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光小筑
网友们还没反应过来,两分钟后,金凤奖的官方宣布了余寻光将加入金凤奖奖项评委会的消息。
余寻光的薇博再度转发,配以谦虚,抱拳的表情包。
这下,热搜直接炸了。
“我就说余寻光隔段时间不上热搜,一来热搜总会弄点好看的节目吧?我都做好你拿两个奖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你还是给我整了个大的。好好好,这波狠狠支持了。”
“不是啊,余寻光才28,算上明年才29,他凭什么坐评委席啊?”
“凭他金凤奖三连视帝,还有两座A类影帝奖,实绩是现在小中生的TOP3。”
“笑鼠了,前一秒听说余寻光退出金凤奖评选,我:呜呜。下一秒听说余寻光坐评委席,我:嘻嘻。看大男主升级打怪,爽呆了有木有!”
“而且余寻光不仅是有实绩,理论方面他也不缺的。影视专业学生勇敢发言,今年上半年开始,中传就把他写的论文投期刊了。据说还给他编制,他自己没要。”
“真的牛大发了,哥,第一次见饭被这样喂到嘴里的。”
“因为和余寻光的这一段甜蜜蜜经历,金凤奖现在的国民度都要爬到电视剧三金奖的NO.1了。”
“哈哈哈,谁糊了我不说。”
“@芙蓉奖,以后不准跟金凤奖的评委大小声,懂?”
“所以吧,有时候做的决策很重要。”
“一个有温情的奖,一个努力且优秀的演员,余寻光和金凤奖双向奔赴。我第一次看到奖项和演员搞纯爱的,嗑死我了。”
“对余寻光路好了,真的。拿了三次之后,主动退出,把机会留给更有需要的新人。他和他老师李恕坤一样,是个会急流勇退的聪明人。”
“确实。三次就够多了,再拿下去,说不定别人会有意见,自己反而落不得好。”
“余寻光现在在金凤奖的学分已经修满了,去别的奖项闯闯吧!”
“我一开始看他的获奖感言,还觉得你个小演员说的话有些重了。后来才反应过来他早就不能算小演员了,就算论年纪他也要三十了。他作为新一代青年演员的标杆,确实可以说些话激励同期,甚至后辈。”
“余寻光获奖感言的后半句,单纯是给金凤奖加的招生简章吧?”
“金凤奖那么偏爱他,帮忙宣传是应该的啦。”
“哈哈,其他演员都是什么导演男郎女郎,我们余寻光是金凤奖的心尖男郎。”
金凤奖的“心尖男郎”并没有仗着奖项“宠爱”而怠惰。11月21号,余寻光正式进入《飞驰救援》剧组。
第167章 众志成城《飞驰救援》
余寻光是在进行《飞驰救援》的前期准备工作时, 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同以往”。
刚看完剧本,他就有了一定要去体验生活的想法。随着年纪越长,戏拍的越多, 丰富的经验累积之下他也就越能知道, 演戏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要想把戏演出最好的效果,对手演员的配合极为重要。
以前他试过拉低自己的水平,或者临时拔高对手演员的水平,这些做法或许取得了短暂的好效果, 但都不是能包治根本的办法。所以, 这回在了解到新电影的导演是《群鸦风暴》的B组导演葛安淮,饰演戴亮妻子杜鹃的女演员是以前合作过的朱思荃之后, 余寻光大胆开麦了。
“剧本设定戴亮是一个普通的摩托车司机,杜鹃是酒店服务员, 这两个角色都是底层人物。为了演出地气,我会在开机之前去体验两个月的生活,朱小姐那边是什么态度?”
葛安淮立马就说:“凭你一句话,她肯定也要去端几个月的盘子咯。”
余寻光笑,用粤语道:“导演,你冇乱讲啊,我没有安排谁做事的意思。”
“我知啦, ”葛安淮说:“是朱小姐。她知道你的风格,她一开始就讲过,跟你演戏压力很大,说你在这边有什么要求她都会配合。”
跟熟人二搭,首先在沟通上就占了优。
余寻光跟葛安淮聊,也在薇信上跟朱思荃聊。
朱思荃的话更加直接:“余先生呐, 这个角色是我从很多人那里争来的,我绝对会好好表现,你要是另有什么要求,你要跟我讲明呐。”
她的话毫不作伪。
《飞驰救援》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三地合资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一番男主是老牌港星裘白,二番男主是内地大热的小生余寻光,两位主角是制片方:内地投资和拍摄方:港城团队认可的,是这个项目能够顺利组起来的关键。
两位主演除非天塌地陷都不能产生变动,但其他角色可以运作的空间就很大了。一部这么好的题材,还有两个能抗票房和口碑的主演,在一些根基不够的青年演员眼里,只要能够参与项目便是一种镀金。如今港城式微,朱思荃能够拿到余寻光妻子的角色,是她背后的支持者经过几方博弈才取得的成果。
跟几年前演《群鸦风暴》的情况天差地别,朱思荃在角色到手时被人耳提命面,一定不能让余寻光对她的表演效果不满意。
所以,现在还能够提前跟正主沟通,朱思荃好运气地又占了一层「人和」。
余寻光对项目背后的故事不太关心,他一心一意针对剧本,把自己的“实习”计划又跟人说了一遍。
朱思荃听后忙说:“其实我们电视台的工作模式就跟上班一样,每天要去坐班打卡。港城物价也贵,新人时期我还住过出租屋。生活经验我是有的,但是就像余先生你说的,底层生活经验我是缺少的。”
如葛安淮所言,在余寻光主动告知她计划的那一刻,她便做了好抄作业的准备,甚至已经开始思考去哪里端盘子比较合适了。
跟余寻光合作的剧竞争压力虽说大,但因对方的专业性,合作起来绝对会很轻松的。
她本来也想去山城,是余寻光主动问她:“你想学山城话?”
