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357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潘泽永看得清楚,等拍完《辰起时》,有了名声的他估计就能有底气自己去闯天下了。

余寻光也明白这个道理,不由得笑。

潘泽永又小声哄他:“等哥哥有能力了,再把你请进剧组。”

余寻光觉得他生分,“你现在有合适的本子,我也愿意来。”

不论是出于风格,还是人情,他都愿意跟他一起拍戏。

跟余寻光说话,就是舒服。潘泽永幸福地眯起了眼,嘴上却拒绝,“那不行,我不能亏待你。”

余寻光想,潘泽永是个很有自尊的人,于是便没有再说。

潘泽永同他继续说起了《辰起时》,“前段时间我和张导去开会的时候,会上几位领导建议说,最好实景拍摄。”

余寻光明白,领导只要开口,说是建议,其实是板上钉钉,“那吊威亚之类的岂不是很困难?”

潘泽永半点儿不急,“黄制片给我们安排了成熟的动作团队,说起来你也认识。”

“谁?”

“刘兆导演。”

一听名字,余寻光心里有数了。

刘兆当初就给李恕坤拍的《凤凰于飞》里做过动作执导,后来在《群鸦风暴》里担任C组导演,再后来又打入了国产古装剧内部,一身本事可以说深得市场检验,技术是完全过硬的。

“老师说下个月带着我和张庆鹤导演,请他一起吃个饭。”

毕竟之前合作过,由李恕坤从中撮合,能好上不少。

余寻光便问:“要不要我来?”

潘泽永笑得有些狡猾,“你有时间的话,当然好了。”

余寻光听出言外之意,没好气地道:“师兄,你怎么也学会了拐弯抹角。”

潘泽永举起手装无辜,“我可没坏心,是老师的意思。他说,港城出身的导演名声摆在那儿,我和张庆鹤要是不伺候好了,哪怕是央视的剧组他也敢跟我们耍心眼,而你跟他们有交情,他们认你的面子。”

余寻光撇嘴,不以为然,“刘导才不是那种人呢。”

但他也明白,刘兆敞亮,不代表他手底下人敞亮,到时候免不了得用心“伺候着”。

便补充,“反正什么时候吃饭,你告诉我一声就行。”

下个星期开始,余寻光就要去练武术和威亚了。

这回剧本里的动作戏很多,他得好好抓准时间把基础捡起来。康纯给他联系的还是之前的人,就在京市。谁那里有事,他过来不过是一晚上的时间,耽误不了多少。

而且能在开机之前就跟刘兆联络一下感情,对他也有好处。

潘泽永说:“你要来吃饭的话,吃的可不止这一顿了。”

“还有谁?”

“摄影团队你不能落下吧?”

“用的不是自己人吗?”

“黄制片想试试我们单独的执导能力,不让我们用自家人。”

“那找的是谁。”

“曾秀梅曾导的摄影、灯光团队。”

余寻光是真忍不住笑了。

他瞟了潘泽永一眼,问:“你知道我跟他们也认识吗?”

潘泽永也笑:“陈敏笙嘛。”

余寻光“哎呀”一声,觉得自己这些年混得还真是到哪儿都有面子。

有经验的演员和新人演员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新人不管怎么说,都不会有入行多年的演员的那份人脉。

潘泽永评价:“曾秀梅导演的摄像和打光是圈子里出了名的牛,光环甚至盖过了她本人,这回能请来她的摄像团队,对我们剧组来说可谓如有神助。”

余寻光依稀记得,这种话凌爽也说过。

曾秀梅这两年拍了一些戏,跟方正蓉合作了三回,但不管是剧本还是后期,还是选角问题,老是差一口气,导致她的戏播得是不错,却在没有当初《风雅颂》的那种现象级爆象。曾秀梅一开始不甘心,后来也看开了,或许对有些导演、有些演员来说,出一部大热剧就已经是额外的幸运了。

哦,你说余寻光?余寻光不在这个说法之列。

曾秀梅和她的摄影、打光团队是过了命的交情,这几年不是没有人动过心思,可一群老家伙倔,带的徒弟也是一个脾气,任谁来了也挖不走。这回出外勤,也是曾秀梅和摄像老师们听说是来拍余寻光,才给了央视面子。

大致约了一下吃饭的时间,余寻光回去,在开始动作训练之前,他还有件事做。

他去人艺转悠了一圈。

武晨远那一次虽然拒绝了人艺的邀约,但在今年3月举行的专门为舞台剧设定的梅花奖上,他和同学们排的《谣言四起》获得了银奖,武晨远也拿到了最佳新人。

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理所应当被安排到人艺演出。

余寻光这回就是来观看《谣言四起》的最后一场表演的。

和上回在学校里的毕业展演一样,余寻光安排人给武晨远的团队们送了祝贺花篮。

和上回在学校里演出不一样的是,这回舞台上的年轻演员、舞美、打光,又精进了很多。

等到演出结束,余寻光还听到旁边有人说:“拿了奖的舞台剧就是不一样啊。”

