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144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为什么会这样?”

“我做不好,”这件事余寻光倒是记得清楚,“我大一的时候有听人说,「就那个余寻光,他算什么呀,他完全是靠脸考进来的」这类的闲话。”

他觉得很有意思,脸上仍挂着笑。

孔思益的表情却逐渐悲悯,“你是说,从最开始接触表演的时候,你也是不开窍的,对吗?”

余寻光闭了闭眼,毫不犹豫。

“你们班成绩最好的是谁?”

“耿昱鑫。”

孔思益很直白,“暂时没听说过。”

余寻光很宽容,“演员的生命是很长的。只要他能够一直演下去,有一天你会知道他的。”

孔思益露出半分笑意,“我想,我能够有采访他的那一天。”

气氛好像没有那么凝滞了。

“你对大学里的生活好像记得比较清楚,是因为时间上离得近,还是在那个时候,你的性格就已经有所变化?”

“接触到表演之后,我觉得每一天,都是精彩的。”

“你很喜欢表演。”

“以前有些不确定,现在我可以肯定,是的。”

孔思益再一次问:“我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评价你说,你是天赋型的演员,你认可吗?”

余寻光谨慎的回答:“天赋不天赋,我说了不算,观众夸奖的也未必是事实。总归我现在对于表演这一方面,还好,我尽到了我现阶段的努力。”

孔思益寻找着他话里的落点,“你是做了哪方面的提升,或者说,一开始是哪方面的不足阻碍了你……悟道。我们可以这么说吗?”

余寻光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是台词和情感。”

就算系统不给他具体的数值评价,他也一直知道自己有这俩方面的问题。

“我有时候会受到这两方面的拖累,达不到戏剧需要的效果。”

孔思益问:“后来你是怎么克服的?”

余寻光完全不掩饰,“并没有完全克服,缺点一直都在。现在观众们看我还好,是因为我学会了灵活地使用技巧。”

孔思益听懂了,“就是专业技能方面上来了。”

“对。”

“你在读大学之前没有学过表演?”

余寻光补充了一下,“没有学过系统的表演。”

孔思益有帮他开脱的意思,“所以你会有这样的起点,是能够让人理解的。”

余寻光摇头,“我个人对此是不太满意的。”观众不会一直宽容,他要是不进步,迎来的便会是挑剔。

“你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吗?”

“不是不能接受,是反思。我会觉得如果我那个时候换种表演方式,我会做得更好。”

孔思益理解了,她越来越欣赏他。

“最近还有这方面的反思吗?”

“有的,”余寻光直接坦白,“我就觉得「陈光」这个角色我没有演好。”

孔思益说:“但是观众朋友们都很喜欢他。”

余寻光很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观众都是宽容的,他们太好了。”

刚好,买果汁的助理回来了,为了避免产品在镜头面前暴露,她将果汁倒入玻璃杯中才送上来。

余寻光往座椅里挪了一下,低头感谢她,等她走开了,端起杯子浅抿了一口。

演播厅的空调开得太足了,一口冰凉的饮品下肚,余寻光清醒了不少。

溜溜酸的口感也在刺激他的神经。

等到他重新坐好,孔思益才继续问:“你说你没有演好,具体体现在哪方面?”

余寻光看着她,他现在能一直看着她,“我在演陈光的九个月期间,包括训练的时间里,整体来说,我对于「消防员」这个职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理解方面是比较悬浮的。所以我后来认为,我那段表演,过于青涩。”

孔思益跟进他的思路,“是什么支持你返回去思考这个问题?”

余寻光给出回答:“当我个人的心智和性格,以及阅历更加丰富成熟之后。”

孔思益帮他总结,“所以你会经常看你演过的那些角色。”

余寻光说:“没有经常,只是在进行自省行为的时候会有这种行为。”

孔思益故意问:“不是为了欣赏自己的成功吗?”

余寻光忍不住笑,“如果一直留在原地欣赏自己的成功,那么我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孔思益再一次把话绕回去,“你刚刚说,当你学会使用技巧的时候,你对「表演」这门艺术也有了更深层的认知,这是否代表着你在表演时,是有很重的表演痕迹的?”

“是的。”

“你觉得,迄今为止,你表演痕迹最重的戏是哪一场?”