朱思荃回了一个当然。
余寻光帮她分析:“现在离开机不到半年时间,你能学会吗?”
朱思荃细想了一下,实话实说:“有些难。”
朱思荃是两广人,那边的方言发音和云贵地区到底是不一样的。而余寻光有把握能学会,是因为他之前就跟着胡继周学过,有点基础。
余寻光觉得,“那你不如到时候就讲港普嘛,也没有人规定山城人不能娶粤语区的老婆。”
如果学不会,还要硬学,还要在大荧幕上表现自己不地道的方言,余寻光的想法是:不如不说。
电影既然讲的是山城的故事,那么上映时宣传期里,肯定会额外关注山城这边观众的评价。真正看电影的观众可不会因演员背后为角色付出了努力而夸你敬业,大部分观众只会认为你演员的本职工作没做好,他们出了票钱,你还端上来了一碗半成品,差评不给你给谁?
朱思荃这么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这个思路不错的啊,余先生。”
余寻光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甚至来了灵感,“因为是粤区的老婆嘛,所以肯定有带那边的习俗,杜鹃肯定很喜欢在家里煲汤,她跟着戴亮从广省过来,煲汤是她对家乡唯一的思念方式了。然后家里的小孩呢,因为在山城长大,吃惯了辣,就不爱吃这种清淡的东西。所以每一次妈妈端上刚煮的汤又或是糖水,小孩都会说……他掐着嗓子学小孩说话:“没有辣椒的菜我不吃!”
朱思荃听他说得有模有样的,哈哈笑。
余寻光想到戴亮幸福的一家三口,也笑着继续说:“后来戴亮不是去开摩的支援山火了嘛,杜鹃给大家送饭的时候还有的说。杜鹃给其他人送的都是统一的好菜好饭,唯独多给丈夫带了一碗汤。这是属于人性的私心,也是妻子对丈夫最普通的爱。”
朱思荃听着他描述,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感,她禁不住自己配音:“你多饮点咯,我加了好料,大补。”
余寻光马上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回:“没有地方上厕所啦。”然后还发出吨吨吨的声音,表示自己真的喝了汤。
朱思荃都禁不住赞叹了,“哇——真的好厉害啊,余先生,你比几年前更厉害了。”
“就是跟剧本上有些出入,”余寻光笑了笑,诚心地问:“如果我把这段戏描述给编剧,你说他们会不会同意修改?”
朱思荃说:“当然咯,你说的话没人不会去听的,而且你说的很有道理啊。”
这是余寻光第二次听到这种话了。
他很厉害吗?
经过了《红英花序》和金凤奖评委的事,余寻光反应过来,他确实挺厉害的。
但是不能骄傲,这才哪到哪儿啊?
