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光小筑
余寻光立马站直了,“可以吗?”
姜芫回头,提前找准聂梵的位置,“结束工作后我去跟导演说。”
“哇,好啊。”余寻光此时的心情岂是“幸福感爆棚”一词可以概括的?
唠完家常,姜芫开始提问,“这一次跟聂梵导演合作如何?”
余寻光回答得很认真,“很新奇,因为风格跟别的导演都不一样。”
姜芫问:“有哪里不一样?”
余寻光仔细说着,“聂梵导演的思路很清晰,关于镜头,我是指后期剪辑会用到的镜头,她的脑海中似乎有一部完全剪辑好的电影,而我们现在的拍摄只是在往其中填素材。”
姜芫点头,“听起来她的准备很足。”
余寻光没说出口的是,他觉得《故梦》的工业化挺重的。
聂梵不喜欢别人看监视器,他到现在也没去看过拍好的镜头回放,就这一点,让他心里挺没底。
结束拍摄后,姜芫仔细地摸了两把余寻光的脸,“都饿瘦了。”
余寻光看着她笑,“阿嫂最近在做什么?”
姜芫如实说:“在跟进电视台的工作,然后也接了部戏。”
余寻光眼睛一亮。
姜芫笑着继续说:“你说我有天分的嘛,我也觉得演戏的感觉很好,所以想试试。”
“我们都还年轻,就该多试试。”余寻光很高兴演艺圈又迎来一位优秀的演员,“有需要的地方随时可以找我。”
“你乖啦,我知道你很会照顾人的。”姜芫哄着他,“你休息会儿,我去协调一下工作,我等你收工。”
“真请我吃饭?”
“真的。”
在拍《群鸦风暴》时,姜芫一直想请余寻光吃饭却没请成,今天也算是圆梦了。
故人再见话总是有得说,大概到晚上10点,余寻光才从外面回到酒店。
又过了两天,5月4日,《故梦》剧组在结束当天的工作后,给余寻光过了一个简单的生日。
蛋糕什么的不至于拿来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原作兼编剧老师送来的一捧向日葵,还有一张贺卡。
贺卡上写着:
“你本是夸父的化身,
你生来是要追逐太阳。
哪怕你的双腿深陷泥泞,
你依然高仰着头,
看太阳升起于东方。”
余寻光抱紧了鲜花,攥紧了贺卡。
他在自己25岁生日那天,迎来了黎耀川的新生。
第82章 吻戏教程
《故梦》剧组最近在赶进度, 显而易见的是拍摄场次增多,工作时间加长。
余寻光是在拍《群鸦风暴》时扛住全天18个工作时长的人。他对剧本熟悉,对角色拿捏得透彻, 导演想拍哪场他都能快速的给出最完美的状态。他最近能正常吃饭, 又有合理运动,还解开了对黎耀川的郁结,个人良好的心情与全组工作重压下的焦虑形成对比,他反而成了剧组里最不受影响的那个人。
于是创作欲便更加旺盛。
5月17号那天,剧组的通告单上有一个出演人数涵盖100人的大场面戏要拍。为了完成这组镜头, 剧组耗资百万。美术组、道具组提前半个月搭景, 聂梵每天都和摄像组的负责人来确定一遍,再配合打光师, 力求完美。
参演人员是早就挑好的,特意选的沪市电影学院和舞蹈学院的学生。临近拍摄期, 林汝芸提前三天离组,去验收了学生们的排练成果,而后赶着凌晨,把这群生瓜蛋子装箱,用大巴车送来。
为了方便管理,为了对学生们的安全负责,两所学校一共派来了四位老师随行。林汝芸作为中间人, 把人带到现场后先让老师们和剧组的负责人员交接好,才抽身去找聂梵沟通今天的工作。
现场导演作为暂时负责人,先和老师对了一波人头数,才拿着喇叭组织工作。
“同学们,安静,安静。”
“首先, 我代表《故梦》剧组,非常感谢各位同学们的帮忙,非常感谢你们能深夜来到这里,你们的那个职业精神啊,令人敬佩。”
“其次,我是现场导演,我姓孙,你们可能看不清我的样子,没关系啊,认我头上的牛仔帽就行。待会儿化好妆,会由我组织各位前往片场。拍摄期间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先跟老师反映,有问题的地方我尽量解决,好吧?”
“再一个,相信林汝芸导演在来之前都跟大家讲过,我啰嗦,重提一遍。咱们的剧组,制作公司有8个,国内最大的院线就是我们滴出品方,剧组总投资1.8个亿,啊,是文艺片里算总投资能排到头部的剧组了。”
“咱们的导演团队,领头的聂梵导演,啊,名导,年轻有为,拿过东京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我们的摄影团队和美术团队都拿过金骏奖最佳奖,含金量不用多说。还有我们的男主角余寻光,啊,新生代的演技派,去年的男喜,金凤奖的双提男配,业务能力和为人都是业内有口皆碑的。”
“我相信,能在毕业之前参演这样的剧组,不说会成为同学们从业初始中多难忘的精彩履历,也绝对绝对会对你们毕业后的求职有所帮助。所以,今天咱们只有一个要求,听指挥,听命令,好不好?”
