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57章

作者:辣个糊涂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古典名著 正剧 无C P向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陆离将一切提前了,导致很多人压根没准备好就匆忙赶来,反正大家看起来都手忙脚乱的。

第一天袁绍在交际。

第二天袁绍在扯皮。

第三天,袁绍开上宴会了。

好家伙,但凡这群人的粮草是朝廷出的,陆离非要参他们一本公款吃喝不成。

说好了要救大汉,杀董卓,恢复正统,清君侧呢,你们这是要跟我做戏还是在等什么别的东西?

这天一天天的开始冷了,再等下去大家干脆一起过个年,过完再说打仗的事情吧。

陆离用探究的目光看向袁绍,结果实际上什么特殊原因都不存在,单纯就是真的在各种扯皮,以及袁绍的好谋少断初现端倪而已。

发现这个原因后,陆离私下找到对方催了一催:“行军之事,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何在这里拖延起来,自耗优势?”

况且你可是皇天后土的拿自己的命跟我发过誓,就算真的要忘,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忘了吧。

虽然你也称不上是年纪轻轻的人了,比你年纪小的刘宏都被埋了快半年了,但你这个岁数怎么也不应该健忘症发作呀。

袁绍自己发过的毒誓或许不一定真的照做,甚至不一定真信,却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忘了。

而他未来虽然以多谋少断闻名于世,但这个时候他麾下的人还不算多,谋略相对的也没有多少,倒也就没有那么难断了。

他也清楚陆离说的很有道,被催了一把后,袁绍迅速加快了动作。

到底是四世三公袁氏子弟,奋斗阶段的袁绍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再扯皮的他迅速将各种事情都安排了下去。

抛开开头那些扯皮不看,他们现在倒还真是有几分万众一心,誓取董卓,匡扶汉室的架势。

洛阳那边得到消息后,瞬间就是一片哗然。

虽然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恨不得那群人神兵天降,昨天出征,今天就到达洛阳。

但如今他们不是还没有到吗,所以倒是没有人在董卓面前表现出什么欢欣鼓舞的架势。

董卓对此不可谓不怒,他气道:“我就说当初就该一剑杀了那个陆伯安。”

不过他也就是发泄发泄,倒没有随机找个人宰了出气的想法。

毕竟当初虽然是有人拦着,可实际上就算没人拦着,他心里也是明白不好杀了对方的。

可以说那些阻拦自己的人,从某角度来说是给他递了走下来的台阶。

李儒思索片刻后:“明公,之前那陆伯安面对御史列罪之时,可是说过先帝嘱托再无他事,这一点朝中众臣尽知。”

“如今他又借先帝之名聚众,如何能称之为名正言顺。”

事实上他说的对也不对,毕竟这个问题陆离也早就找好说法解释清楚了。

甚至就算是没有解释清楚也无妨,很多时候事情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希望它是真是假。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天下人只是需要一个名义,而陆离给出了名义,他们得偿所愿压根不会去较真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只要讨伐董卓是真的就足够了。

再者说,陆离当初可是说了,先帝托他护佑子嗣,如今这般,如何不算是为了护佑先帝子嗣呢。

李儒其实也清楚这一点,现在这样说不过是希望董卓冷静下来。

也是让对方清楚,现在的事情显然已成定局、难以避免,当初您为了安抚袁绍等人封他们为郡守,不照样没能安抚住吗。

既然如此,与其抱怨过去,不如着眼于现在与未来。

董卓确实冷静了不少,可冷静的同时又没有那么冷静。

当初因为陆离那一番请弘农王及王太后就藩的话,原本早该死去的何太后现在还好好活着,会被董卓趁着葬何太后而盗墓的文陵也暂且安然。

可现在陆离这么一搞,将当初走之前扔下的狠话直接变成现实,董卓也是真的杀心顿起。

又或者说,杀心复起。

李儒察觉到董卓的意思,连忙劝道:“明公万万冷静,之前既然不杀,如今若是将其杀之,正让那些逆贼师出有名。

相反,若是先帝子嗣皆在洛阳安然无恙,他们这番岂不是师出无名,蓄意谋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况且他们人多,心最难齐,看似万众难当,实则颇多缝隙,多败上几场后稍行离间,自也就散了。”

董卓点头,好像被对方说服了:“依文优之见,如今该当如何?”

李儒回道:“以在下浅见,当下最该要提防袁太傅里应外合,防他有勾结反贼之心才是。”

毕竟如今领头的,不正是那袁氏的子孙吗。

别人可能不清楚,李儒最清楚袁氏一开始在董卓身上打的是个什么主意了。

试问原本以为的家臣骑到了自己的脑袋上,看似共治实则要看对方脸色,如何比得上自家人上位呢。

便是那袁氏有两头下注、以策万全的打算,若是袁绍那边当真占据优势,那袁隗怎么会不做什么呢。

董卓觉得自家的谋臣说的有道啊,虽然稍有迟疑,但也没有迟疑太久,在联军到达虎牢关之际,就一点不讲规矩的将留在洛阳的袁氏人噶了个干净。

为什么说不讲规矩呢?

那自然是因为他当年受到袁隗的拔擢,这哪怕不说是知遇之恩,也是提拔之情。

这个时代你在这样一个关系下不感激也就算了,你还直接杀人的,这简直是太……太丧心病狂了!