余寻光毫不犹豫地说:“陈敏笙在得知雅君和风眠死讯时的那场哭戏。”

现场立马把那段镜头调了出来。

看到大屏幕上自己在“神仙落泪”,余寻光用手掌捂住了下半张脸,他露出的眼睛里有颤动,也有尴尬。

孔思益还问他,“是这一场吗?”

余寻光的声音都变了:“我现在特别不愿意看到这场戏。”

孔思益说的话还是一样,“但是观众对这场戏的评价很高。”

“观众的评价来自于画面的完美,而从专业的人物表现来说,我可以很肯定,我演砸了。”在进入演播厅后,余寻光的语气第一次这么强硬。

当时促成这种不恰当的表演方式的原因是多样的,尽管不全是他的原因,但余寻光也不允许自己开脱。他不管那些,他只关注结果。

结果就是从一个专业演员的角度来评判,他把陈敏笙演「歪」了。

以他现在的目光来看,陈敏笙根本不适合这种哭法。他是伤心,是难过,可有必要哭得那么悲楚吗?这种哭法要真用到谁身上,宋启丰比较合适。

“这也是属于会让你后悔反思的一场戏。”

“是的。”

孔思益看着他问,“你反思了什么内容?”

“表演痕迹太重了,哭得太夸张了。”

“但你是从专业院校出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在「表演」,不是吗?”

余寻光说:“当然,表演的核心就在于「演」,但表演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看不出来你在演。”

“我其实觉得你的陈敏笙很自然。”孔思益是真的这么觉得。

余寻光想,这也是一位“宽容”的观众。

“谢谢,陈医生很好,陈医生的人设很好。我想,就算不是我来演这个角色,他仍旧能够达到如今的播出效果,包括「陈光」、包括「徐天乐」。”

孔思益微微皱眉,“你对自己会不会太苛刻了?”

余寻光摇头,“我刚才就在说,是他们选择了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人生本就精彩,我的演绎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是让他们被观众看到的渠道。而且跳入专业来说,好的角色需要完整的行为动机,优秀的角色却需要复杂性。「陈光」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徐天乐」……因为我现在拍完了第二部,我才敢说,他有自己的成长线,但他的人设依旧单薄;「陈敏笙」是完全为了华雅君的成长而设定的一个奉献型人物,哪怕他的行为最后有升华,他还是没有跳出那个逻辑。”

“「阎培熙」呢?”

“阿培从头到脚,更加简单,你分析他的行为动机就能知道,他是个很单纯的孩子。”

孔思益点头,她开始总结,“我能够说,你在现阶段的表演中有个遗憾,是你没有演出过,复杂到非你不可的角色吗?”

余寻光的眼神里已经带上了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侵略性,“能。”

“那么我想,你做演员,就是为了找到那个「非你不可」的角色。”

“我想让所有我饰演的人物,都「非我不可」。”

余寻光暴露了他的野心,但是在孔思益看来,他却是那么的耀眼。

她想,她能够理解余寻光修改人物设定的行为了,“不论是「陈敏笙」还是最初版的「宋启丰」,都有点女主角工具人的意思。所以你是基于这点,才提出完善角色的要求。”

余寻光是一个活得清醒的人,他不愿意过那种得过且过的生活。

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他会定制一种严苛的标准去批评自己。

孔思益觉得她越来越了解余寻光了,“你刚才还说,你的角色会评判你。”

“当然。”

“这好像很奇妙。”

“是的,”余寻光有些骄傲,“这会让我生出某些优越感。”

孔思益问:“你刚才说,以前的你,没有太多的欲望,现在的你应该有欲望了。”

她也喝了口水,才说:“我们按,马斯洛的需求体系分析一下好不好?安全需求是有的,生理需求呢?”

余寻光想了想,说:“我现在对于食物是比较渴望的。我最近在减肥,在戒碳水。我真的是……入行了之后才感受到,原来食物对于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除此之外呢,比如说在「性」的方面,你能够得到满足吗?”

“都还好。我暂时……没有繁衍的计划。”

孔思益先是愣住,然后笑出了声。

回味了一遍刚才说出的话,余寻光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下意识的道歉,“对不起。”

“没有,应该道歉的人是我,我用词不当。”孔思益说完,又是一阵笑。

等她停了下来,她看着台下说:“我们会把这部分剪掉的。”

余寻光摇头,他倒是觉得无所谓,“不剪也没关系。”

孔思益捂了下笑得发红的脸,“你真的很有趣。”

余寻光笑而不语,等着她平静下来。

孔思益又喝了口水。

推荐阅读