他听到了,只觉得与有荣焉。

这回没有别人,武晨远把余寻光请到后台,给他介绍自己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一堆年轻人笑着涌上来,把余寻光围成一团,争着要跟他握手。

余寻光完全被一群喊着“师兄”的师弟师妹们包围了。

武晨远说,人艺的表演结束后,大家从8月开始,便要保持着每个星期两场的频率,去全国各地演出了。

“现在定好的是8座城市,每座城市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到9月底在最后一站宁川站结束。”

余寻光说:“我在宁川有朋友,到时候让他关照你。”

武晨远毫不推拒,“好啊。”

余寻光便跟他说起徽州剧团排的《红高粱》的事。

“从8月底开始,全国14座城市,也是每个星期演两场。”

武晨远眼前一亮,说:“师兄也参与了编排?”

余寻光点头,“算了我的监制。”

到时候看时间安排,余寻光或许会出席。

武晨远连忙说:“那我要看。”

余寻光笑:“好,欢迎。你看完了,记得跟我说说感想。”

武晨远点头,他已经做好要仔细观察文简的表现了。

余寻光走出表演厅,被曾在《官运》合作过的左国明逮住了,被拉去见了一些人。

实在婉拒不了,余寻光跟他们吃了顿饭。

桌上有人说,近期人艺想排《雷雨》。

余寻光是没有时间的,但他推荐了两个人。

接下来就是各种饭局。跟刘兆及动作团队的饭局、曾秀梅及摄影、打光团队的饭局、叶兴瑜和公司投资人组的饭局,还有《盛阳之下》的饭局。

《盛阳之下》的特效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然而因为聂梵太亢奋,资金有些超支,现在拿不出宣传经费了。

没办法,聂梵只能苦哈哈地剪了个预告片出来放到市场上,一是给明年春节的上映预热,二是再从投资商那里“骗”点钱。

你别说,只要有真东西,老板们的钱都挺好拿。聂梵略施手段,便“骗”过来了八千万。

不仅老板们心甘情愿地给聂梵打钱,看完预告片的观众们也想给聂梵打钱。

《盛阳之下》的第一版预告片虽然是临时剪的,但也是聂梵早就规划好的。

【一座诡异的小屋】

康芮晗饰演的彭蔚推着自行车从院子外走过,刮起的大风将她扎好的头发吹乱,镜头顺着她眯起的视线,给了灰暗的洋楼一个仰拍镜头。

在一大块乌云之下,小洋楼院子里种着的树被吹得东倒西歪,沙沙作响。

背景音里的女声配合着与人心跳同频的低声鼓点,发出短促的“啊”声,让人听了有种呼吸困难之感。

【一个艳阳天里的恋爱故事】

在夏日、蝉鸣声中,在树荫下,有个穿着干净的男孩在给康芮晗修车。

镜头给到自行车特写,只在镜头上部分露出了男孩的半张脸。

康芮晗低头,和他相视一笑,这时饱和度极高的画面以肉眼可以看到的速度褪色发黄,最后变成以前黑白电视机里的花片效果。这时BGM又配上电流的滋滋声,以及在逐渐变强的音乐下,突然大了一些的给音乐打着节拍的女声。

“啊。”

【一个拯救的故事】

柳盛阳的小店里,余寻光、文简、刘和贵三人挤在镜头前,看着眼前的什么东西。

刘和贵用有些尖利的声音说:“大老爷,又有鬼物作祟了。”

文简的声音润润的,“我看是有鬼作死才对。”

余寻光抬起颧骨上的那块肌肉,表情很嫌弃,他拿下嘴里的烟,吐出了一口气。

镜头吹着那片烟雾往旁平移,昏黄的灯光下一闪一闪,满屋子的木雕与娃娃在打光与仰拍的手法下,叫人在心里打起了鼓。

BGM里的女声又“啊”了一声。

【一个帮扶弱小的故事】

这个字幕,帮扶被划上了一个巨大的红叉,被上面的一个线条绘成的红圈头代替。“弱小”两个字写得比旁边的要大了两号,“小”字下还飘了三个白色线条绘成的捧着脸的“鬼样”。

画面一淡,余寻光换上日常化的道服出现了在了一栋洋楼中,他身后突然飘过一个黑影,引得他赶紧回过了头。

紧接着,高苏饰演的郑凌秀穿着红色的嫁衣俯冲而来,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口吧唧在他脑袋上。

紧张的BGM戛然而止,余寻光也面色呆滞。

【就这?】

镜头斜着上移,露出了黑夜中巨大的红色月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