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光小筑
记者试图诱导,“那您觉得该怎么形容?”
“要我说?这个世界上最会夸人的可不是我。”郭嘉予直接反客为主,“我们请一位观众来说好不好?就那个穿黄色衣服,举手的那个。”
观众接了现场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激动地说:“是星星!”
此话一出,观众席顿时有人附和,有些的更是笑成一团。
余寻光配合的把手放在眼睛旁边,五指一张一合,做出星星闪烁的动作。
既然大家需要娱乐,那就陪着娱乐嘛。
最后,记者们再问了第二部新加入刑事团队的成员:年轻演员宋式玉和娄轩禹。
问题转了一圈,再绕到导演兼编剧的李传英那里去。
记者问:“李导新年好,有人说,《刑事大案Ⅱ》是您在剧火了之后,为了赚钱才写出来的剧本,您怎么看?”
李传英半开玩笑,“我不怎么看,别人哪能知道我想什么?网上说话这人难道钻到我脑子里去啦?”
“所以第二部的人设也不会崩,甚至说,可能会有各自的成长线吗?”
“当然,我笔下的人物一开始确实是按照我的设定而活,可当我慢慢把剧情展开,人物在成长,他们会逐渐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我早控制不住他们了。”
记者再度问:“您会刻意去增加,删改某个角色的戏份吗?”
“当然不对,我刚才就说了,我笔下的角色是有生命的,他们的生命从哪里来?靠我对他们的爱啊。”李传英举了一个例子,“你比如说徐天乐,他在第二部里就是自己去冲锋陷阵的——我这里小小剧透一下,天乐有特别多的武术镜头。他拼命的时候,我拦都没办法拦。我创作的时候会觉得我像极了他大伯,像极了徐江。你说这小子不要命的猛干,他出了什么事,观众能放过我?”
这下几乎是现场众人都笑了。
前年播完陈光牺牲、陈敏笙就义的剧情之后,两部剧的编剧团队都是被观众拉出来团成球的骂,那事迹,现在还近在眼前呢。
徐天乐在江湖上有“奶瓶侠”、“奶瓶刑警”的美名,热度虽不及前两位,但人气亦属于第一梯队。完全不用怀疑,今天李传英敢让徐天乐下线,他明天就会被网友骂得上不了线。
“所以没必要让天乐出事嘛。”
主要是徐天乐的牺牲没有意义,他存在的最初本来也不是为了给观众发刀子的。
李传英作为自编自导的好手,他很少在自己的剧本中设置工具人的角色。
新剧《大明奇案》也是一样。
这边问完,又问了一波。
大家后面还配合着玩了几个提前安排好的游戏,其中有个打气球游戏,所有人都推荐余寻光上。
余寻光也不谦虚,拿着玩具枪就上了。
一枪一个。一通子弹梭下来,气球无一幸免。
现场有些人还以为余寻光打这么准是有人在后头扎气球,鼓着掌看热闹。
只有《刑事大案Ⅱ》剧组成员才知道余寻光是有真功夫。
这边的发布会开完,余寻光又被抓去一起录综艺。录来录去都是那几个,没什么新鲜的,这种娱乐场合,余寻光倒是越来越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余寻光今年得上春晚,还有元宵晚会的节目排练,他抽空又往央视跑了两轮。
1月10日,《刑事大案Ⅱ》正式于徽州电视台黄金八点档开播。
那一天,所有观看过第一部的观众全部守在电视机前。
给出余寻光新剧应有的待遇,论坛再次架起高楼。
当晚前两集结束后,《刑事大案Ⅱ》相关话题不意外的登上热搜。
“好看!”
“天乐宝宝又见到你了,我贴贴贴。”
“怎么感觉质量比第一部还高?”
