朝当即道。

荀子闻言,却是半点不为所动。

“小子你不说说你的来意?”灰衣老者当即抬了抬下巴示意林朝道。

“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林朝当即道。

“……”灰衣老者。

白让你过来了。

反倒是荀子闻声,抬头看了眼林朝,随即继续看向这棋局。

灰衣老者见状,也只能继续这棋局了。

好一会儿,灰衣老者竟是发现了这里面能够反杀之举。

一时间,灰衣老者顿时大喜,这边一棋刚下,就看见那边荀子直接站起身子。

“???”灰衣老者。“荀卿,你给我回来。”

“他不着急,你跑什么!”

荀子没管灰衣老者只道,“你赢了。”

“……”灰衣老者,“这样赢,不舒服。”

“咱们下完。”

“一会儿继续。”

“……”灰衣老者。

荀卿,你变了,你以前从来不学我的。

这边正想着,下一瞬,就看见那边林朝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长盒。

“此物乃是咸阳官坊所处的新物,请荀子一观。”

闻言,荀子看向林朝,最终拿出了里面的东西。

“此物名为纸,易书写,可作画。”

“陛下愿以此物,于咸阳立国馆,藏万书,召天下读书人入咸阳。”

荀子闻言,却是没开口,然后就听见林朝道,“说来,临走之前,有一位儒生悟到了一句话,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不知对与不对,欲请教荀子,指点迷津。”

第66章

荀子目光直看向林朝, 虽然知道这明摆着是林朝送过来的钩子,但是荀子对这话仍旧颇为欣赏。

毕竟——

对的听,错的, 还是要有自己的意见的。

而且就听着这个意思, 并非属于那种过于极端的, 还有这所谓心之所向, 荀子到底道, “此话自然不错, 若万事盲从孔子,又要我等何用?”

“孔子圣贤, 后人却不能只望其项背,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轻抚了一下胡须道,“此言不错。”

“他还说, 人生来并非善, 也并非您所言的恶。”

荀子对于这种和他唱反调的, 此刻倒也不恼, 甚至道, “愿闻其详。”

“他感觉人生来本无善恶, 学教人向善, 知恶,如此之后, 心认可为善,此为善,当感悟为恶, 此为恶。”

“若是遇见事情,从心所思,是非自别,不做一念,善念发而知之,当扩充,恶念发而知之,而遏制,如此方为正道。”

就连那边的灰衣老者听着这些东西,也感觉有些意思,甚至开口道,“他还说什么了吗?”

“总结一下那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林朝道。

那荀子闻言甚至在口中复述了一遍,斟酌再斟酌之下,荀子抬眼道,“格字何解?”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物字何解?”那灰衣老者道。

“不知道。”林朝直截了当道。

“???”灰衣老者,“你不知道?”

“是啊。”林朝点头。

荀子沉默了一下,“那你刚刚说的……”

“我背的。”

荀子不由得道,“你难道不是那个儒生?”

“我不是啊。”林朝当即道,“我不是都跟您说了吗,有个儒生临走之前跟我说的,让我来请教一下您啊。”

“你真不是?”

“我姓林,说这话的人姓王,我俩不是一人。”

闻言,荀子沉默了。

荀子不说话了。

荀子思索良久,“我可以跟你去咸阳。”

“但是我去咸阳,不代表我会去任职。”荀子道。

“哦,好的。”林朝点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