11月21号,《飞驰救援》剧组组织围读,由总制片人郝望津,发行人吴颖娴,和导演葛安淮共同主持。
会议开始前,葛安淮操着一口熟练了不少的普通话玩笑道:“现场好多熟面孔啊。对部分人来说,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对另一些人来说,我们已经是再会了。”
《飞驰救援》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除了领衔主演的裘白、余寻光之外,还邀请到了众多山城出身的艺人。部分演员只是客串,便不会到达今天的围读会。
不重要的不会来,换言之,能出现在现场的,都有重要戏份。
像跟余寻光在《大明奇案》里合作过的饰演杜芊芊的童贝儿,还有张第源、廖源等人,都是被各自的公司安排进来的,是朱思荃前面说过她的“竞争对手”。
其实还有文简,她还是带着家里的新品广告来的,只不过她那是真客串,所以没来凑热闹。
请这么多知名演员来参演电影,目的很明显。片方需要演员的号召力吸引粉丝入场,演员方希望能拿到参演大项目的履历,顺便蹭上宣传热度,可以说是两方各有所需。大家也都知道自己拿了钱是来干什么的,现场免不了一派和谐。
作为导演,葛安淮首先发表讲话:“其实在今天的围读会开始之前,我们就跟主演们磨合过剧本内容,部分单人部分的台词还做过修改。《飞驰救援》讲的是山城的故事,为了体现故事的地域性,剧本里的一些台词都是编剧们有去用山城方言过滤了一边,是按照山城人民的日常来的。”
当初执导了《群鸦风暴》的三个导演如今都在内地混得风生水起。林勇先在《密信》后,成了内地有名的“工具人”导演;刘兆善于拍动作戏,便在电视剧圈深耕;而善长于出画面的葛安淮,去年港城电视台付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给他在港城电影节上拼出了一个“最佳导演”的荣誉。
有时候奖项的作用还是很可观的。这不,今年巨鹿发行的大制作就以一种理所应当的姿势落到了他的头上。
港城这么捧葛安淮,为的就是他立起来后能带着港城团队、带着更多的港城出身的演员支楞起来,这回朱思荃的角色也是有葛导的存在才能保住。
既然都是拿过A类奖的导演了,又有港城导演的光环,大家对葛安淮便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地方。连裘白都很配合,全场听从他的指挥。围读会现场,每个人讲了一小段自己的台词,让同事们熟悉了一下自己的节奏,再花了点时间复盘了一遍剧本逻辑,之后就要上重头菜了。
《飞驰救援》的剧本围读跟其他的不一样,重点内容放在拍摄方法上。
山城的山火烧得那么大,如今到底如何来拍,需要导演组和制作方的智慧。
因为围读会现场有花絮老师在拍,所以余寻光被安排提出这个问题:“我想知道实际拍摄时,咱们组的景是怎么运作的。”
葛安淮娓娓道来,《飞驰救援》的拍摄内容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组织演员前往山城,趁着天气还不算冷,聚集群众演员,在当地的山坡上拍摄摩托车往返送物资的外景。
第二步:在山城各处取景,拍摄电影后期剪辑需要到的空境和各个角色背后的故事。如余寻光饰演的戴亮的家长里短。
第三步:前往约好的实地,在消防团队的保护下,在可控范围内,规范的、使用真火营造出山火烧起时的场景。
既然拍的是山城山火,为了向那些平凡的英雄致敬,剧组还特意提前邀请了一些曾经参加过山火救援的英雄出镜。
制片人郝望津就开口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专业演员,参与这个项目,我相信大家一定去了解过山城的山火事件,也一定知道本次电影的主题是为了突出人民众志成城抗灾的精神。由于山城地势特殊,当时火势太大,热浪袭人,温度太高,为了支援山顶作业的消防战士们,山城本地是出动成百上千辆摩托车和无人机,有许多民间组织自发参与支援救援的,这也是我们剧名的由来。本次的项目投资巨大,我们会把大部分资金放在群演和场景重现上。我们还会邀请真正经历过山火救援的山城摩博会成员,和那些普通人中的平凡英雄来参与拍摄。现在,有请山城摩博会的副会长来向大家讲述当时的经历。”
余寻光去山城体验生活时,有在空闲时跟一起开摩的的大哥们聊起救援山火的事。无一例外,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好几年工作的师傅们都有参加过当时的支援。他一开始从网上了解,后来从摩的师傅们的口中了解,现在又在围读会现场听摩博会的年轻机车手们讲起那时的故事。
每个人讲故事的出发点和角度是不一样的,余寻光听三遍,三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无一例外,没人会把功劳揽给自己,大家在阐述完事件的最后一段,都会说:“这是大家的功劳。”
山火特殊,绝不能长久作战,每一次计划的实施,都是孤注一掷。
裘白又从中得到了新的感悟。
本次的围读只安排了一天,为了达到效果必须赶流程,一群演员除了上厕所,中途都没怎么休息。下午,围读会的重点又都放在调度方面,各个部分的负责人逐一发言,直到晚上10点结束后大家才一一散去。
余寻光刚起身,就有几个人偷偷摸摸地站到了他身后。
张第源一把勒住他的脖颈,搞怪的用塑料粤语说:“大师父,吃夜宵去?”
余寻光斜睨着他,“乜大师父呀?”
廖源和童贝儿在后面笑而不语。
余寻光也不意外他们会过来找自己,为了不被张第源勒死,他赶紧答应了邀约。
几个人出去吃饭,不出意外又被拍了。
狗仔赶新鲜的,稍微处理一下,就发上了网。
今天《飞驰救援》的消息刚出,网友们也不意外他们能在一起,只是有人奇怪。
上一篇:当灭世恶龙还是一个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