“我第一次看到有剧第二部比第一部拍得还好,原来那个制片人说的是真的,我现在对于徽州电视台的好感直线拉高。”
“第二部虽然加入了两个新成员,但是创作团队稳得住,没有刻意给新人加戏,也没有看余寻光红了故意往他身上歪镜头,我们的小分队还是那个原汁原味的小分队,就冲着点,我就愿意给第二部五颗星。”
“明明《刑事大案|》播完已经两年了,今天看,却真像剧里说的只隔了三个月。警局里还是徐副局长恼着,李队长烦着,灵队闹着,天乐支愣着,现在又来了两个新人傻乐,真好,真希望这部剧能够一直拍下去。”
电视端播的好,网络端的点击量同样不错。评分网站上,《刑事大案Ⅱ》开分就有8.5,比第一部高出0.3分。
等到第二、三天播完,《刑事大案Ⅱ》第一个大案处理结束,一看稳定的成绩,业内的人就都知道,余寻光的又一部新剧稳了。
于是更多的广告商带着钞票,更多的平台和制作方带着剧本,两拨人嗷嗷叫的找到叶兴瑜工作室。
1月16号,叶兴瑜工作室在不胜其烦之下,直接公布了余寻光近两年的工作安排。
3月21日,余寻光进组拍摄由徽州电视台和云酷平台投资制作的《大明奇案》,饰演男主明霄/朱明昭,预计6月10日杀青。
7月27日,余寻光进组拍摄由央视总台制作中心投资摄制的《大树下的儿女》,饰演男主郑云开,预计10月18号杀青。
11月2日,余寻光进组拍摄由兔奇平台投资、巨鹿发行制作的电影《梦里三千》,进行为期7天的客串。
11月28日,余寻光进组拍摄由央视总台制作中心投资摄制的历史剧《贞观长安》,饰演太子李承乾。
隔年2月1号,余寻光进组拍摄由湘南电视台投资,李恕坤执导的现代剧《天才算法》,饰演男主沈竞先,预计5月8号杀青。
8月3号,余寻光进组拍摄由央视总台制作中心投资摄制的现代剧《官运》,饰演沙省省务长的秘书长程俊卿,该剧虽然讲的是官场,背景却为为架空星际,预计11月1号杀青。
12月还有一部电影,现在还未立项,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可以说,接下来两年,余寻光仍旧处于工作接工作的状态中。
负责接待各方来客的康纯给出的态度是,要想投资,欢迎,可以去跟总制作方商量;要想谈剧本合同,除非等两年,否则她也没办法。
其实真的只爱钱的康纯女士烦着呢。她想的是,都拿国际A类影帝了,余寻光以后就去拍电影好了。偏偏央视的调令这时候下来,让余寻光生生丢了三个空档。更气人的是,除了《大树下的儿女》之外,其他两部戏都是客串。
再一个还有李恕坤的戏,由于有情分,不能不拍。
等这小子重回电影圈,居然要等到明年12月了。
不仅康纯发愁,一些投资商更是急得冒火。
比如说《梦里三千》那部电影,多好的大制作,本来是想让余寻光演男主的,偏偏央视的剧一前一后将它卡在中间,没办法了,只能改成客串。
现在都有些老板明里暗里怨怪叶兴瑜,怪她去年不该带着余寻光去开那个会。
叶兴瑜才不管他们。这群人看中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只想趁着余寻光大火吃他的流量,根本没想过他的以后。
照演员出身的叶兴瑜来说,这两年里余寻光接触的这几部电视剧都很好,他不拍真是损失。
她自己没混过电影圈,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电影有多高大上。
电影也是给观众看的,观众们不会只看大荧幕而不看小屏幕。余寻光不管是拍电影还是拍电视剧,服务的都是观众罢了。
刚好,余寻光跟他的老板抱有同样的想法。
叶兴瑜工作室与投资方的爱恨情仇且不提,时间来到了1月18号,《故梦》首映礼这天。
这天,全网的大小媒体挤破头皮,求爷爷告奶奶都要挤进首映现场。
「娱乐圈圈圈子」是活跃在薇博的一个娱乐圈相关素材账号,这天,它的账号运作人花费了不少力气,终于找到能够进入现场的关系。
等她进入,电影首映都结束了。她只听到一个观众正拿着话筒,对着台上的余寻光发言。
没时间惋惜,圈圈子熟练的打开机器录音录像,同时掏出相机对着舞台狂拍。
余寻光哪怕只是简单的穿着《故梦》官方设计的文化衫,也好看极了。
他认真地看着台下发言的观众,乖得要命。
多拍点照,粉丝爱看。
拍多点照,多看点帅哥对她也好。
不用怀疑,拍余寻光是圈圈子做过的最幸福的工作。
