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光小筑
粉丝人少,也好控制局面,助理做主让余寻光给粉丝签了名之后,就让他回去了。
没一会儿,打探好情报的助理去给易崇汇报情况了,完了才来找在室内等待开机的余寻光。
“天太冷,她们都回去了吗?”
“好像是去附近的咖啡店了。”
为了不打扰别人,助理小声说:“问清楚了,她们就是合庆的大学生,这回是趁着课余过来的。咱们之前粉丝体量小,没出现过追线下的,所以没出手管理。我刚才把情况都告诉崇哥了,崇哥说做长远打算,今后再有开机,或者线下,我们会提前组织,提前告诉你。”
余寻光低着头认真听,边听边点头,“辛苦了。”
艺人在剧组里的拍摄情况,远在京市的易崇并不能实时了解,好在他还有耳报神。
余寻光新剧开机,下午,叶兴瑜的助理往剧组和派出所送了88杯咖啡。
第二天是马霁明的团队送的88份果盘。
过了两天,下午,易崇接到了助理的电话。
“崇哥,王文质的团队又给剧组送来了88杯奶茶。”
易崇当时第一次有了实感:他手底下的小树苗也开始需要应对娱乐圈的人情往来了。
“今天的够发吗?”
“够的,还剩了几杯。”
奶茶的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讨个吉利和彩头,毕竟送来的东西都是摆在那儿让人拿。
问题在于《刑事大案》是小组,余寻光又是新人,如果有数量不够分的情况出现,易崇就想着自己掏腰包去补。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剧组工作人员里,有些心眼小的,指不定哪件小事没做好就得罪了。
“你记一下,下次王文质有剧开拍,咱们也得回礼。”
“好的,小余还说他想发薇博艾特王文质。”
“他今天是不是也发过了?”
“发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天上的云好看又现拍现发了。”
易崇乐了。
“他最近很开心?”
“可开心了。”
“那就让他发。”
十八线小糊糊,正是体验娱乐圈快乐的时候,发几条薇博怎么了?
原本易崇就觉得自家艺人性格太闷了,现在活泼点,他高兴还来不及。
说回《刑事大案》。
人情走了两回之后,剧组就不让大家往里送东西和访问了。
毕竟拍摄地点在人家机关正儿八经的办公点。
这几年上头有任务下来,所以一股脑儿的冒出来很多带有宣传意味的职业剧,余寻光上半年拍的《烈火英雄》就是典型例子。
易崇打听到的准确情报,《烈火英雄》播出前后,其他电视台加网络平台,就有三部同题材的剧同时竞争。
《刑事大案》的压力也不小。
虽说刑侦题材在90年代和00年代都涌现出了很多不错的片子,可这之后,拍的多,有热度的少。
这几年,影视行业里能赚钱的都是有流量参演的偶像剧,市场上能选择的剧组越来越少。
导演李传英也先是咬牙去拍了两部偶像剧,被现在的年轻演员折磨了一圈,有了点跟上新时代的底气,才回来自己的舒适区。
《刑事大案》的剧本是他自己班底里的编剧写的。这回他特意邀请以前合作过的演员廖敬春和郭嘉予来担任主演,郭嘉予又推荐了合作过的麦青担任女主。
这么一来,剧的演技方面就有了支撑点。
余寻光撞上来属实是意外之喜。
一个形象这么好的非偶像剧出身的年轻演员,还是专业院校毕业的,不用白不用。
哪怕只是看脸,余寻光也会是主角团队里不错的润滑剂。
《刑事大案》的设定是这样。省里在江州市(虚构)公安分局组重案组,负责这件事的副局长徐江(廖敬春饰)却犯了难。他手下有一员虎将,名为李梦松(郭嘉予饰),这名李队长有近二十年的便衣经验,刑侦能力放省里都拔尖,奈何人有才能的同时都是有脾气的,这李梦松就是出了名的阳奉阴违,自己的想法比领导多。这不,按资排辈,李梦松怎么着也能升支队长,被他生生给作没了。要是选这样的人领导重案组,徐江不敢想往后自己要处理多少麻烦。
刚好,他听说临县有个叫吴灵(麦青饰)的,也是顶尖的刑警,便想着让人调过来跟李梦松做个搭子,俩俩做个辖制,多少能稳一手。结果没想到,徐江精明了一辈子,临了却被人忽悠了。他就像那旧社会找媒婆谈亲家的人,以为吴灵也是个好的,不料消息有误,她更加不听调派,主打的就是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来就把徐江宝贝得紧的侄子徐天乐(余寻光饰)挖到了自己队里。
徐江捶胸顿足的悔啊。
奈何人已经调过来了,徐江没有办法,只能让俩能力超强,性格也超强的臭皮匠组成了重案组。
从此,徐江过上了给二人擦屁股的“艰难”岁月。
《刑事大案》选取的案件合理、严谨,警局同事间的人物关系也安排得极妙,为了吸引观众,台词写得更是诙谐。余寻光饰演的徐天乐是这部剧的男三,他在设定上是刚从警校毕业的学生,是廖敬春的侄子,郭嘉予的徒弟。这个角色人物角色善良,友好,有同情心,又嫉恶如仇,虽然冲动,但是正义感和业务能力都不差,且对正义特别坚持,不会轻易动摇。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配角,又或者每个案件的主要人物之类。既然有省电视台支持,需要演技的凶手位就不用愁了,到时候省文艺团会直接调专业演员过来。
剧组长驻的工作人员不多,但整体参演人数还是够看的。
而且关于《刑事大案》的拍摄,合庆市宣传委也提供了很多便利。