现场导演讲完话,安抚好“民心”之后,和老师们一起组织学生们进入临时搭起的化妆间。
100个人,光是服装和化妆都得费劲儿。剧组为了效率,一次性请来了25个化妆师,每人平均负责4个学生的化妆与造型,要求必须在2个小时以内完成工作。
在必要的时候,金钱是真的能买到时间。
到早上7点,林汝芸又再次来到化妆间,逐一检查学生们的妆造。
检查合格,统一放餐。
刚从化妆间那种忙乱的空间出来,学生们得到喘息,开始借着机会小声聊天。
“这个剧组的饭还不错。我有看网上一些职业群演的vlog,他们有时拍出来的剧组餐简直不能看,有些大组给的饭可次了。”
“服装也可以,干净的,没味道。”
“啥时候开拍啊,我好想见到余寻光。”
“今天能看见余寻光?”
“你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吗?当时剧组去学校招人,打的就是能和余寻光共演的招牌。”
“我不知道啊,我还以为是普通的招群演。”
“怎么每次都有这种不明所以的人混进来!我朋友想来都被刷下去了。”
“我真羡慕那几个前景,能和余寻光同框。”
“没关系,到时候镜头一拉,照出来谁,谁都能和余寻光同框。”
“我们能找他合照吗?”
“不能吧,刚才那个导演不是说了,要听指挥。”
“我听说还有几个人和余寻光有吻戏呢。”
“真假?拍的啥内容啊是,原作里有这一段吗?”
“不知道,没看过剧本,应该是原创情节。真是的,排练的时候纯听导演安排,半点内幕不知道,保密协议还签了一大堆。”
叽叽喳喳,直到7点半,现场导演把学生们带入今天的片场。
那是一个仿民国时歌舞厅的景。
现场有很多设备,除了大摇臂之外,头顶的大气球灯最为亮眼。
因为是搭出来的景,场地很大,别说100个群演,就算加上摄制组的人再来双倍的出演人员,这儿也容得下。
有部分眼尖的学生一进来就看到了和聂梵坐在一起的余寻光。他穿着灰色的西装四件套,发型是油头往后梳。看《风雅颂》入迷的人会因为相似的发型第一眼幻视到陈敏笙,细看下又会马上清醒。
因为余寻光现在的表情是冷淡的,等他一上戏,他的表情又是游离的,飘忽的。
不管他演的是谁,反正陈敏笙不这样。
跟聂梵在一起的还有女二吴梓兰,她是这场戏的“女主演”。
今天主要拍的是伊宁来舞厅找黎耀川的镜头,聂梵设计这种大场面,是为了重点突出欢场的奢侈与糜烂。
“我们整场镜头分为三组。第一组镜头用斯坦尼康前跟,把你从门口走进来到舞池中央这一段拍完,之后第二组镜头换摇臂车后跟,往前推,直到画面中心,定点黎耀川。黎耀川起身之后,镜头旋转,他过来找你,这个时候整体视角再换斯坦尼康后跟。”
和之前拍的长镜头不同,今天的镜头要求就只有一个:平稳。
没让学生们做多余的等待,因为剧组这边也差不多是4点左右就有人员到场调试设备了。林汝芸确定好现场完成度合格后,直接指挥学生们入场。
片场实操和排练是有区别的,好在余寻光和吴梓兰也需要和学生们培养默契,大家可以一起磨合。
这部分镜头里吴梓兰不需要做多余的动作,等她确定好行动路线和站位,林汝芸再去找余寻光。
她和他一起坐在红色沙发的中心,旁边是两个穿着艳色洋装的女孩。
具体镜头如何安排,刚才聂梵跟余寻光介绍过,他已经在脑海中有了大致的概念,现在他需要了解的是如何跟群演配合。
林汝芸给余寻光介绍灯光。
“镜头从门口穿过人群,取小景别转圈过来,最后在你身上落点。这部分你个人会有一个明与暗的变化。我们会在你的背部和侧面安排光源,保持你面部的亮度不变,在不收光圈的前提,调整周围光线,关闭多余光源,从而突出你个人。”
这部分镜头在视觉上就是来找黎耀川的伊宁在进入舞厅,寻找,最终视线落到黎耀川身上的过程。
“我做……”余寻光做出手指夹烟的动作,露出微笑,“这个表情?”
林汝芸点头,然后对左右两边的女学生说:“听到指令,你们俩同时凑上来,左右两边亲吻黎耀川的脸。我重点再说一遍,这部分的动作可以让你们发挥,但是不能出挑,不能抢戏,你们的头部不能超过画面的中心,懂吗?”
等沙发上的动作确定好,林汝芸带着余寻光起身。
在黎耀川走向伊宁的途中,周围的群众演员们是需要静止的。
直到他在伊宁面前站定,周围人继续载歌载舞。
如果说,给演员的特写镜头是为了展示演员的演技,那么剧组中的这种大场面、高调度,就是为了展示导演的调度与策划能力和摄影的拍摄功底。
余寻光在一遍遍的调试中,再一次体会到了《故梦》剧组的工业化和高效率。
整体镜头确定了两遍,开拍。
第一次参演这种大场面的炫技镜头,吴梓兰上戏前深深地吸了口气。
冲吧。
“各部门注意。”
“Action!”
文简在早上9点抵达另一个片场。
由于赶进度,《故梦》最近采取双组并行制。既然林汝芸回来了,这天上午,B组的导演权便又交回到她的手里。
上一篇:当灭世恶龙还是一个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