“黎耀川结局的落地让我想到了一句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都喜欢用雪做文章,我今天权当拾人牙慧,借用一下。与原诗人表达的意思相反,我眼中这片叫黎耀川的雪不是封锁中国的雪,他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国年轻一辈人的希望。苦难的浪涛把人吞没卷起,流浪与监禁损耗人的青春,以致于游子在风雪中蓬头垢面找不到家。我在观看电影之前,一直对原故事持保留态度,我觉得原故事太虚浮了,这个世上的事不是文人浪漫的想象,万事万物只有落地,哪怕是落在泥泞里,落在沼泽里,才能让大家感受到真实。看完电影,我能够感受到的真实就是,黎耀川这朵脱胎于土地,被狂风席卷着找不到北的雪花终于和中国大地融合到了一起。我想恭喜他,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存在的意义。”
好家伙,现场发表影评,大才子啊。
圈圈子好奇的伸长脖子去看那位发言的观众,或者是影评人。
不待她看清,又有另一个人开口说:“我的想法和这位仁兄相反。鲁迅先生曾把雪花比喻成梅花,林黛玉这位爱花之人又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混沌的乱世中,或许死亡才是解脱。”
刚才发言的人立马皱着眉反驳:“追求个人的解脱你不觉得会让人物形象太过自私吗?黎耀川不是那么肤浅的人,他是一个怀抱理想,有大爱的年轻人。世上很多人会为理想而死,关键是要死的有价值。用我们当代人的视角,处于那个时代的绝望已经无需反映。「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黎耀川这朵雪花是有用的。”
另外那个人笑道:“仁兄,你引用的诗句后面还有一句「无心饰萎苕」呢,你一直在单方面输出自己的思想,你甚至把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他的身上,你的做法和剧情里的杜晚舒有什么区别呢?”
眼看他们就要吵起来,台上的主持人赶紧说:“大家好像对黎耀川有很多种看法,我们不如问问扮演者余寻光老师的意见。”
被两位显然有文化有深度的观众注视着,余寻光丝毫不慌。
不论所持的观点是什么,他都为黎耀川高兴。
因为有更多的人在尝试理解他。
余寻光握着话筒,思考过后,只说了一句:“黎耀川这个人并不复杂,但是由于时代,由于他身上的一些特质,我们非常幸运的,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很多种可能。两位老师刚才说的都非常好,我接下来发表的想法当然也只代表我个人。我个人觉得黎耀川不是雪,也不是花,他是绿叶。绿叶为大树而生,也注定为大树而死。至于是为个人的理想而死,或是因为季节、风雨的侵袭而凋零、腐烂……一切种种,只要是他自己愿意的,我觉得都没有关系,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一片掌声中,圈圈子抓耳挠腮。她听了半天没听懂大家在说什么,她现在特别痛恨自己错过了刚才的电影的放映。
黎耀川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大家对他有这么多话说,还说的这么文艺?
能拿到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的角色,真是什么文艺男神不成吗?
你们能不能再把《故梦》放一场?
第103章 《故梦》首日票房
“圈圈子”进入首映礼的手段并不正规, 所以首映礼结束后她是没有和《故梦》主创近距离接触机会的。于是一散场她就抢着出去,火速把素材交给同事,然后打车前往提前买好票的电影院。
待会儿要撰稿发文蹭流量, 她必须得亲眼看看电影。
正值假期, 又是年末,电影院里挤满了人。
圈圈子在进入影院时,有种很久没在影院里看到这么多人流的错觉。
放假不出去玩都挤到这里看电影干什么?
影院放在售票口前的喇叭在不停的循环播放一个中年男人无奈又带点方言的声音:“没有《故梦》的票了,今天没有了,明天也没有了, 不要再问了。没有《故梦》的票了……”
好多穿着红马甲戴着帽子口罩的工作人员在人挤人的大厅里嘶吼, “真的没有了,刚才开的新场的票已经卖完了, 现在只有后天的,大家愿意买就买……”
圈圈子绕开人群去取票机前排队取票, 她听到旁边有人说:“我跑了好几家电影院,刚才看到这家增了场次,犹豫一会儿的功夫,中间的座位就没有了,吓得我赶紧选座付钱。边座就边座吧,总比看不到新鲜的好。”
“网上还有黄牛在卖首日票呢,开价就是五百往上。”
上一篇:当灭世恶龙还是一个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