真要是大家都这么搞,谁还敢提拔外人,门生故吏结成的一派还能不能继续信任了。

不管你如今坐的位置多高,有的由多么具有说服力,这事都做的太不讲究了。

联军这边陆离刚刚见证完温酒斩华雄的经典桥段,就听说自家盟主在洛阳的族人被噶了。

不客气的说,袁绍差点没当场昏过去。

不仅是袁绍,袁术同样气急,这谁能想到董卓能这么干呢,就好像当年他们召董卓入京的时候,哪里想到对方会反客为主。

面对众人的安慰,袁绍看起来颇为受用,实际上他心里是觉得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你们家人活的好好的,你们能够解我什么啊。

至于同为袁氏的袁术,呵呵,他跟这个弟弟关系就没有好过一点点,哪怕感同身受也做不到抱头痛哭。

陆离有些无奈的看着袁绍,所以这就是你来找我抱头痛哭的原因吗?

有一说一,你这个情绪这么到位,我是真的很想要陪你演一演的,奈何我们家里那群人……真的是想哭都演不出来,没有一点点感情的你知道吗。

袁绍可不知道这些内情,在他看来陆离明显是被自己勾出了伤心往,但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强忍住悲意。

想到自己曾经想过的以一族之命,成一人之幸,哪怕当时他就是心里想想,压根不曾说出口,但此刻就是莫名有种一语成谶的感觉。

在袁氏祭天之后,虽然袁绍不曾法力无边,但联军确实带着股哀兵必胜的架势,可惜依旧被吕布挡在了虎牢关之外。

以前因为温酒斩华雄与三英战吕布属于两个剧情点,陆离一直以为这俩人前后守着两个不同的地方。

可实际上这俩人都守在虎牢关这里,虎牢关,又称之为汜水关。北临黄河,南倚嵩山,形成了一个东西向的通道,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绝绝对对的易守难攻。

并且这里是想要前往洛阳的必经之地,绕不了一点点。

而吕布这位战斗力与人品道德成反比的将军,陆离在洛阳之时曾见过的。

也正因为见过对方,陆离第一次知道强大竟然能够在一个人身上具现化。

他就是那种真的自带一股强者架势的那种人,哪怕他可能不如某些人壮,但你看到他就会觉得他真的很能打的那种。

在武力方面相当具有信服力。

哪怕你不提前知晓他是吕布,你看到他也不会觉得他是等闲之辈。

后面见到关羽张飞,哪怕陆离带着历史滤镜,但是单论武力上他们给陆离的感觉,那确实是吕布更胜一筹。

而如今这样一位将军来守这样一座险关,那都不是简单的如虎添翼可以形容的。

在接连几位将军都被对方几个回合便斩落马下,原本因为哀兵升起的那股子气势,莫名就消散了不少。

其实陆离觉得这挺正常的,这年头当兵都不能说是混口饭吃,有些人甚至直接是被强征来的。

指望他们悲痛你的悲痛,哀伤你的哀伤,不要命也要为你打仗,那你怕不是在想屁吃。

自己都不一定能过得下去,谁有多余的同情心去可怜自己衣食无忧的主子。

第60章 二合一(含一章霸王票加更)

陆离虽然在此次联军的成立上起到了一个给予大义名分的作用,但他本人在任务完成之后,倒更像是一个摆在那里让人看的吉祥物。

甚至可以说,他给了联军名正言顺,却将自己搞得名不正言不顺,颇有几分进退不能、上下两难的尴尬在身上。

所有人见了他总以“侍中”相称,可实际上他早就不是侍中了,而在拒绝了来自袁绍的招揽后,他更是连个官身都不存在。

尽管没有人会因此轻视于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如今自己都觉得自己现在的情况很尴尬。

看起来他好似一言就能改变袁绍的主意,可实际上能不能改变全在袁绍,对方若是不愿,陆离还真的拿对方没有任何办法。

这跟当初在刘宏身边还不同,那时陆离是实实在在的侍中,就算跟皇帝闹了别扭,了不起就是不再随侍左右,待在侍中寺喝茶就是了,他依旧是侍中。

甚至厌弃更进一步如杨琦那般被派往地方,也是掌管一郡的府君。

哪怕后面新帝登基后备受冷待,但他依旧是禄同九卿的朝廷大员。

而现在呢?

在名声方面,他如今是数一数二的忠臣义士,但是在权力方面,他却是一穷二白。

有些东西你拥有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甚至总是有很多东西能够让你愿意舍弃它。

可是真的没有,却又能够清晰意识到有与没有之间的巨大区别。

固然此刻陆离依旧是被尊重的,但这种尊重跟实际有官职的尊重是不一样的。

后者哪怕别人不尊重你,也需要依礼相待,因为你是朝廷命官,天然便拥有着这份让人不得不尊敬的权力。

而如果是前者,一旦有人真的不买你的账,那你除了能够让对方名声差一点,还能如何呢?

权力啊。

陆离不得不承认自己失算了,他以为自己能够淡然的看待权力,可事实上权力这种东西不会因为你是穿越者,你来自现代就能摆脱来自它的诱惑与改造。

难道现代就没有权力生物,所有人都不追逐权力了吗?

这怎么可能。

陆离认清楚了自己被权力影响到的事实,却也不曾后悔过自己做过的每个决定。

他跟袁绍他们从来都是不同的,就算当初袁绍邀请自己跟他一起离开洛阳的时候,陆离真的跟着对方离开了,回到了乐安郡。

可董卓绝对不会像是对待袁绍封为渤海太守那样,将陆离再次封为乐安郡守。

上一篇:哥谭市开放世界RPG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