这部戏,余寻光拍的认真,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到3月,雨季来临,剧组便主要集中拍摄室内戏。余寻光没戏的时候也不犯懒,经常站在旁边观摩,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下午。
剧组后勤需要帮忙,他也伸手去帮。
导演李传英观察了他大半个月,然后在某一天下午,开始使唤他。
这之后,余寻光就敏感的察觉到郭嘉予和廖敬春对他的态度也亲近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表面客气。
开拍一个月后,制作人给剧组拉来了一个牛奶的赞助,编剧转头一想,把那赞助安余寻光身上了。这本是好事,但略麻烦的是余寻光需要把之前的一些镜头重拍。任务下发到位,余寻光也不嫌麻烦,兢兢业业的完成导演的指令,还借着机会把部分镜头发挥得更好。
经此一事,情感6.5的余寻光在剧组的生活便愈发如鱼得水起来。
第7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刑事大案》一共38集,剧情涉及到13个大案,又有一些小案,全部都是根据现实生活真实案例改编。
不论大案小案,核心点在于讲述的普通老百姓在生活中的痛苦与无奈。案件中,极大部分都是农村犯罪,拍摄这种题材,主打的就是一个普法。
于是剧组便出现了在市里统一拍完内景戏,再下乡出外景的情况。
乡下的路不好走,拍外景更难,这个时候,“如履平地”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再搭配上田径运动员给的技能,一场追逐戏拍下来,余寻光拍得游刃有余,只听见周围人在库库夸。
系统还真是高瞻远瞩。
下乡时剧组安排了县城的旅馆给大家住宿。条件可能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好,两人一间。余寻光的助理就提出要跟他一起住,方便照顾。
这个助理叫小陈,虽然是公司安排的,但余寻光和他处得还挺好。
《刑事大案》拍摄的第五周,按照提前定好的,余寻光出去了一天,飞到衡店拍《凤凰于飞》的定妆照。
曾经在《第三医院》跟李恕坤合作过,再一次见面,李恕坤主动拉着余寻光聊了两句,并交代了他一些话。
余寻光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拿到代善最终修改版的剧本。
《凤凰于飞》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在原作中,可以说代善这个角色就是作者给女主开的一个挂,是个来解决一切难以用逻辑解决问题的工具。
余寻光也抽空看过这部小说。作为一个保镖,他每次出场就是救苦救难,其他描写并不多。
改编成电视剧后,因为是制作人兼女主角公司的艺人演,原作者组织编剧的时候不仅增加了部分戏份,还在人设上花了点心思。
剧本上写代善作为江湖上有名的杀手,年仅十七,只是一少年。他善使一把小刀,轻功极好。他独来独往,性子高傲,目下无尘,喜欢动物更胜过喜欢人类。
李恕坤又告诉了余寻光,他在设计镜头的时候自己的想法。
导演和服装组设计代善好穿白衣,又和武术组沟通每一次代善出场都不沾地。
余寻光刚听完,就知道自己拍摄这部剧时有多困难。
剧本喂给系统后,系统给出“B”的评分。
人物实在太扁平了,这还是编剧加了戏的前提。
余寻光也不丧气,总归,系统承认这个角色这个戏就已经很不错了。
B级角色只有一个技能可以学习,代善刷出来的技能还挺有用:威亚(入门)。
余寻光设想了一下导演的拍摄逻辑,觉得这个“入门”到时候可能不够用。
还得自己认真练。
余寻光行程紧,没来得及吃饭就得回合庆。
他本来已经赶得够急了,结果通过快递发过来的代善的武器还是比他还先到。
那是一把没开刃的,通体泛着银光的小刀。李恕坤不仅要求他再瘦10斤,还特别交代余寻光提前学着盘一下。
于是在旁观摩学习的时候变成了助理给余寻光打伞,他在那儿左右手轮流盘小刀。
郭嘉予看了两天,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收工之后给余寻光传授了他的绝学。
郭嘉予年轻的时候拍过一部武侠片,主演的武器也是匕首,这个角色至今还在热门网站的耍帅集锦里。
得到前辈真传之后,余寻光开始不满足于盘小刀了。他玩得不亦乐乎。手机不算,剧组发的葡萄他在吃前,都得盘两下。
《刑事大案》的每个案件不仅能体现世情、理法,光是背后真实的案件就能让余寻光做几轮人性题了。
上到导演,下到道具师,合作的演员们也都颇有阅历,只有余寻光这个小年轻,在他们面前就跟白纸一样,没见过世面,一天到晚对什么都感兴趣。
就比如《刑事大案》里的好几场飞车追匪戏。
这种戏,苦,也累,拍起来特别费人。但是余寻光不觉着。他没拍过,他就跟玩一样,满身的牛劲,下了戏也不会去休息,就在旁边看剧组调度,要么就去看摄像师的镜头。
作为一个不怎么成熟的个人爱好,他挺喜欢摄影的。
他乐意学,大家也乐意教。
摄像师好几次还拿着自己的机器教他玩。
余寻光以前是一个很少做表情的人。去年跟着教练健身之后,他脸上的肉也跟着少了,脸上的线条再一突出,看着就更加高冷。
偏偏到了这个组,天天要么被人逗得龇着牙乐,要么被案子触动得眼泪汪汪。
情感值眼看着就涨到了6.7。
上一篇:当灭世恶龙还是一个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